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6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8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6课时教案

1.阅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认识5个生字。

2.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一、谈话激趣,明确目标

1.我们身边充满了信息,信息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2.我们遇到一些问题,可以搜集处理信息,撰写研究报告来解决。

二、阅读报告,了解特点

1.通读两篇研究报告,学习生字。

2.说说这两篇研究报告主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

3.在这两篇研究报告中,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1)观察记录天气(风向)的变化。

(2)了解有关知识。

(3)收集相关的资料。

……

4.小结:研究报告最主要的特点是要在掌握尽量多的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分析研究。

三、开拓思路,确定主题

1.教师举例说明生活中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打开学生的思路。比如:

(1)牛顿发现苹果掉在地上,通过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

(2)瓦特观察水壶中的水开的情景,通过研究,发明了蒸汽机。

……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4.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值得研究的主题,比如:

(1)本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和分析

(2)菜场使用塑料包装袋的情况调查

(3)我家节约用水的调查

(4)校门口交通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5)究竟有没有“UFO”

(6)火星上有没有生命

……

5.学生竞争选择研究主题,组成研究小组。

四、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1.出示研究计划的范例。比如:

第二小组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我班同学视力保护情况调查

研究方法:1发调查表,做统计。

2观察同学的读写姿势。

3访问家长,了解同学们在家保护视力的情况。

分工:组长:叶青

调查统计:楚雪杨芳芳

观察记录:王天韵何阳

走访家长:姚凡李洁

研究报告执笔:金刚

时间:5月15日前完成调查,5月20日完成研究报告。

2.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

3.课堂交流各组研究计划。

五、课外作业

按照研究计划,搜集研究资料,越多越好。

教后记

优点:了解研究报告的基本特点。

缺点:个别学生不会搜集研究资料。

拓展阅读

1、《:漫游语文设计

一、目标

1.引导生搜集整理资料,交流和运用,由此培养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2.让生充分认识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自觉拓宽语文空间,培养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激发语文的兴趣,提高生的语文素养。

二、准备

(一)搜集阶段

全班分为四组,分别搜集有关下列内容的材料:

1.常用俗语、谚语和歇后语

途径:有关书籍(如:《谚语手册》 知识出版社)、群众口语等

2.流行语(如校园流行语、网络词汇等)

途径:校园、有关网站(等)

3.广告语(有优劣之分)

途径:电视、报纸、街头宣传牌、网站(等)

4.店名集锦

途径:街头各种店铺的名称

(二)整理阶段

各组作完成,要求:

1.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等角度把资料筛选

分类。

2.对整理出来的资料作点评。

3.把资料编辑成册,包括册子命名、装祯设计等。

三、成果展示

(一)开展活动

1.各组自选形式,展示成果,交流体会。

例:(1)俗、谚、歇后语组可排演同题小品(例如有关家庭育的),以比较不同形式的语言可产生不同的效果。另外可行歇后语竞猜。

(2)流行语组可表演相声小段“流行语”(如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让同了解流行语并认识其优劣。

(3)广告语组可回放一组电视广告录像或模拟表演(公益广告、商品广告等),大家投票评选最佳与最劣广告,并为最劣的改个说法,使之成为好广告。

(4)店名组可在全班开展征集书店店名活动。

2.各组拟一份海报并派代表向大家宣传本组的小册子。

(二)陈列展览

四、总结思考

五、作文训练:《生活处处有语文》

2、《:漫游语文设计

q市三附校陆继文

众所周知,语文是门百科全书式的科,语文也是非常生活化的程,日常会话,报纸杂志,通知告示,竞聘演讲等方方面面都与语文相关,因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为语文打开了一扇清新自然、色彩斑斓的窗子。

以前,我们总惯于将语文的视野封闭于狭小的堂,长此以往,生逐渐远离自然和社会生活,惯于用程式化的词句去诠释生活,久而久之,便讨厌语文,憎恶将生活贴上标签的本。

在二期改新程理念指导下,为出语文的误区,我试图实行开放式,把生引导到社会的大堂,鼓励他们生活的阅览室,用堂内到的知识、方法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去语文,用语文。整个活动中,我注重突出生的自主:根据不同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生自愿组,分组收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的言语资料,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并从中发现语文在生活中丰富多采的表现形式,增强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动力和心,也增强认真语文,规范用语文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其次强调作精神:作、共处,已成为21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整个活动过程即是一个组内作,组外协同的过程;再次重视研究,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每个生在这一过程中都会有独特感受与体验,对好语文,用好语文有不同程度理解与体会,使其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得到了锻炼;最后充分利用了各种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环境,丰富生的经历和经验,感受到生活是语文的大堂,生活处处有语文。

由于这是一个单元主题,所以间安排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不是一堂独立的。它是关于一个专题研究,所以在组织上,采用外结方法,而堂集中主要是解决中的指导、交流讨论、评论等问题。

总目标

一、情感目标

1.引导生搜集家庭、校和社会生活中的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在过程中,培养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在小组协作过程中,提高生团队协作精神。

二、认知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沟通堂内外,引导生注意生活中的语文现象,使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此次活动,培养生听、说、读、写能力。

3.通过写作练,引导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语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三、操作技能

1.上网游览、查询、筛选资料

2.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3.应用BBS发帖子

总过程

环节一 收集言语材料

一、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材料收集,培养生听、读能力

2.操作技能:1)应用BBS发帖子 2)上网游览、查询、资料

二、过程:

(一)、启发谈话

2.通过一个有趣的广告阐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有这样一则奶粉广告:“没有加什么,不过提出水分。”

这则广告从反面入手,从具体的制作过程入手,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示,在一句“没有加入什么”表现了产品之纯,后一句用“不过”急转,一步表现出产品纯还不够,还必须没有水分,突出了“粉”的特,语言简练,12个字中有转折,有波澜,文字浅显但具体形象,初看语不惊人,细品则回味无穷。

(二)、提出要求

1.分组:根据生的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由生自由组,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个人为单位行。分成八个小组,并指定(或由生推选)小组长。

广告集锦;校园风(校园流行语);口语荟萃(主要方言)

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

网络语言;网上妙语(短消

对联;歇后语

2.收集:生利用放假、双休日间,向社会,在读书看报,上网与人聊天,访谈,看电视,逛商场收集材料。(各组生以收集本组材料为主,兼顾其他)

(三)、大量收集,收发帖子:

1.生可及在"客"讨论区中提出自己在收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求得别人帮助。

2.将收集材料以发帖子的形式互相交流

3.师引导、小结

环节二 筛选整理

一。目标

1.情感目标:1)激发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提高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1)通过大量查阅,提高生选择相关的能力

2)培养生制作电子读书卡片的能力

3.操作技能:1)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阅、筛选资料能力

2)一步应用Word制作读书卡片

二、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1.将收集的材料筛选整理

2.制成电子读书卡

(二).筛选整理,制成卡片

1.生分组自行筛选、整理所收集的材料

2.按本组专题将筛选后的材料制成电子读书卡

3.师**指导

(三).交流读书卡,评评议议

1.小组交流自己读书卡

2.同评评议议

(四).查阅资料

通过网络、图书馆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为分析研究所收集的材料作准备(也可从资料中选用一些有关的作为本组材料的补充)

环节三 分析研究

一、目标:

1.情感目标:1)激发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提高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1)提高生围绕主题选择能力

2)能结研究专题,用不同方式阐明自己观点

3.操作技能:一步提高上网游览、查询资料能力

二、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二).分析研究

由组长组织组内同讨论,对所收集的材料行分析

a. 广告集锦:心型、功用型、对比易记型、超常搭配型等

b. 校园风:精选校园流行语 对此现象的观点

c. 口语荟萃:选取有代表意义的方言整理分类,与普通话对比并寻找规律

d. 街头巷尾:将店名、招牌、标语的用语分类,阐明自己观点

e. 网络语言:7456、886、青蛙、大虾等

根据语言形式分成四类:文字、数字、英文字母、符号

阐述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母语冲击,初步思考其优缺点

f.网上妙语:(短消) 按语句含义、语法修辞、句式结构等方式细分

g.歇后语:来历 种类(谐音式、摹状式、拟人式、讽喻式)

h.对联:起源 种类(正对 反对 串对) 修辞(比喻法 双关法 叠字法等) 书写注意事项 尝试创作

(三).各组生根据讨论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并推荐发言代表

环节四 协作作业

一、目标:

1.情感目标:1)激发生在过程中自主探究精神

2)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提高生团队协作精神

2.认知目标:一步提高生围绕主题选择能力

3.操作技能:一步应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

二、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二).小组协作,完成作品

小组同每人负责完成一个环节,根据本组筛选后的材料,分析研究成果相互协作制成演示文稿,有自己独立见解和表达方式

(三).师指导

环节五 展示成果

一、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此次活动,使生充分认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

2.认识目标:1)一步培养生口头表达能力

2)通过写作练一步引导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关切体验。

二、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出要求

(二).展示作品

堂上,由各组代表作主要发言,其他同作简要补充,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各组介绍本组成果(形式多样)

(三).小组评议

(四).师总结

1.充分肯定同们的实践,对于同的思考给予高度赞誉

2.通过这次活动,生初步掌握了查找资料的方法,搜集了家庭、校园、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沟通了堂内外,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3.布置随笔: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会

环节六 活动延续

后发动各小组一步充实收集研究的内容,并自行题字、插图、设计封面编辑成册,作为成果在班上展览,并以此次活动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3、最新设计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

2、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4、能背诵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拼读音节自读文,感受自主读书的乐趣。

通过做游戏、读儿歌──把儿歌与生活联系起来。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利用文发展生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

2、培养初步的专注他人发言的好惯。

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生字。能根据自己的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1、懂得在实际生活中分辨前、后、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语文方法。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件一组。

1、在家长的协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为中心,分辨前、后、左、右。

2、在家长的指导下,温自己念过的儿歌。

1、说说游戏后的感受引入

⑴ 我们做了踩影子的游戏后,一定很开心,想跟老师说些什么?

⑵ 指名说。引导生从追、踩影子的心理感受说起。

⑶ 有个小朋友也玩过这种游戏,还为影子写了一首诗,想读读吗?

2、自由读文,想办法把文读通顺

⑴ 提醒读书方法:我们一开始读文,会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⑵ 自由练读。(师巡回指导)

3、检查生字词语,读通文。

⑴ 开火车拼读生字(读准)

⑵ 去掉拼音读字读词。

影子、前后、常常

跟着、陪着(你还会说这样的词吗)

狗、黑狗、小黑狗、一只小黑狗

朋友、好朋友、我的好朋友(读好短句)

⑶ 师徒互助读通文(发现读不通的,反复多练)

⑷ 反馈:你徒弟读好哪一句?

重点指导读通这两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⑸ 指名分节读

4、间游戏(手拉手,好朋友)

5、读好

⑴ 你读了这首诗,哪句话最有趣?

⑵ 根据回答出示: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

理解常常跟着我(小朋友想赶它,它不;你去吓唬它,甩掉它,它也不;你拼命跑开,它还是跟着你)

带着这分理解读好这句话。(指名、评议、再次指名)

⑶ 根据回答出示: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理解常常陪着我,指导朗读

⑷ 师徒对读、师生对读

6、猜字游戏

7、生字飞。

横斜勾,师范写,生描写,自己写三个。

4、关于的手抄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的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技术程作为一门知识和技能相结程,也逐渐受到了重视。

如今,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各行各业,几乎没有不用到电脑的,所以现在生的范围中,技术也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项目。技术为我们对未知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桥梁,现在只要有网络的存在,有什么疑惑都可以在网上发起求助,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帮助,这可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库。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你不懂得的东西,别人可能精通,而网络,则为人们节约了许多的间,也能促人与人的交流。

随着科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在过程中,引和应用现代技术,实现内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育方式。认为,生应该会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通等技术,掌握所需要的,并且能处理,传输,很好的运用技术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并且,技术有助于推化,促育*,也有助于优化过程。

不过,网络上的参差不齐,要维护网络的环境,还需每一个人作出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这是个人素养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当代的法公民,网络应该成为我们终生的平台。

点击查看更多《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第6课时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7148.html

热门阅读

  1. 席慕容诗歌精选四则
  2.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3. 民工工资保证金承诺书范文
  4.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
  5. 用你的大气面对小人美文摘抄
  6. 最新猴年开门红口号大全
  7. 图书漂流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8. 用积极的心态去创造成功演讲稿
  9. 感恩的诗歌朗诵简短
  10. 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11. 2015年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12. 最新夏天周末祝福短信汇编
  13. 豪夫童话故事与王尔德童话故事
  14. 五一劳动节的温馨祝福语
  15. 描写桂花的诗句、古诗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