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12:08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然后进位和连续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算理的理解,而理解算理主要是以学生对乘法算式意义的理解为突破口,从引入部分的口算、学生用不同方法对例题的尝试及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都仅仅围绕乘法的意义来展开。20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一共有多少盏灯?学生很快分析并解答了出来:20个12是多少?即24个十。

第二层次主要是为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前面口算的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是23根灯柱呢?学生很快说出求23个十是多少?有的说前面的20个12再加3个12,师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20×12=,再用竖式计算一下3×12=,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23×12=,师**辅导,然后指名板演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题意观察、比较、不同算法,辨析、交流分辨对错。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多了,能够理解1个十乘3得到3个十,故3应照齐十位,其它依此类推。效果良好。

第三个层次,联系实际,强化练习

这是一堂计算课,学生要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书写工整的良好学习习惯。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在设计安排练习题时,要悉心钻研教材,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安排。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必须明确每一道题,计算是枯燥的,但也是有用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既练习了所学知识,又体会数学的作用,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更积极主动更有兴趣的来学习今后的计算课。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数学策略,掌握一种数学方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出现了一些重复教学的情况,如:对学生估计过低,学生已经表达清楚地内容,总要自己再重述一遍。

还有些孩子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孩子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计算不熟练。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拓展阅读

1、沪上册《整十、整百

本节课的内容不能仅限于寻找一种计算方法,重要的是怎样让生经历一个习的过程,这一个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设计中,在新课引入阶段,创设了生活情境,从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把计算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让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

首先为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生运用所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用助人为乐激发生的习兴趣,把帮助别人的良好美德渗透于中,对生进行德育育。再

次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于培养生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感是十分有利的。在主题图中让生发现信息,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体现生自主探索的能力。课程标准中强调:生的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所以本课我所用实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体现就在我们的身边,体验了

的乐趣。

2、九

刚带生时,发现很多生有淡化语的情绪,忽视它,认为它即使不用功,一样可以考个不错的分,我甚至也曾这样想过,但,一的处于游戏状态的生和我,发现考试的结果并不理想。不理想就得找原因。原因是我们的不踏实,尽管我们的课堂很活跃,可是,却少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经过索,和四处请,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生的成绩终于日渐起色,结果,每一次考试我们都比较理想,生们也更加相信我这个像姐姐一样的老师了。

首先,作为一名语师,得心里有谱,有个清晰的路,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每个目标的实行阶段。大的讲,就是这一我需要做什么,比如,我在高一时,目标是让生喜欢语,对语感兴趣,广泛的给生介绍语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语奇妙美好的世界里。高二时,渐渐进入正题,接触高考脉搏,踏踏实实的习,理出高考要考查的大体知识点,最好的方式是记笔记。高,强化训练,从专题到全面,经过多次实战演习,生即使面临高考,也可以少几分畏惧了。

其次,我认为语师比较感性些,最好和生走的较近些,心与心的交流更能带动习的动力。生写周记,会常常说些心里话,老师不妨多关注一下,更可以和他们谈谈,这样,生会觉得老师很关心他,从而认真习。同时,你也在不经意中,被生铭记了。

最后,无论何种技巧,都少不了你的认真。踏踏实实备好课吧,有一句话“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功”,用在这里虽说有些过,但也是个启发。课下要花时间去备好课,要广,要深。而课堂上却要把它压得很薄,很精。这样,生才会好吸收,不是那么累,才能进步的快。这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结果啊。

其实,我们每个老师都想出好成绩,所以不努力,还是不行的,不要太相信自己以前的知识和经验,时代在变化,生也是变化的,老师要不断习,与时俱进啊!

点滴心得,与君共勉!

3、九

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中,我发现有些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更是轻视语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此刻我结合多的语实践,对习语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表现

漠视语生表现为对语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个性是语基本功较好的生,认为语过去得不错,能够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可不,因为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分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用心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习目标和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能够“我已努力过了”聊以**。他们从不对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用心的考,从不对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担忧焦虑却不知所措

这类生对习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习上付出了必须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课,怕碰语书,对能否好语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情绪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围变窄,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明白该怎样办才好。

4.投机取巧

有些生不是不能好语,也不是不明白语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这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二、成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生不能正确认识语科的特点。语科的目标是培养生的听、说、读、写潜力。而这些潜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就像砌房子一样,一块石头、一个砖头、一抹水泥、一张瓦片、一颗钉子、一根木条,你就得一点一滴的垒和砌,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生对语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能够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习语,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近几来,为有利于对考生潜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师和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生自我调适潜力不强

生偏科,因素很多。进入高中,尤其是高,还偏科,重理轻,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个性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科的同也宁可花时间在*、历史上,因为这些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感兴趣、语得较好的生对语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透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调控措施

1.变语目标为生的主体需要

心理研究证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习语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认为凭着十多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我要”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因此,者要善于把目标转化为生的需求,因为生是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用心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2.在课堂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者要善于激发生的习兴趣。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就应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能够有效地激发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中显得简单风趣,极大地调动了生复习语的兴趣。卢梭说:“育的艺术是使生喜欢你的东西。”我想,语老师在课堂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生喜欢你的东西”,习语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用心。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1610.html

热门阅读

  1. 唯美古风爱情诗句
  2. 红楼梦诗词精华
  3. 企业减负工作自查报告的范文
  4. 2016关于赵尚志的征文
  5. 拿来艺术美文
  6. 宽容的母鸡的寓言故事
  7. 2015文明开封我的中国梦作文2500字
  8. 历史《渐进的制度创新》教案
  9. 201年描写五四青年节的祝福语
  10.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范文
  11. 国防青春无悔演讲稿
  12. 幼儿园第二学期年度园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13. 201年4复活节微博祝福语
  14. 格林童话《穷人和富人》
  15. 幼儿园大班安全工作计划
  16. 橘子采摘活动策划方案书范文
  17.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雪人The Snow Man
  18. 带不走的妈妈的感人故事
  19. 参加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20. 生日的祝福语
  21. 针对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22. 清明随笔作文
  23. 有关春天雨的诗句 古诗
  24. 松鼠小弟取糖果的睡前故事
  25. 客户公司乔迁花篮贺词
  26. 《风筝》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27. 睡前故事《机灵的小白兔》
  28. 蓝色妖姬诗歌欣赏
  29. 李白《望庐山瀑布》审美赏析
  30. 做家教的心得体会
  31.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示例
  32. 优美文段摘抄400字
  33.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设计
  34. 《和时间赛跑》教案设计范文
  35. 下雨天早安说说
  36. 勇敢的辣椒的生活随笔
  37.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改写
  38. 2015年四强专题二教育心得体会
  39. 他们的故事作文3000字
  40. 婚庆公司的宣口号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6:40:24
本页面最近被 89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贵州,TA在页面停留了 15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