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节日的古诗句

发布时间: 2025-07-15 11:51:52

有关节日的古诗句

1、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3、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5、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6、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7、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8、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9、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0、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11、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张C《寒食》

12、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1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4、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5、沉吟坐西轩,饮食错昏昼。——杜甫《九日寄岑参》

16、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17、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18、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9、天应有意故遮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0、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1、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22、闻道山阴会,仍为火忌辰。——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23、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24、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5、九日**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26、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7、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宋祁《九日置酒》

28、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9、不知何处火,来就客心然。——沈缙凇逗食》

30、露懦跤,早遗恨、参差九日。——吴文英《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

31、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32、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33、盈盈一水经年见。——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34、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浮抖峤醣·七夕》

35、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6、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7、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38、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39、驿骑明朝发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40、归家梦向斜阳断。——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41、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罂。——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42、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4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4、遮莫圆明似前度,不知谁续广寒游。——慧霖《闰中秋玩月》

4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6、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47、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48、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49、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50、鸿北去,日西匿。——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51、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5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3、只座上、已无老兵。——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54、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55、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56、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7、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58、赓歌圣人作,海内同休明。——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59、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60、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N《洞仙歌·中秋》

拓展阅读

1、白露气的白露气的

蒹葭 《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南湖晚秋》

唐五代 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兄在淮楚,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魏晋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魏晋 曹植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唐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唐 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唐 徐敞

早寒青女至,零露结为霜。

入夜飞清景,凌晨积素光。

驷星初晰晰,葭菼复苍苍。

色冒沙滩白,威加木叶黄。

鲜辉袭纨扇,杀气掩干将。

葛屦那堪履,徒令君子伤。

2、词鉴赏题问答模式分析

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阅读鉴赏”放到第Ⅱ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歌,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首(其一)

杜甫

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写于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

描写手法主要:(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反衬又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中经常出现的:(1)比兴。如“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如“东边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效传达出人怎样的感情。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在语言上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的语言风格。谈谈此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的语言特色。

答:此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宇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人作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中,并结合全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的线索,全的感情基调、全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键。

3、写作素材 于中秋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

【唐】皮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秋宵月下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描写汨罗江的

(第一首)

千年往事付烟波,獨向瀟湘弔汨羅。

七尺何嫌三頓少,一生空負五車多。

乾坤莫醉襄王夢,天下猶聞屈子歌。

酬國與其懷石死,爭如濟世化干戈!

(第二首)

碧水幽幽忍抱冤,《怀沙》写毕罢忧烦

亏身既可尊神秀,毅魄方能慑鬼喧

国破悲天云雾罩,山崩恨水浪花翻

心香袅袅江中散,待尔**风返梦园

(第三首)

客游到此忆华辞,江北江南暮色迟。

横世凌空羁不训,忧民悲国意谁知。

生前无泪心哀处,死后情端午时。

不尽千年呜咽水,孤魂浪打到荒祠。

(第四首)

千年往事付烟波,独向潇湘吊汨罗。

七尺何嫌三顿少,一生空负五车多。

乾坤莫醉襄王梦,天下犹闻屈子歌。

酬国与其怀石死,争如济世化干戈!

(第五首)

相约寻芳泽畔行,江滩物色幻空灵。

新茵铺地绵绵净,春水浮天淡淡青。

蕴聚潇湘无限景,贯通巫峡许多情。

飞鸢舞得轻云乱,又著风歌满洞庭。

(第六首)

同醉端阳惦念多,屈原晋献纵身河。

咸阳一炬烧三月,荆楚千秋唱九歌。

水动离**斑竹泣,风追赋汨罗波。

龙舟浪里情难尽,蒲剑雄黄治鬼魔。

(第七首)

出过晌方意定,辗转三番终临境。

千梯万阶云霄上,举头望峰天界苍。

玉霄月洞瀑水飘,虽寒气嚣仗势高。

悔恨昨犹未决,月落西山忘归却。

(第八首)

久慕屈原兰芷草,芳香千载美名奇。

傍临清水濯君足,相对芰荷展洁姿。

韧性修身长道义,高风亮盛葳蕤。

当祈皆染神州绿,纷夺忠贤大志移。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节日的古诗句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6656.html

热门阅读

  1. HSE管理合同模板
  2. 精选人生哲理佛教经典签名
  3. 穿蓑衣的鱼儿童话故事
  4. 公司鸡年春节祝福语
  5. 二小放牛郎公开课教案设计
  6. 描写新年展望的诗句
  7. 关于经销商会议代理商发言稿
  8.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原文及赏析
  9. 这个世界上发现就是成功之门美文
  10. 平安夜快乐的祝福语大全
  11. 春天里的那些心情诗歌
  12. 婚礼父母贺词精选
  13. 描写秋天风景的诗句古诗
  14. 初中暑假计划
  15. 寻找生活中的道德细节教案
  16. 2018元宵节贺词短信
  17. 我爱乡亲三年级作文
  18. 三八妇女节作文
  19. 2015年三八妇女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20. 寓言故事成语50字
  21. 关于花开在盛夏的诗歌
  22. 小班音乐主题计划
  23. 2018三八妇女节微信祝福语分享
  24. 我是一只落单的鹭诗歌
  25. 激励人生感悟句子
  26. 代理记账合同的模板
  27. 精选经典校庆祝福语
  28. 201春节祝福语短信精选
  29. 文天祥的故事50字
  30. 表达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31. 写春天的经典古代优美诗句
  32. 形容失恋心痛的句子
  33. 课文《画家乡》教学反思范文
  34. 外婆的中秋节1500字散文
  35. 古诗词语中含动物
  36. 小学生必读寓言小故事
  37. 未来的垃圾车优秀想象作文
  38. 关于机械制造实习的报告开头
  39. 寓言故事成语加简洁的意义
  40. 小学四年级关于含羞草的作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7:55:26
本页面最近被 67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陕西,TA在页面停留了 8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