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审美赏析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诗。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表现出诗人开阔*襟。全诗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香炉”是说“山似香炉状”,加之雾气缭绕,如同香炉中燃烧着的香烟一样缭绕。诗人用香炉描写香炉峰,可以说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紫烟”就是指紫色的烟雾。当然烟为“紫色”,自然是说阳光照在雾气上而使雾气所呈现出的颜色。这句的意思就是阳光照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升腾的雾气似如紫色的烟雾。诗句中一个“生”字,不但描写了香炉峰“孤峰独秀,气笼其上”的特点,而且使庐山那高大雄伟、明媚秀丽的景观表现出来。这样,诗人虽是写的山,但为写瀑布渲染了气氛,设置了雄奇的背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望”二字,承接上句,并引出下面的内容。“望”即远看。这里“遥看瀑布” 四字不但照应了题目中“望庐山瀑布”,也引出了后面描写的对象。“挂前川”意思是说(瀑布)如同河流挂在山前(有的说是“(瀑布)挂在山前的水面上”)。我认为,这里诗人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诗人把飞流直下的瀑布比喻为奔腾不息的河流。这正如诗人在《庐山谣》中用“倒挂银河”来比喻瀑布。在另一首《望庐山瀑布》中就直接称瀑布为“挂流”。诗人把庐山山水破壁而出,直冲山下,这样的景象如同气势磅礴的河流一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远望庐山的瀑布,如同挂在山前的河流。在这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而且这个比喻确实很妙。首先,体现在把瀑布比喻为“川”(河流),以此展示瀑布的气势之雄伟壮观,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其次,把瀑布喻为一幅画。在诗句中,一个“挂”字,不但化动为静,形象生动,而且描写出了珠帘垂空,白练曳下的壮观景象。这个多层次比喻,用不同的方式描写了瀑布的气势之美。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诗人从动态的角度来描写瀑布的高度,表现出瀑布的气势之壮美。“飞流”承上 “遥望瀑布挂前川”,不但是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改变了对“瀑布”的称呼,而且由上面的静态描写进入到动态描写上,从而表现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的气势之美。“直下”不但照应了“挂前川”,表现出瀑布垂直直下的气势,而且也表现出岩壁的陡峭、惊险。“三千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数量上极力描写瀑布之长,当然也暗示了庐山之高峻。这句的意思是说,三千尺长瀑布从山上飞奔直下。这里,诗人虽然对瀑布作了数量上的夸张,但“夸张而不失真”,不但描写了瀑布之长,而且表现出了瀑布飞动之壮美。
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句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的描写,形象的展示了瀑布之长。“疑”字不仅是表明了“疑惑”的意思,而更主要的是把庐山与天相连接起来,给人一种若真似幻的境界。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庐山的瀑布好似天上的银河从最高处落下来。诗人在《望庐山瀑布其一》中说瀑布凌空而下,“隐若白虹”,“忽如飞电”。这里,诗人用银河比喻瀑布,通过银河落天的想象,不但使瀑布更加鲜明生动,气势更加雄伟,而且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令读者产生一种诗意的联想,余味无穷。
总之,这首诗以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寓情于景,在丰富的艺术想象中,形象地描写了庐山瀑布之壮美,体现出李白在诗歌创作中的豪放隽逸的艺术风格。
拓展阅读
1、庐山瀑布作文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眼中的庐山瀑布。那我眼中的庐山瀑布又是怎样的呢?庐山瀑布
上星期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庐山游玩。庐山,由于云雾多,雨水充沛,而形成了数量众多,千姿百态的瀑布。其中最有名的有黄龙潭,乌龙潭,石门涧等等,而我最喜欢三叠泉,它的泉水是从五老峰北崖口流出来的,由于地势的缘故,从高处分为三级跌下,形成了三叠,由此而得名。三叠泉的水格外丰沛,瀑布速急而壮观,飞奔而下,好象脱缰的野马;也好象天上的大湖被谁撕破了一个大口子,水从里面不停地漏泄出来。水声如鼓,响彻天外。
我们还在那里戏水。潭水很凉,冷得我腿直打颤,但是我还是乐此不疲地在潭水间走来走去。后来,我们去划橡皮船,我想划到瀑布底下“淋雨”,可妈妈怕我感冒,拼命想将船划向岸边。一开始,我俩势均力敌,船不停地在潭*打转。最后,妈妈胜利了,小船回到了岸边。庐山瀑布
啊,庐山,我爱你秀丽的山色,更爱你灵动的瀑布!
2、庐山瀑布作文
这天,李白来到庐山游玩。饱览了壮丽山色后,他遇到一游人,问:“还有值得一观的景吗?”游人曰:“有!山腰上有一瀑布,煞是壮观,先生不妨去观看。”李白道谢后,急急去观庐山瀑布。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庐山瀑布作文
寒假期间,我游览了我国着名的旅游胜地——庐山。庐山地处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长江。
来到庐山通过检票口,顺着蜿蜒的环山公路向上,越过一个个山岗,从高处俯视山下,一切都变的那么小了。下了车我们便向山上走去,第一站来到了含鄱口,在这里可以俯视美丽的鄱阳湖,可是,今天的含鄱口风大雾浓,茫茫雾海如临仙境,雾一阵阵的随风飘过身旁,真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随后我们便向三叠泉的方向出发,走了一段山路才乘上缆车,下了缆车后还需由上而下再步行3000多个台阶才能到达瀑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终于到达了瀑布的脚下,我是又累又热,就在这时一阵山风带着瀑布的水珠向我扑来,扑面水珠似无数精灵在身边飞舞,为我消去一路的疲劳。站在观望台上仰视,瀑布真壮观呀!它从高高的山崖缺口飞泻而下,经过两处平地,把瀑布分成了三层,看着这壮观的景象、聆听着水流的轰鸣,我只能借用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形容这美景了!
美丽的庐山,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呀!
4、庐山瀑布作文
一天,天气晴朗,一轮太阳高高挂在天上,李白来到庐山游玩。
他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爬上了香炉峰前面的小山峰上面,小山峰上有红色的枫叶和挺拔的苍松,还有一个供人休息的小亭子。他仰头相望,看见了香炉峰高耸入云,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就像一个巨大的香炉上面生起了紫色的烟雾。李白站在香炉峰前面,远远望去,一条又长又高的瀑布就像一条大河挂在香炉峰前,瀑布水哗哗地流着,奔腾布下,势不可挡,水珠四溅,落入了深深的山谷之中,发出了巨大的声响。
看到这样美的风景,李白不禁发出了赞叹声:“大自然多么奇妙啊!”他想:这瀑布这么高这么长,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到底有多少高多少长呢?是不是九天上面的银河掉到了人间了呢?也许它有三千尺高吧?
带着这许许多多的疑问和大胆丰富的想象,李白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不朽诗篇。
5、庐山瀑布作文
放暑假时,妈妈问我想去哪玩。我想了想,回忆起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我很是向往,就对妈妈说:“我们去庐山看瀑布吧!”
到达景区后,我们坐着观光车上山,越往上走就越觉得凉爽。我们在含鄱口下了观光车,这里是去三叠泉的必经之路。换上缆车,我们看到群山在脚下,蜿蜒起伏,绿意葱葱。天空碧蓝,朵朵白云在天上飘着,仿佛坐着缆车在画中行走一般!
我们很快到达三叠泉。从远处看,泉水怒吼着从山上飞下来,水流就像一条巨龙张牙舞爪着从天而降,真是太壮观了!慢慢走近,只见泉水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粼粼波光。人们在水面上悠闲自在地划着皮艇。
重新坐上观光车,我们出发去美庐。美庐是宋美龄曾经避暑的地方,风景优美。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少记录了100多年前历史的照片。出了美庐,我们出发去锦绣谷。在锦绣谷,我们第一眼就看到了乳白色的云雾,有的像张牙舞爪的狮子,有的像温顺安静的绵羊,有的像憨态可掬的"熊猫……我看得如痴如醉。许久,妈妈叫我,我方才反应过来,跟上妈妈的脚步。
走了一会山路,我们到达梵音泉,再经过仙人洞,就到了最后的一个景点——如琴湖。这儿的水碧蓝透亮,向远处看,水天一色,仿佛融为一体。
庐山真是美如仙境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