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乡的古诗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渡汉江》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于谦《观书》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 张九龄《西江夜行》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 夏完淳《别云间》
墙里秋千墙外道。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 马戴《灞上秋居》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 卢纶《长安春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 薛道衡《人日思归》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 李觏《乡思》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 杜甫《阁夜》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杜甫《绝句二首》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高适《除夜作》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 夏完淳《别云间》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 苏轼《蝶恋花·春景》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 宋之问《渡汉江》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 李白《关山月》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 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 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 曹丕《燕歌行》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 —— 左辅《浪淘沙·曹溪驿折桃花一枝...》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 杜甫《江汉》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 武元衡《春兴》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 韦应物《闻雁》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拓展阅读
1、有关爱国的古诗词精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行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年行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2、有关端午节的唯美古诗句
1.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李隆基《端午》
2.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苏轼《浣溪沙·端午》
3.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乙卯重五诗》
4.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殷尧藩《端午日》
5.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边贡《午日观竞渡》
6.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7.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贝琼《已酉端午》
8.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文天祥《端午即事》
9.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10.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11. 碧艾香蒲处处忙。 ——舒?《小重山·端午》
12.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赵蕃《端午三首》
13.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14. 菖蒲酒美清尊共。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6.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褚朝阳《五丝》
17.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小重山·端午》
18.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9.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0.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1.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小重山·端午》
22.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小重山·端午》
23.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24.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范成大《鹧鸪天》
25.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26. 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27.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28.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9.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储光羲《大?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30.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3、有关战争的古诗词名句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题乌江亭》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虞姬《和项王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李约《过华清宫》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杨炯《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李梦阳《秋望》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马戴《出塞词》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战城南》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马戴《出塞词》
流星飞玉弹,宝剑落秋霜。——张玉娘《从军行》
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李白《古风·其十九》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悲陈陶》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李攀龙《塞上曲送元美》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4、有关端午节的唯美古诗句
1、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些老夫。——宋 高箸《重午怀旧》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3、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4、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5、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8、?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10、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 欧阳修《鱼家傲》
1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 宋祁《屈原祠》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3、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章句。——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14、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1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1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8、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1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 吴文英《澡兰香 淮安重午》
20、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2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22、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2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2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25、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2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27、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28、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宋 苏轼《屈原塔》
29、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3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31、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 陈与义《临江仙》
3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33、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34、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35、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扬?⒒鹘诶足巽伲?伊髌虢??淙弧r粤?糜牯G鬣动,??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唐 刘禹锡《竞渡曲》
5、我想收集古代关于相思的诗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子夜歌 夜夜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 想间欢唤声 虚应空中诺 始欲识郎时 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 何悟不成匹 子夜四时歌 南朝乐府民歌 自从别欢后 叹声不绝响 黄檗向春生 苦心随日长 秋风入窗里 罗帐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 寄情千里光 渊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 君情复何似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