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与球体》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7 12:02:41

《圆形与球体》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圆形与球体的不同。

2.尝试制作球体并用球体进行多种滚动游戏,体验其乐趣,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

1.各种球体玩具和圆形玩具。

2.橡皮泥及各种可以制作球体的材料:报纸、手绢、沙子、毛线、绳子、各种插塑玩具、气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球体和圆形的不同特点

1.出示玩具(球体和圆形的玩具),提出要求,请幼儿自选玩具玩耍。

2.请玩球体和玩圆形的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

3.请幼儿根据滚动方式的不同对玩具进行分类(有的玩具能向各个方向滚动,有的玩具只能立起来滚动)。并进行“球体”命名。

二、启发幼儿根据对“球体”的感性认识,寻找生活中常见的球体

球体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鼓鼓的、没有边)

动起来什么样子?(前后左右到处滚动)

三、通过制作,进一步区分球体和圆形

1.用橡皮泥制作球体,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进一步感受球体的特点。

2.把橡皮泥做好的球体利用压扁的方式,变成圆形,在观察圆形的基础上感受二者的区别。

3.尝试更多球体变圆形的方式(球体的橡皮泥可以压扁变圆形;球体的苹果可以切片变圆形),让幼儿感受球体和圆形的关系。

四、利用多种材料创造球体

1.让孩子利用老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制作球体,体验创造的乐趣。

用报纸团出球体;用手绢装沙子系起来变球体;毛线或者绳子团起来变球体;身体缩起来变球体;雪花片拼插出球体;小手握起来变成球体;气球吹起来成球体等。

2.互相交流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创作的球体。

3.利用自制的球体进行创造性游戏(投掷、滚动等)。

拓展阅读

1、中班丢手绢

中班艺术活动《丢手绢》(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歌曲,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

2.能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追逐、闪躲游戏中享受合作游戏的快乐。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学习倾听歌曲并能边唱边玩游戏。

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丢手绢》视频、《摘果果》音乐、放松音乐、播放器、手绢若干、室外空地。

活动过程:

1.播放《摘果果》音乐律动进场。

引导语:小朋友,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玩个摘果果的游戏吧。

2.学习歌曲《丢手绢》,引导幼儿有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演唱。

(1)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丢手绢》。

(2)引导幼儿注意休止符的节奏,并根据歌词有感情地歌唱。

引导语:小朋友都会唱这首好听的儿歌,老师希望小朋友能唱得更好,请大家听老师来唱一遍,然后说一说老师唱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

提问:请小朋友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唱的。(提醒幼儿休止符的停顿,前四小节大声唱、中间六小节轻声唱、最后五小节大声唱。)

幼儿一同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幼儿唱得不够好就再唱一遍。)

3.了解并学习游戏规则和玩法。

(1)观看《丢手绢》视频,讲解游戏玩法。

(2)请几个幼儿师一起玩游戏作为示范

引导语:视频看完了,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那请几个小朋友来试一试,看看他们玩的方法对不对。

引导语:游戏结束了,请下面的小观众说一说他们在游戏中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哪些做得不够好的。

(游戏要点:每个小朋友都要边唱边游戏;其他小朋友要保守秘密,不能告诉大家手绢放在了谁的后边;捡到手绢的小朋友去追丢手绢的小朋友,既要跑得

快又要注意安全;蹲下的小朋友在别人跑的时候不能伸出手、脚去绊倒别人,那样很危险,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4.幼儿到操场进行游戏。

(1)讲解注意事项,并做好热身活动。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记住这些游戏规则,并遵守规则。我们出去玩游戏是请所有小朋友拉起大圈圈,然后放下手蹲下。边唱边游戏。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出去吧。

(2)带幼儿到操场空地进行游戏。

第一次:集游戏

(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提出注意事项并调整游戏次数。)

第二次:分小组游戏(四组)

引导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拿到手绢,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再玩游戏吧。

5.结束:

引导语:可能有些小朋友没有轮到丢手绢,下次户外我们再一起出来玩吧。跑得很累了吧,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放松活动结束)

2、中班丢手绢

活动名称游戏丢手绢

活动目标:

1.通过丢手绢的游戏,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3.把语文、数学等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学生在锻炼身心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4.利用游戏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活动难点:

1.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2.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在游戏中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他们的学校生活。

2.把所学的知识融入游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1.学生课前先了解丢手绢的玩法,收集有关丢手绢的资料。

2.准备手绢两个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玩过很多游戏,也会玩很多的游戏,对游戏的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玩游戏,爱玩游戏,对游戏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他们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有些只是为了玩而玩,不知道游戏的真正意义,不知道游戏可以使他们锻炼身的同时,还可以愉悦身心,增长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思想:

将课堂在户外,在活动开始先让学生交流收集的内容,老师适时给予补充说明。交流结束,学生分男女组进行游戏。师讲明游戏的规则,学生开始游戏。游戏进行一段时间后,师适时让学生说说游戏对他们来说有什么意义,从中获得了什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丢手绢游戏的意义。活动策略方法:

1.将活动在操场上,让学生亲身验游戏。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相结合。

3.通过亲身验,让学生思考游戏的意义。

一、出示手绢,引出活动

1.出示手绢,激发兴趣

师:看到手绢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玩的游戏?

学生交流

意图:出示手绢,让学生交流自己想到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交流讨论,激*绪

1.学生自由交流丢手绢游戏的玩法

学生在交流游戏玩法的时候,师适时给予提示。

2.师总结游戏玩法

一个同学做丢手绢人,其余同学围成一大圈,面朝中间。游戏开始时,大家唱儿歌《丢手绢》,丢手绢人拿着手绢沿着圈外走或跑,当唱到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时,丢手绢的同学悄悄将手绢丢在圈上一同学身后,并迅速离开,当唱到快点快点抓住他时,若被丢的同学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若未被捉,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若被丢的同学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手绢的人捉住,要表演节目。

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了解游戏的具玩法,进一步对游戏产生兴趣)

3.师生共同制定本次游戏规则

学生讨论制定出游戏的规则,师总结给全班同学听

游戏规则:围成圈的人面朝中间,丢手绢的人跑的时候,其他人不能转头往后看,只能用手摸索。手绢丢下后,其他同学不能告诉被丢的同学。若被丢的同学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的同学立即起身去追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幼儿则迅速跑到被丢者的位置上蹲下,若丢者被抓捉,则继续做丢者或者表演一个节目。若未被捉,则交换角色继续游戏。若被丢的同学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被丢手绢的人捉住,要表演节目。(节目可以是唱歌、跳舞、或者背古诗等)

意图:通过学生共同参游戏规则制定,让他们验合作的乐趣。引导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分组游戏,验乐趣,会意义

1.男女生分组进行游戏,验游戏的乐趣。

师提出要求:在玩游戏的时候,同时想想丢手绢的游戏有哪些意义。

意图:让学生参游戏,在游戏中会游戏的意义)

2.师在游戏的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勇敢的在同学面前表演节目,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

3.游戏结束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游戏的意义,每组选一名代表讲述本小组的交流结果。

4.师总结:

丢手绢游戏,在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既可以锻炼我们的身,又可以锻炼自我控制能力,锻炼自我表现能力,还可以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学校生活,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

意图:通过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交流游戏的意义,知道这个游戏可以锻炼自我控制能力,锻炼自我表现能力,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丰富学校生活,还可以巩固学过的知识。)

四、交流“丢手绢游戏”电脑游戏哪个更有益

就现在学生迷恋电脑游戏展开讨论,让学生知道育游戏融入了智慧,对我们的身心更有好处。鼓励学生多参加育游戏,不迷恋电脑游戏。

的亮点:

1.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精心制定游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鼓励他们大胆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积极参到活动中来。

2.打破单一、呆板、严肃的课堂模式,努力创造开放、互动、活泼的学情景,把课堂在户外,营造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的每个学环节都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会学习其实可以很有乐趣。

存在的不足:

1.由于课堂在户外,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学生的精力不能完全集中,有些学生不能够按规则参游戏。

2.部分学生不能大胆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3、小学数学组合图的面积反思

一、材分析:

这是小学数学人版第九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三角、梯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另一方面则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本节课重点探索组合图面积的方法。材安排的内容除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外,更注重将解决问题的思考策略渗透其中。通过学生亲手的“拼”、“剪”,将组合图进行分解,算出组合图面积,从而掌握这类题的思考及解题方法。

二、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组合图的认识并不很难。学生已经系统的学过平行四边、三角、梯的面积算方法,对转化思想也有所渗透。对于方法的借鉴、交流、思考、创新都需要师的引导和点拨。

三、学目标

1、掌握组合图面积算的方法并正确算。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的条件有效地选择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初步解决生活中组合图的实际问题。

四、学重点和难点

2、理解算组合图面积的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这类题目的思考方法。

3、学会运用“分割”“添补“的方法算组合图的面积。

五、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以旧引新

(课前)将一些学用具的纸片发给学生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谜语。(①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 ②又来了一群狼。 打一水果名称)

(1)思考:谜语的谜底是什么?(①草莓 ②杨(羊)莓(没))意图:抓住学内容的特点,运用知识的正迁移。给学生以启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觉得哪个谜语好猜?为什么?(第二个,因为第二个问题有了第一个问题做基础,所以容易些。)

(3)学生回答后师出示答,从而导出新课,并板书课题。

意图:用猜谜语的式让学生来明事理,从而导出新课。

2、课件出示各种学过的基本图。(如长方、正方、平行四边、梯、三角

(1)同桌交流、讨论。(小动)

(2)代表回答。

(3)复习平面图面积公式。

意图:巩固所学几种平面图的面积公式及算方法。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交流探讨。

(1)师要求: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图,拼成一个新的图。边做边思考,你拼的图像什么,是由哪个基本图拼成的,小组讨论这个图的面积是怎样算的。

意图: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进行分工、讨论,通过集的力量来算这个图的面积。

2、自主合作,探索方法。

课件出示例题:小华家买了新房,划在客厅铺地板,请你估他家至少需要买多少瓷砖铺地板,再实际算一算,并同学交流。(有图例)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中组合图的学具,小组合作,先估一估,再通过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这个图的面积。(学生合作讨论,师**并作简单的提示和指导。(大动)

(2)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沿虚线剪下,将组合图分割成一个大长方和小长方或两个梯或补一个小正方等多种割补法。)算图的面积。

(3)根据学生的解法,师进行分析、点评。

意图:让学生亲手参学习,通过拼剪讨论,明白能将组合图进行多种分割或割补后再算其面积。

(三)、联系实际,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课本中多种组合图,学生辨别图是由哪些平面图组成的。

2、学生独立完成,代表发表自己的解题方法。

3、根据学生回答,师点评:通过分解图的面积相加或补成所学的平面图再通过面积相减,都可以算出组合图的面积。

意图:让学生根据图关系,推算出图中的隐藏条件,让学生明确解组合图的面积方法不是唯一的。

(四)、回顾全课,小结

1、学生小结 2、师总结 3、布置作业。

意图:让学生自己小结,师再总结,即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能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最后布置作业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

组合图分割、添补 基本图

4、《朱元思书》的

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文字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并掌握一些初步的学习方法;

3、侧重在朗读中感悟,除读出情感外,还要求表现出作品的音乐美。

重点难点

1、强调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领会内容,深入悟词语的表现力为重点;

2、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来感受语言的表现力,能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学课时安排

一课时

多媒课件

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

(多媒)“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可是,你曾否想过,只要你再向前跨出一步,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有一条秀绝人寰的富春江,如绿色的飘带萦绕倘佯在同样青翠的群山间,她上面缀满了无数眩目的珍宝,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客为这山光水色所倾倒,留下了多少诗篇,多少画卷,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吴均的《朱元诗书》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二、读

1、听读:明确读音和句读

(多媒)欣赏:课文录音及画面,要求仔细听,并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朗读:学生齐读和个人读相结合(注意字词的读音、句式停顿的处理)

点评:侧重在句读方面。适当点评学生的情感处理

1、自由朗读,对照课本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朗读:出声散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句,并相互讨论。

注意:以下几个句子的理解(学生不提不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风尘和雾气全部消散一片明净,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现同样青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仿佛争着向远处高处伸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鹰那样极想得到名利的人,……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黄昏无异;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稀疏的小树枝交织的地方,或许还可以漏出点阳光。

四、析

1、三读:理清课文结构

朗读:采用个别朗读方法,其他同学考虑: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为什么?

(请1—2个学生谈看法,要求:自其说,语言完整)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就围绕这两句来写)

讨论: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奇”和“异”的?

(请2—3个学生谈看法,要求:利用屏幕上的关键词句,语言流畅)

小结: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利用屏幕,明确——

景 奇山: “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听” (泉水作响;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 四读:明辨课文的主旨

朗读课文,可利用屏幕内容尝试背诵。

讨论:读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从中你能悟出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吗?

(放开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练的词、短语概括。)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作者所选之景、绘景语言等内容后明确: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备用:关于吴均的生平介绍:

吴均:(496-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人,史书称他好学有俊才。梁武帝曾经斥责吴均:“吴均不均”,活画出他的个性。文如其人,虽用当时盛行的骈,但却别具一格,骈中带散,一任性气,自成一,谓之曰:“吴均”。其诗多为友人的赠答应酬,诗风以清秀为主。《梁书》说他“文清拔有古气”,在当时被人称为“吴均”,其文传世的大多是短小书信,如《顾章书》、《施从书》和本篇。 总之,从生平可见: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五、结

1、(多媒)五读:借助下列画面,发挥想象,再现作者所绘美景。

提问: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感受,你能用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感受吗?

(师) 《朱元思书》一文所绘景色真是美极了!读着吴均的文章,就如同和作者一起游历富春江一样。读到“风烟俱静,天山共色”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象到眼前广阔的视野、明净如洗的天空,感受到作者阔大*襟以及从容出游的舒畅心情。

(生) 读《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

读《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既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

朱元思书》一文情景兼美,辞章俱佳,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六读:全朗读、尝试背诵

2、小结

本文首段以“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别从“异水” 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展开生发和描摹,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在顺序上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而且全文详写“山”略写“水”;写“水”的部分,详写静态略写动态;写“山”的部分,详写动态略写静态。这样既突出景物主要特征,又显得详略得当。

六、练

(多媒)1、请欣赏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可见,富春江的确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

点击查看更多《圆形与球体》教案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0641.html

热门阅读

  1. 积蓄力量随笔
  2. 《根鸟》读后感850字
  3.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400字范文
  4. 下塘中学副校长述职报告范文
  5. 无语的呢喃诗歌
  6.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
  7. 关于雪的好句子精选
  8. 技法的解释及造句
  9. 对面走来的都是命里该有的的散文
  10. 唯美古风爱情诗句
  11. 红楼梦诗词精华
  12. 一年级班主任个人的工作总结
  13. 企业减负工作自查报告的范文
  14. 2016关于赵尚志的征文
  15. 拿来艺术美文
  16. 宽容的母鸡的寓言故事
  17. 2015文明开封我的中国梦作文2500字
  18. 历史《渐进的制度创新》教案
  19. 201年描写五四青年节的祝福语
  20.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范文
  21. 国防青春无悔演讲稿
  22. 幼儿园第二学期年度园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3. 201年4复活节微博祝福语
  24. 格林童话《穷人和富人》
  25. 幼儿园大班安全工作计划
  26. 橘子采摘活动策划方案书范文
  27.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雪人The Snow Man
  28. 带不走的妈妈的感人故事
  29. 参加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30. 生日的祝福语
  31. 针对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32. 清明随笔作文
  33. 有关春天雨的诗句 古诗
  34. 松鼠小弟取糖果的睡前故事
  35. 客户公司乔迁花篮贺词
  36. 《风筝》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37.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工作总结
  38. 睡前故事《机灵的小白兔》
  39. 鸡年春节祝福短信 公司
  40. 蓝色妖姬诗歌欣赏
网页更新时间:2025-11-01 13:30:46
本页面最近被 58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天津,TA在页面停留了 84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