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房屋五年级作文
我乘着宇宙飞船来到了22世纪。
哇塞!你看呀!哪里的房屋都是用书本制作而成的,这里的房子还能变成很多种形状,比如有:守护甜心上面的小蓝、小丝、方块、亚梦、还有巴拉拉小魔仙上面的凌美琪、凌美雪、小千、小蓝、游乐、严莉莉、古娜拉等一些卡通人物他都可以变出来,这里的房子是可以移动的哦!房子上的门是用玻璃制作而成的,门上有一个世界地图,你只要用手点击一下某一个国家,就会出现哪个国家的地图,然后再点击你想去的地方放就可以了,这间房子就会飞到你想去的地方。这里的房子不仅外形很美观,而且也特别的环保,也可以让每个人吸收清新的空气。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什么吗?相信有的同学一定知道我刚才说的是什么东西,有的同学一定不知道我刚才说的是什么东西吧!现在,就由我来告诉大家吧!答案就是———树木啦!哈哈……房内还有保护系统哩!*不让外来侵略者欺负我们,不仅如此,只有陌生人来的话门上就会显示出请输入指纹,请输入密码等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不正确、输入的不对或者是输入的不符合的话呢,门上就会自动出现一根结实的绳子,然后,用绳子把他(她)捆绑起来。
哦!对了,我们已经说了这么多了还没有说到房子里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简单的说一说房子里面吧吧!
这里的地面可舒适了,冬天用的是海绵,秋天用的是木地板,夏天用的是冰块,春天用的是瓷砖,如果,室内有噪音的话还可以转化成电源,这里还有自动清洁系统(但是,只有在家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才能自动清洁)。
这就是22世纪的房屋,你们喜欢吗?反正我很喜欢。
拓展阅读
1、五年级关于期中考试后的遗憾作文
期中考过去了,成绩很不理想,这都是我太放纵自己的后果。
考试前,我信心满满,有点骄傲,不认真复习,满脑子想着玩;考试时,我心不在焉,只想一些与考试无关的事,不仔细检查;考试后,公布成绩时,我呆了,自己考得是如此的差,当时自己太过自信,才会这样的,遗憾啊!考试失利,真是遗憾那!
回家后,面对父母的质问,我无言以对,母亲说我”你是不是梦游答的卷啊?“不是”我的心情也来越差,声音也越来越小,额前的刘海挡住了我忧伤的表情,不再说话,就只听着父母的话,他们说完我默默的走回我的房间,轻轻的关上门,趴在床上低声抽泣起来,我不敢大声哭,怕又招来母亲数落我的话语。渐渐的,我的哭声越来越小,最后睡着了,让我受伤的心灵休息一下吧,它也很累的。
夜深的时候,我醒了,睁开眼,盯着房顶,仔细想了很多,想着想着,我又哭了,这次不是抽泣,只是流泪,不停的流。
这次考试失利,我很遗憾。
这周是“期中周”。
“期中周”顾名思义就是期中考试的一周,这周十分紧张,一些学习之外的兴趣小组都暂停了,所以老师便开始留下全体同学,在教室里集体复习,而且家庭作业也很多。实在是太烦了,使我每天很晚才做完作业,有一次竟做到了八点多。
期中考试期间,我看课外书的时间也少了很多,只有在学校下课的时间才能安静下来看课外书,但下课依旧是短暂的,短短的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于是我便想:中午有一个多小时午休时间我可以看好一会儿了。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低级可笑的。中午的确到来了,可是却没我想的那样。吃好饭,刚想拿出课外书,罗老师就让我们开始做复习本,一点空隙都没有,除了复习就是复习,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
在家里,虽然比学校要自由一点,可以累的时候在床上躺一会儿,但毕竟要做那么多的作业,还是挺累的,偶尔做得快,还可以看一会儿课外书,晚一点就不行了。
期中就是累啊!我的苦恼大家也知道了吧?那就跟我也来说说你的苦恼吧!
2、新年迎新雪五年级作文450字
今天早晨,我不情愿的被爷爷叫醒,睁开朦胧的双眼,不经意间瞄了一眼窗外,等等,我是不是眼花了?怎么会一片白茫茫?我揉了揉眼睛,确认自己没看错,那是雪!我一蹦三尺高:耶!下雪喽!
走在上学的路上,看着那一片片洁白晶莹的雪花,感觉他们就像是有着生命力一般,如同一位位美丽纯洁的精灵,跳着优美的舞蹈,自天而降,为大地盖上一层白色棉被,最终化为滴滴露水,滋润着还未发芽的新苗。
雪越下越大,我不得不打着伞出门了。可这还是抵挡不住小精灵们前进的脚步。它们向我的脸吹来买一碰到我温热的脸颊,立刻化为一滴晶莹的小水珠。我仔细观察着还没有完全融化的雪花,一看,我愣了:每一片雪花都晶莹剔透,棱角分明,简直是*的完美艺术品,给人类的最大恩赐。
雪已经在地上累积了薄薄一层,白雪皑皑,踩上去软软的。虽然还不至于堆雪人,但是可以搓成一个个的小球,也就是打雪仗。此时是早晨,路上没有伙伴经过,不然我一定和他一起玩个痛快。
原本雪白的积雪,被凌乱的脚步踩黑。不知何时,已停了下来。我看着这些雪,觉得十分惋惜。
20**的雪没理解了。这其中有着人们的期盼与祝福!
3、小学生五年级作文:春天的脚步
春天踩着轻快的脚步来到了我们身边。科分院的小花园的春天更美。
刚一走进花园里,就能闻到一阵阵扑鼻而来的花香。最引人注意的要算这片小草了,它们被春姑娘的脚步惊醒了,从肥沃的土地中慢悠悠爬了出来,随风摇动,好象在赞美着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春风习习地吹来,卸去了披大地身上的银装,给它换上了绿色的外套。草丛里还立着一棵正被春姑娘装点的樱花树,春风温暖的吹开了树上的花蕾,春姑娘用它那神奇的画笔把樱花描绘的格外美丽。
花园的正*有一个清澈见底人工湖,湖中修养一冬的小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阳光洒在湖面上,好似一块正在发光的绿翡翠。就连小鸟也在绿油油的树丛里欢快地飞来跳去,更是把春天点缀得更美丽了。看到这样的春日美景我就莫名地想到一首赞美春天的歌--《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春天。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呀!是它让万物复苏,是它让我们在一次感到了一丝丝的春意。真是应了那句话:“一年之季在于春。”我们不知走过了多少个春天,还不是如此。难道说还有人不喜欢。不喜欢这可爱又迷人的春天。
4、小学五年级爱国作文500字大全
【第一篇】
《开学第一课》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共同来缅怀这段历史。
在晚会的第一篇章重点呈现国歌的故事,邀请93岁的老艺术家秦怡老师登台讲述。秦怡老师不仅用语言重现国歌中描写的真实战斗,还透露了自己与国歌之间的“特殊缘分”。
晚会现场共邀请了三十五位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作为贵宾出席。他们当年以士兵、艺术家、儿童团员等各种身份走过那段岁月,而今最年轻的85岁,最年长的已有98岁。
在这节课上,93岁高龄的秦怡坐着轮椅讲述了国歌的故事。秦怡的丈夫金焰和聂耳是朋友,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因为没有钢琴,就请金焰把这首歌一句一句地试唱出来,聂耳听了以后再进行修改。她反复告诉学生:“国歌的产生不是编出来的,而是在战斗中创作出来的。”
节目中,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扶着助行器走上舞台,坚持站着为学生们讲述父亲的故事。左权牺牲时,左太北还不到2岁。40岁时她接到了妈妈寄来的装有父亲11封家书的包裹。
一口气读完所有的书信,她泪流满面,那时候她才知道,原来有一个那么爱自己的爸爸。
除了左太北,东北抗联女英雄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也来到现场。陈红说,爸爸告诉她,奶奶是英雄,“其实英雄是大家的,奶奶是我自己的。”
作为英雄的后人,她能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工作,踏踏实实做人,不给奶奶的名字丢脸。
【第二篇】
风卷开书页,雨悄悄地点在窗上。
他生在贵族奢华的宫殿中,呐喊在冰冷的国土上,死在绝望与迷惘之中。
“列夫?托尔斯泰”我喃喃道。一位身躯与思想的苦行者,文学使他的思想更脱凡。
雨使整个城市昏昏沉沉,汽车轧过水洼,沉积的雨水再次扬向天空,片刻后再次洒在路牙石上,郁郁寡欢地再次扎堆,电线的常客垂着头躲在风雨吹打不到的地方,一只流浪的猫飞一般地穿过广场,抑郁的黄眼睛发出微弱的幽光。
我站在阳台上,忍受着雨声,为百年之前的文学泰斗轻轻叹惋。他的文学鼓舞了世界,却鼓舞他自己。他曾经穿过一个西伯利亚,经历过战争,苦难,找到了他心中的理想社会,最终却痛苦地发现,这理想中的社会永远无法真正的出现……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路灯亮起温暖的光,我定定地望着它,却突然看到一只肥胖且灰不溜秋的东西,在等边不停地飞舞,我有些厌恶地挪开了目光,寻找那颗属于托尔斯泰的星,书里的他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却又被现实所羁绊,他绝望地死去,却将精神留在了人间。
忽然,“铛铛”声传入了我的耳中,我望见了那只飞蛾,开始一下又一下地撞向路灯。“可笑”我看着它无畏地一下又一下撞击着灯,却永远够不到那一份热,可它还是执着地,不假思索地冲击着,朦胧的“当当”声对我却似乎相当有力,一下又一下地撞在我的心里。列夫·托尔斯泰我突然想到了他,他就像那只愚蠢的飞蛾一样,挥舞着翅膀——他的笔,一下又一下向光明进军,执着的精神使他穿过西伯利亚,穿过战争与苦难,穿过黑暗面前,可他却被迫停止了,却无法超越。最终,他含着痛苦逝去。一只飞蛾让我认识到了他,而他的精神又着实令我感动。
桌上仍伏着那本书,而清晨的阳光则照亮了伟人的名字。
5、五年级关于腊八粥的话题作文
“好香啊。”农历腊八的早上,一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来到饭桌前。这时,一碗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正准备拿起筷子好好品尝一番,妈妈突然走过来笑笑说:“小馋猫,你知道这是什么粥吗?”
我摇了摇头。
“这个是腊八粥,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妈妈说着,拿起勺子了一点粥,吃了下去。“说起腊八粥的来历,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听?”
我开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
妈妈念念有词的讲解着腊八粥的来历:“好了,我开始讲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从此,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了。”
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的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还留有*。喝下了这碗腊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来。
早上,远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准备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在我们家里腊八这天,二件事必做,一是熬腊八粥,二是腌腊八蒜。腊八蒜就是将蒜剥皮后放入醋中,妈妈说这一天腌的蒜会变成碧绿色。很神奇,确实如此。多年来一直以为只有腊八这个节气才能把蒜腌绿,前段时间无意中放入醋中的蒜居然也变绿了,才知道这大概是妈妈为了让我们剥蒜皮而编出的一个美丽的谎言吧。腊八这天我们小孩子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挑豆子,将坏豆子及石子挑出来,这也是最开心的时刻花花绿绿地滩了一桌子,两个姐姐仔细检,我两手抓满豆子,满桌子的和啦,劈啪直往地上掉,惹的她们俩生气。现在挑豆子这项任务妈妈又交给了她的孙子辈,孙女要比他爸爸小时淘气多了。腊八粥里除了各式豆子外,还有红枣、葡萄干、桂元肉、桔皮等,自然少不了米,有大米、小米、糯米、黑米等。熬这种粥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黏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楼飘香,我们都是一路闻着香味上楼的。妈妈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间美食家,上世纪70年代,物质普遍不太丰富,但我们家因有妈妈的粗粮精做,餐桌上总是有吃不尽的美味佳肴。
现在妈妈每年还熬腊八粥,因我在外地吃不上,她会把粥冻到冰箱里等过年回去给我吃。说实话跟过年的佳肴相比,粥算不上什么美味,但妈妈还是年年给我留着,我也会很有兴致地大吃几口,我知道只要这样妈妈就满足了。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厨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俗。
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却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