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了我当寸步不离的感人故事
重庆美食一条街,从街头到123火锅串串香美食店门前,常会出现这样的风景:90后的花样女孩,搀着一位身材佝偻皱纹满面但精神矍铄的老太太,慢慢地走过。女孩轻摇蒲扇,一边为老太太扇风,一边轻巧地闪过人流,脸上充满了欢欣和幸福。日复一日,女孩甜美的笑容打动了周遭的人,串串香生意也愈加红火。
女孩叫黄丽华,21岁,是串串香的店主。老太太是她的外婆,已经88岁高龄。黄丽华说,外婆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她,相依为命走到今天,她无论如何也要把外婆照顾好,让她安享晚年。
3岁时,父母因为生意失败,抛下年幼的黄丽华远走他乡,二十多年杳无音信。外婆那时已经六十岁了,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养育她的重任。为了供她上学,没有任何收入的外婆在去砖瓦厂找工作被拒了两次后,自己做起了小生意。第一次,毫无经验的外婆把公斤当成了市斤,几十斤大葱卖完,没赚到钱,倒赔了钱。晚上回家的时候,外婆把她搂进怀里说:“你要好好念书,看外婆睁眼瞎。你只要好好学习,不管有多艰难,外婆都供你。”看到外婆眼里闪烁的泪光,黄丽华点了点头。
10岁时,她患上了肺炎,高烧不退。外婆心急如焚,准备送她去医院。由于太心急,把她往三轮车上抱时,扭伤了脚踝。但外婆还是蹬着三轮,行了几十里路,把她送进了县医院。在医院醒来,看到外婆肿得发亮的脚,她泪流满面。但外婆轻声安慰她说:“没事,已经抹过红花油了,很快就会好。”那一刻,她在心里发誓,将来一定要让外婆过上好日子。
从小学到初中,她成绩一直优异。但为了不让外婆太操劳,几经考虑,她选择了重庆一所技校的厨师专业。她认真学习,技艺无比精湛。她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愿望,做出最好的美食报答外婆。有一次,她蹑手蹑脚地进门,想给外婆一个惊喜。外婆却坐在房间的小凳子上,出神地望着手中一张发*照片。黄丽华知道,那是自己父母的照片。小时候,她曾看到外婆偷看、流泪。此刻,夕阳把外婆无助的背影拖得好长,她静静地站在外婆背后,看着这个用瘦弱肩头为她撑起一片蓝天的老人,她想,是该报答外婆的时候了。
毕业后,她和男朋友留在了重庆,在美食街费尽周折盘下了一间小店。由于她诚信经营,味道又好,生意做得如鱼得水。安顿下来之后,她和男友一起把外婆接到身边,尽心尽力地照顾。午休时怕空调伤到外婆,黄丽华便手摇蒲扇为她扇风。外婆生病时,她和男友轮流背着外婆出门,嘘寒问暖。黄丽华说,小时候外婆用围裙将她背在背上,用温柔和慈祥给了她快乐的童年。现在她给外婆的,都是童年时外婆曾给她的。不止一次,手抚着外婆的满头白发,黄丽华的心中充满了爱怜。岁月把外婆的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可改变不了的是自己对外婆温暖的记忆。但外婆在农村老家待了一辈子,习惯了走家串院,不适应城市生活。独门独户地待了一段时间,整个人都有些委靡,心有不安的黄丽华决定带上外婆上班,寸步不离,想尽办法逗外婆开心。
由于黄丽华的贴心照顾,外婆的心情好了很多,精神好时,还帮小两口打打下手。更多的时候,她坐在店门前,望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街头,再回头望望忙碌的外孙女,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满足,觉得过往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她不知道,无论多忙,每隔几分钟,黄丽华总要抬起头,从门前的落地窗向满头白发的外婆望一望,看到她在,心中便充满了安稳和踏实,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
当她的孝心成为街头巷尾的独特风景时,各种美誉随之而来。她却从容低调地说:“这一切都是我应尽的本分,小时候,外婆对我含辛茹苦,不离不弃;长大了,我当对外婆寸步不离,矢志不移地守护她。”
拓展阅读
1、若水三千你断绝了我前世的思念情感故事范文
日落西山,又见唯美的夕阳,淡紫色的阳光刺痛了双眸,独倚栏杆,遥望不可及的方向,或许,这一切,只有让那一泓清水,洗净迷惘。
青山眉黛,半露浓郁的装扮,翠绿色的一点刺穿了胸膛,欲张又止,断绝了思念的地方,只是,全世界,再也没那曾经割舍,不断向往。
不相信命运的罗盘,定格了人生的真情与念想,只是又不得不佩服她的暗中安排,让这一切竟然有了传奇的色彩,不敢想不去想,以后的结果会怎样,太多的变数,闪了眼睛,累了心脏,疲了身体,绝了希望。
人生在世,真的太短,真的太长,无法扼住她的咽喉,到达梦的彼岸另一方。无语声长,最后,听的是自己泪水的眼眶挂在脸庞,归向何方?花开的美丽,换一场今生的宿命,抬头远望,天际的边线太远,太长。
夜幕凋零,密实的帷帐,压抑的我在里面透不出气来,努力逃避,殊不知松了绑,另一片天空是另一场宿命。等待的只有终结,只有埋葬。纵是哭泣在这黑夜里声嘶回荡,越来越远,心,是空澈?是明朗?
路过风景,只能边走边忘,当心一次次被掏空,满腔的深情也被深深的掩埋,掌心的温柔一点点的泄露殆尽,只有柔弱还在空中摇晃,后世能忘?只有留给自己,在昔日的阳光之下,一个人独自享受,孤芳自赏。
千年寒冰,我无法再说是寒冰了,当融化的冰窖升了的温度,我没法再让这一切依旧和我想象般,清晰,空旷。当尘埃落定,我是否依旧,选择释然?一切已尘封的太久,拂去尘埃的一刻,迷朔了的双眼,谁会是终场?
我想,我会快乐,因为我应该快乐,悲伤太重也会让天使坠落,更何况是一个凡人的我!
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中为你等候,只是多了一把破筝,多了一曲绝世的乐章。
2、我的立德树人故事小学教师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是两年了,回忆这两年的工作,有很多的故事,也有很多的快乐。我们所要面对的事情太多、太复杂了,但在工作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借此机会我就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一名青年体育教师,自己学习体育六年,步入大学学习体育教育三年,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快乐和拼搏。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其实,每一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习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时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习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像的那样理想化的。记得有一次三年级《短绳》教学课,全班练习完后还有多余的几分钟,我就按排了分两大组男、女生各一组跳长绳,首先是我让一部分会跳长绳同学示范了一下,然后再简单讲解了跳长绳的动作要领,接着就让学生分组练习了,可是当我刚转身去整理短绳时,就有几个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有几个学生不愿意跳,在边上自己玩别的,还有一部分同学不排队,插队跳。还有的说同学间在互相讥笑别人不会跳,总之队伍很凌乱。听了学生的汇报后刚开始我很生气,他们也太没组织性、纪律性了,如果其他学生都像他们一样,那课堂纪律可不就乱套了。于是我集合了队伍,想批评他们,找出违反纪律的学生。可一想还是调查一下原因吧!当我了解一下情况后,使我改变了初衷。原来由于70%学生都不会跳长绳,会跳的学生都争先想在全班学生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还有部分想跳的想跳又不会跳,跳不好还要被同学讥笑,于是同学间就出现了互相漫骂,有的学生就干脆不跳到边上玩自己的到最后大家都觉得没劲了,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队伍出现了混乱的现象最终导致学习的失败,这节课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课后也写了一些教学小结,认为导致这节课出现上述原因的就是教学方法单调,形式单一,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于是我利用上室内课时间适时地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他们,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了,接下来的体育课中在有意识的把会跳的和不会跳的学生区别开来,再让他们分别自发组合,自己找练习的同伴,就这样在后面的几次练习中,学生练习的兴致始终很高,课堂气氛出奇的活跃。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法。并且多让学生谈感受,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教学中不仅要锻炼同学们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而且还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方法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方法,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也把间操课搞活了,同学们也多掌握了一项技能。
同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当然,体育课更是德育、智育。要发展快乐体育、阳光体育,那么我们应该在育人路上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心灵的隔阂。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就多一份有爱;多一份宽容,才会有关爱和阳光。我们要在育人路上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宽容、理解、信任的环境,孩子们定会还给我们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3、能飞翔我决不爬行的故事情商故事
她生于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的一个土家族山寨,原本有一个快乐完整的家。8岁那年夏天,父亲因眼疾而双目失明,狠心的母亲丢下她和弟弟一走了之。懂事的她坚定地对父亲说:“不要怕,我养活您和弟弟!”于是,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她含泪辍学回家,开始承担起一个家庭的重担。
每天天刚亮,她就揣上几个红薯,扛着锄头,拉着失明的父亲到地里犁地,在田里插秧,做着繁重的农活。中午,回到家顾不上歇息,抓紧做饭。下午,接着干农活。一直干到天黑才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家。
虽然日子过得艰难,但她内心一直渴望读书。在忙完了一天的活之后,她总把自己读过的书拿出来看。她的举动,触动了失明的父亲。会拉二胡的父亲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沿街拉二胡乞讨供女儿读书。辍学一年半后,她终于回到了学校。
虽然为了维持生计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但她十分刻苦,终于考进了县里最好的高中——印江民族中学。
后来,父亲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但为了让她读书,父亲根本不愿花钱*。从她上高中开始,为了不再让父亲出去卖艺乞讨,她开始到学校食堂勤工俭学。高中三年,她从不吃肉,连白米饭也很少吃,就吃家里种的红薯、洋芋和萝卜。有一回,饭盒被蒸饭的阿姨不小心弄翻,里面全是萝卜,一粒米饭也没有,阿姨就给她盛了一盒米饭。打开装满白米饭的饭盒,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顿时泪流满面。老师知道她的情况后,送给她一袋米,她舍不得吃,把这袋米背回家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贵州省铜仁学院中文系,成为一名大学生。在她的辅导和鼓励下,她的弟弟也考进了贵州职业警官学院。为了照顾父亲,年仅21岁的她决定带着父亲上大学。
她在铜仁学院老校区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民房,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挣钱赡养父亲。每天中午和下午一放学,她就急匆匆赶到父亲的住处,煮饭、洗衣、打扫卫生,照料父亲的生活起居。每天她都要等到菜市场快关门的时候,去买处理的便宜菜,以节省生活开支。
为了给父亲买药,给弟弟寄生活费,她利用课余时间做家教,到夜餐店洗碗,在学院微机房打扫卫生。收工后经常已是深夜两三点钟,她一个人沿着公路走回学校。因为心里害怕,她就唱着歌为自己壮胆。有几次,她被几个不怀好意的人尾随,她就躲进医院,在过道的椅子上坐到了天亮。有几次突降暴雨,雷声轰鸣,她飞奔回学校,淋得像落汤鸡。但她一直没有放松学习,成绩总是出类拔萃。
尽管每天十分忙碌,但她还是挤出时间,给父亲讲身边的新鲜事。她还给父亲买了一台小收音机,打发难熬的时光。
她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她被评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她一直相信只要用越来越强大的心走“夜路”,总有一天黑暗也会变光明。她一直爱说这样一句话:“该你飞翔时,绝不能去爬行。”她就是24岁的张蕾,一个坚强的女孩,用自己羸弱的双肩担起孝老爱亲的重任。
4、我的立德树人故事小学教师
带着青春的无限激情,满怀对教育事业的真诚,我踏入了教育工作这片热土,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我的教书生涯将近二十年,在教育工作中,我始终热爱*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神圣、最伟大的职业。”是啊,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喜欢的工作中感受快乐,分享成功是我在平凡岗位上超越自己,走向成功的动力。在工作中,我认真贯彻*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关心学生,工作勤奋,乐于奋献,严于律己,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
一、投身教学*,勇于探索实践
我能够坚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工作之余始终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积累经验,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学、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途径。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学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构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这样,不仅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潜力逐步提高。我总是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我还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结合当前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家乡经济建设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完美情操。
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我除负责教学工作外,还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身先士卒,二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我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对于后进生,热心对待这些学生,本着从不放下,也绝不能放下一个的原则,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学生学习,把后进生原先落下的知识补回来,帮忙学生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简单学习,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有的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问。积极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忙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把精力全都用到学习上,并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有一名男生,学习很差,经常打架闹事,家长经常打骂他。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我就多次找他谈心,为他补习功课,并多次通过家访做家长的工作,这个学生最后变了,不仅仅逐渐改掉了坏习气,还经常做好事,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父母离异给他心灵造成创伤,性格变得孤僻,并拒绝老师的帮忙和教育。对此,我从不灰心,而是给出了极大的耐心,
平时认真观察这名学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一次交谈不行,就来第二次、第三次,还经常打电话劝导他、鼓励他。使他受到强烈震动。他愧疚地说:“老师,从今以后,你就看我的行动吧。”从那以后,他真像变了个人似的。学校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很少能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我班的一名女同学,因为家中无人,是留守学生,本人又有胃病在身,身边没人照顾,作为班主任随时观察她的动向,看到她有不对的时候,或身体不舒服的状况下,带她去医院,给予特殊的照顾,开药,吊针等,给予一些经济上的帮忙等。为了对留守学生的状况更加了解,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对留守学生时常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实帮忙学生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己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己管理潜力。
几年来,我努力探索新时期的德育工作,我一向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基础和归宿。”我最喜欢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完美。”我要让德育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针对独生子女缺乏职责感和爱心两大弱点,我积极在学生中开展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职责心的培养。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多给别人留方便”的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只会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在持久的、有意识的引导下,“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多给人留方便”成了班上同学的自觉行动,班级群众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师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教师为人师表。在教育的历史发展中,为人师表已成为对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作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所以,教师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深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该做的工作。但我认为我的人生是有价值的,因为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经典论述;我的生命是有好处的,因为我践行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一诺言。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始终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0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