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谨字小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9-05 15:25:24

三字经谨字小故事

《三字经》是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响极其深远,全书三字一句。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我们都知道,孟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亚圣”,他的学问很好,还收了许多学生,他能有这些成就,全都要归功于孟母。

在孟子小的时候,住家附近刚好是个坟场,每天都会有出殡或扫墓的人,哭哭啼啼的从这里经过,孟子见了觉得好玩,也学着玩起出殡的游戏,孟母知道后,决定换个环境。

这一次,他们搬到镇上,每想到附近住着一位屠夫,孟子又学着屠夫拿着刀子,玩起剁猪肉的游戏,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了,因为她知道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他决定带孟子搬到学校附近。果然,从此孟子便跟其他学生一样捧着书本,摇头晃脑的背诵着。

有一天,孟子逃学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她一气之下,剪破了正片织好的布,然后对孟子说:“你读书就想我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如今你随意逃学,就象我剪断这块布一样,前功尽弃了。”

从此,孟子便发奋读书,果然成为中国的大学问家。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从前,有个无恶不做的强盗,在他做尽坏事后,终于被衙门的捕快捉了起来。由于他犯了许多不可原谅的罪,所以县太爷判了他死罪。

临刑前,县太爷问他有什么要求,强盗说:

“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县太爷命人把他母亲请来,当他们母子一见面,母亲很悲痛的抱者儿子大哭。谁知道,那个强盗竟然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并且伤心地说:

“我好恨娘在我犯错时,从来不教训我,现在我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强盗的母亲,要对强盗的*负一半的责任啊!

清朝时,大将左宗棠的部下张曜,立了许多功劳,于是左宗棠便升了他的官,但是许多不服气的人,便以张曜没有念过书为理由,不给他官做。

张曜知道因为自己的不识字,而做不了官,心里很难过,于是发奋苦读,终于凭着他的学识,把官给争了回来。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从前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有一天,他在山里找到了一块还没有琢磨过的玉石,于是他便把这玉石呈现给当时的楚厉王。

没想到,宫里的玉匠竟说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一生气,命令部下把卞和定了罪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将这玉石献给武王,可是,仍然遭到了被定罪的命运。

卞和失望的抱着石头,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即位后知道了这件事,便将卞和请进宫来,命令玉匠把这块石头好好打造一下,发现果然是一块上等的美玉,于是便将它命名为“和氏璧。”

由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块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所以人类也许要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4、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东汉时,有个九岁的小孩--黄香。他非常的孝顺父亲,为了不让父亲太劳累,所有的家务事都是由自己动手做的。

夏天时,他会用扇子把席子给扇凉了,再请父亲**睡觉。天气变冷了,黄香总会在父亲睡觉前,把被窝躺暖之后,才让父亲入睡。

黄香这种孝行,没有多久便传遍了整个县城,大家都夸黄香是个孝顺的孩子。这种孝顺的行为,的确很令人钦佩。

和黄香同一个时代,有个叫孔融的小孩。有一天,父亲的朋友送来一篓子的梨子,父亲要孔融拿一个去吃,孔融就在一堆梨子里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很讶异地对他说:

“孩子,你怎么不挑大的,反而挑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

“爹,我的年纪最小,应该吃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孔融这种友爱兄长的行为,的确很值得我们效法。

5、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一个人无论是要完成一件事,或是求取更高的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去做,才能有好的成绩,千万不要学明朝的吴同喔!小朋友看了后面的故事,就知道原因了。

吴同是明朝人,从小便跟着泥匠师傅学功夫,但是吴同是个很懒惰的人,每 他一心盼望自己的手艺能象师傅一样好,可是又不肯从最基本的手艺慢慢练习,所以学了几年,还是盖不了一间房子。这天,师傅决定考考他,便要他在一星期之内盖好一间房子。

吴同心想,这实在太容易了,只要把从师傅那里偷偷学来的技术用上就可以了,于是,不到三天,吴同果真盖好了一间房子。

第四天时,突然来了一场暴风雨,使得吴同盖的房间顿时倒塌成一滩烂泥。还没有让师傅看过,自己盖的房子就这么,没有了,吴同心里既懊恼,又羞愧,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循序渐进的把盖房子的工夫学好,不再好高骛远了。

6、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如果要改善社会的风俗使天下永远和平,人类的生活幸福,就要建立起君臣、父子、夫妇间的相处关系,一旦建立了和谐的关系,许多纷争就不会发生了。

有一次,楚庄王招待臣子们喝酒,喝到一半,烛火突然熄了,其中有一位臣子便趁一片漆黑时,调戏楚庄王的妃子,妃子不甘心受到欺侮,一把抓下这个人的帽带,准备等烛火从新点燃时清楚庄王将他治罪。

楚庄王知道这件事后,很自责地说:

“都是我请喝酒,才会发生这种事,现在大家都把帽带解下来,再继续喝酒吧!”

等到烛火从新亮起,在座的每个大臣,没有一个人系着帽带。如此一来,妃子要楚庄王抓的大臣,也无从查起了。

几年后,楚国与敌人作战战争中有位奋勇杀敌,立了不少功劳的将军,正是当年被妃子扯下帽带的人。他为了报答楚庄王的恩情,因此才誓死效忠,好回报他的恩德。

他们这种君臣之义,确实让人由衷钦佩。

7、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远古时代的皇帝,是个既能管天上的神,也能管地上万物的神。

当时,有个东方部族的首领名叫蚩尤,由于他不服皇帝的指挥,皇帝决定率领军队攻打他。

但是,蚩尤非常勇敢善战,他有八十一个兄弟,分别掌管八十一个部落,如今遭到皇帝的攻打,他们便团结起来使出自己最拿手的招式来对付皇帝,

所以当两方交战时,皇帝的军队显得有些招架不住。

这是,碰巧起了大雾,一片白茫茫中,蚩尤的军队分不出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所以他决定暂时收兵,等雾散之后,再继续战斗。

皇帝使用新发明的指南车参与作战,这种车子的正前方有个铁娃娃,无论在哪里,娃娃的手指一定指着南方。

于是,就靠着指南车,皇帝轻易的打败了蚩尤的军队。

8、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古时候的人,看见天下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事物,觉得太复杂了,便想到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观念来概括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认为天下的事均和五行有关。

当时,有个叫邹衍的人大力提倡五行之说。他认为作天子的一定要拥有五行中的一德,这样地位才能稳固。

五行中是一行克一行,等到一德衰了,就用另一德取代。所以有人说皇帝的了土德,因此当了皇帝,他所代表的颜色就是黄色。

后来,土德衰了,克土的木德兴起,就是夏朝的禹。

“五行”的道理有点复杂,小朋友稍微了解一下就够了。

“天干和地支”相传是皇帝制定的,主要是用来计算年、月、日。以天干配上地支,如甲子,就是第一年,一年一年的搭配,到了第六十年,干支全部配完了,再从甲子开始算,所以六十年就是一甲子。

五行和天干、地支,在古代时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9、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很久已前的人们,对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有许多的疑问,有人说,地球是平的,也有人说地球是由一只大乌龟背着,只要走到世界的头,就会掉进大海里。

一直到哥伦布饶了地球一周,仍回到原来的地方,才有了“地球是圆的”说法。

那时侯,有许多人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主宰,周围环绕着其他的星球。尽管也有人提出太阳为宇宙中心的说法,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这种说法才被接受。

事实上,地球不仅会转动,而且是围绕着太阳转动的,太阳系又围绕着银河转,对整个大宇宙而言,银河只不过是个点而已,所以,人类在宇宙中,其实是十分渺小的。

10、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衡横,此五岳,山之名。

长江是我国第一条大河,恰好将中国分成两半。

宋朝时,外患金人企图横越长江,结果被宋朝的战鼓声,吓的不敢渡江。

至于黄河,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不过,长泛滥成灾,危害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至于“五岳”,则各有动人的故事,这里只介绍西岳,山势非常险恶。相传,唐朝的韩愈有一次奋力登上山顶后,就双腿发软,没有勇气下山,最后只好麻烦地方*派人把韩愈灌醉,将他抬回家。

传说位在河南的嵩山及山西的恒山,都曾有人在此修炼。会吹笙的周灵王太子乔,曾在恒山修成白鹤仙人;张果老是八仙中的一仙,他是在恒山修成正果的。

11、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古代的社会,把人民的职业分成四等,到了今天,已经有所谓的“三百六十行”,不管从事哪一行,只要努力工作,行行都可以出状元。

在许多的行业中,以农业和中国的关系最密切。

据说,汉朝时有个叫孟尝的太守初调到合浦时,发现那里的人们不懂得耕田。只能拿珍贵的珠宝和邻国交换米粮,一旦珠宝用完了,只好活活饿*。孟尝一到任,便开始教人民耕种的技术,于是合浦渐渐的富足繁荣起来。

人民的饮食问题解决后,“五常”的德行,应该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春秋时代有个孙叔敖,为了不让别人见到两头蛇而丧命,便将蛇打死,埋了起来。

东汉时有个荀巨伯,为了照顾生病的朋友,宁可让强盗杀了,也不愿意留下朋友自己逃命。

他们的故事,正是实践五常的最好例子。

12、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鱼虫,有鸟兽,此动物,能非走。

大约在两千年前,中国已有了许多关于花草树木、虫鱼鸟类的奇妙神话。

《山海经》是一本专门记载古代地理的书。书上说,有座招摇山,山上长了一种叫“祝余”的草,形状有点象韭菜,吃了以后,就象吃了米饭一样,可以有很饱的感觉。

另外还有一种树,在树干的地方,有一圈圈黑色的纹理,这纹理有个奇怪的名字,叫“迷谷”,如果把迷谷带在身上,就可以躲避妖魔鬼怪。

有个传奇而又有趣的国家“黑齿国”,住在这里的人民都长着一口黑牙。在黑齿国的一个山谷里,有棵扶桑树,传说当时天上的十个太阳都会到这里来沐浴,十分有趣。

这些多彩多姿又有趣的故事,虽然是编造出来的神话,但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这个世界所抱持的浓厚情感呢!

13、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词四声,宜调协。

好的音乐不但可以调剂身心,还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我国古书中,记载着许多中国传统的乐器,并且也记载了关于以琴会友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个名叫俞伯牙的人,他虽弹的一手好琴,却苦于找不到能与他分享的知音。有一天,他的琴声吸引了一位樵夫前来聆听,这位樵夫名叫钟子期,他被余伯牙的琴声深深感动了。

余伯牙遇到了这位知音,心里好高兴,便和钟子期结为异性兄弟。

两人约订明年的今日,伯牙要到钟家村拜访子期,顺便让子期欣赏他的琴艺,时间过的很快,他们约定的时间到了,余伯牙如期去拜访钟子期。

没想到,钟子期竟然已经过世了,余伯牙悲伤的来到子期坟前,对着子期的坟,将琴摔个粉碎,并发誓从此在也不弹琴了。

这对因琴而结缘的朋友,他们的友谊的却很让人感动。

14、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子自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汉朝时,有个名叫伟伯余的读书人,每当他犯了错误,母亲总是拿着棍子教训他。孝顺的伟伯余,自知做错了事,便虚心听从母亲的教诲,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兴。

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竟然哭了起来,母亲便很着急的问他是否打的太重了。

伟伯余回答说:

“以前母亲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亲身体还很健康,今天,母亲打轻了,可见母亲的身体不如以前了,我怎么能不难过呢?

这正是伟伯余发自内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周朝时,有个治礼作乐的周公。有一次,周公的儿子伯禽有事要见他,竟连续三次被周公打了出来。伯禽觉得很疑惑,便找贤人商子求教。商子带伯禽到南山上,说:

“这里有棵乔树,高大又比值,哪里有棵梓树,低矮又卑下,你仔细想想这两棵数,就知道原因了。”

伯禽着才明白自己当时忽略了尊卑的道理。

15、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有个关于夫妇之间顺从和睦的故事是这样的:

汉朝时有个鲍宣,他娶了桓少君为妻,因为桓少君家里相当富有,所以他嫁过来时,带了许多的嫁妆和奴仆。鲍宣看了,心里很不高心,便要桓少君把这些嫁妆退回娘家。

桓少君听从了鲍选的话,把仆人都遣了回去,并把嫁妆分给他们,自己换上朴素的衣服,和鲍宣过着艰苦的生活。

这一则是讲兄弟友爱的故事。

我国汉朝时有一对兄弟,哥哥叫赵孝,弟弟叫赵礼。

有一天,家里突然闯进来几个强盗。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抢光了,就是找不到吃的东西,饿了很久的强盗一见长的白白胖胖的赵礼,便决定将他吃了。

赵孝连忙跪在强盗面前说:

“大爷,你们吃我的肉吧!我的肉比较好吃。”

强盗们被这对友爱的兄弟所感动,于是就放了他们。

16、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丝麻,五服终。

古代的葬礼和现代的差不多。

按照习俗,要先替死去的亲人沐浴,然后穿上干净的衣服,还要在他的眼睛、耳朵、嘴巴和鼻孔放一小块玉,玉可以防腐,这也就是希望亲人的尸体不要腐烂。

*愈高或愈富有的人,他们所穿的衣裳就愈华丽,而且陪葬品也愈珍贵,至于一般普通人家,就只能用一小束干草盖住了。

死者的亲人,依据和死者的亲疏关系,穿的孝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丝麻五个等级,就叫做“五服”

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在传统礼节里,丧服和丧礼的规定是很繁复的。空子的弟子曾子,曾经这么说:

“与其在亲人死去以后杀牛来祭墓,不如在亲人还活着的时候,就多烹调些美味食品来孝敬他们。”

这段话告诉我们,当亲人还健在时,该有的孝道或礼仪就应当遵守,不要等亲人不在了,才做一些弥补的工作,这是没有意义的。

17、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将说文。

据史书的记载,孔子的门徒中有七十二个人精通六艺,虽然古人认为读书就要学这六项技能,但是,到了我们这时代,凡是讲求专精,只要成了专家,就能为社会国家贡献。

造就一个专家,首先要归功于文字的发明。

中国的文字,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关于他的起源,有许多传说。据说,文字是由皇帝的史官仓颉所创造的。

神话中曾提到:当仓颉在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掉下来许多米,而鬼也在夜晚号哭。不管这些神话是多么不可思议,有一点是我们应该明白的,那就是:文字并非靠一个人或是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创造完成的,正确的说法,是由沧颉整理而成的。

中国有一部重要也最完备的“字”书--《说文解字》,专门记录文字的由来,由这本书,我们就能明白中国文字的起源及演变。

所以,要认识中国文字,就应该读读《说文解字》。

18、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好的开始,求学问也不例外,打好了基础,才能追求其他更高深的知识。

研究字形及句读可以说是研究学问的基础。

就句读来说,虽然称不上什么高深的学问,但是如果不认真学习,把标点符号放错了位置,可能会造成许多麻烦呢!

从前,在唐朝有个员外,有一天,他请了一位新的管家,由于天性吝啬,就和新管家约定,限制他每日的伙食如下:“无鸡鸭也可以,无鱼肉也可以;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但是员外立下这个条约时,条纹中并没有标点符号。

一年之后,管家在辞职时,向员外要求补偿他的伙食费。员外理直气壮的把当年立的条约拿出来,而这个管家立即拿笔将他改为:

“无鸡,鸭也可以;无鱼,肉也可以;青菜万万不可,少酒也不可。”

这下子,员外无话可说,只好赔钱了,这故事充分说明了句读的重要。

1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论语》和《孟子》是研究儒家思想最重要的书籍。而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学问家,关于他们的故事非常多,因此我们在这里只举一个来说。

有一次,孔子在教弟子们道理,弟子们照例围坐在孔子的身边,年仅二十四岁的增参也坐在其中,他是个自省能力很强的学生,所以孔子很欣赏他。

席间,有弟子问孔子:

“老师,为什么您讲的道理都那么复杂呢?”

孔子听完这个问题,看看这为弟子,又望望曾参,然后回答说:“我的道理是浑然一体,而能贯通任何事物的。”

说完,便离开了。

满头雾水的弟子们围着增参,曾参微笑着回答他们:

“老师所说的道理,就是我们能推己及人,一切以诚心最重要。”

虽然是简单的两句话,但是,真要做好,还不太容易呢!

20、作中庸,乃孔汲,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中庸》其实就是一本人生哲学的书。

晋朝的陶渊明是中庸哲学最代表的人物,他不重视现实生活,也不会沉溺在梦想里。

有一次,家里穷的没饭吃了,他只好接受朋友的推荐去当县令。虽然他并不相当县令,但是迫于现时,他也只好委屈自己顾全大局。

后来,有个朝廷大官要到陶渊明这个县来视察,他的属下便提醒陶渊明,大官来时,要记得多说些好听的话,对大官要必恭必敬的,这样才能有升官的机会,陶渊明听了很不以为然,感叹地说:

“难道就为了区区的五斗米,就要我向别人弯腰吗?”

于是陶渊命将官职辞了,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新过着农耕的生活。

陶渊明在*上虽然谈不上什么功绩,在文学着作上也没有较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他品性高洁的中庸哲学,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21、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孝经》是讨论孝道的书,内容是记载孔子和弟子曾参的论孝情形。自古以来,孝经就被推为谈道德理论的重要典籍。

舜帝年轻时,非常孝顺,感动了顽劣的父亲,和长设计要陷害他的后母和弟弟,等到舜登上了王位以后,仍然象以往一样孝顺。这种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孝。

孝顺的最高境界,不仅是要孝顺父母,扶持父母而已,还要做到显耀父母的名声。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年轻的时候秦朝暴政下,百姓生活流利不定,受尽苦难,就在心中立下了一个拯救国家并且让父母感到荣耀的志愿。

于是,刘邦带领军队南征北讨,终于当上了中国第一个平民皇帝。

当他回乡省亲时,他的父亲见到他,立刻就要向他叩拜,刘邦不仅连忙阻止,还封父亲为太上皇。

这就是孝亲最好的例子了。

22、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迷圣言,礼乐备。

礼仪廉耻是国家很重要的四个纲纪,排在第一位的是礼。至圣先生曾说过:

“不学礼,就不能立身在这个世界上。”

可见“礼”对我们个人人格的修养是多么重要。

周公是文王的第四个儿子,武王死后,由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负起了辅佐的责任。

他在辅佐成王时,广招贤才,对有才能的贤士相当礼遇。有时候,他正在用餐,如果有贤士来拜见,他会立即将口中的食物吐掉,整理好自己的仪容后,跑出来接见他们。

就是因为周公如此礼贤下士,才会有这么多的贤才之士来帮助他,一起把国家治理的即富强又安乐。

之后,周公又根据当时的需要,把官制分为六种,并且按着每一种*,写成一篇有关职务和有关条文来,这本书就是“周礼”。

后人读这些经典,除了学习书中的精神外,也要身体力行才是。

2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宋朝有个杰出的人才--岳飞,关于他的事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

岳飞是宋徽宗宗宁二人年时出生的,由于出生时,正好遇上黄河泛滥成灾,百姓纷纷往南方逃难。岳飞的父亲就是在逃难的途中过世的。

带着幼子的岳母,仍然坚强的随着人群往南方避难,他辛苦的抚养岳飞长大,母子二人就这么相依为命。

岳飞在岳母的严厉教导下,不但用功,对于仁义道德的道理,更是充分的实践,所以岳飞年记轻轻的,就以深知国家民族大义。

宋徽宗时,金人常南下侵扰宋,岳飞也毅然投入宋泽的军队,努力为国家效力。他屡破金兵,立了许多功劳,深受长官激赏。

精忠报国的岳飞,屡次击退金人的侵略,功绩彪炳,却在壮年时遭到奸人秦桧的陷害,不得不令人感叹“好人不长命,祸害贻千年”。

24、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费。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明朝的开国君主是有名的臭头皇帝--朱元璋。在他小时侯就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来。

由于小时侯家里穷,他必须帮人家放牛,一维持生活。在当时,和他一起放牛的小朋友,每个人都很听朱元璋的话,他就像一个孩子王一样,有什么吃的喝的,总是分给大家享用。

有一次,朱元璋把自己帮人放的牛,宰了一头分给大家吃,事后,他还设计了一个谎话,骗过了小气的牛主人。由此可见,朱元璋从小便是个重义气,有机灵的孩子。

可惜朱元璋因为自小穷怕了,所以当上了皇帝后,很害怕别人会嘲笑他过去的一切。久而久之,疑心病越来越重,尤其是大臣的奏折中常会出现一、一些很敏感的字句,如“作则”读音和作贼很像,便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因此大臣上奏时无不战战兢兢的。

这就是明朝初年的“文字狱”。

25、迨成祖,迁燕京,十七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至李闯,神器焚。

中国历史上,以宋朝和明朝遭受的入侵最为严重,宋朝最后被北方蒙古族大军所灭,忽必烈就在中国的历史上建立了元朝。而明朝也遭遇相同的命运,在势力强大的清军的攻势下,明朝灭亡,破关而入的满族建立了大清帝国。

在明末岌岌可危的时候,许多忠臣义士奋力不不懈的想挽回国家的势力,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1

郑成功,这个和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英雄,在明末时,就非常痛恨那些卖主求荣的人。

有一次,他带兵攻打福建漳州,久攻不下,只好以悬赏总督的首级来改变僵局,结果有个人果真提了总督的首级来领赏。

郑成功知道后,很气愤地将这个人斩了,旁人问他原因,他答道:

“国家会如此衰败都是因为卖主求荣的人太多了,如今这个人是总督的心腹,却也照样将主子杀了来讨赏,我能留这种人吗?”

由此便可以看出郑成功刚烈耿直的个性。

2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自幼就是一个懂事孝顺的人,据说他的父亲叫孔纥,是个大力士,有一天,孔纥和妻子来到尼丘山,希望能求得一个儿子。

果然,他的妻子不久便生了孔子,所以孔子的名字叫孔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孔纥便去世了,孔子随着母亲来到鲁国曲阜县。孔子每天都会把家事做好,夜晚临睡前,还替母亲捶背,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孔母则常常鼓励孔子要好好读书,长大后才能光宗耀祖,扬眉吐气。后来,孔子的母亲也去世了,孔子难过之余,牢记母亲的教诲,更加用功读书。

没多久,孔子博学的美名传遍整个鲁国,许多人自愿向他求教,拜他为师,孔子也因此成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真可说是“幼而学”、“扬名声,显父亲”的最好例子啊!

27、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攻,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我国的诗仙李白,小时侯也很贪玩,后来受到一见事的启示,才立志读书,成为大诗人。

这次,贪玩的李白又逃学了,他来到河边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着铁杵在石头上磨,便好奇地走上前去问她:

“老婆婆,你磨这根铁杵做什么啊?”

“小朋友,我要把他磨成绣花针呢!”

李白听了,很吃惊的说:

“这怎么可能呢?”

老婆婆看见李白的表情,便笑着对他说:

“只要我每天不断的磨,总有一天,这根铁杵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心中完全觉悟了,他心想,不能再这么贪玩了,应该好好把握时光,做些有意义的事才对。李白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果然成为唐朝的大诗人。

拓展阅读

1、学语文年级下册《争论的》的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文的生,理解由生组成的词语。

2、初步感知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能质疑问难 。

教学重点:读好课文,写好生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你们喜欢听吗?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讲个

讲完了,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自主说说。

的题目,知道是什么吗?学生说,教师板书:争论的 (学生齐读)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假如老师不讲,只看课题,你最想知道提出哪些问题?(指名说)

谁争论?争论什么?结果怎样?

二、出示目标 自主学习

(目标用黑板展示)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个别指导

、集体交流 点评提升

1、认读生,交流词语意思,采用方法要多样。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学生点评该生读得如何?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后的感想?

根据学生所说,教师及时总结。

4、再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更好。

四、学生质疑 教师适当

五、写指导:

1、学生自主观察生,表达对生的看法。如:哪儿容易写错,哪个有相似的,哪个在田格中占比例要特别注意等等。

2、教师根据学生要求,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练习写。

第二课时

1、分角色朗读好课文。

2、明白中所含的做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读懂,感悟道理。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这是一场发生在兄弟俩之间的争论。这节课你还想知道什么?(同学们听了有什么感想?盛老师为什么讲这个?为什么有的段落没有后引号……)

好,这节课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质疑。既促使学生反思所得,又引导学生计划所学,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材。学有方向,学有目标,有效的进行了元认知的'训练。)

二、出示目标 自主学习

目标用黑板展示:

1、分角色朗读好课文。

2、明白中所含的做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学生自主读懂,读好,初步感悟道理。)

组交流 汇报点评

1、把自学所得,先在组内交流,评点。

2、集体汇报。

(1)先读课文,组竞赛。比比哪个组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先由一组上来读,其余组学生点评。

在此基础上,再找组学生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示一些关键词语、句子的理解。

比如:争辩和课题中(争论)意思一样。板书:改“辩”为“论”

兄弟俩想射大雁来充饥本是好,而两人却争论起来,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争论什么,怎样争论的)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地大声地朗读争论部分,想一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再次引导学生交流。

他俩为什么争论?(投影)

哦,原来,兄弟俩是为该怎样吃大雁而争论起来的。

争论的很激烈。(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

重点理解“不以为然”:说说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加动作表情读一读。

指导朗读争论部分。

从这些词确实可以看出哥俩争论的激烈,如果再抓住这些词把这样的激烈争论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就更棒了!

组合作,分角色练读,哪一组争论的最激烈就最棒?。

指名多组读,评议。(动作、表情)

大组赛读。“哥哥”们,“弟弟”们,“旁白”们,比一比,赛一赛,好不好?[

师引读:

哥俩想射大雁来充饥本是好,可两人却各抒己见,争论不停,用书上的词就是(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跑到…板书:不休

一半煮一半烤,哥哥满意了,弟弟满意了,真是(两全其美)。

引导说话

兄弟俩面对空白的蓝天,会说些什么?组讨论。

是啊,大雁飞走了。他俩光顾争论没有去射,错过时机,真是太可惜了。

3、评议,从中悟道,以期完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争论的学完了,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谈。

大家真会思考,有这么多好的想法。我们来看看盛老师的学生是怎么说的?

自由读一读。(明白省略号为什么算作一段)

的确,这个给我们的感想很多。如果你们是兄弟俩,又会怎样做?生添加板书:“射

4、抓住时机,先做起来,非常深刻的道理。古今中外,有许多名言警句也都揭示了这个道理。你知道吗?

读一读,选喜欢的一句背一背。

坐着说,何如起来行—*

少讲话,多做—艾治沃斯

没有人没碰到机会,只是你是否把握。

少说空话,多干实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现在是读书的黄金季节,可千万不能错过呀!

四、教师结 达标检测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儿不懂的吗?

2、布置作业:基础题:抄一抄名人名言。(选句)发展题:凡人名言把你的感想精练的写下来,并写上你的名

如:做任何要善于把握好时机——梁浩然

想射 争论不休

射 雁飞走了

抓住时机,先做起来

2、女友睡前短50女友睡前短童话大全

【**--技能考试】

哄女友睡觉是男生必备生活技能,试着讲一则温馨给女友请也是不错的选择哦。晚上女朋友睡不着觉,尤其是相隔两地的情侣,这时候给女友讲一个温馨的睡前哄女友睡觉吧!下面是本站整理分享的女友睡前短篇童话大全,**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送个冬天给青蛙

原野上的绿草变黄了,变枯了,树上的叶子一片一片往下掉。从原野上走过的风,不像春天和夏天那样温暖、轻柔了。风变了,变得急匆匆、冷冰冰的,把大家撞得生疼,大家都不敢出门了。

蓝狐狸去找青蛙玩。但青蛙不在水里游泳,也不在岸边唱歌。他躲在家里,门窗关得严严实实,连头都不敢探出来。

青蛙,你为什么不出来跟我玩?你不想做我的好朋友了吗?”蓝狐狸问。

“冬天来了,我要冬眠了。”地洞里传来青蛙闷声闷气的回答。

蓝狐狸还从来没见过冬天呢。他问青蛙:“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我也正想知道呢。”青蛙说,“我们青蛙家族没有谁见过冬天。因为一到冬天,我们就冬眠了,要到第二年春天才醒来。”

蓝狐狸说:“当我见到冬天的时候,我帮你把冬天画下来。”

冬天来了。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大地一片雪白,池塘里结了冰。动物们在一起堆雪人,到池塘里溜冰。原野上的冬天很热闹,很美丽。

蓝狐狸白天和大家一起玩,晚上回到家里,就在一张很大的纸上画画。他要把原野上的冬天全画下来,等春天到来的时候送给青蛙。

谢谢闹钟

袋鼠喜欢睡懒觉,太阳升得老高了,他还在呼呼大睡。妈妈怎么叫他,他都不肯起床。后来,妈妈给袋鼠买了一只袋鼠造型的闹钟。袋鼠抱着闹钟又叫又跳:“我有‘*’了。”

“‘*’不喜欢睡懒觉的哥哥。”妈妈一边上发条一边说,“它明天还要叫你早早起床呢。”袋鼠摸摸闹钟,感觉冷冷的。它怎么说话呀?

第二天,袋鼠睡得正香,突然,一阵丁零零的铃声,把他惊醒了。“哈,闹钟叫我了。”袋鼠开心地大叫起来。

过了一会儿,闹钟不响了,任凭袋鼠怎么摇,就是不响。“哼,你不响,我就再去睡觉。”袋鼠又钻进了被窝。

妈妈从被窝里拎起袋鼠,生气地打他**股:“闹钟响了还不起床!”

没过几天,袋鼠就开始讨厌闹钟了。他用毛巾盖住闹钟,可当袋鼠该起床的时间,闹钟依然大叫。

袋鼠把闹钟扔到床底下:“让你每分钟都是晚上,看你还叫不叫!”

第二天清晨,床底下的闹钟依然准时大叫,袋鼠惊得从床上蹦起来。

袋鼠被闹钟折腾得睡不了懒觉,只好早早地起床。他打开门,噢,原来清晨的风是这么清凉。

树叶上,闪耀着晶莹的露珠,真可爱!

林间的鸟,唱着好听的歌。清晨,真的很美妙呢!

回到家,袋鼠捧着闹钟,对妈妈鞠了一躬,说:“妈妈,谢谢你送我闹钟,它让我感受到了美好的早晨。”

【 】

古时候,有个地方夜晚总是漆黑一片,天空就像笼罩着一块黑布。因为在这里,月亮从来没有升起过,星星也不闪烁。其实在*创造世界时,晚上还是很明亮的。有一次,有四个年轻人离开了这片国土,来到了另一个国度。在那儿,当傍晚太阳消失在山后时,树梢上总会挂着一个光球,洒下一片柔和的光华,它虽然不如太阳那样光彩明亮,但一切还是清晰可见。那些旅客停下来问一个赶车过的村夫那是什么光。“这是月亮,”他回答说,“我们市长花了块钱卖下它,并把它拴在橡树梢头。他每天都得去上油,保持它的清洁,使它能保持明亮。这样他就每周从我们身上收取一块钱。”村夫推着车走了。他们当中的一个人说:“我们也可以用这盏灯,我们家乡也有棵和这一样大的橡树,我们可以把他挂在上面。夜晚不用在黑暗中摸索将有多痛快呀!”第二个说:“我来告诉你该怎么办。我们去弄架马车来,把月亮运走。这里的人会再买一个的。”第个人说:“我很会爬树,我来取下它。”第四个买了辆马车。第个人爬上树,在月亮上钻了个洞,穿上一根绳子,然后把月亮放了下来。这个闪闪发光的圆球于是被放在了马车上,他们用一块布盖在上面,以免别人发现是他们偷的。他们顺利地把月亮运到了自己的国家,把它挂在了一棵高高的橡树上。这盏新灯立刻光芒四射,照耀着整个大地,所有的房间都充满了光亮,老老少少都喜笑颜开。矮子走出了石洞,孩们也穿着红褂在草地上围着圈子跳起舞来。

那四个人负责给月亮添油、净身,并每周收取一块钱。但他们慢慢地老了,其中的一个生了病,眼看着不久于人世了,他要求把四分之一的月亮作为他的财产,埋进他的坟墓里。等他死后,市长爬上了大树,用篱笆剪子剪下了四分之一的灯,放进了他的棺材。月亮的光芒减弱了,但仍然发光。第二个人死时,又有四分之一陪了葬,月光又减弱了。第个人死后,他也带走了他那一份,月亮更暗了。当第四个走进坟墓时,原来的黑暗又回来了。但是月亮的各部分,在阴间又重新拼合在一起,使得那些黑暗中的*不得安宁,一个个又醒来了。他们又能睁眼看世界了,觉得非常惊异。淡淡的月光对他们已是绰绰有余,因为他们的眼睛已变得那样衰弱,不起太阳的强光。他们兴奋地爬起来,又开始了从前的生活方式:一些人去看戏跳舞,一些人去客栈要酒喝,醉了就争吵,最后拳脚相加。吵闹声越来越大,最后传到了天堂。

守卫天堂大门的圣彼得以为下界在*,就招集了天兵天将,叫他们去击败恶魔,如果他们来侵犯天庭的话。但是没有恶魔来,于是他便骑上马穿过天门,下到凡间。在凡间,他叫死者安静下来,让他们重新回到坟墓,从他们手中拿走了月亮,把它挂在了天上。

3、猪盖房子的

猪妈妈有个孩子,一个叫黑猪,一个叫白猪,还有一个花猪。

有一天,猪妈妈对猪说:“此刻,你们已长大了,就应学一些本领。你们各自去盖一间房子吧!”

猪问:“妈妈,用什么东西盖房子呢?”猪妈妈说:“稻草、木头、砖都能够盖房子,但是草房没有木房结实,木房没有砖房结实。”

猪高高兴兴走了。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一堆稻草。黑猪忙说:“我就用这稻草盖草房吧。”白猪和花猪一齐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堆木头。白猪连忙说:“我就用这木头盖间木房吧。”

花猪还是向前走去,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堆砖头。花猪高兴地说:“我就用这砖盖间砖房吧。”于是,花猪一块砖一块砖地盖起来。不一会儿,汗出来了,胳膊也酸了,花猪还不肯歇一下。砖房盖好啦!花猪乐得直笑。

山后边住着一只大灰狼,它听说来了猪,哈哈大笑说:“猪来得好,正好让我吃个饱!”

大灰狼来到草房前,叫黑猪开门。黑猪不肯开。大灰狼用力撞一下,草房就倒了。黑猪急忙逃出草房,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木房里的白猪听见了,连忙打开门,让黑猪进来,又把门紧紧地关上。

大灰狼来到木房前,叫白猪开门。白猪不肯开。大灰狼用力撞一下,木房摇一摇。大灰狼又用力撞了一下,木房就倒了,黑猪、白猪急忙逃出木房,边跑边喊:“大灰狼来了!大灰狼来了!”砖房里的花猪听了,连忙打开门,让黑猪和白猪进来,又紧紧地把门关上。

大灰狼来到砖房前,叫花猪开门。花猪不肯开。大灰狼用力撞一下,砖房一动也不动,又撞一下,砖房还是一动也不动。大灰狼用尽全身力气,对砖房重重地撞了一下,砖房还是一动也不动。大灰狼头上撞出了个疙瘩,四脚朝天地跌倒在地上。大灰狼看到房顶上有一个大的烟囱,就爬上房顶,从烟囱里钻进去。猪忙在炉膛里添了许多柴,把炉火烧得是旺旺的。大灰狼从烟囱里钻进去,跌进了大炉膛,被炉火烧*。

4、猪盖房子的

猪离开妈妈,要去独立生活。

猪妈妈有个孩子。有一天,猪妈妈说:“孩子,你们瞧,家里一点吃的东西也没有,你们自个儿去过日子吧!”

老大离开了家。他走着,走着,在路上碰见一个人,扛着一捆稻草。

“好心人,把您的稻草送给我吧。”

“好啊,我就把稻草送给你。”

老大用稻草盖了间草屋,住着倒也挺舒服。

老大拿了稻草,盖了间草屋,住着倒也挺舒服。

一只狼来敲门:“猪,猪,开开门,让我进去坐一坐。”

“不,不,我不能让你进来。”

“你不开门,我就把你的草屋吹倒。”狼真的吹起来了,“呼,呼,呼――”一会儿就把草屋吹倒了。狼一口就把猪老大吃掉了。

老二离开了家。他走着,走着,在路上也碰到一个人,拉着一车树枝。

“好心人,把您的树枝送给我吧 。”

“好啊,我就把树枝送给你。”

老二拿树枝盖了间木屋,住着倒也挺舒服。

老二拿了树枝,盖了间木屋,住着倒也挺舒服。

那只狼来敲门:“猪,猪,开开门,让我进去坐一坐。”

“不,不,我不能让你进来。”

“你不开门,我就把你的木屋吹倒。”狼真的吹起来了,“呼,呼,呼――”一会儿就把木屋吹倒了。狼一口就把猪老二吃掉了。

那只狼又来了,它吹倒了木屋,把猪老二也吃掉了。

离开了家。他走着,走着,在路上碰到一个人,也拉着车,车上装的是砖头。

“好心人,把您的砖头送给我吧。”

“好啊,我就把砖头送给你。”

在路上碰到一个挑着砖头的人,那人把砖头送给它。

拿了砖头,砌了一间砖屋子,还在屋顶砌了一个烟囱。还是那只狼,但是它怎样也吹不倒砖头砌的屋子。

拿了砖头,砌了一间砖屋子,还在屋顶砌了一个烟囱。

还是那只狼,又来敲门:“猪,猪,开开门,让我进去坐一坐。”

“不,不,我不能让你进来。”

“你不开门,我就把你的砖屋吹倒。”“呼,呼,呼――”狼使劲吹,吹呀,吹呀,但是怎样也吹不倒砖头砌的屋子。

狼说:“猪,猪,我看见树林旁边有块地,种了许多萝卜,明天一早,咱们一块儿去挖萝卜吃。”

“好吧!咱们几点钟去呀?”

“六点钟,我来叫你。”

狼和猪约好六点钟一块儿去挖萝卜,猪五点半就起来了,自个儿跑到树林旁边的地里,挖了一袋子萝卜回家去。

第二天,猪五点半就起来了,自个儿跑到树林旁边的地里,挖了一袋子萝卜回家去。

到了六点钟,狼来了:“猪,猪,快起来,咱们一块挖萝卜去。”

猪说;“我早就挖回来了。”

狼十分生气,他想,总得想个办法,吃掉这只猪。

猪,猪,我看见树林后面有棵苹果树,明天一早,咱们一块儿去摘苹果。”

“好吧,咱们五点钟去。”

第二天,猪四点钟就起来了,跑到树林后面,爬上苹果树,正在摘苹果哪,狼来了。

猪,猪,你怎样又先来了?苹果的味道怎样样,不错吧?”

猪心里很害怕:“嗯,嗯,苹果,很不错,我给你一个尝尝。”

狼又约猪五点钟去摘苹果,猪四点钟就起来了。猪爬上苹果树,正在摘苹果哪,狼来了。猪摘下一个苹果,使劲一扔,扔得远远的`,趁狼跑去捡苹果的时候,呼的跳下树来,跑回家里去了。

猪摘下一个苹果,使劲一扔,扔得远远的,他趁狼跑去捡苹果的'时候,呼的跳下树来,跑回家里去了。

第二天,狼又来了。

猪,猪,明天咱们一块儿到镇上玩玩吧,瞧瞧有什么好东西,就买回来。”

“咱们几点钟去呀?”

“下午点钟。”

第二天,猪又提前走了,他在镇上转了一圈,买了一只大铁桶回来。走着,走着,走到一个山坡上,看见狼来了,正往山坡上走来。猪心里很害怕,怎样办呢?他急忙钻到大铁桶里去,大铁桶从山坡上滚下来,骨碌,骨碌,骨碌……狼还以为是什么妖怪来吃他了,吓得转身就跑。

狼又约猪一块儿到镇上玩玩,猪又提前走了,他在镇上转了一圈,买了一只大铁桶回来。走着,走着,走到一个山坡上,看见狼来了,正往山坡上走来。猪心里很害怕,怎样办呢?他急忙钻到大铁桶里去。

大铁桶从山坡上滚下来,骨碌,骨碌,骨碌……狼还以为是什么妖怪来吃他了,吓得转身就跑。

狼跑回家去歇了好半天,跑去找猪。

猪,猪,我这天碰见一个妖怪,圆圆伯身子,黑黑的皮肤,要不是我跑得快,就给他吃了。”

“哈哈哈,那是我买的大铁桶呀,我躲在大铁桶里,从山坡上滚下来。瞧,把你吓成这个样貌了。”

狼听了,气得乱蹦乱跳。

猪,猪,我要从你的烟囱爬进你的屋子,把你吃掉。”

猪拿了一口大锅,放在烟囱下方,烧了满满的一锅水。

狼来了,偷偷地爬上屋顶,钻进烟囱。猪听见烟囱里沙沙沙的声音,连忙打开锅盖――扑通,狼正好跌到大锅里去了。猪立刻盖上锅盖,再压上几块大石头。

猪听见烟囱里沙沙沙的声音,连忙打开锅盖――扑通,狼正好跌到大锅里去了。猪立刻盖上锅盖,把火烧得旺旺的,把狼煮得稀烂,晚上就拿狼肉当饭吃。

普嘟,普嘟……猪把火烧得旺旺的,把水烧得滚烫,把狼煮得稀烂,晚上就拿狼肉当饭吃。

5、读《樱桃树的》有感作文500学六年级作文

读了《樱桃树的》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诚信的深深的打动了我。

文章主要写了乔治·华盛顿时候的一件,他因调皮把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砍了,父亲怒气冲冲地责问他,他诚实的告诉了父亲。父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为华盛顿诚实的行为而感到骄傲。长大后,乔治成为的美国的第一任总统。这与他时候的诚实是分不开的。

在我的身上,也发生过与此相同的情,可我和他的表现却完全相反。记得有一次,我的表妹来我家玩。玩着玩着,我不心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我惊呆了,连忙和表妹出去玩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生气的问我:“是不是你把我的花瓶打碎的!”我一愣,该怎么办呢?要说是我干的,那妈妈肯定会更加严厉的批评我。对了,就说是表妹干的吧!她,妈妈肯定会放过她。我假装与我无关的说:“嗨,是表妹今天玩的时候,不心打碎的!”妈妈这才放过了我。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自愧不如。为什么华盛顿能做到的,我却做不到呢?那是因为华盛顿诚实,而我却不诚实。所以,我们做人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不可言而无信!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许多古人留下了名言“言必行,行必果”、“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把诚信这项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

点击查看更多三字经谨字小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61639.html

热门阅读

  1.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优秀教学设计范文
  2. 学习准则和条例心得体会
  3. 来自春天中的诗集
  4.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期末知识点整理
  5. 转身过后繁华谢幕短散文
  6. 名人季羡林的最经典名言
  7.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全诗翻译赏析
  8. 司马池字和中原文及译文赏析
  9. 描写中秋思乡的诗句
  10. 快乐的六一小学生的优秀作文
  11. 小学生关于七月半鬼节的作文
  12. 王维《鹿柴》古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13. 2016年冬至节企业群发祝福语大全
  14. 有关迎新年的现代诗歌
  15. 关于冬至诗词
  16. 童话故事《一个小王子和一个小公主》
  17. 《九色鹿》的第二课时教案
  18. 《祖孙乐》活动教案范文
  19. 清明节的诗歌
  20. 关于开学典礼发言稿
  21. 春节常用对联大全
  22. 大学生大三学年的自我鉴定
  23. 招商银行实习报告范文
  24. 有关五一劳动节短信祝福语精选
  25. 小学四年级关于醉美檀溪征文范文
  26. 国王的黄金梦童话故事
  27. 高手都懂得如鱼得水的美文摘抄
  28. 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说课稿范文
  29. 面包房里的猫故事
  30. 《忘本的浪子》诗歌
  31. 兰博与他的恐龙睡前故事
  32. 红军长征的故事简介
  33. 张歆艺名言
  34. 《爱迪生》 优秀教学设计
  35. 201年拗九节祝福语
  36. 2016初中生重阳节作文精选600字
  37. 微电影22岁的青春剧本
  38. 2015年"三八"妇女节贺词
  39. 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与管理对策论文
  40. 有关半截蜡烛的教学反思范文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