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的读后感3200字

发布时间: 2025-07-19 10:39:55

《狼图腾》的读后感3200字

《狼图腾》主要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下面给大家分享了《狼图腾》的读后感,欢迎借鉴!

多少年来,龙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就连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被称为龙的传人,中华龙已经成了我们民族的标志,作为一种图腾式的象征深深的印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然而在我读了《狼图腾》这部优秀作品之后,却对这种与生俱来的思想产生了怀疑,不禁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是不是更应该把狼作为图腾,而狼的那种锲而不舍,坚韧顽强,团结机警的精神也从古至今展现在每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的身上。

我认为,姜戎的《狼图腾》是一部深切关注人类土地家园,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作者写作历时30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和体验,触及和诱发了人类生存的许多道理,让人的心为之悸动和痛楚。书的主体部分陈述了原本的内蒙古草原既受狼害又与狼不可分离,既恨狼又敬畏、崇拜狼,所谓“学狼,护狼,拜狼,杀狼”的图腾崇拜和精神悖论,描绘了几十次惊心动魄、伤心惨目的人狼战争,写了能够在几天几夜里洪水滔天般把几千匹马从肉体到灵魂彻底瓦解的蚊灾,也写了黄灾、白灾、 鼠灾。在暴烈的血色场景的间隙,作者用另一副雄浑而柔情的笔调,描绘了荡人心魄的草原之美,那翡翠般的聚宝盆,那美丽的天鹅、野鸭、大雁、那色彩斑斓的大鸟小鸟、那娇艳欲滴的白芍药、那满地的无名野花、那清苦的草香,令人沉醉,让人心胸浩阔。整部作品那刚健,苍凉,硬朗的排浪式的语句,它那不加文饰地逼真感和原生感更能凸显其狞厉之美。当然,狼才是《狼图腾》这本书的精神主载体,狼的狡猾,狼的智慧,狼的生命强力,狼的团队精神,以及狼性,狼眼,狼嗥,狼烟,狼旗等等,才是全书的看点所在。

我对小说中人与狼斗智斗勇的大量精彩片断很感兴趣,我看陈阵钻狼洞,掏狼崽,抚育小狼的经历,也大为感动。书中所写的那个小狼在人的圈养之中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在为自己的生存做挣扎,狼那种桀骜不逊,宁死不屈的性格一直贯穿着整部文章当中,当主人公陈阵要带着小狼去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几辆牛车在拽小狼脖子上的项圈,而小狼却后腿蹬地,前爪深深的插在土里面,脖子上已经渗满了血,项圈几乎要勒断了了小狼的咽喉,可是他仍旧在反抗着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狼鬃也根根竖起来了。作者用自己的笔触通过对一只被“圈养”的小狼描写含蓄的展现着整个蒙古草原狼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在以狼为图腾的游牧民族身上充分的展现出来,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横跨亚欧大陆,有着一半犬戎*的唐太宗李世民建立的开元盛世,努尔哈赤率兵入关建立大清王朝……这些推动着历史发展的人们身上都充分的展现着狼性,也正是这种狼性使中华民族不断的进步着,当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时候,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的优秀历史依旧保留下来并将继续延续下去。狼用它的智慧在这个草原上为自己谋求生存的空间,用它的勇敢顽强继续着这个种群的延续,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昌盛不也需要这种智慧,这种精神吗!也许这就是狼性和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共性所在。

对于狼性的优点,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学者已经研究了很多,如:狼性销售法则,狼性管理法则等都是借用狼的生存智慧来为人类服务。在中国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家已经开始采用狼性的管理,如华为任正非,巨人集团的史玉柱等。曾经被议论的满天风雨的床垫文化就是来自要造华为狼图腾的华为公司,但是议论归议论,华为的生存依然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追究狼性的根本原因,我想应该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使得狼进化的更加富有传奇色彩。因为巨大的生存压力,生存竞争,使得狼的优点更加的突显出来,并一代代的传承下去。对于人类来讲,有更多的生存竞争压力就会做出更多常人不可能想象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更是如此。越是有危机感的国家的民族,他们的骨子里面就越会有拼搏精神,更具有狼性,此刻,我们是否是想起了我们古代先人孟子的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这种拼搏精神,这种狼性正是推动着社会进步的 强大动力,落后就要被*,人类社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同自然界其实是一样的,竞争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弱肉强食的婉转说法,这样看来,只有具备这种狼性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

拓展阅读

1、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的600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其间,记载了许多广为流传的故事,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空城计……其中,让我触最深的,就是"三顾茅庐"了。

"三顾茅庐"主要讲了徐庶为了探望老母,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先生。司马微再次推荐诸葛亮,刘、关、张三兄弟三次拜访诸葛亮,终于将诸葛亮请出山,重扶汉室的故事。

故事中,关羽说:"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张飞说:"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从这二人话中,可以看出关、张二人不懂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相反,刘备反对这种心态。他叱责关、张二人,用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的故事教诲他们要对人才求贤若渴。

在刘玄德三次诚心诚意的拜见下,终于见到了孔明,并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为重扶汉室打下了坚固的根基。

我一直在想,当初刘备如果听了关、张的建议,放弃了诸葛亮,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还会这样发展吗?刘备还会成为西蜀皇帝吗?还会有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吗?

凡成大事者,不一定要精通天文地理,不一定要满腹经纶,也不一定要有万夫不当之勇,但一定要善用人才,要让人才"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有枝可依"。

2、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的600

今天,我了一篇文章名叫《刘玄德三顾茅庐》。

故事讲了,刘备见到徐庶,看他十分聪明,让徐庶当上了军师。有一次曹军来了,因徐庶调遣得当,让刘备的军队大获全胜,得到刘备的信任。但来因为徐庶要照顾母亲辞去军师的职位,在临走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来当军师。于是刘备和张飞、关羽前往卧龙岗请诸葛亮出山当军师。第一次因正好赶上诸葛亮出门在外,他们只好返还。第二次,他们三人冒着风雪前去拜见,仍然没有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写下书信,交给了诸葛亮的弟弟,以表诚意。数日以,刘备、张飞、关羽再次拜见诸葛亮,这次诸葛亮在睡觉,于是他们三人一直在一旁等着。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诚恳,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要求。

完这篇文章,我领悟了: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时只要肯付出肯定就会有回报的。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程门立雪。故事讲了有一个叫杨时的书生去拜见程颐,可程颐在睡觉,于是他一直站在大雪中,等老师醒来,程颐看到他这样好学,终于收下他做弟子。所以只要我们有诚心、有诚意再加上坚持,做任何事都会得到成功的。

3、三国演义三顾茅庐的600

暑假中,我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东汉末年,以刘备、曹操、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历史故事。《三顾茅庐》中,听说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

结果第一次没遇见;第二次不顾张飞、关羽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这显示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

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懂礼仪之人必定会取得成功。遇到事情要有礼貌,不能莽撞;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能轻易放弃。

刘备注重以诚待人、以仁待人,我十分钦佩。刘备为了能够统一国家大业,屈尊求贤,礼遇下士,不怕碰钉子,不怕路途遥远,不顾天气恶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点击查看更多《狼图腾》的读后感3200字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3143.html

热门阅读

  1. 那一缕银丝小学作文
  2. 牛顿的成长故事
  3. 写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4. 2018年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的范文
  5. 开心过六一儿童节的作文
  6. 席慕容经典语录
  7. 希腊神话故事《克瑞翁受到惩罚》
  8. 失恋伤感的句子大全
  9. 201年复活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10. 教辅人员的工作总结
  11. 个人的述职报告模板
  12. 关于古代团圆的诗句
  13. 关于花的诗句精选110句
  14. 一起洗洗手教学设计范文
  15. 三字经谨字小故事
  16. 201年母亲节温馨祝福语
  17. 描写冬日阳光的句子
  18. 描写雪的优美诗句
  19. 德育骨干研修班培训心得
  20. 建筑公司企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21. 最新广告学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22. 电网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分析的论文
  23. 学校伙食科炊管竞争上岗演讲稿范文
  24. 七夕情难了的诗歌
  25. 201年母亲节祝福语
  26. 水电科副主任竞聘演讲稿
  27. 所谓“小寓言大道理”
  28. 2015感恩亲情的作文3000字
  29. 长征时的故事
  30. 难忘的六一儿童节小学生作文400字
  31. 中国名人成长故事
  32. 新年愿望的作文650字
  33. 中学语文教师研修心得体会
  34. 关于教训的经典名言
  35. 爱国诗句有哪些呢
  36. 2016年圣诞节情侣之间简短祝福语大全
  37. 电信工程公司员工个人的工作总结
  38. 宋词三百首精选·柳永《迷神引》
  39. 《解决两步计算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40. 希望水窖“1+X”策划范本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10:34:40
本页面最近被 73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19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