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人一个敬重你的理由美文摘抄
有“喜羊羊之父”之称的黄伟明早年创业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这天下班的时间刚到,黄伟明突然喊住大家,走到一个下属身边。对方看到黄伟明表情沉重,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知所措地茫然看着他。这时,黄伟明环顾四周,严肃地说:“大家都知道,前段时间我和团队的一个伙伴因为新动画的创作发生了争吵。他向我指出了动画片中存在的问题,我没能听进去,反而和他争论了起来。动画片投放市场后效益不好,恰恰就是因为他指出的这几个问题没有改正。这件事情的责任完全在我,我郑重向他道歉!”说着,黄伟明向这个下属深深地鞠了一躬,对方连忙还礼,手忙脚乱间撞上了黄伟明的额头。“砰”的一声闷响后,两个人各自捂着头哈哈大笑起来。黄伟明勇于承认错误的举动让同事们心悦诚服,办公室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卢梭说:“只有成熟的人才懂得低头道歉。”每个人都会犯错,而一个成熟的人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犯错带来的损失,而且还会用诚恳的态度挽回损失。黄伟明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为自己赢得了同事们的敬重,进而使整个团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
当冬天第一场雪来临的时候,克罗地亚首都附近的一个小镇子上便热闹了起来。一年前,名不见经传的钢琴家马克西姆曾经在这里演出过,并且和当地人约定今年还会再来演出。而在这过去的一年里,马克西姆已经名声大噪,成为了欧洲著名的钢琴演奏大师。繁忙异常的他已经很少在克罗地亚国内演出了,所以,他今年是否能再来这里,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一天,一个大型车队忽然驶进了小镇。当微笑着的马克西姆轻轻抖落肩头的雪花,微笑着向大家致意的时候,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亲爱的朋友们,我来履行我的诺言了。”马克西姆说完,便让助手将钢琴搬了出来,第一首钢琴曲便是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弹奏的。当悠扬的钢琴声缓缓响起时,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忘记了冬天的寒冷,在这个天地搭建的大舞台上,安静地聆听着马克西姆的钢琴曲。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尤其当人们得知马克西姆是推掉了天价的商业演出,专门来兑现诺言的时候,大家更是惊呆了!克罗地亚国内最大的报纸赞叹道:“马克西姆不仅用音乐征服了听众,更用自己高尚的人格打动了每一个人。”
信守承诺是一个人的金字招牌,一个重视并且坚决践行诺言的人,往往能够散发出一种无形的*力和影响力,可以让他在不知不觉中积聚巨大的号召力。马克西姆正是用自己重视诺言的行动,为自己赢得了这种巨大的号召力,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个被社会公众尊重和敬仰的人,自己成功的光芒也更加明亮持久。
夜色越来越深,一个中年人背着双手在黄宗羲府外不远处焦急异常地来回走着。过了一会,他狠狠地咬了咬牙,大踏步向黄府走去。
中年人是黄宗羲父亲生前朝野里的死敌,平时没少坑害过黄宗羲。如今风水轮流转,他的儿子蒙冤入狱,恰好黄宗羲能说得上话,所以他只好拉下老脸来求救。为了救儿子,中年人早已下定决心,不管黄宗羲怎样羞辱自己都要忍住。没想到黄宗羲一见到他,立刻以子侄的身份行礼,中年人吃惊不小连忙还礼。黄宗羲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后,知道对方的儿子确实是被冤枉的,当即吩咐家人备轿出门。从头到尾,黄宗羲对之前的恩恩怨怨一个字也没提。
几天后,当中年人再来打听消息的时候,累得瘦了一圈的黄宗羲笑着告诉对方,他的儿子很快就会被放出来了。爱子心切的中年人倒头便拜,热泪盈眶:“你不念旧恶*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黄宗羲连忙扶起对方,从此两人尽释前嫌,成了莫逆之交。
一个人有多大*怀,才能做出多大的事。蔡元培曾说过:“博大*怀才能创造辉煌的人生。”正因为黄宗羲不计前嫌,从而用自己博大*怀赢得了无数的朋友。
乌克兰有一句谚语:让他人敬重的人,将成为这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勇于承认错误,信守诺言,大气包容,给他人一个敬重你的理由,你必定会赢得他人的敬重,一步步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拓展阅读
1、生活总会给你一个答案直到你学会活出不俗的自我美文
同一条街上的两家澡堂,原本竞争激烈,生意越做得久,老板追求利润的心思越盛。澡堂开到一定年份,两家老板都在琢磨省钱的办法。当然,对澡堂而言,唯一省钱的办法就是,让客人洗快一点,省水,省位。于是,第一位老板故意在客人洗到一半的时候把水降温,受不了冷的客人,虽然不悦,但也只好匆匆穿衣离去,水是省了,但客人日稀,最终不得不关门大吉。第二位老板也用了跟他相似的办法,结果客人们也是匆匆穿衣离开,但每个人都乐呵呵的,**客多到爆满。第一位老板纳闷,问其缘由,第二位老板神秘一笑:“我也用了水温调节法,只是,你在客人洗到一半的时候降温,而我在客人洗到一半的时候给水加温,受不了热的人当然要赶紧洗完离开。但你的冷水凉了人心,我的烫水却暖了人心。”
热情也是另一种逐客法。希望你尽快办完该办的事,赶紧离去。
每个人出门,总是怕遇到冷漠难缠的人,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人免不了本能的冷漠,但,人人又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张冷脸对人,会得罪人。
所以,聪明的中国人,总能时时发明出奇特的拒绝法,能让对方不明就里地被拒绝,同时还挑不出你的错。
比如,热情、过分的热情,就是另外的一种拒绝。
人心如此,第一次见面的人,因为生疏,很难做到*的热情,如果是百分百的热情,八成是为了掩藏他心底的冷淡。
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的某种表情若是持续十秒以上,八成都是假的,一个怕被别人看穿的人,会刻意做出与内心相反的举动。
如果,一个人对你太好,像春风拂面,像烫人的滚水,好到让你感到拘束难安,大概,他不是真的喜欢你。
聪明的话,办完该办的事,赶紧溜之大吉吧。
吃完最后一口沙拉,Belinda放下餐钱,转身走了。
我们几个在屋里有点发蒙,后来我说:“这姐姐有点意思哈。”
谁也未曾料到,Belinda几天后竟然又来了,餐点还是和上次一样,时间也是在人少的午后。
我把柠檬水端到她桌前:“欢迎姐姐啊,上次不说我们这儿饭菜一般嘛。”
“是啊,难得是人少,看动画片不会觉得人声嘈杂。”
这张嘴,显然让人喜欢不起来啊!
她能看出我的不高兴:“不爱听啊?现如今像我这么直言不讳的人太少了,你上哪儿找我这种只说真话的客人去!”
我忍了忍:“大姐,你结婚了吗?”
“婚啊?我结过啊。”
“哦,那就是现在没在婚里的意思呗。”
“你什么意思?”
“我就说嘛,大姐你说话这么毒,不是剩女就失婚!”
“剩女、失婚女怎么了?!你一小屁孩儿懂什么呀!”
“你上次不是说,‘你不让我舒服,我也不会让你舒服的’。一个道理。”我故意跟她抬杠。
“哦,这样啊。嘿,你别说,我以前总以为是我对他们没兴趣了呢,看来没准儿他们也早憋着想跟我分了呢。有时候感情是这样,决定分手了,但还没有想好理由,你一冷淡一不满,正好给了人借口,借题发挥。结果搞得我还在懊悔以为是自己年轻任性、没好好珍惜呢!”她大口把水喝光,“你一小屁孩儿还有点意思哈!”
“谁是小屁孩儿啊!我是这儿的老板!”
“哦。”她点头,然后看着我哈哈笑了。再然后我也笑了。
Belinda是个自来熟的人,虽然才第二回光顾,跟我们几个打起招呼、逗起闷子就已经像老相识了。奇怪,她明明比我们年长很多,但聊起来丝毫也没有距离感。
她跟我们说:“我不认为‘毒舌’是一种美德,但我同样也认为,从来只会友善的人,也不一定真诚!”
嗯,这姐姐的风格,显然万年也当不了“白莲花”。
Belinda提示:对你客气的人,可能不会帮你!
在谈业务的时候也如此,很多新人有这样的疑惑:“一场会谈下来,明明我感觉不错,以为是稳操胜券,可为什么事实却正好相反?对方明明对我很和善有礼,桩桩件件都答应得干脆利落,可为何真到了签约时就全盘推倒说‘拒绝’了呢?”
这是因为,你没有读懂对方“拒绝”的真意。
拒绝一个人有很多种方式。不是只有说“NO”,才代表着他不赞同你,当端坐在你对面的他,不假思索地频频说“YES”,这也可能是一种拒绝了。
这就是人的心理。尤其是让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深谙社交礼仪的人张口连连说“NO”,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他们所受的教育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做。于是,他们常常用表面的谦虚和善来掩藏内心的不赞同,这也是人本能的一种防卫手段。
所以,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就该对他格外客气,特别客气,极端客气,客气到令他深感不自在。于是,他就能明白:哦,原来,他不喜欢我。
千万不要被对方友善的态度蒙住了眼。一个人对你越客气,那说明你的话根本没有进入他的脑子。这场约会结束后,不必抱太大的希望。
你会问:“如何才能看出对方接受了我?”
如果听着你的话,他半天若有所思无所应答,似在踌躇。那么,你的话是进到了他脑子里的。
如果面对你的笑,他开始解除戒备跟你开玩笑。那么,在心理上他已经接受了你。
如果约会进行到结束,他大大方方地跟你聊些个人私事。那么,你这次合作十有八九要成了。
这就是人心的规律。
那天我们问她:“为啥那么喜欢看小丸子?”
“她属于太阳系、‘暗黑星球’的成员嘛!”
“啥?”
“你们不觉得小丸子身上有着浓厚的‘暗黑气质’吗?还是你们‘90后’都不看《樱桃小丸子》了。”
“看倒是看,就没看出来你说的那种。”
“比如她爱撒谎啊,爱搞阴谋小诡计啊,还爱装可怜博同情啊……属于可爱风的‘暗黑’嘛!”
“你这么喜欢暗黑啊?”
“自古纯情无人问,总是套路得人心嘛!”
“长岁数就是可怕,饭吃下去全变成狡猾了!”
“全变成智商了好不好!”Belinda说,“聪明和狡猾,区别不在智力上,而在道德上!”
“嗬,姐姐出口成章啊!”
“好好读书!这是马克吐温说的。”
那些无聊的午后,我们就是在跟Belinda斗贫中度过的。
Belinda是个挺有意思的女人,你开她玩笑她也不生气,还会一脸坏笑地反击你。但有时候她也会忽然正经,教我们一些老师和家长绝不会教我们的东西。
比如,她教我们“撒谎”。
Belinda提示:身为男人,必须要会撒谎!恰到好处的撒谎,既可避免冲突,还能增进情谊。善意的谎言可是男人一生不可或缺的能力!
“不过,谎言也是有体系的,独立的谎言成不了大气候。”
我们一致认为:自从认识了Belinda,我们在学“坏”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2、在暗处尊重人美文摘抄
复旦大学著名教授章培恒去拜访自己的导师蒋天枢。躺在病床上的蒋天枢年事已高且又双目失明,章培恒来看他,他也没招呼自己的学生就座。于是,章培恒就一直站着跟蒋天枢聊天。就在章培恒站着跟蒋天枢聊了两个钟头后,蒋夫人回来了,她见章培恒站着跟蒋天枢聊天,就说:“天枢啊,你怎让人家站着跟你说话?也不招呼人坐下。”这时蒋天枢才幡然醒悟,惊讶地说:“怎么?培恒,这么长时间你竟然一直站着的?”章培恒告辞后,蒋天枢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章培恒看起来好像显得有些机械刻板,呆痴愚钝。然而,其中潜藏的却是为人处世的实在和诚恳,以及对师长的敬畏。以敬待人,人必敬之。尊重在暗处,尽管别人一时不知情,但只要你是真心实意地尊敬别人,别人肯定是会感受得到的。日常交际中,我们对人的尊重,一般都表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或明显处,而对人不经意间的尊重,就显得更加真实可贵了。
有一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求著名画家弗洛伊德画一张画。然而,当女王来到弗洛伊德的住处时,弗洛伊德正在午休。谁都知道女王工作很忙,时间很宝贵,随从便想进屋叫醒弗洛伊德。然而,女王却阻止说:“画家很累,不能打扰他,让他好好休息一会儿,我可以等。”就这样,女王在外面傻傻地等了一个小时,待弗洛伊德醒过来后,才轻轻地推门进去,请弗洛伊德画画。后来,当弗洛伊德得知女王为了尊重他的休息时间,竟在外面等了一个小时后,无比感慨地说:“女王阁下对人的尊重,真让我动容啊!”
一个身份显赫的皇家贵族,竟在身份比自己低得多的画家面前,不动声色地尊重着对方的休息时间,这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是很难做到的。然而,伊丽莎白却宁愿放下身段,在暗处尊重人。这种身份悬殊,又在暗处如此尊重人的交际行为,一定会让人反过来对其更加尊重,也让局外人感到由衷佩服。
西晋时期的大学者黄甫谧刻苦好学,常常挑灯夜读。他家的对面住着一个也爱看书并睡眠很差的老人,两家的窗户正好相对,并相距很近,不但黄甫谧从窗户射出的灯光照进了对方的屋里,而且,黄甫谧只要稍稍发出一点声响,就会吵扰到老人。有一天晚上,黄甫谧听见老人家不停地发出动静,似乎很烦的样子。黄甫谧意识到老人可能被自己打扰了。于是,他找来了一块黑布,不顾大热的暑天,把窗户严严地挡了起来,使灯光照不进老人屋子。黄甫谧读书到一定时间的时候,便要在屋里来回踱步思考。为了不发出声响,他便**鞋子,光着脚丫在屋里轻轻地走动。良久,当他再侧耳细听对面老人的动静时,感觉老人已经安静入睡了,这才放心。一连几天下来,老人终于发现了黄甫谧的举动,一再向黄甫谧致谢。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秉赋、习性。所以,人际相处,尊重他人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是交际中最重要的修养之一。黄甫谧在发现老人爱安静和怕灯光后,就在暗处约束自己,尊敬老人,给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这种在别人不知情时尊重他人的交际方法,一方面,需要我们在交际中情感细微柔软,能够多体会别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要有一种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的善意。这样,才能坚持做到在与人交往时暗暗地尊重别人,让他人顺心惬意。
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样给人尊重,会让人沐浴着一抹温暖的阳光,收获的是彼此间最真诚的情感。人际交往中,在暗处尊重人,同样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反之,在隐晦处播种蒺藜,得到的将是一把荆棘。
3、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牵动着你的喜怒哀乐伤感美文
二十三点下班回到家,不想多说一句话。
打开笔记本,做着一系列重复性娱乐,登Q,博客,微博,网页不停转换,到头来只有文字能陪我叙一叙。只有文字,能直抵内心柔软的领域,熨帖着创伤,也只有透过文字才能宣泄出那些或大或小不合时宜的情怀。
将自己重重扔在床上,闭上双眼整个世界都清净下来。这一刻,才真正属于自己。周身安静,没有喧嚣的汽笛,没有吵闹的人群,只有一个自己,沉沉躺在舒适场所,卸下一天的困顿与不堪,撕去满脸的疲惫和艰辛,显现出澄澈纯粹的本真。没有任何一刻比现在更渴望一份真,一份纯粹,一份内心的平和与安稳。
当忙碌成为一种常态,真会觉得自己像一台无止尽运转的机器,带着机械化的躯壳,重复着各项流程,仿佛不知疲倦,或许是更深层次的一种麻木的诠释,不会反抗,只是转动着思维去应对杂乱无章万事万物。真的很累了,便也太渴望拥有一份时光,能供自己安然度过。竟也成了一个奢侈的念头。
昨天下过一场雨,我撑着伞从家里去往小城的车站接他,一脚深一脚浅的踩在雨里,高跟凉鞋显得如此单薄。而心,却盈盈的满着。为着他,为着这次相见。他从他的城辗转而来,带着所有的爱和关怀,只为在这样一次难得的相见时光里予我一份深刻的情谊,纵使距离相隔,亦用心牵念的情。
见到他时,心一扫近日阴霾,明朗了不少,就像从前说过的有他就好的话,都笺成一封书信藏在时光的衣袖里了。他还是短的发,休闲短袖衬衣,我买的那条裤子,还有深的肤色。见到我时,/他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和好看的笑容,他说,宝宝,你来了。接过他眼底传递的温情,会有一份温暖静静开在心底,像一盏暗夜里闪现的灯,亦或是一个迷途里真诚的指引,总能有一种默默相伴的贴心感受蕴在心底,漾成一片湿润的水泽。
这世间,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牵动着你的喜怒哀乐,能轻易地就进入你生命里肆意言语、行走,你心里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他来了,就好了,你乐于这样一种存在,无论如何也不想让逝去的时光带走牵绊彼此的情谊,无论如何也想要有一份彼此陪伴的时光,就你和他两个人,或静静依偎,或四目相对,一切是如此简单,又如此令人难以移开动情的目光。仿佛时间会静止,倏尔划过的也不过是无声光阴里零落的一场场花事,一年又一年,一季又一季,总是难忘。
终日忙碌,脑里总会闪过那些安然于光阴里的日子。一个人做一些事情,读一本边缘磨损的老旧书本,写几段镌刻时光印记的文字,泡一壶幽香淡雅的清茶,与花瓣耳鬓厮磨,看鱼儿肆意游弋,做温热的早饭给自己,整理杂物,午后蜷缩在阳台的椅子上做一段梦。很久没有这样的时光,便开始想念,想念文字流淌指尖的触感,想念阳光倾覆的午后阳台,想念那一份时光里无它事的洒然和自在,于是,便期盼能得一日闲暇,再感受一番如此闲情逸致。
无法拥有一些时光时,会倍加的渴求。人总是如此。忙碌的时候想要闲适,一旦停下脚步,又觉得会被时光甩掉老远,急匆匆的赶上,又会去想念那停驻的光阴。那句话说的极对,得不到的永远在**动。近日的状态有些糟糕,青说我还没有适应这种转换,慢慢的会好起来,青说想要拉住渐渐消沉的我。每每想到有友人如斯,便会心安。
我知道的自己,不会惧怕眼前的种种。你要相信。
4、给生命留一间暗室美文摘抄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以其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引起了世界文坛的关注。除了《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还写了大量的好作品,他的成功有何秘诀?透过他对《挪威的森林》中文版翻译林少华说的一番话,可以了解一二。村上春树说:“每一个人都像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活动。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自己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日子久了,就有了一篇篇东西出来。”
二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们还有远大的理想,立志要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权威什么的。步入社会后,有很多宝贵的时间是在为稻粱谋。当青春渐渐远逝,我们发现,属于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少,理想也越来越小,小到只是一套房、一部车、一个职称、一个某某级待遇……
生命需要留一间暗室,因为人生总会有寂寞时。有一首诗是这样描写寂寞的:“独自回到家中,望着窗外慢慢暗下去的暮色,无所事事,拿起书,翻了一页又一页,却不知道读了什么;打开电视机,频道换来换去,没有一个感兴趣的节目;拿起手机,却不知道该拨给哪一个人。”这种寂寞和孤独人人都会经历,即使你不可一世,在位时前呼后拥,退位后,还得体验人走茶凉。更何况,生命本身就有局限,纵是天生爱好繁华,有些热闹场所也不是人人皆能登堂入室。“欲效梅花香千里,须经严冬霜雪寒”。古来圣贤皆寂寞,寂寞的不是成名后的“高处不胜寒”,而是探索之路上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理想动摇时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和“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和坚定。守得寂寞,躬耕南阳的孔明才有资格让刘备三顾茅庐;《资本论》这样的宏篇巨作才得以横空出世;江边独钓的姜子牙八十岁还会有拜相的机会。
生命的暗室是如此的寂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它似乎是隐者看透社会之后的消极避世,或者是性格内向的孤独者的无奈选择。实则不然,生命的暗室是提炼学识,升华自我的场所。守得住暗室寂寞的人,更能看淡尘世的纷争,与人相处,游刃有余;关上大门,坦然享受孤独。这是生命暗室中的独有境界,不长期沉入其中,无法体验。
很多人也曾在生命的暗室里苦苦追寻,做出一些小小业绩,却因耐不住外界的诱惑,慢慢地把注意力转向生活琐碎。这种中途自废的事情,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走进生命的暗室需要勇气,耐得住暗室里的寂寞,更需要韧性。遗憾的是,很多人都是在已经很接近成功的时候把自己逐出门外。就像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职业游泳家,因为水面上雾大,看不到彼岸,在离终点只有十几米的地方主动放弃挑战,爬上了保护船。
面对喧嚣的世界,我们应当常常深入灵魂的暗室,让心灵在寂寞中洗涤,洗去浮躁和污垢,使生命之树回归自然,生命之花才会别样开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