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爸爸是王高二童话故事
“我亲爱的孩子,我们在这世上是*不可能被接纳的啊——”
说完这番话,妇人轻轻地把怀里的孩子放在一间草屋前面,转身走到河边,纵身跃下。
转眼便过了十五年——
草屋内,一位的老者躺在床上,颤巍巍地伸手握住了眼前少年的大手,深吸了一口气,似乎下了什么决定。过了半响,才缓缓开口说道:
“华宁,爷爷其实有件事一直瞒着你。”
“爷爷……”华宁紧紧的反握爷爷的手,示意爷爷继续说下去。
“其实你不是爷爷的亲孙子……你是十五年前我在门前捡到的婴孩。当年我因为一场森林火灾,失去了妻儿。约莫一星期后的一个早晨,一打开门,还在襁褓的你就被放在地上,怀里放着一封信,信中写着让我照顾好你,我想这就是上天赐予我的礼物吧……”
“照顾好自己啊华宁——”似乎是拼尽全力说完这句话,爷爷两眼一闭,便与世长辞。
“爷爷——”华宁发出一声悲鸣,双眼紧闭,不让眼泪流出,却是徒劳。
三日后,处理完爷爷的后事,华宁在枕头下发现了一封信,是爷爷写的。爷爷除了让他好好照顾自己之外,也希望他去找回自己的身世,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度过一生。
华宁看着那封信,眼中的悲痛逐渐被坚定取代。他决定,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迅速收拾好行囊,华宁踏上了将改变他一生的旅程。
华宁来到了莫西雅大陆的首都——科多。因为脸上那块与生俱来的红色胎记,走在路上他没少被别人指指点点。但他丝毫不在意,在来的路上他早已料想到这种情况。
由于身上也没剩多少钱,华宁打算去找份工作。但,没有任何一间店家愿意收留他,这令他感到很灰心。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走到了城门旁边的办公处,那里的办公人员正拿着一个牌子在吆喝,牌子上面写着:招收守卫!月俸五十金币!
上面写的月俸让华宁很是心动。要知道,五十金币等于普通店家两个月的薪水!于是,找不到工作的“无业游民”华宁便不假思索地走到办公处报了名。因为没什么人去报名,所以办公人员一见华宁前来报名便迅速的盖章通过了他的申请。
第二天,站在烈日下站岗的华宁终于明白为什么待遇这么好却没人去报名了,压根就是因为守卫这份工作太难做了啊!不仅要在烈日下站岗,而且一站就是从早上站到傍晚,普通人根本受不了啊。要不是因为华宁天生身强体壮,早就晕倒在烈日下了。
就这么枯燥地站了一天,回到公家提供的宿舍时,华宁随意吃了一碗面便睡倒在床上。一睡便睡到了站岗时间,眼看就要迟到,华宁洗了一把脸,早餐也没吃便赶到了城门。值夜班的守卫边跟华宁交班边埋怨他为什么迟到,但看在他是新人,一时还不适应,便也没埋怨太久。
又是站了一天,看着来来往往的马车和行人,自己除了盘查一些可疑的人就只能直挺挺地站在原地,华宁感觉挺无奈的。不过这是工作,为了生活也只能继续干下去了。毕竟在找到自己的身世之前得保证自己活得下来啊,总不能被饿死吧。
就这样,枯燥地过了两个多月。今天队长把所有守卫集合起来,特别郑重地叮嘱他们今天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站岗,因为今天是国王要出城的日子,千万不能让人冒犯到国王。
这让无聊了两个多月的华宁心里有点小兴奋,加上来了首都科多这么久都还没看过国王长什么样,所以他一整个早上站岗的时候都处于兴奋的状态。
等了一个早上,连国王的影子都没看到,华宁也逐渐恢复到平日的状态。到了下午,稍微有些打瞌睡的华宁被城内不远处的吵闹声给“弄”精神了。他转头望去,只见一辆装饰比一般马车华丽一些的马车缓缓朝城门驶来,马车的四周围满了一般民众,个个手里拿着鲜花,企图把花献给马车的主人,但都被守护在马车旁的侍卫拦下了。
随着马车越发接近城门,华宁也清楚地听到了民众嘴里喊的词汇——国王。原来那辆就是国王的马车啊,本来以为会更华丽呢。华宁这么想着。也是,听说国王勤政爱民,从不奢侈享受,所以备受百姓爱戴。这次出城想当然也不会太过铺张。
国王从马车的小窗伸出手来和他的子民打招呼,经过城门时,正好看到了正朝他敬礼的华宁。国王看到华宁脸上显眼的红色胎记时,显然楞了一下,随后揭帘让车夫停下马车。步下马车后,民众自动为国王让出一条小路让国王通过,国王难掩激动的走到华宁面前,看了很久,很久。随后国王终于开口: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陛下,我叫华宁。”
“你的母亲可有在城内?”
“不瞒您说,我也在寻找她,说来惭愧,我甚至不知道她是谁。”而且现在一点线索都没有……华宁在心里叹了口气。
“华宁你,三日后进宫来找我,我想我可以给你一个答案。”说完国王便转身上了马车。
国王的一番话像是一颗石子掉进湖里激起了华宁内心的点点涟漪。直到国王的马车走远了他才回过神来。接下来两天,华宁站岗都站得心不在焉,连晚上都是辗转难眠。
终于到了第三天,华宁一大早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后便进宫去了。他紧张地站在殿外等待传召,一直到进殿面见国王时,他的头都是低着的。
“华宁,把头抬起来让我看看。”国王轻声说道。
“是。”华宁听话地把头抬了起来,直视着国王的眼睛。
“没错!就是这双眼睛,如天空一般蔚蓝的眼睛!还有这块心形红色胎记,简直和你的母亲一模一样!”
“我就是你的父亲啊华宁!”此时,国王已激动得从王座站了起来并朝他走来。
“请稍等,陛下,我或许不是很明白您的意思。您说……您是我的父亲?”华宁现在显然有些混乱。
“没错,我知道你现在很混乱,你且听我跟你说明前因后果。”
“是这样的,二十年前,我被前任国王选为国王候选人,不得已要与我的青梅竹马我的爱人,也就是你的母亲分离,进宫接受候选人训练。但是,在那个时候,你的母亲已经怀了你,我却是被迫进了宫。之后为了国家,我必须与邻国公主结婚。在这以后,我也试图找过你的母亲,可是她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怎么找也找不着。原来她是躲在了那个小山村啊……那日在城门看见你的胎记时,我就知道,你就是她的孩子!”
“你的母亲一定是觉得我已经和邻国公主结婚了,她不能再介入我们的生活。可是她不知道,我和邻国公主在一年之后就因为彼此意愿分开了啊……”
“那,请问母亲现在人呢?”华宁不明白母亲生下他后究竟是去了哪里,为什么从未去探望过他。
“有人目睹,你的母亲……在生下你后不久便投河了。”国王早已泪流满面。
“怎么会……”华宁迟疑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紧紧拥抱着国王,他的父亲。
“所以华宁,我已经失去了你的母亲,我不能再失去你了。回来我身边好吗?接受训练,继承我的王位。”国王用恳求的眼神望着华宁,期盼着他的回复。
“好,我只希望我们能够团圆,哪怕母亲已经……”华宁再次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当天傍晚,国王便迫不及待的把找到儿子的这个好消息告诉所有人。在这之后,华宁也搬进宫里接受继承人训练。凭他强健的体格与聪慧的头脑,加上他的努力,只用了四年,便掌握了继承人所需要学习的所有事情。见状,那些一开始不同意国王贸贸然把这个男孩当成继承者的大臣,也都闭上了嘴。
如今,华宁和国王一样,都是受着众人爱戴的上位者。这两人有时候还会互相开玩笑似的比较谁收到的鲜花比较多呢!
拓展阅读
1、王子童话故事《爱和友谊》
某村有一个农民,他妻子生了两个儿子。孩子一年比一年大,而父母却一年比一年老。当大儿子张马满二十岁时,他结了婚。张马结婚后,没有离开年老的父母,仍旧同他们住在一起,使老人们不必有任何操心的事。
不久小儿子也结婚了。他叫张洙。张洙住在村子的另一头,经营自己的家业。他日子不好过,好不容易盖了一间房子,却又没有东西耕地。后来,有了犁,但又没有钱买牛。后来买了牛,可又交不出地主的租。好在张洙很勤劳,他到地里干活比别人都早,收工比人家都迟。
小兄弟日子不好过,老大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不仅要关心妻子、儿子,还要关心老父母。虽然两兄弟过着半饱半饥的生活,操心的事很多,但他们却很和睦,从不吵架。
有一年秋天,张马称了一下米,心想:我的粮食不多了,一共只有十袋,但弟弟还要少,应该帮助他。
天黑了,张马背了一袋最好的米,向弟弟家走去。路上,他遇到一个人,不过由于天黑,看不清是谁。张马把米背到弟弟家里,放下了米,又急忙回家,准备再给弟弟背一袋米来。当张马回到家里一看,却搞胡涂了。他原来有十袋米,刚才背走了一袋,可现在还是十袋,一袋没有减少。可他来不及多想,又背上一袋,向弟弟家走去。
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了一个人,但因天黑,看不清面孔。张马回到家里,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况:他的十袋米,现在还是十袋,真奇怪!
“要是这样的话,我给他背两袋去!”张马自言自语他说。
于是,他又顺着熟悉的小道,到林子另一头去了。这时,月亮出来了,照亮了小路,背着米走路容易了。当张马刚走到半路上时,看到迎面又走来一个人,这人也背着东西。当那人走近时,张马认出来了,原来是自己的弟弟!
“弟弟,那么晚了,你还要上哪几去?”张马问。
“哥哥,你这么晚到哪里去?”张洙问。
两兄弟马上明白了,大家高兴地笑了。原来张洙也决定帮助哥哥,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他们在同一时间互相给对方背米。所以,张马的米虽然背走了两袋,但还是没减少。
说着,兄弟俩又笑了,他们互相拥抱,背起米袋走了。米袋虽然很重,但他们却一点都不觉得。原来,兄弟的爱和友谊使任何重的担子都变轻了。
2、童话故事:技艺高超的猎人
引导语:技艺高超是什么意思大家知道?下面是一篇关于技艺高超的猎人的童话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锁匠,他对父亲说他要离开家到世界上闯荡,寻找他的幸福,技艺高超的猎人-童话故事。“很好呀,”父亲答道,“我非常赞同你的想法。”随后给他一些旅费,于是他走遍各处,四处寻找工作。过了一段时间,他决定不再作锁匠了,因为他已经厌烦,并开始对狩猎感上兴趣。一次在途中,他遇到了一个穿绿衣的猎人,猎人问他从哪儿来到何处去。年轻人回答他是一个正在学徒的锁匠,可是他对这一行已经失去了兴趣,狩猎成了他喜欢的工作,他因而要求猎人教他打猎。“哦,好啊。”猎人说,“如果你愿意跟我走的话。”年轻人跟他去苦练了多年,学成后,他希望能到别处施展本领。猎人没有别的什么东西可送给他,只将一杆***赠给了他作为礼物,用这杆枪他可以任何时候都百发百中。他带着枪出发到了一座森林,这座大森林非常之大,一天都走不到头。入夜,为了防止野兽的袭击,他爬上一棵高树。到了午夜,他发现远处有一点亮光在闪烁,透过密密的树枝仔细观察,他将亮光的方向牢记在脑子里。然后他摘下帽子,朝着亮光扔去,这样可以从树上下来,按着帽子的方向走。他爬下树来捡起帽子,戴在头上,然后一直地住前走去。
发现越往前走亮光越大,当靠近的时候,他看见有一堆很大的篝火,旁边坐着三个巨人,火上架着铁叉,他们正在烤一只牛。这时一个巨人说:“我先尝尝这肉熟了没有。”说完撕了一块,正要往嘴里放,猎人一枪把肉从他手里打掉了。“啊哈,”巨人说,“好大的风呀,把肉从我手中给刮掉啦!”说完他又拿了一块准备咬,猎人又是一枪给射飞了。巨人回手给旁边的另一个巨人一记耳光,恼怒地嚷道:“你为何把我的肉给打掉?”“不是我打的,”另一个辩解,“一定是个神枪手给射掉的。”巨人又拿起一块,猎人又是一枪从他手中射飞。这时巨人说:“能从我嘴里!把肉射掉,那一定是个神枪手了,这人将对我们有用。”随后他大声叫道:“神枪手,出来吧,到火边同我们坐在一起,饱餐一顿,我们不会伤害你的;如果你不出来,我们可就要动武了,那你就死定啦!”听到此话年轻人走出来,跟他们说他是个技艺高超的猎人,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他瞄准,就百发百中。于是他们表示如果他能入伙,他们决不会错待他。并告诉他林子外边有一个大湖,湖后面有一座塔,塔里关着一位可爱的公主,他们非常想把公主抢出来。“可以呀,”他答应,“我这就把她给你们救出来。”然后他们又叮嘱道:“可还有点事,那里有只小狗,只要有人走近它就叫。它一叫,王宫里的所有人就都醒啦,这就是我们到不了近前的原因,你能把它给打死吗?”“没问题,”他说,“这对我来说,小事一桩。”吃完肉,他登上一条船,划向湖的对岸。他一上岸小狗就跑了过来,它刚要叫的时候,猎人举起枪把它射*。
姑娘仍旧睡得很香,她全身裹在睡衣中,他又从睡衣上面剪下一块,同其它的东西放在一起,可是他没有碰姑娘一下。在姑娘香甜的梦乡中,他轻手轻脚地离开了,当他到了大门旁,巨人们仍旧在外边等着他,他们以为他会把公主带出来。他叫他们进来,说姑娘已经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可是他无法把门打开,不过有一个洞他们可以钻进来。第一个走过来,猎人抓住巨人的头发,把他的脑袋揪了进来,然后用他的剑一下子给砍了下来,又将身子拉了进去。他又叫第二个过来,用同样的方法砍下他的头,随后他又杀*第三个。此时他感到一阵欣慰,因为他把美丽的姑娘从她敌人的手中解救了出来,随后他把巨人的舌头割下来装进背包里。现在他想到:“我要回家去看父亲,让他知道我取得的成绩,然后我就走遍世界。愿我能一帆风顺地得到*的恩典。”
当王宫里的国王醒来时,他发现了三具巨人的尸体。他到女儿的卧室唤醒了她,问是谁把巨人杀了?她回答:“亲爱的父亲,我一直在睡觉,所以我不清楚。”可当她起来要穿拖鞋时,发现右脚的鞋没了,再看围巾被剪去了右边的一角,睡衣也被剪去一块。国王下令全体王宫的人员、士兵和所有在场的人集合,问是谁救了他的女儿,并杀*巨人。这时站出一名队长,他是一个长着一只眼睛而且相貌丑陋的人,他报告说是他干的。老国王听后说鉴于他立下了大功,觉得应该娶他的女儿为妻。没想到公主却说:“亲爱的父亲,如果我嫁给他,还不如我自己远走高飞呢。”可是国王一意孤行,说如果公主不愿意下嫁与他,那么她就得**皇家的服装,换上农民的衣服,离开王宫,还命令她找一个陶匠,去卖陶器。于是她**华丽的宫服,找到一个陶匠,赊买出许多陶器,摆摊叫卖,答应陶匠如果傍晚时卖掉陶器就还他钱。国王让她在一个街角摆摊卖陶器,又安排一些农民驾着马车将陶器压成碎片。当国王的女儿在街上摆好摊时,常常会冲过来几辆马车,将她所有的陶器压得粉碎。这时她会哭着说:“天哪,我可怎么赔呀?”国王以为这样就可以强迫女儿嫁给队长,不料她又找到那个陶匠请求他再次赊卖些给她。
接着他又给她看拖鞋,围巾的一角和一片睡衣。见到这些,她欣喜万分,原来他就是她的救命恩人。于是他们一同去见国王,把国王带到小棚子里,公主将国王领进自己的屋内,告诉他猎人就是将她从巨人手中救出来的人。当国王见到所有的物证时,他已不再怀疑了,并且表示他非常高兴了解了事情的经过,猎人应该娶她为妻。姑娘打心眼里乐意,她把猎人装扮成一个外国阔佬,国王命令设宴款待。他们在餐桌旁落座,队长坐在国王女儿的左边,猎人坐在右边,队长以为他是一个到访的外国贵族。在他们饭饱酒足后,老国王让队长猜几样东西:“假如有人说他杀*三个巨人,当他被问到巨人的舌头在哪里,他不得不去看巨人的嘴,可是巨人的嘴里没有舌头,你说这是怎么一回事?”队长回答:“那么他们根本就没长着舌头。”“不对,”国王反驳,“每种动物都有舌头。”他接着又问做出这样答复的人应该如何处置,队长回答:“应该碎尸万段。”于是国王便说,他宣布了对自己的判决。队长于是被投入监狱,后来又被尸分成四块。猎人成了国王女儿的夫婿,在此之后,他将他的父母带来同住,他们一起生活得非常美满幸福。老国王去世后,他继承了王位。
3、安徒生童话故事《恶毒的王子》
——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恶毒而傲慢的王子,他的全部野心是想要征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使人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害怕。他带着火和剑出征;他的兵士践踏着田野里的麦子,放火焚烧农民的房屋。鲜红的火焰燎着树上的叶子,把果子烧毁,挂在焦黑的树枝上。许多可怜的母亲,抱着赤裸的、仍然在**的孩子藏到那些冒着烟的墙后面去。兵士搜寻着她们。如果找到了她们和孩子,那么他们的恶作剧就开始了。恶魔都做不出像他们那样坏的事情,但是这位王子却认为他们的行为很好。他的威力一天一天地增大;他的名字大家一提起来就害怕;他做什么事情都得到成功。他从被征服了的城市中搜刮来许多金子和大量财富。他在京城里积蓄的财富,比什么地方都多。他下令建立起许多辉煌的宫殿、教堂和拱廊。凡是见过这些华丽场面的人都说:“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他们没有想到他在别的国家里造成的灾难,他们没有听到从那些烧毁了的城市的废墟中发出的呻吟和叹息声。
这位王子瞧瞧他的金子,瞧瞧他那些雄伟的建筑物,也不禁有与众人同样的想法:
“多么伟大的王子啊!不过,我还要有更多、更多的东西!我不准世上有任何其他的威力赶上我,更不用说超过我!”
于是他对所有的邻国掀起战争,并且征服了它们。当他乘着车子在街道上走过的时候,他就把那些俘虏来的国王套上金链条,系在他的车上。吃饭的时候,他强迫这些国王跪在他和他的朝臣们的脚下,同时从餐桌上扔下面包屑,要他们吃。
现在王子下令要把他的雕像竖在所有的广场上和宫殿里,甚至还想竖在教堂神龛面前呢。不过祭司们说:
“你的确威力不小,不过*的威力比你的要大得多。我们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那么好吧,”恶毒的王子说,“我要征服*!”
他心里充满了傲慢和愚蠢,他下令要建造一只巧妙的船。他要坐上这条船在空中航行。这条船必须像孔雀尾巴一样色彩鲜艳,必须像是嵌着几千只眼睛——但是每只眼睛却是一个炮孔。王子只须坐在船的*,按一下羽毛就有一千颗子弹向四面射出,同时这些枪就立刻又自动地装上子弹。船的前面套着几百只大鹰——他就这样向太阳飞去。
大地低低地横在下面。地上的大山和森林,第一眼看来就像加过工的田野;绿苗从它犁过了的草皮里冒出来。不一会儿就像一张平整的地图;最后它就完全在云雾中不见了。这些鹰在空中越飞越高。这时*从他无数的安琪儿当中,先派遣了一位安琪儿。这个邪恶的王子就马上向他射出几千发子弹;不过子弹像冰雹一样,都被安琪儿光耀的翅膀撞回来了。有一滴血——唯一的一滴血——从那雪白的翅膀上的羽毛上落下来,落在这位王子乘坐的船上。血在船里烧起来,像500多吨重的铅,击碎了这条船,同时把这条船沉沉地压下来。那些鹰的坚强的羽毛都断了。风在王子的头上呼啸。那焚烧着的船发出的烟雾在他周围集结成骇人的形状,像一些向他伸着尖锐前爪的庞大的螃蟹,也像一些滚动着的石堆和喷火的巨龙。王子在船里,吓得半死。这条船最后落在一个浓密的森林上面。
“我要战胜*!”他说。“我既起了这个誓言,我的意志必须实现!”
他花了七年工夫制造出一些能在空中航行的、精巧的船。他用最坚固的钢制造出闪电来,因为他希望攻破天上的堡垒。他在他的领土里招募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当这些军队排列成队形的时候,他们可以铺满许多里地的面积。他们爬上这些船,王子也走进他的那条船,这时*送来一群蚊蚋——只是一小群蚊蚋。这些小虫子在王子的周围嗡嗡地叫,刺着他的脸和手。他一生气就抽出剑来,但是他只刺着不可捉摸的空气,刺不着蚊蚋。于是他命令他的部下拿最贵重的帷幔把他包起来,使得蚊蚋刺不着他。他的下人执行了他的命令。不过帷幔里面贴着一只小蚊蚋。它钻进王子的耳朵里,在那里面刺他。它刺得像火烧一样,它的毒穿进他的脑子。他把帷幔从他的身上撕掉,把衣服也撕掉。他在那些粗鲁、野蛮的兵士面前一丝不挂地跳起舞来。这些兵士现在都讥笑着这个疯了的王子——这个想向*进攻、而自己却被一个小蚊蚋征服了的王子。(1840年)
这篇小故事最初发表于1840年10月在哥本哈根出版的《沙龙》杂志上。安徒生在他的手记中说,这是一个在民间口头上流传的故事,他记得很清楚。于是,就写成一篇童话,把这个故事的这样内涵意义表达出来:一个貌似凶猛、不可一世的暴君——即现代所谓的*者——往往会在一些渺小的人物手上栽跟头,导致他的“伟大事业彻底失败”。这个故事中的王子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会被一个钻进他的耳朵里去的小蚊蚋弄得最后发了疯。
4、中国童话故事《煮海治龙王》
不知是哪朝哪代,舟山西南面的一个小岛上遍地埋着黄灿灿的金子,所以人们称它“金藏岛”。
后来,这满岛藏金子的消息被贪得无厌的东海龙王知道了。他为了独吞这满岛藏金的宝地,竟调遣龙子龙孙、虾兵蟹将,涨潮的涨潮,鼓浪的鼓浪,直向金藏岛扑来。眨眼间,恶浪滔天,狂风大作,金藏岛上树倒屋坍,人们呼爹哭娘,一派凄惨景象。
金藏岛东首有座纺花山,山上住着一位纺花仙女,她目睹东海龙王无端作恶,残害百姓,心中忿忿不平。于是她手拿神帚,朝海面轻轻一拂,漫上山来的滚滚潮水、滔滔巨浪,就哗的一声向后倒退了。金藏岛上幸存的男女老少,都纷纷逃往纺花山避难。
纺花仙女摇身一变,化作一位白发苍苍的百岁阿婆,拄着拐杖对大家说:
“龙王水淹金藏,黎民百姓遭殃。若要保住金藏,随我把花来纺。纺花织成渔网,下海斗败龙王!”
大家听了百岁阿婆的话,不论男女老少都来纺花织网。纺呀织呀!织呀纺呀!整整忙了七七四十九天,织出了一顶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
渔网织成了,派谁下海丢斗龙王呢?人群中跳出一个小孩,拍着胸脯说:
“我去!”
乡亲们一看是海生,不禁心里凉了半截。海生是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乳气还未脱,穿着开档裤,怎能下海斗龙王?纺花仙女却乐呵呵地说:
“下海斗龙王,贵在有胆量,就让海生去吧!”
接着,她拿出一套金线衣,给海生穿上,又向海生传授了斗龙的秘诀。
海生穿上金线衣,顿觉全身一阵酥痒,他遵照纺花仙女的嘱咐说了声:“大!”浑身上下的肌肉疙瘩立刻一块块鼓了起来,越来越大,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力大无穷、顶天立地的巨人。众乡亲一个个着得目瞪口呆。这时,海生毫不费动地拿起那顶九九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辞别纺花仙女和众乡亲,迈开大步,奔下纺花山,扑通一声跳进了*大海。
谁也奇怪,海生游到哪里,哪里的潮水海浪就为他让路。原来海生穿的金线衣是纺花仙女特地为他编织的避水宝衣呢!
不一会儿工夫,海生来到海中,取出金线网往下一抛,说声:“大!”那网??天盖地撒向大海。万万想不到,第一网收起,就擒住了东海龙王的护宝将军??狗鳗精。海生听纺花仙女说过,只要擒住狗鳗精,就可得到煮海锅;有了煮海锅,就能保全金藏岛。他开心极了,命令狗鳗精快快交出煮海锅来!
金线网越缩越小,被罩在网中的狗鳗精痛得死去活来,为了活命,只得乖乖地带着海生到东海龙宫的百宝殿去拿煮海锅。
百宝殿金光万道,殿内九缸十八排,缸缸盛满了奇珍异宝。海生什么都看不上眼,单单拾起一只黑乎乎的煮海锅,就急匆匆回纺花山来了。
海生和大家一道按照纺花仙女的指点,在海边支起煮海锅,舀来一勺东海水,烧旺一堆乾柴火,哺哩咱啦煮起来。煮呀!煮呀!一炷香过去了,煮得海水冒热气;二炷香过去了,煮得海水起白泡;三炷拄香过去了,煮得东海龙王老老实实浮出水面,后面跟着一帮气喘嘘嘘的龙子龙孙、虾兵蟹将,直喊饶命!
“退潮息浪,还我金藏。否则,我就煮烂你这个海龙王!”
东海龙王连连打揖,急忙下令潮退三尺,浪息三丈。
金藏岛终于又露出水面重见天日。
谁知,等海生端开锅,熄了火,海龙王又突然涨潮鼓浪,一个浪头将煮海锅卷得无影无踪了。
“怎么办?”海生急得直跺脚。这一脚非同小可,跺得地动山摇!所有埋藏在地下的金子,都被海生跺了出来,纷纷飞向海岸,落在滩头。眨眼之间,??成了一到金光闪闪的大海塘,任凭潮涌浪翻,金塘巍然屹立,纹风不动。
自此以后,海龙王再也不敢来掀风作浪,黎民百姓也可安享太平,而“藏金岛”也被人们改称为“金塘岛”了。
5、格林童话故事第:蜂王The queen bee
引导语:蜂王是一种膜翅目、蜜蜂科类生物,是*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下文是有关格林的童话故事《蜂王》,有中英文对照,欢迎大家阅读!
从前,有两个王子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长见识。出去不久,却过起了挥金如土的腐化生活,根本不想再回家了。他们的弟弟--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矮子--出门要去寻找他的两个哥哥。当他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他们后,他们却嘲笑他,说他年轻,不懂世务,应该想办法出去游历游历,他们如此聪明,对这个世界有时也还不能应付。这样,他们三人一起踏上了游历的旅程。
他们首先遇到的是一座蚁穴。两个哥哥要把它推倒挖开,想看看那些可怜的蚂蚁在惊慌之下是如何乱窜,如何搬运它们的蚁卵的。但小矮子却说:"让这些可怜的小生灵自由地生存吧,我不能容忍你们给它们添麻烦,扰乱它们安宁的生活。"在他的极力反对下,两个哥哥只得打消念头,从旁边走了过去。
不久,他们来到了一个湖泊旁,湖中水面上有许许多多的野鸭在游动。两个哥哥想抓两只鸭子来烤了吃,但小矮子说:"让这些可怜的生灵自由地生存吧,你们不要杀死它们。"
在他的反对下,他们只好又走了。
随后他们来到一棵大树前,蜜蜂在树干上的一个洞内筑起了一个大蜂巢,好多蜂蜜从树干上流了下来。两个哥哥要在树下放一把火,把蜜蜂统统烧死,以便得到树洞内的蜂蜜。但小矮子拦住他们说:"让这些可怜的小蜜蜂自由自在地生存吧,我不能让你们烧死它们。"
最后,三个兄弟来到了一座城堡,他们经过马厩时,看到一些骏马站在里面,但都是一些大理石做的,城堡里看不到一个人。他们穿过一间又一间房子,终于发现了一扇上面有三把锁的门,门上有一个窗口,从窗口可以看到房子里的一切。往里面一瞧,他们发现房子里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连叫了两声,那老人都没有听见,叫第三声时,他才站起来要他们把锁打开,让他走出房间。
出来后,他一句话也没说,也不许他们乱动,默默地将他们领到了一张漂亮的桌子旁,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好吃的东西。吃饱喝足之后,他又给他们每人安排了一间卧室睡觉,然后就一声不吭地走了。
第二天早晨,他来到老大的卧室,将老大带出房间,来到一张大理石桌子前。桌子旁边有三个石碑,看了碑上的刻文,老大才知道这个城堡竟是被魔法控制着,因为石碑上刻着的是如何才能把这座城堡从魔力控制之下解脱出来的方法。第一条碑文是:在森林的苔藓下面,散落着公主的一千颗珍珠,必须把它们全部找到,如果在太阳下山前还缺一颗没找齐,那个寻找的人就将变成大理石。
大哥出发了,他找了一整天,但夜幕降临时,他找到的珍珠还不到一百颗,所以,他像碑文上所说的一样变成了石头。
第二天,二哥也冒险去了。但他的结果也不比大哥好多少,他只找到一百颗珍珠,因此同样变成了石头。
最后轮到小矮子了,他在苔藓中翻找着。可要找到珍珠实在太困难了,这活也太苦太累,他伤心地坐在石头上哭了起来。就在他处于绝望之时,曾被他救过的蚁王给他帮忙来了。它带来了五千蚂蚁,那些蚂蚁很快就把所有的珍珠都找到了,并把它们搬在一起堆成了一大堆。
第二条碑文说:必须把公主卧室的钥匙从湖中捞出来。小矮子来到湖边,那两只他救过的鸭子正在湖中戏水。它们看见他后,马上游过来问他此行的目的,了解了他的困难后,鸭子们立即潜入水中,很快就从湖底把钥匙捞了上来。
第三件事最难,就是要从三个公主中找出最年青,最美丽的小公主。但她们三个都一样漂亮,长相完全相同。他得知的唯一线索就是大公主吃过一块糖,二公主吃过一些糖浆,小公主吃过一满勺的蜂蜜,他要找出到底是哪一个吃过蜂蜜。
那个曾被小矮子救过、幸免于火灾的蜂王来了。它在三个公主的嘴巴上嗅了嗅,最后停在了那个吃过蜂蜜的小公主嘴上,小矮子知道那一定就是小公主了。魔法被解除了,所有变成石头的人都醒了过来,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貌,小矮子和年青美丽的公主结了婚。公主的父亲过世之后,小矮子当上了国王,他的两个哥哥也娶了另外二个公主为妻子。
蜂王英文版:
The queen bee
Two king's sons once started to seek adventures, and fell into a wild, reckless way of living, and gave up all thoughts of going home again. Their third and youngest brother, who was called Witling, and had remained behind, started off to seek them; and when at last he found them, they jeered at his simplicity in thinking that he could make his way in the world, while they who were so much cleverer were unsuccessful.
But they all three went on together until they came to an ant-hill, which the two eldest brothers wished to stir up, that they might see the little ants hurry about in their fright and carrying off their eggs, but Witling said, "Leave the little creatures alone, I will not suffer them to be disturbed."
And they went on farther until they came to a lake, where a number of ducks were swimming about. The two eldest brothers wanted to catch a couple and cook them, but Witling would not allow it, and said, "Leave the creatures alone, I will not suffer them to be killed."
And then they came to a bee's-nest in a tree, and there was so much honey in it that it overflowed and ran down the trunk. The two eldest brothers then wanted to make a fire beneath the tree, that the bees might be stifled by the smoke, and then they could get at the honey. But Witling prevented them, saying, "Leave the little creatures alone, I will not suffer them to be stifled."
At last the three brothers came to a castle where there were in the stables many horses standing, all of stone, and the brothers went through all the rooms until they came to a door at the end secured with three locks,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door a small opening through which they could look into the room. And they saw a little grey-haired man sitting at a table. They called out to him once, twice, and he did not hear, but at the third time he got up, undid the locks, and came out. Without speaking a word he led them to a table loaded with all sorts of good things, and when they had eaten and drunk he showed to each his bed-chamber.
The next morning the little grey man came to the eldest brother, and beckoning him, brought him to a table of stone, on which were written three things directing by what means the castle could be delivered from its enchantment The first thing was, that in the wood under the moss lay the pearls belonging to the princess - a thousand in number - and they were to be sought for and collected, and if he who should undertake the task had not finished it by sunset, if but one pearl were missing, he must be turned to stone. So the eldest brother went out, and searched all day, but at the end of it he had only found one hundred; just as was said on the table of stone came to pass and he was turned into stone. The second brother undertook the adventure next day, but it fared with him no better than with the first; he found two hundred pearls, and was turned into stone. And so at last it was Witling's turn, and he began to search in the moss; but it was a very tedious business to find the pearls, and he grew so out of heart that he sat down on a stone and began to weep. As he was sitting thus, up came the ant-king with five thousand ants, whose lives had been saved through Witling's pity, and it was not very long before the little insects had collected all the pearls and put them in a heap.
Now the second thing ordered by the table of stone was to get the key of the princess's sleeping-chamber out of the lake. And when Witling came to the lake, the ducks whose lives he had saved came swimming, and dived below, and brought up the key from the bottom.
The third thing that had to be done was the most difficult, and that was to choose out the youngest and loveliest of the three princesses, as they lay sleeping. All bore a perfect resemblance each to the other, and only differed in this, that before they went to sleep each one had eaten a different sweetmeat, the eldest a piece of sugar, the second a little syrup, and the third a spoonful of honey. Now the Queen-bee of those bees that Witling had protected from the fire came at this moment, and trying the lips of all three, settled on those of the one that had eaten honey, and so it was that the king's son knew which to choose.
Then the spell was broken; every one awoke from stony sleep, and took their right form again. And Witling married the youngest and loveliest princess, and became king after her father's death. But his two brothers had to put up with the two other sisters.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