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富翁读后感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2:56:49

三个富翁读后感范文

今天,我读了《三个富翁》这篇文章。

文中讲了三个富翁进城分别用重金买了一件极为贵重的皮袍,回来路上,天气忽然变冷,他们就将皮袍穿在身上。眼看就要下雨,他们只好躲进了破庙。滂沱大雨下个不停,为了回家时不让自己的皮袍淋湿,第一个富翁把皮袍借给第二个富翁,第二个富翁把皮袍借给第三个富翁,第三个富翁把皮袍借给第一个富翁。就这么,三个富翁都这么想:皮袍反正是别人的,淋坏了也没关系。他们穿着借来的皮袍心安理得地冒雨上路了。

真是三个自私的富翁呀!他们都不愿意淋湿自己的新皮袍,而是通过互换皮袍,淋湿他人的皮袍高高兴兴地冒雨赶路。他们自以为占了很大的便宜,其实却是损人不利己,真是可笑!

在学校里,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人,感觉很奇怪。这个人买了一把新伞,刚好那天放学时下大雨,她心疼自己的新伞,就向别的人借旧伞用。刚好一位老师有两把雨伞,一把是为自己准备的,一把是为别人准备的——万一有人忘记带雨伞,就可以借去用。这个人也真是的,为了爱惜新伞,有点自私了。这位老师被她蒙在鼓里,本来可以把伞借给没带雨具的学生,现在,假如有学生没带雨伞,就得不到帮助了。这个人的行为就跟三个富翁一样,有点可笑。

自私是人身上的肿瘤,必须摈弃。我们千万别学那三个富翁,我们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一个心胸宽广、乐于助人的中国人!

拓展阅读

1、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在我大一的时候,老师曾向我们推荐,我尝试阅了很多次,但却由于其字枯涩难懂而逐渐失去了阅的兴趣。通过线上聆听该书的解,我愈发冷静的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本质,自己的成长历程。

人心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难以启齿。这些自卑的心理存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在每言行举止里。也许这会变成一种苦难压垮和摧毁一人,也许这也会成为一种升华和造就。关键之处就在于体如何对待自卑情结,寻求超越的方法,合理化自己的自卑情结。

这本书是阿德勒所著,他曾追随弗洛伊德,但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却十分明显,纵使他们一并被划入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精神分析流派强调于人成长的背景,儿童时期的创伤容易导致性格的缺陷。在自卑的时候,我们会到无助,没有安全,无法准确的认识自己。这种种都可倒推回我们潜藏于内心深处的记忆。只有清晰的认识了自己,理解到自卑的根本原因所在,才能够超越自卑。

日常生活中,自卑的体现往往可见于为人处世之际,拼命寻求优越,合作能力很差,无法与他人和谐共进。超越自卑,就需要改变,重新认识世界,解问题,与社会连结,努力创造自己的价值,建立信心才会给自己带来安全,从而建立自卑的屏障,超越自卑。

2、自卑与超越

这两天在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自卑与超越》,快完了,触颇深,引人深思,怕边边忘,速速记下,日勉之!

我们一生都走在自我追求路上,有人成功有人失败,尤其那些被自己定义为失败者的人们,皆是在这追逐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自我修缮。

我们每人多多少少都是问题“儿童”,我自己也不例外,我已经在逐渐地了解到自身从原生家庭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延伸到来的校园生涯,再延伸到社会,接着又延伸到婚姻……有了这种渐渐深入的自我了解,可谓是细思极恐!我渴望自我修缮,在自我修缮的过程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想想在这之前我是多么的幼稚,拿婚姻举例,我不断试图改变丈夫来适应我自己,并认为这样我的生活才会不那么糟糕,我的失落,我的伤心,我一切不好的情绪都与那让我不满意的丈夫脱不了干系。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在没有得到自我修缮的前提下,可能我的观点都是有误的,无论我怎样从外界改变生活也不会走向正轨,就算我换一位丈夫,或者不婚,我想生活也依然不会让我满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都是双向的,只有自身是健康的,那反馈回来的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反之将是一恶性循环。

想要改变身边人、改变生活,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想要改变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人认为“认识自我”是人生塔楼的基石,它会影响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判断,影响整人生道路的方向,它会指引我们走向救赎或是灭亡。

3、自卑与超越

之前整理书单的时候,偶然看到一本名为《自卑与超越》的书,于是我便顺手将其加入“我的书单”里,而今总算阅完毕了。每天我都会利用一点琐碎的时间,在手机上翻阅着这本引发我好奇之心的书。

与此同时,我最近正在写一篇虚拟故事,故事的内容也与自卑相关。谈及“自卑”一词,我想,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颗自卑心,我也不例外。

那么,你是否在某时候,因为自卑,整日胡思乱想过呢?你是否也在某瞬间,因为自卑,羞于与他人说话?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为自卑,我们总表露出许多的“不敢”。

不敢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自然地对视着,也不敢在老师提问问题时踊跃举手回答,更不敢勇敢地做最真实的自己,抑或总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当然,这里的“不敢”并非指“敢”恣意妄为的对立面,也不是说一人敢胡作非为就是不自卑的表现。恰恰相反的是,一人越是为非作歹,不满的心态越是在他们心里作祟着。而那些不满,多半源于自卑。

书中也说到,有严重“自卑情结”的人,不一定都表现得安静、顺从、内敛,与世无争。自卑情结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由此可见,一看似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许他的心里正潜藏着不为人知的自卑情结。

然而,想要跨过自卑这道坎,宛如攀岩一座陡峭的山峰,但是,当我们到达了山顶之,放眼一看,将会是一览纵山小。

每天都能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负能量,对我们克服自卑心理也会有些许帮助。虽然我们无法将这样的心理一并清除掉,但我们可以从此多一份警惕,不让其一直干扰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

很多时候,自卑往往是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产生,自卑情结与负面情绪结合在一起,而所带来的将是不可预想的结果。

其实,在我看来,一旦我们发现自己有自卑心理,最主要的办法就是能直面它,而不是采取逃避的方式解决。因为,愈是逃避,就愈难以克服;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它。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应该把有自卑心的人当成异类来对待,毕竟有些自卑心的出现却是合乎情理的。谁都想做得很好,谁都想成为一很棒的人,当别人比自己棋高一首的时候,或者自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我们往往会自卑起来。

既然如此,在看到自己不足的一面,能择其善者而从之的话,从而循序渐进,日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

抛开“自卑”谈“优越”,倘若一人自信过度,他将会迷失自我,甚至认为整世界的中心就是自己。

我曾过木心先生的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是:

“没有自我的人的自我觉都特别良好。”

因此,除了直面自己的自卑,亦不要让自己持有过分的优越

4、自卑与超越

前段时间阅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受益颇多。这是一本从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物。其中,本书主要论述了自卑的形成,自卑对人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消除自卑以达到自我超越的目的。

一、类孩子

阿德勒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书中主要列举了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

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阿德勒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情和合作,之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到孩子所处的各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二、家庭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看,童年对人的影响极其深远。如果童年时期常常被父母忽略,得不到应有的爱与关心,这些孩子长大会很内向,很自卑。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父母必须有所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爱与关心,欣赏他鼓励他,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相反,过于宠爱孩子会让孩子十分依赖父母或其他最亲密的照顾他日常生活的人。我们都知道,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发展。

作者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家庭、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巨大影响。一母亲如果不合格,那么她的孩子也不大可能心理健康地成长。阿德勒认为的母亲角色,与现代社会女性解放的的思想不太契合,但是我觉得这本身并没有问题。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母亲操持家务并不代表地位卑微,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很多全职母亲对于经营家庭做的不好,原因不在于她们自身,而在于她们没有受到该有的训练,她们对于成为全职妈妈会面临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没人提供知识的普及,更没有提供科学的训练。因此,“爱”是一门深奥而又漫长的课程,需要我们所有人去学习,去经营,去摸索和探求。

、学校与老师

除去父母亲的影响、家庭的影响,老师们也在孩子的生命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无孔不入的媒体也时常报道出一件又一件令人震惊或惋惜的校园事件:因学业压力大而轻生的;因老师的责罚而做出过激行为的;甚至还有学生与老师大打出手的现象。媒体每次报道这样的新闻,无论过错在谁,都将老师推至风口浪尖。然而,我们应该知道,走向极端的过程必然积压着大量的负面情绪。如果我们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孩子不良行为背隐藏着的动机或者说心理需求,那么“爱”与“责任心”在他们的眼里可能一不值,甚至成为催化他们与老师、与学校、与社会对抗的增强剂。书中的几例子很鲜明地表现了部分“懒孩子”与“捣蛋分子”的心理。我回想了自己的学生,也有几经常被我以责任心的名义加以“关照”的,而自己上学年对他们的教育方式可能会让他们走向“更懒”、“更捣蛋”,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找到特有的优越,而寻找这种变质优越的本源正是他们某一方面引起的深深自卑。因此,目前此书对我很大的一帮助就是:从心理上找到学困生的问题所在,再去解决学习问题,或许能事半功倍。

总体而言,本书成为我认识自我不足和寻求人生意义的一盏指路灯,能够认识自我潜能,超越自我,转化意识态度,穿越时空,与作者和作品进行灵魂的碰撞已经是一种幸福,而之还能够有启发、有共鸣、有学习和反思,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谢《自卑与超越》,谢阿德勒。

点击查看更多三个富翁读后感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17600.html

热门阅读

  1. 幼儿园班级常规安全教案
  2. 小学三年级关于我的新学期作文
  3. 大学升学典礼发言稿
  4. 春节幸福的预兆随笔
  5. 2016结婚贺词祝福语
  6. 描写春花的诗句两句
  7.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精卫填海》的教学设计
  8. 汽车维修实习报告优秀范文
  9. 名人故事100字左右
  10. 201描写月亮的诗句
  11. 描写热闹场面的句子
  12. 怀才不遇的诗句
  13. 圣诞节手抄报简单
  14. 清明祭英烈手抄报
  15. 《离你最近的零工资员工》的读后感
  16. 排在第二也不错的美文摘抄
  17. 结婚祝福语大全
  18. 有关元宵节的作文范文
  19. 关于七夕的古诗大全赏析
  20. 2016最新周末问候语大全
  21. 高士其读书故事
  22. 201春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23. 《大地巨人》教学设计
  24. 时间都去哪儿了优美散文
  25. 房地产中介公司店长的优秀工作总结
  26. 星期天的教学设计
  27. 幼儿教师随笔:做“值日生”
  28. 2015年公司新春贺词
  29. 应届专科生自我评价范文
  30. 李白的将进酒及赏析
  31. 精选李白诗词40首
  32. 古诗鉴赏十大规律
  33. 《狼图腾》的读后感3200字
  34. 简析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及实现论文
  35. 家乡的美景小学三年级作文
  36. 生命有多长爱情就有多长纪实故事
  37. 象棋的艺术美文欣赏
  38. 把8亿美元抛入大海美文摘抄
  39. 新年幽默祝福句子
  40. 管鲍之交的成语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8 16:33:44
本页面最近被 45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台湾,TA在页面停留了 15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