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成长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1:48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

墨子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中国还是一个由许多诸侯国组成的国家。其中楚国是一个大国,宋国是一个小国。

当时,一个着名的工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云梯的新式兵器,这种武器又高又大,用于攻打敌国的墙门,在当时可以说是战略性武器。云梯造成后,楚国就准备攻打宋国了,以便检验这种新式武器的效用。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国都,拜见了公输般,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墨子见到公输般后说:“北方有一个人欺侮我,我希望借你的力量杀死他”。公输般不知是计,听了很不高兴,也没有任何表示。墨子接着说:“我可以给你很多钱,作为你*的报酬。”公输般回答说:“我讲道义,不会因为报酬去*。”墨子说:“楚国是大国,人口不多而土地辽阔,可是它却准备攻打弱小的宋国,这是非正义战争,你口头上说不*,可是一旦发生战争,有多少无辜的平民会因为你的新式武器而死去,这跟你亲手*有什么区别呢?”

公输般被问得哑口无言,推诿说攻打宋国的计划是楚王的决定,于是墨子和公输般去见楚国国王。见了楚国国王,墨子并没有先说战争。他对国王说:“我想请教大王一个问题。”楚王问他是什么问题。墨子说:“现在有人放着自己漂亮的车子不要,却想偷邻居的破车,舍弃自己的漂亮华贵衣服不要,却想偷邻居的旧衣服,这是怎样一种人啊?”楚王不知是计,马上说:“这人有偷窃的毛病。”墨子抓子时机,马上说:“楚国有广阔的土地,而宋国只是一个小小的国家,这就如同一辆漂亮的车与一辆破车的对比;楚国物产丰富,而宋国物产贫乏,这如同漂亮衣服和旧衣服的对比,所以我认为楚国攻打宋国,跟那个犯了偷窃病的人正是一类人。”

楚王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蛮横地说:“你说得好,但是公输般已经为我造好了云梯,我是一定要攻打宋国的。”墨子不慌不忙地说:“云梯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厉害,不信我可以与公输般模拟作战。”楚王于是为他们准备了道具,包括城墙,守城的器械,云梯及其它攻城的兵器。公输般模拟攻打宋国的城墙,结果任由他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都被墨子抵挡住了,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

公输般不甘心失败,对墨子说:“我知道怎么来对付你,我不说。”墨子也说:“我也知道如何对付你,我也不说。”楚王问墨子其中的原因,墨子说:“公输般的意图,不过是杀了我。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没有人来防守楚国的攻打了。可是,我已经把我的方法教给了我的徒弟,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攻入宋国的城门。”

楚王见大势已去,迫不得已地说:“我决定不攻打宋国了。”这样,墨子凭自己的机智和勇敢解除了宋国的一场灾难。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篇二:余秋雨饿着肚子饱读书的故事

1946年,余秋雨出生在余姚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本分的基层*,而母亲则是一位没落大家族的小姐。在他出生那天,天上一直下着小雨,因此得名叫秋雨。

余秋雨的童年是在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市)度过的,乡村的生活简单、清贫而又快乐。从上海来的母亲几乎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在村子里开办了一个免费的识字班。儿时的余秋雨跟在母亲身边玩,竟然也认识了不少字。

4岁那年,余秋雨背上书包走进了乡村的小学。小学有一个图书馆,有几十本童话和民间故事,十分诱人。但几十本书怎么能满足得了几百名学生呢?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写100个毛笔小楷字才可借得一本书。余秋雨的毛笔字,就是在那时打下的根基。他在回忆那段日子时,曾说:“我正是用晨昏的笔墨,换取了享受《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的权利。直到今天,我读任何一本书都非常恭敬,那是从小养成的习惯。”

在余秋雨11岁的时候,为了能让他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全家借住到上海市区。余秋雨在上海报考了中学。

中学的图书馆不小,但每天借书都要排长队,而且想借的书十次有九次都被借出去了。后来,余秋雨到处打听,终于知道有一个叫“上海青年宫图书馆”的地方借书比较方便,就立即去申办了一张借书证。青年宫在江西中路200号,快到外滩了。当时正值困难时期,人们每天都吃不饱。余秋雨在晚饭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青年宫,走到一半就饿了。当他走到图书馆时,离人家关门已经不到一个小时了。从青年宫图书馆把书借出来也不容易,所以余秋雨只能在那里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等找到书,就只剩下半个多小时了,能读几页?但是,就为了这几页,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每天忍着饥饿走一个多小时,看完再走一个多小时回家。这种如饥似渴的阅读精神怎能不让人为之感动?

正是少年时那段艰辛的阅读时光,为他今后的文化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余秋雨的《长者》一文中,我们还看到了余秋雨在年轻时发愤读书的情景。1975年世事纷扰,29岁的余秋雨因肝炎回乡下养病,在恩师盛钟健先生的帮助下,被安排到了奉化山间的一个蒋经国的图书室,专心阅读了当时很难找到的《古今图书集成》《二十四史》《四部丛刊》等书。这简直是上天的一个有意的成全,也使得余秋雨像金庸笔下的人物,仅有高人指点还不够,还让他在某山某洞中获得某种“武功秘笈”。这次阅读对余秋雨无疑是重要的,因为这正好和他在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张可的指导互为补充,形成双翼:张可指导他接触西方文化,这次他却走进了浩瀚的中国历史。

关于读书的方法,余秋雨有一个着名的“畏友”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刘放园表兄鼓励冰心,说她能写,让她再写,同时还不断地寄《新潮》、《新青年》、《改造》等十几种新出的杂志给她看。鲁迅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小说《狂人日记》,给冰心很大的震动。这时她看课外书的兴味又突然浓厚起来,从书报上,知道了杜威和罗素,也知道了托尔斯泰和泰戈尔。这时也才懂得小说里有哲学,她的爱小说的心情,又显着的浮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冰心写了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描写了两个家庭由于教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走上了两条生活的道路。小说写好后,很羞怯地寄给刘放园表兄。

这篇小说,用冰心为笔名。一来是因为冰心两字,笔画简单好写,而且是莹字的含义。二来是她太胆小,怕人家笑话批评;冰心这两个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两字和谢婉莹有什么关系。稿子寄去后,她连询问的勇气都没有!但是,三天之后,居然登出了,小说在《晨报》上登出来了,并且是连载三天,署名为冰心女士。冰心打电话到报社,询问为何要在“冰心”后面加上“女士”;但木已成舟,不能更改。所以,后来,冰心往往也以“冰心女士”的笔名发表文章,出版着作。

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创作,冰心觉得有说不出的高兴。刘放园表兄又竭力地鼓励她再作。冰心抱着满腔的热情,白天上街宣传,募捐,开会;夜里就笔不停地挥写“问题小说”,每周都有新作品问世。冰心所写的“问题小说”,都是自己周围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斯人独憔悴》,写的是被顽固的父亲所禁锢,而不能参加学生运动的青年的苦恼;《秋雨秋风愁煞人》写的是一个有志于服务社会的女青年,中学一毕业,就被迫和一个富家子弟结了婚,过起“少奶奶”的生活,从而断送了她的一生;《庄鸿的姐姐》,写的是一个女孩子,因为当*的家长,每月只能从“穷困”的*那里拿到半薪,又因为这个家庭*,她就被迫停学,抑郁致死。在这些小说里,给予他们的都是灰色的阴暗的结局,问题中的主人公,个个是消沉了下去,憔悴了下去,抑郁了下去,没有给他们以一线光明的希望!那时,冰心自己也想不出死中求生的办法。此后,谢婉莹这个名字被淡忘了,“冰心”却扬名于世。

对冰心这个名字,坊间有“恨水不结冰”的传说,说的是民国时期着名小说家、《啼笑姻缘》的作者张恨水,他原名张心远,此人单恋女作家冰心,取笔名“恨水”,表达自己最终不能结冰之憾。

拓展阅读

1、读后感荐读:欧阳修快马追字

【www.llysc.cn--阅读答案】

【网络综合 -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宋代闻遐迩的文学大师,是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均有很高的就。

欧阳修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复锤炼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也正是他创作上取得巨大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宋代,一些达官贵在亭台楼阁建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后立即交给来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日程,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一挥而就。写毕交给来,来则立即辞归。

可到了晚上,欧阳修重读白天写的文章,读到“仕宦至将相,锦衣归乡”时停住了。他觉得这两句意思过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和谐,读起来气短而促。原来是白天文时,因来再三催促,没有来得及仔细斟酌所致。他经过仔细推敲,决定各加一个“而”字,从而使文句上下连贯顺畅,意思也较深邃。

欧阳修马上出门,唤醒家,又牵出一匹快马,交代一番后,家便快马加鞭,向相州路上飞奔而去。到第二天日落西山时,才赶上了韩琦派来的,把“而”字补上。 从此,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便不胫而走,为许多熟知和传诵

2、小学作文

打开我的档案,里面既有欣喜,也有烦恼。这都在我的里保存着,让我不断地

还记得以前小时候,我很喜欢溜冰,可从来都没有溜冰过。在我五岁那年,我一家三口去了美。在那儿,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学会了怎么溜冰,也学了不少英语。一开始,我的溜冰老师:Stephanie一直仔细地,认真地教我。一开始,她就用动作比画着。而我呢,就按着她的方法一心一意地学着。渐渐的,我学会了下蹲,“金鸡独立”,转圈……各种各样的知识。一开始,我下蹲时,一不小心就扑通一声掉下来,可她还是温柔地叫我勇敢起来。她喜欢说的是:失败是功之母。她还很喜欢说:“一个要有志气!”。

一年以后,我溜得越来越好,直到我分班,我离开了老师。一年以后我再去那儿最后一次溜冰好时,我看见了我的启蒙老师。她看见了我,开心地将我抱起来!转着圈说:“你功了!”我心理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啊!Stephanie真伟大呀!她让我懂了做什么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得到结果。

3、小学作文

童年的记忆如同海边的贝壳,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有快乐的、有伤心的、有后悔的......但随着记忆河的冲刷,许多情我都淡忘了,不过有件情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那是我六岁左右的时候,情发生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妈妈发现厨房里的盐用完了,便带我出去买了一袋盐,放到了家里装盐的盒子里。过了一会,妈妈出去买菜,我一个在家闲着没干,就到厨房去转了几圈,忽然,我发现妈妈装盐的盒子里有一些黑色的渣子,我便想帮妈妈把渣子弄出来,可是渣子太小了,根本挑不出来,我便开始想妈妈每回是怎么把米里面的渣子弄出来的:用漏勺?不,用吸尘器?不,噢!想起来了!妈妈每次是用水把米洗干净的。于是,我便端来了一碗清水,把盐全部倒进去,开始洗盐,渐渐地,水开始变浑浊了,我一边洗一边想妈妈等会看到这些雪白的盐会高兴什么样儿。过了一会儿,我觉得洗的差不多了,便把水轻轻倒掉了。咦?盐虽然变得雪白了,但为什么像变少了?而且还变了一大块?正当我不知所措时,妈妈回来了,我立刻把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她,妈妈听后,立刻笑了起来,边笑边说:“盐在水里是会融化的”。

虽然这件已经过去很久了,但每当我想起来,我还是会捧腹大笑。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3152.html

热门阅读

  1.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2. 表达人间真情的诗句
  3. 读人识人杂文随笔
  4. 国庆节之后的作文
  5. 名人读书故事
  6. 企业年会的祝贺词
  7.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总结范文
  8. 儿童睡前故事《小红帽》
  9. 我的课余生活日记
  10. 花开无声班主任随笔
  11. 最新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12. 常用版房屋租赁合同
  13. 有关单方离婚协议书范本
  14. 2016重阳节祝福语大全
  15. 猴年春节祝福语短信
  16. 从现在开始教案模板
  17. 歌颂 爱情 诗词
  18. 我国现阶段村镇银行发展对策的论文
  19. 形容辞旧迎新的诗句
  20. 2019年开学典礼发言稿
  21. 考试祝福语简短一句话
  22.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诗词
  23. 关于青春不朽的经典语句
  24. 201年三八妇女节问候祝福语
  25. 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论文
  26.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教案范文
  27. 2018年元旦祝福语短信
  28. 《午夜公厕》微电影剧本
  29. 财务资产部主任的竞聘演讲稿
  30. 爱情文艺句子
  31. 安全心得体会作文
  32. 在收获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历史培训心得
  3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反思范文
  34. 语文老师自我评价
  35. 人生现实感悟的说说
  36. 中国十二生肖的故事
  37. 折纸优美散文
  38. 描写春的句子集锦
  39. 色彩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40. 客户经理新员培训心得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28 17:31:08
本页面最近被 52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苏,TA在页面停留了 7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