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杂文随笔
她们不一样。
一个是父亲的母亲,一个是母亲的母亲,同是为人母,却走上截然不同的路。
我对奶奶,从害怕到越来越爱;我对姥姥,从疼惜到越来越恨。要说我与她们隔着一辈为何会如此爱憎分明,那是因为,因为……
记得以前,奶奶开着小卖铺却从来不随便让我们吃东西;早上吃的稀饭对于年幼的我们来说很难把碗弄干净,但她却要我们吃的干干净净;晚上睡觉时总会有一场特别激烈的老鹰抓小鸡,因为她一定要把我们这些脏兮兮的小崽子抓去洗脸洗脖洗耳朵洗脚。
这就是她,我的奶奶,我觉得她极其抠门,非常严厉,特别可怕,这真的是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记得以前,被妈妈打,被奶奶打,就想躲到姥姥家,因为没有人同我争遥控器;我可以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有大把的零花钱;姥姥不会要求我做什么,我简直就是空中自由自在的小鸟,无人可以阻挡我飞翔,我甚至还幼稚到开学不去上学,想就那样在我姥姥家过一辈子吧!
呵~曾经的那个我呀,如今再回头看,真是觉得对不起现在。
不知何时起,妹妹开始说奶奶好可爱呀,朋友见了对我说:“你的奶奶太和蔼了,感觉好亲近啊!”
这时,我才开始在她身旁慢慢坐下,开始听她讲好多好多的话,看着她原先矮胖的身材开始渐渐萎缩变小……我又开始看起奶奶的‘脸色’,她笑了,她皱眉了,她叹息了。因为她,我们不随便拿别人东西,我们吃饭做人干干净净,我们健健康康长大成人。
我这一辈8个人,不论她是身为奶奶还是姥姥,都是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她总是害怕麻烦自己的儿女,从不要求子女为她做些什么,反而每次有什么萝卜啊,白菜啊等等之类的东西,只要她有,总是分成三份----我家、大伯家、姑姑家。后来我的堂姐结了婚,她把东西开始分成了八份----无论是外甥们还是孙子、孙女们。
如今,我们却给不了她什么东西,一年来回去看不了她几次,每当买点东西给她,她总会皱着眉头数落我们:“让别买就是不听我的话,我什么都不缺……”她心疼钱,心疼为钱奔波受累的儿女 ,心疼我们在外没有钱而受了委屈。
姥姥,其实她很可怜,可是却也非常可恨。如今她孤单一人,儿子不孝却总为儿子劳身费心,终日颤颤巍巍的拿着锅铲‘伺候’她30多岁的儿子,儿子却浑浑噩噩,只知蒙头大睡。
她确实可怜,六七十岁的人了,没有依在儿孙旁安享晚年,却是看尽了无数眼色,很讽刺。
其实,她本可以幸福,有三个女儿,我妈也出钱出力,大姨小姨也没有不管,然而是她伤了一个又一个女儿的心。生病时,轮流给女儿们打电话:“活不下去了,你们到底管不管,还想不想要我这个妈?”受气时,打电话:“要你们有什么用?都是糊弄我,不想我好好活啊!”……
她没药,没钱,女儿买女儿给。她有力气有钱了,回家全都给儿子了。我不否认她对女儿有些时候的好,但是我真恨她,恨她无理取闹,像个无赖。
作为妈妈,她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优秀,有时她也会叹息,可是她没有办法选择。作为子女,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父母无可奈何。
希望每一个人的晚年都是膝下儿孙满堂,都是往你身边靠,而不是害怕的躲你。
拓展阅读
1、高三杂忆优秀随笔范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在心里默默地为高考的孩子倒计时了。突然想到这个问题,我心头不由地一惊,我竟然一直惦记着那个我私底下曾经诅咒过无数次的高考。
要说高考,还是得从高三说起。众所周知,高三的日子是“黑色”的。说黑色也许并不恰当,应该说是灰色的,每天都重复地做着相同的事情——吃饭、上课、睡觉。当然如果只是机械地重复着这些事情,估计也没有什么“黑色”“灰色”了。试想猪圈里的猪不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吃饭睡觉么,人家的生活不照样有滋有味,体重不是依旧直线上升么?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是“人类”,是万物之灵,我们有其他动物无法比拟的思维。人类总是想着要如何冲破牢笼,解除束缚,而高三的日子正是无坚能摧的牢笼。一方面,高三的孩子幻想着“牢笼”外面多彩的世界,一方面不得不面对着现实的苍白,在这种矛盾心理下,他们给现在的生活色彩定调为灰色是可想而知的。
乐观来讲,高三也是无数学子**夜夜奋斗以便逃离苦海的日子。至于他们有没有逃离苦海,或者是堕入更深的苦海,那就不得而知了。总之,在我们一部分过来人眼里,高三也许是充实而美好的。他们觉得,天天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显然,我并不属于这部分人。
现在想起来,高三似乎还是个很有秩序的集体。毕竟,像其他所有的组织一样,高三也有高三的“法律”。比如:增加考试次数;当其他年级放学了,我们还得在教室自习或者再多上一节课;各种娱乐活动都是禁止的。另外,班主任巡逻的次数有增无减,让那些蠢蠢欲动的“不法分子”只能在“地下”从事“不法活动”。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甘愿承担“上课不说笑,下课不打闹”的义务。我想高三的秩序应该就是建立在我们这一群“好公民”和那些奋斗者的基础上的吧。
高三是个有目标的集体。以前书本上总是教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如今,高考就是我们伟大的目标。这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佳产物,完全推翻了中国教育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观点。为了达到高考胜利的远大目标,学校另立大楼,予与特殊关照。还有什么“百日动员大会”,领导们慷慨激昂地讲述时间的紧迫性和各种复习技巧等。而且,学校还在高三大楼下竖起倒计时牌,挂起各种励志标语。这些举措不仅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还触动的我们脆弱的心灵,犹如醍醐灌顶。学校的举动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此大多数学生感动得潸然泪下,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为高考而奋斗。可见,学校的所作所为确实效果不错。
高考的实施形式是考试,所以我们复习阶段必定要进行考试的,老师美其名曰“检验自己”。我是经历过三天一小考,七天一大考的。我想这样高强度的考试是否有意义,机械地重复着做着同一件事情的确会增加熟练程度,但也容易产生焦虑和烦躁的情绪,说不定还更容易导致效率下降。我想这也是部分人学习成绩不得上升的重要原因吧。学校的月考是高三人民的节日,一到月考时间,早上可以晚些起床,睡眠对于高三学子来说简直相当于面包对于饥肠辘辘的人一样珍贵。从这一点来讲,月考似乎有其可取之处。每次月考完,高三楼下就以鲜艳的红色张贴出月考成绩优异的佼佼者,引起多少人驻足瞻仰。那感觉简直就像“封神榜”,榜上有名是何等的荣耀!又像是梁山上108将的排名石碑,上榜的都是天上的天罡地煞星。不同的是,学校的这张榜是每月换一次的,这个月你是玉麒麟,下个月说不定你又是鼓上蚤了。这或许也是一种激励学生上进的办法吧,让其中一些学生发挥“抄”常能力,以使自己的名字挤在孙山之前。
末期,学校竟然人性化地每天减少了一节课,这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这一伟大的“减刑”行动赢得了广泛的称赞,于是乎歌功颂德之声响彻寰宇。学校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他们都很清楚过度的压力将导致高考不正常发挥率上升,因此,学校觉得这一举措势在必行。
其实,高三不仅是莘莘学子实现所谓的“梦想”的地方,而且还为社会其他产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高三学子整天埋头做题,各种试卷、辅导书堆积成山。学校作为一个大量购书的机构,促进了出版业和印刷业的繁荣昌盛,带动了造纸厂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难怪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植树绿化政策,万一树都砍光了,那还拿什么来造纸印试卷、考试复习呀?三年如一日的学生们,**夜夜看书解题,近视率颇有直线上升的趋势,不得不说学校也为眼镜事业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几年拼死拼活地拉满的弦,仅在两天之内发射无影无踪,6月8号最后一门考完的时刻,简直迎来了全中国的狂欢,此时我想这一场景完全可以管窥新中国成立时全民的喜悦。此时此刻,束缚在我们头上金箍骤然消失,我们再也不怕什么紧箍咒了,所有与考试有关的东西统统去死吧!于是,人类已经阻止不了高三学生考后狂欢,所幸局外人都是明白人,对此也报以谅解的心态。
当今社会,高考作为一个选拔人才的平台,它真正起到了选拔的作用吗?高考和古代科举又有何不同呢?我很愚笨,理解不透其中的奥秘。一位高招办人士曾经说过,高考是公平的,你有失误,人家也有。可关键问题是,高考作弊能否禁止,全国统招地域之分是否公平合理以及名不副实的素质教育何时落实。
高考作弊屡禁——如果有禁止的话——不止,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抄到的就是自己的,不抄白不抄”,更有甚者,监考老师帮助学生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事实——或许有待考证——都发生在我们县里,整个县的考风臭名昭著。我想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高考公平从何说起。
有人统计,2009年北京市有12.6万考生,山东有77.7万,其人数是北京考生的6倍,但清华北大两所大学给予山东的招生名额仅为北京的1/5,也就是说,北京考生考入清华北大的几率是山东考生的三十多倍。我不禁要问一句,这公平吗?划地域招生是否有必要,是否公平,单从这些数据老看,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政策上总是强调素质教育,可我还真没看到过素质教育。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小学一二年级时以“优、良、及格、不及格”来评定成绩外,其他时候,分数永远是学生的命根。而且,像那些高考中考不考的科目一概是不要求上的,这是赤裸裸的应试教育,还口口声声大谈特谈素质教育。这都是由高考模式决定的,我想高考制度要是不取消,或者是不改变,素质教育永远只是空谈,只会是成为不公平加分的借口。
恍惚间一年过去了,如今离高考只剩不到两周时间了,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物极必反,高考既然来了,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
2、你们真的相信亲眼所见吗?散文随笔
那么,我就给大家讲两则小故事吧。
(1)从前,有一个心地很善良的财主,路过一家门口,看见继母把孩子手里的馒头打掉,并大声的呵斥孩子……看到这一幕,善良的财主,利用他的人脉,发动群众,当地县衙,蜂拥而至,纷纷指责这个继母,更把她五花大绑,并质问为何要对一个孩童如此狠心,饭都不让吃,而自己亲生的孩子,却是百般呵护。所以大家的愤怒要把这继母在这河中溺死,这个继母哭诉,她是冤枉的,可是根本没有人听到她的话。为什么?只因为她被定义了“继母”,在世人眼中,继母从来都是蛇蝎心肠的,就在这时,一只狗突然口吐白沫,倒地挣扎,露出狰狞的面孔,几分钟后,再也不动了。因为那只狗吃了被继母打落在地的馒头……这时,那群善良的人们呢?为何不去拯救那只狗?继母最终被释放,没有人再说什么?但是继母心里那道疤痕谁来补?为什么?只因她丈夫不信任,不爱她,她就是他娶来凑合过日子的,有时候善良真的会害一个人,但是请你尽管善良下去,福报自会到来……
(2)从前,有个很有名风水师,勘察地势,寻龙点穴,路过一座山,风水师想:这座山,山体挺拔,风景秀丽,氤氲连息,若隐若现,一团灵气围绕,前有名堂,后有靠山,左青龙,右白虎,案堂一片开阔,有人,有才。日后,必出*厚禄之辈。是一块风水宝地,想必住在这里的人们,也是福泽深厚,善良礼谦之人。想到这里,风水师一路奔波有些口渴了,于是来到一户院落之中,这时从院子里迎来一位大约四五十岁的妇人,看起来和蔼可亲。风水师说明来由,不一会这位妇人满面笑容从里屋端出一碗水,风水师答谢后并礼貌的接过来,可是,风水师接过来后顿时,满面不悦。原来,妇人给风水师端了一碗热水,最可恨的是碗里居然有些米糠。可是无奈,风水师确实口渴了,只能一面吹着米糠,一面轻轻的喝着水,喝完后,风水师还是礼貌的谢过这位妇人。风水师走出这座院落后,一腔愤怒,发誓要报复。于是,他爬上这座山找到此山的龙脉之处,破坏了这座山的龙脉、灵气、风水,以及这里的一切……
做完一切后,风水师上路了,时隔二十年后,风水师返乡回家,中途快要到曾经讨水的那里。心中暗想,想必这里的繁华早已不复存在了,肯定是一片荒芜,破败不堪,徒留一群可屈可使之人。但是当他越靠近,越觉得空气清新,鸟雀欢鸣,雾蒙氤氲,环绕全身,充满活力,心明脑清,以至于一路奔波来的一身疲惫已不复存在。风水师环绕山体,比之前更加挺拔,壮观,龙脉灵气更上一层楼,不知不觉中又走到了二十年前曾经讨水那户人家,风水师不知不觉的走了进去,还是那位妇人,时隔二十年,那位妇人还是那样满面笑容,和蔼可亲,二十年来留在她身上的是一脸慈祥,满身贵气,依旧端出一碗带有米糠的热水,风水师照旧喝完,喝完后风水师并没有着急答谢,而是迫不及待的想解开这二十年的秘密,于是向妇人问道:为何他赶路口渴极了,她却给他一碗热水,并且,还要在碗里放上米糠?这时,妇人还是那一脸和祥,道:你赶路很久了,想必是渴极了,才会像我讨水喝,这时我给你一碗凉水,你喝完是痛快了,可是这样会肚子疼,给你碗里加上米糠,是因为怕你喝的太急烫伤,你一边吹着,一边喝,这样水喝完了,你也解渴了,也不至于不舒服,也不会烫伤。风水师听完后,满面惭愧,她谢过妇人,并向这位妇人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这一走,他没有回家安享晚年,而是径直去了寺庙,想想这辈子作为风水师,勘察地理,寻龙点穴,这辈子为世间做过多少功德,为人们做过多少善良之事。却因为自己的一点德行,而差点铸成大错。从此一代名师,落发出家,佛门苦修。
写到这里,累了、困了。也算是我的记忆思维到这里吧。如果你们可以看完这里,也算是诸位的福泽深厚。
看完后,不知道诸位会有何感想?你们还相信你们的亲眼所见吗?你们还相信,你们看到的就一定是对的嘛?你还相信,那些满嘴是爱,面目狰狞的故事吗?
做人,是人生一场最大的修为……
3、随笔书信作文
给我亲爱的阿姊:
我很疑惑,那个时候,我为何那样不喜你,厌恶且憎恨你呢?
思绪搁浅在六七月,那还是个炎热的夏季。繁花浮藻般簇拥着开放,清幽的花香溢满鼻尖,蝉鸣声不绝于耳,柔梢披风,将舒未舒。
那时,我们还不曾是高中学生,我们还穿着那套三年来洗得泛白的校服,嘴角咧的大大的,仿佛没有忧愁,眼瞳清澈地能映出那穹空的蓝天白云。
刚开学时,我和你来自不同的地方,素不相识。但你的笑容像太阳般灿烂,我不由自主地被你吸引,想成为你的朋友。我腼腆而羞涩,抵不住你的笑靥明媚如花,支吾尴尬中,我们相识了。
我们相约要一起进步,一起努力。你的成绩本比我好,你的见识亦让你的人缘广泛,但你却从未嗤笑过我。
你说:“因为我们是姊妹。”
那个时候,我想应该是我少年时最美好的时光,并不是因为那段年龄是最美好的,而是因为在那段时光里,邂逅了你。
叶,青翠欲滴,绿的深深浅浅。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斑斑点点地投在地上。
慢慢地,你的步伐逐渐大了,快了,而我却点力不从心了,跟的很吃力。你笑着对我说要快点努力哦,不然就跟不上我了哟~~~!还是那样明媚如往昔的笑,却隐隐得扎中了我卑弱的心,没一了最初的心动。
我生气,与你冷战,你老问我怎么了,我却仍埋怨你到这时候都还不懂我的心思,这样做朋友还有什么意思?!你愣了愣,半响,离开了我的身旁。
我其实好想与你并肩的,只是却被执拗与倔犟蒙了双眼与心,我讨厌你了,且疏远了你,直到我们毕业了,分道扬桥了,却还是没能和好。那两年的最熟悉的陌生人的记忆,成了不可抹去的遗憾。
而现在,在这个新班级里我再也找不到和你一样与我有着共同兴趣与梦想的`女生了!我悔不当初,可是我早把你弄丢,你已离去。
不知多少次我在睡梦中乍醒,惶茫中想起你,就会突然感到好孤单,募地,就酸了眼眶。我们相识在那个开满繁花的初夏六月,却在一个同样开满繁花的夏日离别。
我的好同窗,我的好朋友,我的,好姊妹。
伫足窗前,目光所及,都是你啊!但我想,我恐怕再也不能遇到个与你一样有着夏花一样明媚的笑容的女孩了。
因为,你,就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的生命了。我只愿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窗外,阳光正好,明媚如往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