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管学生》读后感
我向来不喜欢那些站在理论高度高谈阔论的书。那种书往往描述教师们的美好愿望,有很多东西听起来很有道理,可是没有可操作性。我也不喜欢那种用几十万字反复讲一个道理的书。那些道理分明可以浓缩成一篇文章,何必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完整整一本书呢?《今天怎样"管学生"》不属于以上两类,书里都是实实在在的"干货",涉及纪律管理、奖惩措施、课堂冲突、评价方式、班会组织、家校合作、作业布置等方面。它就是教师们的教学百宝箱。当你面对班里一群闹哄哄的小孩手足无措时你可以翻翻它,当你看到学生那鬼画符似的作业头疼不已时你可以翻翻它。总之,百宝箱总是会给你答案。而我,也曾从百宝箱里找到了答案。
事例一:开学初,我已经和孩子们讲清楚课前准备的要求了。当我来到教室的时候,应该看到全班安静地静心等待,桌子的左上方放好课本、练习册和文具。一开始还好,随着越来越接近期末,孩子们的课前准备越来越不佳。有的听到预备铃响了还在说话,有的是做练习的时候到处找笔,有的甚至连练习册都没有带。那时课时又比较紧张,我就没有花太多时间在整顿课前准备上。
而百宝箱在对"规则的七大常见误解及正解"中告诉我: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破坏规矩只不过是试一试水,看看教师的容忍度有多大,以及你对规则的执行尺度是怎样的。规则是教出来的,必须在一学年中经常跟学生系统地复习规则。
所以我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反复和学生强调课前准备的重要性。有学生没做好课前准备时,不应该着急上课,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付出代价的。这样,他们才会长期且自觉地遵守规则。
事例二:在我的英语课堂上,常常会有小组评比,赢的小组会获得贴纸。学生集齐十个贴纸就可以换表扬信,集齐三封表扬信就可以抽奖。可是我发现抽奖的来来*的都是那几个学生,而且他们对尺子、本子等奖品的兴趣也没想象中那么大。思来想去,觉得原因如下:1.学生们已经三年级了,这些奖品对他们而言平日里唾手可得,吸引力没有那么大。2.有的学生平时表现一般,比较难集得表扬信,这么高的目标让他们失去了信心,失去了集表扬信的动力。3.平时较少在全班面前让学生抽奖,而是私底下抽,这样抽奖的学生没有感受到获得荣誉的成就感,其他学生也失去了学习的榜样。
是时候改进我的奖励措施了,百宝箱在"奖励学生的24种策略","积分奖励品"和"针对全班的奖励"等文章中给了我更多的选择。我可以给他们surprise(将单词写黑板上,违反纪律扣,表现好加,课堂结束时完整有惊喜),可以采取免考奖励(满分抽免考学生),可以利用计时器(当学生违反纪律时开始计时,每过一个月,把所有记录下的时间加在一起,用15分钟减去,剩余的时间是奖励给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奖品方面除了物质奖励还可以让学生排队站在最前面,随时可以喝水,选本书让老师读,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老师打电话给家长报喜,做老师的小助手等等。
《后会无期》里有一句台词"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令我印象深刻。因为在生活中,总有"看了很多书,却依然教不好书"的情况。其原因不止是目前书的质量良莠不齐,还有我们读了却没有用它。现在,我把这百宝箱放在床头,每天睡前,总要翻几页,每天的教学,也总会有新的收获。
拓展阅读
1、小学生怎样写读后感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或一段视频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那么,小学生怎样写读后感呢?
读后感第一课时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板书: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国际教育委员会**埃德加?富尔说: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该不该见义勇为?》(正方: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善于*,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然后共同讨论: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 同时打开门窗, 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家里或近处有电话, 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 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 要赶快请邻居帮忙。迅速拨打维修电话。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防盗-一人在家, 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 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 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如遇坏人打劫, 尽快避开, 跑向人多的地方, 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 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 不要自己去救火, 不会游泳, 不会救护, 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读后感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读后感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评改作文。
1.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等,同时对自己不满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2.同学互改:与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换,互相用修改符号改一改细节地方,对文章整体可以在后面写一写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二、全班评议。
1.教师选择自己在**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把整篇作文读完,也可以读到关键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2.评议的重点。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哪些部分写得最精彩。
3.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4.范文:
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飘流记》有感
希望,一个多么温暖的词啊!美国诗人狄金森在《希望》一诗里写道:“希望”是个有羽毛的东西/ 它栖息在灵魂里/ 唱没有歌词的歌曲/ 永远/ 不会停息/ 在暴风中/ 听来/ 最美/令人痛心的是这样的风暴/ 它甚至能窘困/ 那温暖着多少人的小鸟/ ……
我喜欢读《鲁滨孙飘流记》,不是因为他生活的惊险刺激,我是个女孩,我还不能想象如果真的置身于那样的境地里,会不会痛苦地失去活下去的所有希望。而这部著作打动我的,正是那栖息在鲁滨孙灵魂里的希望。
我想,这有羽毛的温暖人的“小鸟”──希望,一定住在鲁滨孙的灵魂里,那样的可怕的荒岛都没有困住它。当身处绝境时,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他是不幸的,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紧紧地拥抱着希望。正如他所说: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的事情。通过对照,他意识到,虽然自己身处荒岛,与人类隔绝,饱受孤独,但是能够活着,独免一死,身在热带,身边没有野兽,还有吃的,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从而鼓起生活的勇气,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我想到了邻居阿姨,我一直以为她是个不幸的人,因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腿,不理解她每天如花的笑脸。现在我明白了,她的心中同样住着希望:虽然她行动不便,可那个叔叔很疼爱她,周围的人那么怜惜她,女儿已经上学,能帮妈妈做家务,人见人夸,啊,她不依然是个幸福的人吗?孩子渐渐长大,日子越来越好,这么美好的希望陪伴着她,难怪她要笑着生活了!
小玲叮当姐姐说过:“你四周一片黑暗时,你的心就是自己的明灯。”是啊,鲁滨孙的四周一片黑暗时,他的充满希望的心,不就是他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当邻居阿姨遇到灾难的时候,她的充满希望的心,不也是自己的一盏不灭的灯吗?我希望读过《鲁滨孙飘流记》的人,都能从他那二十多年孤独苦难的生活中,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鸟──希望,并拥有它!
2、今天要写的作业彭学军今天要写的作业读后感
一
施诗进小学的第一天就认识了冬瓜,他们是同桌。
冬瓜是施诗给他取的外号,他有点胖,而且很白,所以施诗觉得叫冬瓜比较合适。冬瓜本人也接受了。
冬瓜上课很认真,身子坐得笔直,大耳朵支愣着,像一只时刻警觉的小兽。施诗也比较认真,但她总是坚持不到最后,临近下课时,她就觉得累得不行,就开始胡思乱想,东张西望,而最后几分钟老师都是用来布置作业的。这样施诗老是记不全当天要写的作业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有一天早读施诗刚走进教室,就有同学带话来说刘老师叫她拿着数学课本到办公室一趟。施诗一听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可昨天老师布置作业时她听得很仔细呀,怎么又少做了题呢?
施诗走进办公室,刘老师正在让别的老师欣赏她的裙子。见施诗进来,她仍旧好心情地微笑着,一句话也不说,接过施诗的数学课本,像上次那样翻得哗哗响,在上面画了好多的勾,然后微笑着递给她,挥挥手,施诗就拿着书走了。
施诗苦着脸把课本递给冬瓜,冬瓜帮她数了数,有三十个勾,冬瓜吸了一口冷气,十分同情地看着施诗。
上次刘老师说少做一题罚十题,这样说来,施诗又少做了三题,不可能呀,施诗拿过冬瓜的练习本数了数,是六题呀,她也做了六题,只不过做错了三题,刘老师是说少做一题罚十题,又没说做错一题罚十题,她怎么说话不算数呢?
冬瓜把施诗的作业本拿去认真地看了看,发现了问题,原来在勾作业的时候施诗勾错了三题,她把还没有学到的老师根本没有布置的题勾了三道,难怪她做不出。
施诗翻着课本,看着上面一片一片密密麻麻的红勾,那些勾子很锋利,刺得她眼睛她痛好痛,痛得她眼泪都出来了……
二
放学的时候,施诗愁眉苦脸地理着书包,施诗心里惴惴的,整整一天她被那三十道题压得喘不过气来,今天各科的作业有没有漏掉呢?
她正想找冬瓜核对一下,手在抽屉里摸到一张纸条,拿出来展开一看——
数学:第23页第三大题的1、2、3题;第24页第五题、第六题;语文:抄写第十课的生字五遍,第二天上课要听写;背诵第十课;预习第十一课。
还有,明天下午要参加体操比赛,要求穿校服。
还有,可能会口渴,最好带瓶矿泉水。
看完后,施诗睁大眼睛望着冬瓜,冬瓜的脸圆嘟嘟的,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一对括号,括号里解释的笑容是快乐,还有点得意,有点憨。
“真好,太好了!”施诗欢叫道。
施诗也变得很快乐了,这样,她就不会漏题了,因为冬瓜从没漏过题。冬瓜记得这么详细,连老师作业以外的叮嘱都顺带记下了。与施诗相反,冬瓜是一个非常细心的男孩。
以后每天放学时,施诗都会在抽屉里找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要写的作业。
他们抽屉正中隔板的上端有一道很大的缝隙,能伸过去一根手指。冬瓜不会把纸条当面交给施诗,他从缝隙里塞过去,施诗喜欢他这样,很神秘、很隐蔽,让人觉得有几分新奇、几分刺激。
施诗常常会带些巧克力给冬瓜吃,也是从缝隙塞过去的,那都是些冬瓜很少能吃到的国外的巧克力,施诗的爸爸是大海轮上的海员,去过很多国家,每次出海回来都会带给施诗一大包好吃的,施诗就会挑出巧克力带给冬瓜吃。
冬瓜很喜欢吃巧克力,每次吃到特别对他胃口的巧克力就会问施诗是哪个国家的,施诗告诉他是丹麦的,他就发誓说,以后一定要去丹麦留学,吃个够。下次又吃到一块他觉得更好吃的是来自德国的,冬瓜又嚷着今后要去德国。到了后来,吃得多了,冬瓜都拿不定主意今后应该去哪个国家留学,有点无所适从,他苦恼地望着施诗。突然,他眼睛一亮说:“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真的?拉钩!”施诗兴奋地叫道。
施诗把手**抽屉,从缝隙里探过手指去,冬瓜的手指过来了。施诗钩住了一点点,冬瓜的手指有点汗,滑滑的,软软的,像是什么动物的触角,很好玩。冬瓜反过来也钩了钩施诗的手指。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从彼此的眼里都看见了自己亮晶晶的眸子,抿嘴一笑,两人的脸都红红的。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班会,刘老师让大家自由投票选班长,原来的班长上个星期转学走了。
投票的结果是任佳妮和冬瓜并列第一。其实冬瓜在班上并不是很出色的,但他人缘好,对谁都笑眯眯的,又宽容又友好,有一部分人选他是指望他不会像前任那样兢兢业业,把大家管得死死的。而任佳妮倒确实是班长的最佳人选,她成绩好,人又聪明伶俐,在同学中也很有感召力。但现在他俩票数相当,选谁好呢?
“我觉得应该选任佳妮,她助人为乐,上次我生病了,她来家里看我,还送我新买的卡通书。”任佳妮的同桌陈子星站起来说。
这些话很起作用,舆论马上有点往任佳妮那边倒。
施诗悄悄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大叠“今天要写的作业”,任佳妮只是偶尔助人为乐,冬瓜天天都助人为乐。施诗看了冬瓜一眼,冬瓜好像知道她要干什么,冲她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要,我不要当班长,我当不好。”
施诗轻轻地笑了,她其实也不愿这样做,这是他俩的秘密。她并不想让大家都知道,幸好,冬瓜不想当班长。
她把“今天要写的作业”放回了书包。
最后,刘老师宣布,任佳妮当选为班长,全班同学都热烈鼓掌,施诗和冬瓜拍得最响。
放学回家,他们在校门口分手。走了几步,施诗鬼使神差地回头看了冬瓜一眼,她好像是第一次发现,冬瓜长高了一些,也不像原来那么胖了,给他吃了那么多巧克力,他倒没有更胖,真奇怪。
这个时候,冬瓜也回过头来,看施诗在看她,有点不好意思,又以为施诗有什么事,就大声问了一句:“有事吗?”
施诗摇摇头,朝他挥了挥手,冬瓜也朝施诗挥了挥手,就各自回家了。这是他俩第一次挥手道别,以前从没有过,每次走到校门口就自然而然地各走各的。
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看见彼此。
那一年,他们十一岁,念小学五年级。
3、一年级学生读后感
我看了一本书名字是< <木偶奇遇记>>.这本书我很喜欢,它讲的故事很精彩,讲的是一块奇怪的木头被刻成了木偶。盖比希给木偶取好了名字就叫他皮诺曹。我想说的是它的爸爸很爱小木偶还有小木偶不爱上学老是撒谎 .而且他认识一个坏朋友还告诉皮诺曹 玩乐国里从早玩到晚不用学习,他忍不住也跟着去了结果去了的小朋友变成小毛驴。大家千万不要向小木偶学习,他爸爸很爱小木偶,小木偶还撒慌逃学,不爱学习。他还把书本换木偶票据。
皮诺曹还对小仙女说谎结果鼻子变长了。小木偶相信瘸腿狐狸和瞎眼猫的话,在奇迹宝地种上金币能长出许多金币来,被瘸腿狐狸和瞎眼猫骗光了所有的金币。他的爸爸为了找到皮诺曹坐船到海边去找可风浪太大小船沉了。最后小木偶他认识道了自己的错吴。想念他的爸爸。在鲨鱼的肚子里找到了他的爸爸,向他爸爸认错。
最后在小仙女多次的帮助下皮诺曹变得懂事爱劳动有礼貌爱学习变成了真正的小男孩。皮诺曹从陶气撒谎不爱劳动不爱学习变的充满爱心疼爱父母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幸福降临到他的身上,他变成了有栗色头发,蓝色眼睛聪明伶俐的漂亮孩子。大家要学习小木偶最后一段。
4、一年级学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有趣的故事——《聪明的小鸡》。
这篇故事讲述的是:有两只小鸡,一只叫芦花,一只叫小白。它们想到草地去玩,于是它们穿过一片树林,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突然,走来了一只黄鼠狼。黄鼠狼看见了小鸡,假惺惺的对小鸡说:“小鸡弟弟,你们好啊!”小鸡看见黄鼠狼,很害怕,没有说话。“别怕,我啊!不会伤害你们的。你们这是要去哪里啊?你们这么小,还是我送你们吧!不然你们会迷路的。”“我们去草地。”我们壮着胆说。
“那儿离着很远的,你们知道走哪条路吗?还是跟我走吧!我们向右走。”“可是我的女主人刚刚去那边赶集了啊!”芦花说。黄鼠狼想了想说:“我们向左走吧!”“可是我家的大黄狗刚刚去那边游泳了。”芦花说。黄鼠狼一听吓坏了,说:“那我们向前走吧!”芦花说:“前面是麦田,我的主人在那里收割麦子呢!”黄鼠狼一听脸色一变,惊恐地说:“小鸡弟弟,你们还是回去吧!”说完就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危险或强大的敌人时,千万不要害怕,如果你能做到从容镇定,无所镇定,无所畏惧,就一定有转危为安的希望。
5、一年级学生读后感
今年我读完了《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由三十一个故事组成。书里的小豌豆聪明可爱、坚强又勇敢,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小豌豆这本书讲述的是发生在她和她的朋友吉布、阿隆、青果、蓝草身上的有趣的'故事。
让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生一场幸福的病》。这个故事讲的是吉布生病了,小豌豆去看他,发现吉布生病不用写作业,不用弹钢琴,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干,还有好吃的和礼物,小豌豆也想像吉布一样生一场幸福的病。就故意吃脏东西,晚上睡觉故意把被子踢开。做了很多可以让自己生病的事情。终于小豌豆生病了,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很难受,什么也吃不下去,这才明白生病并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小豌豆也有让我向她学习的事情,比如在《监督阿隆减肥》这个故事中,讲了小豌豆想了很多好方法来帮助阿隆减肥,也陪着阿隆跳绳、跑步…… 小豌豆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是我认为最宝贵的。
读完《一年级的小豌豆》这本书后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也学会独自解决和处理问题。我非常喜欢小豌豆这本书,也想读更多这样的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