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溪庄访旧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1 21:14:41

月夜溪庄访旧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柴望

山山明月路,何处认梅花?

石色冷如水,溪流白似沙。

清吟幽客梦,华发故人家。

相见即归去,已应河汉斜。

(1)颔联“不着‘月’字,却尽显月色”,请简要赏析。(4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所访“故人”的形象特点。(4分)

参***:

(1)(4分)路边石头看上去像浸满了一泓寒水,溪流远望去好似一片白沙。(2分)夜色中这种视觉上的变化显然是源于月光的作用,月光将溪庄内外都笼罩在一派幽寂清冷的氛围中。(2分)

(2)(4分)前两联通过明月、梅花、冷石、白溪等意象,勾勒故人所居环境的清幽明净,衬托故人高雅脱俗的形象特征;(2分)第三联写在故人家里,(看到他已是满头华发,在寒夜清吟声中这位优雅的高人似乎正沉浸在缥缈的梦境中,)通过描绘故人的言谈、容貌表现故人远离世俗、淡定洒脱的隐士特征。(2分)

山山都是明月白露,何处还能认出梅花?月光下,石室清冷似水;溪流里,洁白到处是沙。幽客清吟,缥缈似梦,满头华发,相见于故人家。才见就要归去,这时,正是河汉西斜。

诗中“明月”、“梅花”、“石室”、“白沙”等词,在品质上显得清冷,刚直、洁净,孤幽等。这些外在环境与诗人及其旧友的人格融为一体,使你用感官和肌肤就能触接到这些理性的品格。

这首诗意境清迥幽冷,语言明洁省净。写景是为了写友,写友也就是写己,即景即友即己,三者融为一体。所表现的意境正是遗民们离世高蹈、洁身自好的精神。

拓展阅读

1、白居易诗《村》原文

【**--

霜草苍苍虫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

明荞麦花如雪。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光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这首诗没有惊人之笔,也不用艳词丽句,只以白描手法画出一个常见的乡村之。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却清新恬淡,诗意很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苍苍霜草,点出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的凄清。行人绝迹,万籁无声,两句诗鲜明勾画出村的特征。这里虽是纯然写景,却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萧萧凄凉的景物透露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感情。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比直接抒情更富有韵味。

“独出门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诗中的过渡,将描写对象由村转向田野;又是两联之间的转折,收束了对村萧疏暗淡气氛的描绘,展开了另外一幅使者耳目一新的画面:皎洁的光朗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远远望去,灿烂耀眼,如同一片晶莹的白雪。

明荞麦花如雪”,这是十分动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画美景*了诗人,使诗人暂时忘却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发出不胜惊喜的赞叹。这奇丽壮观的景象与前面两句的描写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诗人匠心独运地借自然景物的变换写出人物感情变化,写来灵活自如,不着痕迹;而且写得朴实无华,浑然天成,来亲切动人,余味无穷。《唐宋诗醇》称赞它“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

对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的理解:因前后描写的景物不同,表达出诗人由孤独寂寞而兴奋自喜的感情变化。诗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乡村景,于清新恬淡中蕴含了浓浓的诗意。诗中描写村,既有萧瑟凄凉,也有奇丽壮观,对比中构成乡村景。

2、龙井题名记《龙井题名记》原文

:本文以入山访友为线索,具体地记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踪,描写了下西湖山林的景物,“游”的味道显然浓一些。虽然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但对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描绘,以善于创造清幽的气氛,同样也体现了词人秦观的气质和艺术特色。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秦观《淮海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以书邀余入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出郭,日已夕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濯足于惠因涧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谒辨才于朝音堂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明,可数毫发。

3.作者为什么有“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请结合第二段画线处内容简要分

参***

1.(1)书:信。

(2)比:等到。

(3)濯:洗、洗涤。

(4)谒:拜访

2.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意思对即可。)

3.隐显的灯火、蓊郁的草木和悲鸣的急流所组成的景出奇优美、幽寂,让作者悦耳悦耳,内心沉静、澄明,故而情不自禁地发出“殆非人间之境”的感叹。(意思对即可。)

【注释】

1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本名龙泓,原指山泉,龙井是以泉名井。附近环山产茶,即著名的西湖龙井茶。题名:题写姓名,以留作纪念。2过杭:经过杭州。3会稽:今浙江绍兴。4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天竺寺讲经,元丰二年(1079)住寿圣院。辨才和下文提到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5比出郭:等到出城的时候。“比”,。“郭”,外城;这里指杭州城。6日夕:将近黄昏。7航:渡。普宁:寺庙名。8道人:即僧人。参寥:法号道潜,自号参寥子,有诗名。9“问龙井”三句:意谓我询问辨才大师派来的轿子在哪里,参寥便说,因我没有按时到达,轿夫已经抬回去了。“篮舆”,竹轿。10天宇开霁(jì):天空晴朗。“霁”,雨过天晴。11杖策:拄着手杖。并湖:沿湖。12雷峰:峰名,在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有塔,即雷峰塔。13南屏:山名,在杭州清波门西南九曜山东。14灵石坞:山名,在杭州小麦岭西南,一名积庆山。15支径:小路。16憩(qì):休息。龙井亭:辨才法师所建。17酌泉:舀取泉水。据石:靠着石头。18庐舍:房屋。或:间或,有的。隐显:忽明忽暗。19激激:形容水流迅疾。20“殆非”句:意谓这一路的情景,恐怕不是人间所有的。21行二鼓矣:快二更天了。“行”,将要。22始:才。寿圣院:寺院名,离龙井约一里地。23谒(yè):拜见。

【文学常识】

秦观(1049一1100),字太虚,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授定海主簿。哲宗元祐时,官至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符年间,屡次被贬,流转郴州(今湖南郴州)、雷州(今广东海康)等地。徽宗继位,遇赦内迁,途中死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年轻时得到苏轼的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以词著名。有《淮海集》。

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注:法号或人名)大师,通过书信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参寥)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轿子,(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做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注:山沟)洗脚(注:意为赤脚涉过惠因涧),进入灵石坞,意外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上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斟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历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灯火若隐若现,草木长得蓊蓊郁郁,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到了)二更天,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谒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

本文以入山访友为线索,具体地记述了出郭、渡湖、穿林、登山的行踪,描写了下西湖山林的景物,“游”的味道显然浓一些。虽然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但对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描绘,以善于创造清幽的气氛,同样也体现了词人秦观的气质和艺术特色。

3、春江花原文春江花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悬挂。

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亮,江上的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

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亮在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舟在漂荡?什么地方有人在明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

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随着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光,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已过了一半自己却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亮又要西落。

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道有几人能趁着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注释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芳甸(diàn):芳草丰茂的原野。甸,郊外之地。

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形容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在这里比喻光皎洁,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tīng):沙滩。

纤尘:微细的灰尘。

轮:指亮,因为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轮。

穷已:穷尽。

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年年望相似”。

但见:只见、仅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扁舟,小舟。

楼: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裴回:指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华:光。

文:同“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作xiá)。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jié)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趁着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4、春江花原文春江花

作者:张若虚 〔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轮。

江畔何人初见?江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楼?

可怜楼上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裴回 一作:徘徊)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复西斜。

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几人归,落摇情满江树。(落 一作:落花)

5、春江花原文春江花

诗从被写出来的那刻起,沉淀的就是其本身写者的心情。后人,纵使有多高深的造诣或者怎样的心情的历史性重叠,都没有办法真正的解释。所以,现在我写这篇文,充其量就是挖掘一点我自己情绪的断章,凑不上什么。——题记

春江花的诗评泛滥,网上什么版本的都有,若是此时我再浓墨于其字词运用的引经据典,大概就逃不出捡人剩下的落魄甚至会遭蒙抄袭的嫌疑。所以作罢,写写我的理解就够了,所谓托物言志或者抑扬顿挫之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留给有水平的大家去做吧。

春江花的长度还算适中,可是为了把自己融入进里,也着实花了我不少功夫。诗,最忌讳的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进而不同的语调流转,都有极大的可能让诗原本的意境面目全非。人和人之间,不是这么容易便能驾驭了彼此的心情。所以我选择抄写,整整一上午高山流水地沉浮在字里行间,感情毫无预兆地就漫溢了出来。

张若虚连字号都不为人详,沧海一粟地茫然在唐朝灿如繁星的诗人堆里,却仅凭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春江花归于乐府,带有乐府诗一贯的情愫,缕缕歌章唱的都是诗人曲婉的离愁,通篇一般的浅显,不需要任何的注解,一个离人立于江岸的形象便跃然印入眼帘。我看见他背着双手,傲然地仰头望向无垠的汪汪白水,赞叹自然的浩淼荡漾,心意空洞眼神苍白如昼,流露出了怎样的一种哀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共潮生。”他站在辽阔到分不清哪里是海岸线的水边,在熏风里望见明凄楚地随潮涌滚而来,好像听不见浪涛的呱噪和海鸟的悲鸣,行云流水地营造了他自己不*扰的安静和美景。是了,春江某种程度上成了他情愫的归宿,寄托了他的情成就了他的美,顺便再给我们精彩回放了那晚的色妖娆。色美,在诗人的乡思离愁里,却如蚌体内的珍珠,是凄苦的延伸和凝固。诗人看“滟滟随波千万里”,影倒映,水波涟漪,却突然感到了心理不平衡:为什么笼春江千万里,我却望穿了秋水也望不见家舍屋顶的袅袅炊烟!就连江边的芳甸也因为有江流不息的陪伴,惹人妒忌。

或者他突然发现亮其实和自己一样孤独。明爱慕着春江,却苦于时空蹁跹,一天一地,惟能只知昼不知岁地映照着白水,不离不弃。就如诗人自己一样,望这长水,只期盼能望见家中玉帘后的牵挂。

又有“江畔何人初见?江何年初照人?”,诗人无奈人与天的*力量悬殊,明一岁一千年,看尽人情的薄凉锦暖,世人却伴初生,望临终,至*也看不透自然的玄妙。可他又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年年望相似”,人类啊,年华如水去而不返却繁衍生息绵延久长,看着江,总该有看尽的一天。诗人天真的自我安慰,“哀而不伤”,与李白的《把酒问》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今人不见古时,今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皆如此。

诗人举目而眺,“有乘扁舟为客者,有登楼而伤别者”,更有自己不可尽言的思念。他似乎还看见了家中“妆镜台”前的同样思念他的女子,辗转反侧,苦于色的柔情更添了她的愁思。那多情的女子,多想随明光华一起,“逐华流照君”,瞬思闲就能流转到意中人的身侧。可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跃深水,只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功。“;尺素在鱼肠,存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长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思念。

对于“水成文”,其实我还有别的理解。诗人的思念,望穿了秋水,也望成了幻觉,他好像看到了鱼跃激起的水纹里有远方传来的书字,一篇思愁蔓延水面,情深亦如水。

全诗到这里,我的激情大约也到了个终点。近乎审美疲劳,后面的内容,已经不足以起我的思绪。

复西斜,海雾徒生,潇湘碣石,江树摇情。就以这个“摇”字作为最后的看点,“华摇晃,树影婆娑,人心起伏,摇,树摇,人心亦在摇”。诗人在江边站至深,江风骤起,他看岸上的树舞起,好像是在代替谁回应着他的思念,也好像是因为树枝沉甸甸地挂满了他的思念,于是他情不自觉地心中悸动起来,再也平静不下来。只好就此收了笔。

点击查看更多月夜溪庄访旧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7141.html

热门阅读

  1. 描写威海的散文
  2. 班主任高考祝福语
  3. 《蝶恋花》原文与翻译
  4. 春节的古诗精选10首
  5. 七月的诗行组诗
  6.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800字
  7.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精选
  8. 达尼尔·韦勃斯与土拨鼠的故事
  9. 中国经典寓言小故事九则
  10. 歌颂情谊的诗句
  11. 201年给朋友的愚人节祝福语
  12. 赞扬雷锋的诗歌精选
  13. 教师节专题对联
  14. 三十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15. 企业工人相声《老总的道歉》剧本
  16. 201年54青年节歌颂青春的祝福语
  17. 有关文天祥的故事
  18. 在一首诗里老去春光散文
  19.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
  20. 学校行政会发言稿范文
  21.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2. 公主童话故事《蔷薇公主》
  23. 关于雪的悲伤句子大全
  24. 生死离别的相爱诗句
  25. 给自己妈妈的妇女节祝福短信
  26. 数学手抄报资料6年级
  27. 物资公司2018年度工作总结
  28. 八字暖心的情话短句子摘抄
  29. 中学生表彰大会的发言稿
  30.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资料
  31.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32. 意大利童话故事《大布袋里的小男孩》
  33. 浅谈课题学习的目标教学论文
  34. 我和什么相遇六年级作文
  35. 腊月初八腊八节的故事
  36. 201年愚人节祝福语
  37. 关于童谣的诗歌
  38. 别了那个害怕辣椒的金领男孩的纪实故事
  39.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40. 小公主和矮爸爸读后感400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7 08:04:07
本页面最近被 55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重庆,TA在页面停留了 16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