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盖过失的猫》读后感550字
今天,我怀着愉悦的心情阅读了《掩盖过失的猫》这篇文章,从中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是一只猫对自己吹嘘得了不得,对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盖。文章向我们写的是这只猫在做每件事失败后,百般掩盖,最终也因自己的掩盖而丧生河里的故事。
当我读到“它捕捉老鼠时,不小心让老鼠逃跑了,它却说是看老鼠太瘦了,要等到老鼠养肥后再捉它,所以才放了老鼠的”的时候,我不知道这只猫为什么要如此自大,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样的掩盖对它自己难道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吗?所以它大可不必这样掩盖自己的过失。
当我读到“它掉进了河里,伙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吧?不,这是在游泳……话还没说完,它就沉没了。伙伴们说:“走吧,它现在大概在表演潜水了。”的时候,我觉得这只猫简直太好笑了,也太无可救药了,它居然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在本来可以获救的时候还在别人面前掩盖过失,最终却害*自己,是它的百般掩盖过失害*自己,是它那争强好胜的心理埋葬了它的生命。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能掩盖,否则要吃大亏。做人也不能像文章中的猫一样,不能骄傲自大,只有坦诚知道自己的过失缺点,才能更明确地努力改正,所以坦诚面对任何一件事,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帮助!
拓展阅读
1、《失落的一角》读后感500字
在一般人的眼中,书有两种,一种是只有文字,没有图画;一种是只有图画而没有文字。可你曾想到,有这样一本书它超过了这个范围;既没有几笔画,也没有几个字,这本书叫《失落的一角》
通常读完一本书,可能要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而这本书却只要几分钟就读完了。廖廖几笔,勾勒出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这可能是字数最少的一本书了。可我却从里面读出了我受用不尽的知识…….
这是一个缺角的圆历经艰辛找角的故事,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很容易就读出了圆的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次次的挫折都无法使它放弃,一如既往地寻找,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可贵的精神吗?
第二遍读的时候,我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从另一个立意看,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超过或达不到这个度,就不能把握住机会,把握住成功,甚至把得到的失去。正如缺角圆通过三次才找到合适的角,前二次抓得太松或者太紧都没有成功。直到最后一次才成功。
第三次读时,我悟出了不一定完整才能幸福,在圆完整时,它无法停下来与小虫说话,闻闻花香,它的生活少了一种幸福,正如富人看似有了幸福,但不一定会感觉幸福;穷人也可以生活的幸福。
廖廖几笔,只言片语就蕴含着这么多深刻道理,在这本书中一定还有更多启发。
2、《失落的一角》读后感500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缺了角的圆,他不快乐,发誓一定要把失落的一角找回来,这样才能做个完美的圆!它唱着欢乐的歌儿跨高山、越大海,不怕风、不畏雨、不怯寒冷,不惧跌倒,终于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失去的一角。然而找到角的圆并没有快乐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已再也不能歌唱了。
真的是个简单的小故事,我和儿子很快就把这本书翻完了,我问他有收获吗?粗线条的儿子大大咧咧地说:“真好玩,圆好不容易找到了失去的一角,却又不能唱歌了!”“就这些吗?”“对呀,还有什么呢?”“他没心没肺地看着我。也是,读书,本来就是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如果能觉得好玩,也不失是一种收获。
那么我呢?我的收获又是什么呢?懒散、坏脾气、没耐心不都是我失落的角吗?为什么我从来没想过要去把它们都找回来?而是欣然接受了自己的这些坏毛病,还美其名曰:悦纳自己。可是为什么我又不能去悦纳同样不完美的儿子呢?我总是苛责他小小的失误,介意他某些能力的不足,我给他讲木桶原理,告诉他短板的危害……我就是想把他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圆。于是,当他喜滋滋地告诉我数学考了100分时,我会强按心头的欢喜,云淡风轻地问一句:“语文考了多少分呢?”当他兴冲冲地告诉我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读的时候,我又一盆冷水浇下去:“这篇作文有好多都是妈妈帮你改的吧。”就这样,我用自以为是的方法帮他去寻找“失落的一角”。
现在,我要问问自己,在寻找的旅途中,我的孩子,他和虫儿说说话了吗,他闻到花香了吗?有没有蝴蝶落在他的身上歇歇脚呢?如果都没有,陪伴他的又是什么呢?是莫名地沮丧,还是深深地挫败?我要问问自己,健全的身心和所谓的完美又是哪个更重要呢?正如文中的那个圆,是要完美还是要歌唱呢?我更要问问自己,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要求我去做个完美的妈妈?难道他早已学会了爱和包容?
故事中的圆在找到失落的一角后又把它轻轻地放下了,带着不完美的身躯清亮地唱着歌儿出发了。而我也在它的歌声中收获了爱和包容!
3、《失落的一角》读后感500字
一个圆,一个身影;一个故事,一种思想;一个寓言,一个道理……真实,简单;生动,睿智;思索,提高;遐想,追忆。
一种大智若愚的简单留给人们更多的思考,一个富有魅力的作品沁人心脾。
它,是一个有着失落一角的圆,不完美,但却渴望着,追求着,努力着。它一边唱着歌一边寻找那失落的一角,它很快乐,因为它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在寻找的过程中,也曾找到过大的、小的,那些都是失落的一角,却并不是适合自己所缺失的那一角。它飘洋过海,历经风吹雨打,却更加迎难而上,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最适合的那一角,它们组成了完美的一个圆。但生活却因此失去了快乐,它不能像以前一样唱歌,因为太圆只能前行,再无往日的悠闲。它开始回忆过去,回忆自己过去追梦时的快乐,所以它轻轻地又放下已经寻找到的,自己失落的那一角,又独自上路了,继续它的新征途……《失落的一角》是谢尔·希尔弗斯坦最好的作品之一,这本书可能是你读得最快的一本书,但却可能是值得你一生咀嚼、品味的一本书。
作者用最简洁有味的文字和线条,阐释了一则关于“完美”与“缺憾”的寓言。在人生漫长的途中,每个人都有着失去的一角,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就是因为有缺陷,我们才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进步。泰戈尔在《新月集》中写道“我渴望到河的对岸去。”正因为他想去“河对岸”,正因为有“渴望”,所以才不断地去追求。其实,目的地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自己渴望的高度。或许我们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失去的太多,所以努力着让自己得到的更多。也许有时我们看到了自己的“那一角”,却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美好。这时,该失望?该守候?还是该继续前行?
万物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其实不完美也是一种美,就像有裂痕的瓷器照样可以值很高的价钱,我们也可以带*生活。
有人说:“回不去的那叫从前,到不了的才是远方;留不住的那叫青春,不完美的才是人生。”是啊!我们本就像缺角的圆一样,在寻找的过程中会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因为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优点,更有无限大的潜能,正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有时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究竟开不开心、快不快乐,只有活在自己的路上,不顾他人的眼光,才会活的更快乐。人要反思,要学会放弃,学会尊重自然,活在当下,在缺失中不仅仅要追求完美,还要享受生活,去品味也许并不完美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1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