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35:18

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范文

刚刚接触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感觉很抽象。因为平时我自己就不太会辨别方向,给别人指方向也只知道说向左或者向右,向左拐、向右拐,但在新课程培训中听了一节示范课之后,我又感觉这一单元的内容很有意思,不再那么深奥。在查阅了教学参考和教案辅导之后,我确定了教学思路:

1、设问引入,引起学生兴趣。

“你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吗”然后讲述最近电视中经常播放的一个关于定向运动的节目:两个小组要一起出发到达指定目的地,但沿途必须经过某些站点,而且要从前一站点取得到下一站点的指示,直到终点,看那个小组的行动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就是胜利者!从这个讲述中引出定向运动的概念:定向运动是一种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方向行进的体育活动。这项体育活动和我军官兵非常熟悉的军事训练科目“利用地图按方位角行进”非常相似。

(1)了解定向运动的产生。定向运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诞生于北欧。早年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阔而崎岖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其中还散布着无数的湖泊,城镇和村庄稀疏地点缀在其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常需要穿越人迹罕到的森林,行走在时隐时现弯弯曲曲的小道上,地图和指南针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地图和指南针,稍不留神,就可能迷失在茫茫的林海中。

(2)定向运动的发展不少国家的军队发现,如果他们不具备在山林中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进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军事任务,因此,军人不知不觉中成为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定向运动能迅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与定向运动自身的特点有关。它不仅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还能培养和锻炼人的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人的智力和体能水平。平民百姓也发现,这项运动不像其他体育项目那样需要在经费、器材等方面进行很大的投入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展此项运动。

2、观察主题图,结合定向运动的知识,描述这个图中的场景,并想象自己在参加这场公园定向越野赛。小组内描述一下比赛路线,从而感受到这项运动中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并且思考如何确定个检查点的位置?

投影出示例1,确定八个方向,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描叙1号检查站的位置,经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想确定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必须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才行。小组经过讨论,得出两个答案:

①东偏北30。

②被偏东60。那么哪一种说法更合适呢?最后明确:两种结果都正确,在生活中一般先说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位。这样,1号检查点的方向说成“东偏北30。”比较合适。接着我一起讲解了例2,处理了课后的练习,在练习中使学生发现还要用到量角器,来量脚的度数。

经过讲解和联系后,我感觉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如果只是把学习位置与方向限制在课堂上,还是缺乏实践,不利于加深记忆。所以经过考虑,我决定把这个综合练习放到操场上进行,同学们一听到操场上做练习,立刻高兴得跳了起来。开始之前先要强调纪律,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后,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小红灯笼,我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讲解游戏规则:一组负责藏灯笼,并在起始位置说出灯笼的方向与距离,二组按一组说出的方向和距离去寻找,找到之后一组再说出下一处隐藏点的位置,二组全部找到以后,还要说出回到起始点的方向与距离;然后轮换再做,其中我认为也比较重要的是,每组的组长要安排组员轮流说一次。经过这一次的练习,我发现在以后的学习里,只要是有“位置与方向”一类的题目,学生都特别有兴趣,而且掌握得很牢固。

经过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我感觉学习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要实践于生活,学生是生动的个体,在合作活动中更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的潜力,通过互相补充,最后达到共同提高!

拓展阅读

1、人版七年级上册考试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的理解运用、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等几个面考查生的能力,全面考查了生的综合习能力。试题做到了密切联系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用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考察了生做题法的灵活性,利用画图、举例、排除等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其中加大了动手操作的题目的考察。

二、考试结果情况:

六年级共有94名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总分是100分。两个班总分100的一共11个,90分以上的67人,不及格的1人。平均分是93.7分,及格率为98.9%,优秀率为90%。总体成绩很好,我很满意,这是同、老师和家长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满意的成绩。

三、试卷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大题:填空。

此题共有12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生对小一共12册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第1题:考察的是大的写法、改写以及求近似。两个班一共13人出错,主要是最后一个空,把1124000000元改写成“亿”作单是( )亿元。这些同对“改写”和省略亿后面的尾求近似这两个类型混淆了,或者没有仔细审题。其实“改写”成用“亿”作单,就是换一种形式写,不改变的大小。我在总复习的时候强调过,并且还让生在“改写”一旁注明“不改变的大小”,但是依然有不听课,做题不认真的同

第2小题:考察的是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的分类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我也是复强调和讲解过这个类型的题目,但是还是有十几个同出错,只能说明每个班总有那么几个同,不管你怎么讲他就是不听。一是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180°÷(3+4+5)=15°,然后3×15=45°,4×15°=60°,5×15°=75°,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是(锐角)三角形。二是,有可能根本就没有算就蒙上了。

第3小题:主要考察的'分除法,以及分、小和百分的互化,这个题目类型复练习过,基本没有同出错,除非那几个特别差的生。

第4小题:考察的是分的意义面的题目,很少有同出错。这个类型强调了多遍了。

第5小题:考察的是可能性的问题,生掌握的不错,只有几个同误填成可能性小了,人家问的是可能是( ),就是几分之几。

第6小题:考察的是百分应用题,16比20少( )%,这个类型考前也刚强调过,两个班一共5人出错。

第7小题:考察的是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孩子们掌握的不错。

第8小题:考察的是把正体的钢锻造成长体的问题,求长体的长的问题,孩子们做的都不错。

第9小题:考察的是循环小的简便写法,最后复习的时候,综合题上很少见到,练习的少了一些,出错率稍高一些,有一半的同点了三个循环点,应该只在循环节的首和末的上面点上循环点。拿试卷的时候再讲一下,避免小升初的时候考到。

第10小题:考察的是平年和闰年的问题,这个题目做的很好。

第11小题:考察的比例的问题,基本没有人错。

第12小题:考察的是抽屉原理,也基本没有人出错,这个广角掌握的还真不错。

第13小题:考察的是最大公因和最小公倍的题目,考前刚重点练习过,所以效果也不错,错的人很少。

第14小题:考察的是写最简单的整比,但是有同不认真写的。求成活率倒几乎没有人出错,都知道是成活的棵树除以总棵树。

第二大题:判断。

此题包括10个小题,总体来说,判断题做的相当好,说明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上表现不错。只有一个题目出错稍多一些,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比例是对的,因为这个三分之一的问题,有些孩子还是不理解。

2、人版七年级上册考试

本次期中考试我们年级组选用的是三维试卷。题目看似简单,但生实际做起来很容易出错。我们整个年级考得都很糟糕,我班的比第一名的班级综合分相差0.25分,但及格率和优秀率低得让人做梦也想不到。而且是我从以来考得最糟糕的一次。针对这次不正常的现象,我们年级组的五老师都从生的师的认真地进行了。通过这次考试,从中发现了我的生的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从以下几个面进行总结。

我的存在的不足之处:

1、在中把生估计得过高,总认为有些知识简单,生应该容易掌握,因而没有进行重点强调。导致中下成绩的生没有掌握,做起来作业来更是一塌糊涂。

2、对潜能生的辅导不到。一是在课堂中,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忽视了对潜能生的。二是没有时间进行个别辅导;三是我班的潜能生太多,每次测试40分以下都有八、九个,总有顾此失彼的感觉,导致及格率很低。

3、生做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没有时间进行讲解分析,导致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

生的存在的不足之处:

1、部分生的习态度极其不端正,习目的不明确。

2、部分习习惯养成不好:拖欠作业的现象非常严重;做错的作业不能做到自觉地去更正;没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

3、计算能力差,从本次中考就可以看出,很多生的应用题列对了算式,但结果却又算错了,计算题得满分的只有三人。

4、生在习上怕吃苦,一碰到难度稍微大点的题目就退缩了,等着老师讲,或者乱做一下应付老师,更有甚者就干脆不做。

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在后半个期的中,我将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做到精心设计每堂课,使每节课都能精彩快乐,达成共识,共同进步。

2、狠抓课堂。在课堂上只要发现有人不认真听,就要马上停止我的讲课。不能再为了完成任务而继续我的

3、加强对潜能生的辅导工作。我班的两级分化特别地严重,在课堂只听到优生回答问题的声音,那些潜能生变成了观战者,不关他们的事一样。因而,在课堂上要特别注重潜能生的,多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来完成,激发他们的习兴趣。另外利用课余时间对潜能生进行个别辅导,并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法。

4、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每次作业得优秀的或每次测试达到期初制定的目标分的奖励一颗五角星(由组长负责登记),五角星累计达10颗的就奖励一个作业本。

5、对于班上的“问题”生,要经常家长取得联系,定期地家长映其子女在校的表现,及时了解生在家里的习情况,做到和家长共同配合提高成绩。

6、加强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及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坚持每天做10道计算题(包括口算题、简算题、脱式计算、解程)。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求生及时更正,并交给老师或组长检查。

在后段时间内,我相信通过努力,我班的成绩肯定会稳步上升的。

3、人版七年级上册考试

试卷分析:本次期末考试覆盖七年级下册六章全部内容,其中期中前所三章几何有45分,期中后三章占55分;试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占绝大多,难度适中,但有几道题考查角度比较新颖,如选择题最后一题,和倒第二大题,让不少同因为“没做过这样的题”而失了分;而最后一题“圆”的情境,更让部分平时维和自信心面有些欠缺的同因害怕而不敢去想,不会去想;另外,填空第13小题出现了七年级课本中没出现的“频率”概念(小应提到过),造成部分生不知所以……

班级考试情况分析:从试卷分看,七(1)班整体表现正常,优分比开始拿到试卷时想象中的要好(因为看到有的题“比较新”):90分以上有18人(有5人99分),平均分正好80分!优分率(80分以上)达66.7%,及格率则为84.4%(比期中考试略低)。让人有些难受的是,期中考试班上只有两人不及格,但这次四十分以下的低分竟然有四人,40-60分之间另有三人!

一点:平时表现基本决定最后的成绩。班上那几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作业不认真或基本不做,习笔记也难以及时交查的同,都没能考及格;而绝大多考到优分的同,无论从上课还是作业表现,都堪称优秀。不过很值得的是现在七(1)班确实有这样几“天才”,上课听讲常常并不那么专心,平时作业也不算优秀,错题笔记更是马虎应付,但每每期考都能有九十多分!相,还确实有好些平时上课、作业和笔记都很认真的女生,一到大考成绩总不够理想--这次就有四、五这样的同都没上八十分。这样的情况也许可以说明:通常所谓的一些好的法(比如做错题笔记)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法是对有些人有用,但对另一些人可能并没有太大作用。所以要,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法!由此想来,我的每周要交查(错题)笔记的统一要求,以后对不同的生可能还是要区别对待!

记得周一上午上本期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的时候,问同们期末考试时一定要记住哪两个字,当时同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诸如“仔细”、“审题”、“冷静”、“认真”等好些词,很高兴生们都知道老师的用意。本以为同们因此“审题”会“仔细”些,但想不到,全班45,竟然有26“没有看到”统计题的第一问是要求出扇形图中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画图都基本正确,偏偏都没有另外求(写)出对应的圆心角,白白地都被扣了三分--也是因为平时的类似练习当中,一般都只是要画图,没有这样单独要求角的(其实要画出扇形图一定要先求角的)!--那19写(求)出了圆心角的同,基本都在八十分以上(那五99分的当然都在其中),由此应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习习惯。平时一丝不苟认真按老师要求做的同,比较容易养成好习惯,于是就能成就好性格,关键时候(如考试时)往往就能“正常发挥”,有比较好的“命运”,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点击查看更多数学《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6146.html

热门阅读

  1. 爱人结婚了却不是和我情感散文
  2. 幼儿园重阳节祝福语
  3. 2016年世界无烟日祝福语推荐
  4. 关于感悟人生的说说106句
  5. 中秋节的祝福诗句大全
  6. 精选婚礼贺词短信
  7. 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论文
  8. 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9. 有个人一直在临睡前想你生活随笔
  10.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
  11. 睡前故事《青蛙与蛤蟆》
  12. 京京的解释及造句
  13. 小学生寒假学习计划范文
  14. 乔迁新居贺词精选
  15. 有关《寻访小动物》教案课件模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