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成语加简洁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6:14

寓言故事成语加简洁的意义

诗曰: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这首诗说的是黄庭坚奉母尽诚的事。这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十四则故事。

黄庭坚,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他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苏轼是这样赞他的:“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说他文章瑰玮超然,当世无可比拟;而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之美德,又可媲美古人。涤亲溺器,也就是说他亲自为母亲刷便桶,这在一般老百姓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但是一个人身居高位,刷一次便桶容易,难的是刷一辈子便桶。这还要从他小的时候说起。

黄庭坚的父亲黄庶为人刚正,饱读诗书,曾中过进士,但一生未能发达,仅是州府的幕僚,后来到康州任了一官半职。康州地偏民困,动乱不断。黄庶不畏艰难,鞠躬尽瘁,最后积劳成疾,中年卒于任所。母亲李氏,是着名藏书家、诗人李常的妹妹,出身于仕宦读书世家。父亲在临终前把年仅十三岁的黄庭坚叫到床前,对他说:“为父命不久矣,我儿长大了,不要只顾着读书,要好好照顾母亲,好好跟随舅舅。”黄庭坚含泪答应了。父亲不久便去世了,这让平素活泼好动的黄庭坚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常常一个人躲在藏书室里翻书度日。舅舅李常把他当亲儿子一样对待,耳提面命,尽心栽培。他看出端倪,便悄悄走进藏书室找了个机会安慰他。黄庭坚哀伤地说:“以前我只顾戏耍和读书,从来没有想过人会死去,父亲大人待我恩重如山,我却再也见不到他,再也没有机会帮他做事,为他尽孝了。”李常说:“尽孝不是感恩戴德忘乎所以,也不是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在平素点滴中学会关照至亲,在务正业的同时见缝插针利用闲暇满足家人所需,这两件事并不矛盾。”黄庭坚想起父亲的遗言,忽然意识到自己只顾着自己哀伤,忽略了此刻比他更哀伤百倍的母亲,于是便往母亲房间跑去。

父亲死后,母亲思念成疾,身体抱恙,常常卧床休息。他走进母亲的卧房,发现母亲正在吃药,药汤极苦,母亲直皱眉头,恰巧贴身丫鬟告假回家探亲,母亲吃完药端起茶杯想抿一口水,杯里却是空的,杯沿上还有茶垢,她看了一眼就放下了。父亲在任时*清廉,生活节俭,家中并不曾雇用过多的仆役婢女。黄庭坚立即自动请缨,跑去为母亲清洗茶杯并沏好茶。母亲看着干净的茶杯,喝着黄庭坚泡的茶,甚感欣慰地笑了。黄庭坚看看便桶还没有倒,又跑出去倒了。这一切做完后才去学堂。

到了晚上,黄庭坚又来了。这次他是有备而来,他带了把刷子,来给母亲刷便桶。母亲爱干净,可便桶往往不能及时清洁,好脾气的母亲不愿为难婢女,他决定不劳烦别人,亲自做好这件事情。

当他人到了中年,身为朝廷*,公务十分繁忙,每天忙完公事回来,第一件事仍是去探望已经年迈的母亲,端茶递水,精心照料并陪伴,每天晚上依然为母亲刷洗便桶,从不让他人代劳。

有一次,有人问黄庭坚:“您身为高贵的朝廷命官,家里又有仆人,为什么要亲自来做这些杂细的事务,甚至还亲手做刷洗母亲便桶这样卑贱的事情呢?”

黄庭坚回答说:“孝顺父母是我的本分事,同自己的身份地位没有任何关系,怎能让仆人去代劳呢?再说孝敬父母,是出自一个人对父母至诚感恩的天性,又怎么会有高贵与卑贱之分呢?”

涤亲溺器:形容人非常孝顺。

从前,洛阳有一个人,总想*而一辈子都没遇到*的机遇。时光如流水,几十年弹指一挥问。这个人眼看着自己头发已白,年纪老了,不禁黯然神伤。一天,他走在路上,不禁痛哭流涕起来。

有人看见他这般模样,感到很奇怪,于是走上前问他说:

“老丈,请问你为何如此伤心呢?”

这个人回答说:

“我求官一辈子,却始终没有遇到过一次机会。眼看自己已这样老了,依然是一身布衣,再也不可能有*的机会,所以我伤心痛哭。”

问他的人又说:

“那么多求官的人都得到了官,你为什么却一次机会也没遇上呢?”

这个老人回答说:

“我年轻时学的是文史,当我在这方面学有所成时出来求官,正好遇上君主偏爱任用有经验的老年人。我等了好多年,一直等到喜好任用老年人的君主去世后又出来求官,谁知继位的君主却是个喜爱武士的人,我又一次怀才不遇。于是,我改变主意,弃文学武。等我学武有成时,那个重视武艺的君主也去世了。现在继位的是一位年轻的君主,他喜欢提拔年轻人*,而我,如今早已不年轻了。我的几十年光阴转瞬即逝,一辈子生不逢时,没有遇到一次*的机会,这难道不是十分可悲的事吗?”说罢,他又哭起来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认准了某个远大目标,并且脚踏实地、始终不渝地去努力拼搏,总是有成功机会的。然而,一个人一受到挫折就改变志向,自然只会一事无成。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各据一方,征战不休,争夺霸主的统治地位。其中,刘备管辖割据的地方称为蜀。

刘备依靠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打下了江山,他死后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刘禅。临终前,刘备嘱咐诸葛亮辅佐刘禅治理蜀国。刘禅是一位非常无能的君主,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做,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将政事都交给诸葛亮去处理。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呕心沥血地使蜀国维持着与魏、吴鼎立的地位;诸葛亮去世后,由姜维辅佐刘禅,蜀国的国力迅速走起了下坡路。

一次,魏国大军侵入蜀国,一路势如破竹。姜维抵挡不住,终于失败。刘禅惊慌不已,一点继续战斗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为了保命,他赤着上身、反绑双臂,叫人捧着玉玺,出宫投降,做了魏国的俘虏。同时跟他一块儿做了俘虏的,还有一大批蜀国的臣子。

投降以后,魏王把刘禅他们接到魏国的京都去居住,还是使他和以前一样养尊处优,为了笼络人心,还封他为安乐公。

司马昭虽然知道刘禅无能,但对他还是有点怀疑,怕他表面上装成很顺从,暗地里存着东山再起的野心,有意要试一试他。有一次,他请刘禅来喝酒,席间,叫人为刘禅表演蜀地乐舞。跟随刘禅的蜀国人看了都触景生情,难过得直掉眼泪。司马昭看看刘禅,见他正咧着嘴看得高兴,就故意问他:“你想不想故乡呢?”刘禅随口说:“这里很快乐,我并不想念蜀国。”

散席后,刘禅的近臣教他说:“下次司马昭再这样问,主公应该痛哭流涕地说:‘蜀地是我的家乡,我没有一天不想念那里。’这样也许会感动司马昭,让他放我们回去呀!”果然不久,司马昭又问到这个问题,刘禅就装着悲痛的样子,照这话说了一遍,但又挤不出眼泪来,只好闭着眼睛。司马昭忍住笑问他:“这话是人家教你的吧?”刘禅睁开眼睛,吃惊的说:“是呀,正是人家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司马昭明白刘禅确实是个胸无大志的人,就不再防备他了。

刘禅身为一国之主,居然乐不思蜀,甚至连装着想念故乡都装不出来,贪图享乐而志向沦丧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可气可叹。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理想,而要严格要求自己,志存高远,不懈地奋斗。

杨朱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全家都出去寻找,还要请杨朱的仆人帮忙。

杨朱觉得很好笑,对邻居说:“你只丢失一只羊,用得着这许多人去找吗?”邻居说:“你不知道,野地里岔道多,还是人多些好。”杨朱就让仆人去帮着找,去了半天才回来。

杨朱问邻居:“羊找着了没有呢?”“唉,”邻居叹了口气说,“找不着了。”杨朱又问:“怎么会找不着的?”邻居回答说:“岔道之中又有岔道,谁知道羊跑的是哪一条道呢!我们只好回来了。”

歧途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歧途亡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拓展阅读

1、告诉孩子们的范文汇总

猕猴与鸡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大群家鸡,家鸡个个都长得油光水滑,雄纠纠气昂昂的。

有一次,这个人从外面领回一只猕猴,他把这只猕猴和他的家鸡放在一起生活。

和家鸡们比起来,这只猕猴实在是相形见绌。它的外表实在不好看,它没有雄鸡那鲜红高傲的冠子,没有母鸡那金黄尖利的爪子,它身上的毛灰不溜秋的,完全不是家鸡那种五彩斑斓的油亮羽毛。从外表看,家鸡的确比猕猴漂亮多了。再看生活习惯,家鸡们都是啄食,它们的脖子一动一动的,低头啄一会又抬起头来走几步,样子十分优雅。而猕猴呢?一副浑然无知的样子,吃东西、饮水都要用两只前脚去捧起来,整个脸都凑到食物上去了,常常吃得满嘴满脸都是,真难看。

可是,这猕猴的品质却很好。每当有外敌出现,它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不顾危险,表现得十分勇敢,就连平时看起来雄纠纠气昂昂走路傲气十足的高大的雄鸡也比不上它。这还不说,猕猴的日常工作也十分出色,它忠于职守,勤勉细心,司晨报晓也在众鸡之前。因此猕猴外表虽不及家鸡,但它依然深得主人喜爱,主人总是亲切地称它为“天鸡”。

多少年后,这只猕猴死去了。它的后代小猕猴依然和家鸡们生活在一起。可是,小猕猴却完全不像它的父辈,它违背了父辈的传身教。小猕猴从小就不去学习父辈的好品质、继承老猕猴的优点长处,而是整日羡慕家鸡的鲜艳的羽毛,模仿家鸡优雅高傲的动作。日复一日,小猕猴总不愿离开家鸡一步。终于,小猕猴既不会像老猕猴那样辛勤地司晨报晓,更没有了临危不惧、面对敌人挺身而出的勇敢。它现在只有满肚子的虚荣,每天只会戴上鸡冠一样的高帽子,挺胸昂首走路,或将脖子一伸一缩地吃吃喝喝而已。

主人对小猕猴失去了信心,小猕猴也失去了“天鸡”的光荣称呼,只是一只不讨主人喜爱的猕猴了。

小猕猴的教育人们,应该继承和学习老一辈的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而不要沾染华而不实、游手好闲的不良习气,否则,即使有了好看的外表,也是毫无用处的。

2、告诉孩子们的范文汇总

模仿

一只雄鹰从天而降,袭击羊群,抓走了一只羔羊。

近旁有只乌鸦全看在了眼里,这场面引得它跃跃欲试。不过乌鸦这么思量:既然要抓,就要抓大的,否则不值得把爪子弄脏。看起来有时鹰也不是很厉害,难道羊群里全是小羊吗?

只要我想抓,我就直扑下去,抓一只真正的肥羊!

于是乌鸦飞临羊群上空,用贪婪的目光扫视羊群,在无数的小羊、母羊和公羊中观察、比较,终于选中了一头公羊,一头只有壮实的狼才对付得了的最肥、最大的公羊。

乌鸦摆好架势,俯冲下去,使出全部力气死死抓住它的长毛。此时乌鸦才明白,这头公羊它实在对付不了。更糟糕的是,公羊的毛乱蓬蓬,密匝匝,结了无数疙瘩,竟使这位异想天开的乌鸦无法把爪子拔出。

结果乌鸦的雄心没有实现,自己反了俘虏。牧羊人慢条斯理地解开缠住它的羊毛,为了不让它飞走,还剪去了它的翅膀,最后送给孩子们玩耍。

【人生感悟】人世间总有一些小滑头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大骗子,殊不知,影片中的江洋大盗往往能逃之夭夭,而现实中小偷却常常挨揍。

3、

晋文公在位的时候,曾遇到过一起发生在自己身边的***。

某日,一个侍从在御膳间端了一盘烤肉,恭恭敬敬送到晋文公面前请其就餐。晋文公拿起餐刀正准备切肉尝鲜,忽然发现肉上粘着不少头发。他立即放下手中的小刀,命人去找膳吏。

那个膳吏看到传召的侍从脸色不好,一路上不停地捉摸这次晋王召见的原因。究竟是刚送去的烤肉火功不够,还是烧烤时用料不当,口味欠佳呢?他哪知道一见晋文公就遭到一阵责骂。晋王气势汹汹地说道:“你是存心想噎(ye)死我吗?为什么在烤肉上放这么多头发?”膳吏一听,原来发生了一件自己没有料到的祸。虽然他明知道这件里面有鬼,但在君王的气头上是不能辩白的。否则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招致横祸。因此,膳吏急忙跪拜叩头,口中却似是而非、旁敲侧击地说道:“请君王息怒,奴才真是该死。烤肉上缠着头发,我有三条罪责。我用最好的磨石把刀磨得比利剑还快,它能切肉如泥,可就是切不断毛发,这是我的第一大罪过。我在用木棍去穿肉块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肉上有一根毛发,这是我的第二大罪过。我守着炭火通红、烈焰炙人的炉子把肉烤得油光可鉴、吱吱有声、香味扑鼻,然而就是烤不焦、烧不掉肉上的毛发,这是我的第三大罪过。不过我还想补充一句,您是一位明察秋毫的贤明君主,您能不能把堂下的臣仆观察一遍,看看其中是否有恨我的人呢?”晋文公觉得膳吏所话外有音,所以对案情产生了一点怀疑。他立即召集属下进行追问,结果不出膳吏所料,真的找出了那个想陷害膳吏的坏人。晋文公下令杀了那个人。

这篇告诉人们,客观世界里充满了矛盾。我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点击查看更多寓言故事成语加简洁的意义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19604.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圣诞节的句子
  2. 鲁迅《孔乙己》读后感范文
  3. 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的工作计划
  4. 游白云山的随笔
  5. 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同步作文:多彩的家乡
  6. 英语教师翻译个人简历
  7. 我想变成一只小鸟小学生作文450字
  8. 2016年学生送老师的教师节祝福语言
  9. 三十六计故事
  10. 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11. 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报告书 英语助教
  12. 《田野主人豁豁耳》的读后感范文
  13. 微信情人节祝福语50条
  14. 初二寒假学习计划
  15. 改变你一生的励志语录
  16. 描写庐山景色美丽的诗句
  17. 电网建设分包安全管理探讨论文
  18. 精选《弟子规》读后感
  19. 《莲文化的魅力》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20.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建议措施论文
  21. 毕淑敏《一厘米》读后感范文400字
  22. 学前班英语教学计划范文
  23. 祝你幸福的贺词
  24. 正方体的表面积精品教案
  25. 做有礼少年发言稿范文
  26. 礼品售后服务承诺书范文
  27. 元宵节的祝福古诗
  28. 屈原《涉江》全诗
  29. 精选企业文化愿景口号
  30. 初中九年级家长会发言稿推荐
  31. 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两首单元教学反思范文
  32. 最新春节对联
  33. 大学毕业最诚挚的毕业祝福语
  34.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原文翻译赏析
  35. 立冬立秋诗句
  36. 关于比喻老师的句子
  37. 送妻子的结婚纪念日祝福语
  38. 八一建军节祝福短句10条
  39. 安全教育宣传标语摘抄
  40. 励志的诗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4 17:42:05
本页面最近被 91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海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3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