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的诗句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02 17:53:08

白马的诗句赏析

【诗句】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出处】唐·李白《白马篇》。

【意思】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唐].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乐府诗集》的编者郭茂倩对《白马篇》的题意有一种解释,说它“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还有人说它“皆言边塞征战之事”。李白于此袭用旧题而又自出新意,除前人所言“立功立事”、 “边塞征战”而外,他着力表现的乃是人物复杂独特的内心世界,是他本人思想性格的艺术投影。

全诗共二十句,每四句表达一层意思。

第一层,描绘勇士健武的形象。先推出一匹花毛全白身躯高大的“龙马” (八尺以上的骏马),再移向雄踞金鞍之上的一位勇士(“五陵”是长安附近汉代五座皇陵区,多住着富豪人家的子弟)描绘他的色如秋霜、刃可切玉的宝剑和缀满明珠的战袍。尽管诗中没有对容貌、表情等作细部描写,但由于有了骏马、金鞍、宝剑、战袍的组合,人物英姿勃勃的健武形象,也就活脱脱地浮现在读者的面前了。

拓展阅读

1、蝶恋花 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全

《蝶恋花》的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像后主李煜、宋代柳永、苏轼、晏殊等人的《蝶恋花》,都是成为经久不衰的绝唱。

【原文】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注释】

⑴上元: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因有观灯之风俗,亦称“灯节”。

⑵钱塘:此处代指杭州城。三五夜:即每月十五日夜,此处指元宵节。

⑶“照见”:形容杭州城元宵节的繁华、热闹景象。

⑷帐:此处指富贵人家元宵节时在堂前悬挂的帏帐。香吐麝:意谓富贵人家的帐底吹出一阵阵的麝香气。麝:即麝香,名贵的香料。

⑸“更无”:说的是江南气清土润,行无尘。唐人苏味道《上元》:“暗尘随去,明月逐人来。”

⑹山城:此处指密州。

⑺“击鼓”:形容密州的元宵节远没有杭州的元宵节热闹,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鼓箫乐曲。社:农村节日祭祀活动。《周礼》:“凡国祈年于田租,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农神)。”王维《凉州郊外游望》:“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⑻“昏昏”:意谓密州的元宵节十分清冷,不仅没有笙箫,连灯火也没有,只有云垂旷野,意浓浓。垂,靠近。

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李曾有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暗尘随去,明月逐人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陋,再无江南之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2、古词《登快阁》原文译文及

这是黄庭坚在太和知县任上登快阁时所作的抒情小

一般说来,文章或歌开头往往较难,以致有的文学家常将其开头处砍去,这是因为开头处,作者还没有和作品的情境融为一体,因而容易作态。黄山谷此起首,用通俗口语娓娓道来,但又能构思奇妙,引人入境。人说,我这个呆子办完公事,登上了快阁,在这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这二,看似通俗浅近,却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前是用《晋书·傅咸传》所载夏侯济之语,“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复为快耳!”后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及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之典,还多有翻新出奇之妙。“痴儿”二字翻前人之意,直认自己是“痴儿”,此为谐趣之一;“了却”二字,渲染出了人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从而增加了一气呵成之感此为妙用二;“倚晚晴”三字,更是超脱了前人的窠臼。杜之“倚”,倚于山阁,乃实境平叙;李之“倚”,主语为“万古贞魂”,乃虚境幻生而成;黄之“倚”,可谓虚实相兼;人之“倚”,乃是实景,但却倚在无际无垠的暮色晴空。读此三家,宛如一幅艺术摄影,在晚霞的逆光里,人与亭阁的背影。

不仅如此,“倚晚晴”三字,还为下的描写,作了铺垫渲染,使人顺势迸出了“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绝唱。远望无数秋山,山上的落叶飘零了,浩渺的天空此时显得更加辽远阔大,澄净如玉的澄江在快阁亭下淙淙流过,一弯新月,映照在江水中,显得更加空明澄澈。这是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人胸襟怀抱的写照。读这样的,不禁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的名。但黄山谷之,既汲取了前辈的养料加以锻炼熔造,又是新的境界再现。所以前人曾评此二道:“其意境天开,则实能劈古今未泄之奥妙。”(张宗泰《鲁斋所学集》)

五、六二,是人巧用典故的中。前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用阮籍青眼事。史载阮籍善为青眼,“见礼俗之士,以眼对之”,见所悦之人,“乃见青眼”(《晋书·阮籍传》)。人这二大意是说,因为知音不在,我弄断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弹奏,于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此处“横“字用得很生动,把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形象神情托了出来。

人说自己希望能坐上归船,吹弄着悠扬的长笛,回到那遥远的故乡——我的这颗心呵,早已和鸥订好盟约了。从全的结构看,这个结尾是相当精彩的:起首处人从“痴儿了却官家事”说起,透露了对*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自然景色的渴望;然后,渐入佳境,人陶醉在落木千山,澄江月明的美景之中,与起首处对“公家事”之“了却”形成鲜明对照;五、六人作一迭宕:在良辰美景中,人心内的忧烦无端而来,人感受到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怀无人理解的痛苦。那么,解脱的出路何在呢?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人的“归船”、“鸥”之想。这一结尾,不但呼应了起首,顺势作结,给人以“一气盘旋而下之感”(潘伯鹰评语)。而且意味隽永,让人想象无穷。

如话,因景抒情寄慨,字字紧扣,层层关联,用典贴切,无一字无来处,体现了江西派用字新奇、笔力雄健的特点。

极受后人称。姚鼐称此“豪而有韵,此移太歌行于七律内者”;方东树评说:“起四且叙且写,一往浩然,五、六对意流行。收尤豪放。此所谓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者。”这些评都是十分切中肯綮的。翁方纲评黄山谷云:“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种绝高之风骨,绝大之境界,造化元气发泄透矣。”细吟此,当知无愧。

3、古词《登快阁》原文译文及

黄庭坚在衡州,去得最多、待得最久的地方是花光寺。

花光寺住持仲仁,字超然,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3)来到衡州,因住在花光寺,故人称花光和尚。仲仁酷爱梅花,每值春暖花开,他就终日坐卧花间,吟诵玩。曾于月夜见梅影映窗,疏影摇曳,悄然可爱,于是欣然提笔摹写。此后,他的梅花画技大进,将梅花枝干虬曲、疏影横斜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墨梅画法的始祖。黄庭坚对仲仁画作称叹不已,夸他所画梅花“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间,但欠香耳”。

在花光寺,仲仁拿出秦观和苏轼留下的卷给黄庭坚观,并且画梅数枝及烟外远山相赠。苏、秦都是黄庭坚在京城的至交挚友,但两人均先他而逝。在长沙,黄庭坚遇到了秦观的儿子和女婿。穷困潦倒的他们,正护送秦观灵柩北上。黄庭坚见到两位晚辈,竟握着他们的手失声痛哭,随即赠银二十两作办丧事之用。此时此地,又见亡友遗作,想起官路飘零,盛年不再,不禁悲思汹涌,作《花光仲仁出秦苏卷思二国士不可复见开卷绝叹因花光为我作梅数枝及画烟外远山追少游韵记卷末》。

4、蝶恋花 柳永 衣带渐宽终不悔全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关合着相思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上片以“春愁”*多层次地描摹春愁之景,春愁之态,笔意婉约。下片抒情,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强乐”三辞意顿折,写词人欲借疏狂之歌呼,陶然之酣醉,谋求醉而忘忧,歌而暂欢,以摆脱春愁之压抑和纠缠,却落得个“还无味”的无聊和空虚,可见其春愁之浓深、刻骨,竟无法排遣。最后揭明词人对待“春愁”的果决态度:“终不悔”。“为伊”,方始画龙点晴地道破春愁难遣,为春愁憔悴无悔的隐秘:为了她--那“盈盈仙子”(《曲玉管》)的坚贞情爱,我亦值得憔悴、瘦损,以生命相托!语直情切,挟带着市民式的激情,真是荡气回肠。全词成功地刻画出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描写心理充分细腻,尤其是词的最后两,直抒胸臆,画龙点睛般地揭示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被王国维称为“专作情语而绝妙者”。

5、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及 《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其一

早晨迎客之时,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下了阵雨,客人不胜酒力渐入醉乡。

这种雨中之意可惜醉酒的友人没能领会,美丽的雨景应酌酒和“水仙王”一同欣

其二

天清气朗时的西湖,水光盈盈波光楚楚;细雨迷濛中的西湖,山色空灵似有似无。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令人倾倒折服。

这组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鲜为人知。其实这两首是一个整体。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

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

若只看第二首,题中的“饮”字就没有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

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

这一首的首“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第一首写人在晨曦中迎客,在晚雨时与客共饮,沉醉于西湖的雨景之中;第二首对西湖景色的多样性进行全面描写概括品评,以西施之美比喻西湖之美。其中第二首广为流传,尤其是其后二,被认为是对西湖的恰当评语。

宋·苏轼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2、朝曦:早晨的阳光。

3、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4、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显得美。

5、空濛:细雨迷濛的样子。濛:一作“蒙”。亦:也。奇:奇妙。

6、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7、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七年(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这组作于熙宁六年(1073)正、二月间。从意看,作当天朝晴暮雨,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点击查看更多白马的诗句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7147.html

热门阅读

  1. 平安夜快乐的祝福语大全
  2. 春天里的那些心情诗歌
  3. 婚礼父母贺词精选
  4. 描写秋天风景的诗句古诗
  5. 初中暑假计划
  6. 2018元宵节贺词短信
  7. 我爱乡亲三年级作文
  8. 三八妇女节作文
  9. 2015年三八妇女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10. 寓言故事成语50字
  11. 关于花开在盛夏的诗歌
  12. 小班音乐主题计划
  13. 2018三八妇女节微信祝福语分享
  14. 我是一只落单的鹭诗歌
  15. 激励人生感悟句子
  16. 代理记账合同的模板
  17. 精选经典校庆祝福语
  18. 201春节祝福语短信精选
  19. 文天祥的故事50字
  20. 表达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21. 写春天的经典古代优美诗句
  22. 形容失恋心痛的句子
  23. 课文《画家乡》教学反思范文
  24. 外婆的中秋节1500字散文
  25. 古诗词语中含动物
  26. 小学生必读寓言小故事
  27. 未来的垃圾车优秀想象作文
  28. 关于机械制造实习的报告开头
  29. 寓言故事成语加简洁的意义
  30. 小学四年级关于含羞草的作文
  31. 童话故事:井边的牧鹅女
  32. 201年金鸡迎新春拜年祝福语
  33. 会计的自我鉴定范文
  34. 五一劳动节创意的祝福语
  35. 2015公司素质拓展训练心得体会
  36. 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37. 古代爱情诗词
  38. 小学生幽默搞笑小品剧本
  39. 鲁迅《呐喊》小说集:《狂人日记》
  40. 青年志愿者家教服务活动总结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12:25:53
本页面最近被 70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7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