描写庐山景色美丽的诗句
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 唯应嵩与华,清峻得为群。——王贞白《庐山》
4. 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5. 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6.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7.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8.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9.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10.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11.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12.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13.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元稹《庐山独夜》
14.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
15.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6.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17.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寒食江州满塘驿》
18.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19. 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自咏示客》
20.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彭蠡湖中望庐山》
21.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别东林寺僧》
22.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庐山瀑布》
23. 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24.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拓展阅读
1、描写庐山的诗句 赞美庐山景色的诗句
不管是泰山、黄山,还是庐山,这些山峰都曾经因为它们壮丽美好的景象而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影响。就像是庐山一样,许多人从小便学到一首古诗,里面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令人印象深刻。
1、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南北朝 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4、归装渐理君知否? 笑指庐山古涧藤。——宋 陆游《自咏示客》
5、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 李白《望庐山瀑布》
6、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宋 苏轼《观潮》
7、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8、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 苏轼《题西林壁》
9、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唐 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0、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唐 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1、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2、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唐 徐凝《庐山瀑布》
13、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唐 李白《别东林寺僧》
2、描写庐山美景的诗句
1、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2、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3、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陽;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4、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5、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7、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9、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唐彦谦《登庐山》
10、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登庐山》
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x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2、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4、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5、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6、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7、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8、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9、黑岩藏昼电,紫雾泛朝暾。——李咸用《庐山》
10、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1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x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12、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韦应物《郡内闲居》
13、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4、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5、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16、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17、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18、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9、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20、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陆游《自咏示客》
21、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22、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孙鲂《湖上望庐山》
23、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24、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5、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27、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白居易《别草堂三绝句》
28、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29、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30、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1、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3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33、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34、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35、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元稹《庐山独夜》
36、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37、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3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9、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40、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41、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42、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43、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江为《瀑布》
1、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2、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3、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王维《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5、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6、劲风湮细雨——孟浩然《秀甲东南》
7、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8、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9、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10、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11、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x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12、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13、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4、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贾岛《寄白阁默公》
15、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6、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17、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8、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9、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0、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3、描写峨眉山景色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4、描写峨眉山景色的诗句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是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
峨眉山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话般的佛国仙山而驰名中外,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享有“峨眉天下秀”的赞誉。
] 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
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月夜”、“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种”。
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如红珠拥翠、虎溪听泉、龙江栈道、龙门飞瀑、雷洞烟云、接引飞虹、卧云浮舟、冷杉幽林等,无不引人入胜。
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
峰回路转,云断桥连。
涧深谷幽,天光一线。
万壑飞流,水声潺潺。
仙雀鸣唱,彩蝶翩翩;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登临金顶极目远望,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
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令你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贡嘎山、瓦屋山,山连天际;南望万佛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大渡河、青衣江尽收眼底。
置身峨眉之巅,真有“一览众山小”之感慨。
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眉山。
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
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
寺庙中的佛教造像 有泥塑、木雕、玉刻、铜铁铸、瓷制、脱纱等,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如万年寺的铜铸“普贤骑象”,堪称山中一绝,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阿弥陀佛铜像,三身佛铜像,报国寺内的脱纱七佛等,均为珍贵的佛教造像。
还有贝叶经、华严铜塔、圣积晚钟、金顶铜碑、普贤金印,均为珍贵的佛教文物。
峨眉山佛教音乐丰富多彩,独树一帜。
峨眉山武术作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享誉海内外。
这些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