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年味优秀作文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名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而我家,也上演了一出“舌尖上的中国”。
听说爷爷奶奶正在做饺子,我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闲人,也是该露露手了,便赶过去帮忙。我摩拳擦掌,把时时刻刻不离手的手套都脱了,随手抓一个饺子皮,学着爷爷的样,转转捏捏,往里头添馅。最后像变魔术一样捏了一道边,馅就老老实实地“躺”在了里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饺子上会出现“皱纹”。我开始“加工”了起来,越捏越糟,适得其反,还破了一个洞。我把饺子扔给奶奶,想让奶奶帮忙“整容”,“不行,你的自己做,”老爸喝止了我,“刚刚某人还说…”我的脸瞬间涨的像滴出血来,一把抓过饺子,道:“看好了,我会!我是清白的!”“我看你的脸色的却是青一块白一块!”表哥调侃我道。我冷哼一声,学着奶奶的样,把饺子放在水里滚来滚过去,一个光滑无比的饺子响当当地诞生了!我向爸爸看去,他却站在不远处笑吟吟的看着我,顿时明白他用的是激将法,向他投一个坚定的眼神,我便继续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子阳大师的手下,白白嫩嫩的饺子花样百出,改头换面,成了小兔子的形状,爱心的形状,成了我“蒋氏的创意饺子组!”
“煮饺子喽!”随着爷爷一声大喊,饺子被端到了厨房,我们把饺子放入了锅里,饺子一个挨一个的在锅里沸腾。
等着,盼着,新出锅的饺子来喽!几分钟后,众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魔爪伸向盘子,狼吞虎咽。我也不例外,辛苦了这么多时辰,就坐等这一刻了,我一人就占了一盘,不一会儿就吞了下去,这么几个都不够塞牙缝,便捅了捅表哥:“看!灰机!”趁表哥的目光在天空中飘荡,我抓住机会夺过他盘中的萝卜馅的饺子,迅速往嘴里一个接一个的送,滑溜溜的进了我的肚子,等表哥发现时,盘中已经空了,我也早已逃之夭夭。
奶奶家的饺子,香香浓浓,无比美味,有种清香直达人心扉,淡淡的清香环绕在舌尖上,更有种年味,舌尖上的年味!
2月4日,农历腊月廿四,南方俗称“小年”,一大早母亲便在厨房忙活起来。随着排气扇的声音一停,母亲端上来了一盆冒着热气的年糕,喷香的味道扑面而来。“嘿嘿,没想到我也成‘糕富帅’了啊。”我开起了玩笑,夹起一块蘸了糖的年糕就往嘴里送。热气腾腾的餐桌、柔软黏牙的感觉,顿时让我回忆起童年那些百吃不厌的“年味”来。我的童年是在平江县城度过的,每到岁末,各种年货应有尽有:糖果、炒货、红薯干、炸肉、酸萝卜等等,而我最喜欢的就是酒心糖和炸肉。我现在已经很少见到酒心糖了,它是一种空心的巧克力糖,空心部分灌满了果露酒。由于平时很少吃到这种高级糖,所以我们吃酒心糖时,都是小心翼翼地撕开金色的糖纸,顺便将粘在糖纸内面的巧克力屑添干净,然后舔着巧克力,当快要舔到里面的空心部分时,将糖塞入嘴里,用力一咬,顿时酒味四散,甘甜的酒汁顺着舌尖流入喉咙,好不痛快!
炸肉并不是把肉放入油锅炸,对于80年代的小县城来说,大块吃肉也是件比较奢侈的事。大人们把加入鸡蛋的面粉揉成团,里面包裹一些碎肉末、葱,再放入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出锅。我最喜欢在大人们做炸肉时,站在一旁看着,一旦有炸肉出锅,我便手疾眼快一把抓过来,一边吹着烫手的炸肉,一边咬着炸肉最外面那层脆脆的金色面皮,吃完脆皮,里面的面团又白又嫩,就像鸡肉一样,再加上碎肉末和葱香,那感觉,比现在肯德基麦当劳的炸鸡好吃多了。
“小年来到炸馓子放炮”,拿到压岁钱了,我们男孩子就喜欢买些香烛鞭炮,跑到外面燃放,运气好的可以碰到挑着担子卖炸馓子的老头。炸馓子是筋面粉放油锅里炸出来的,我没见过怎么做,但是卷起来像铁丝一样一大盘,咬起来嘎嘣嘎嘣的,非常脆,一吃就停不下来。还有炒米,将晒干的米饭放入油锅内炒,加入黄豆、芝麻、盐巴等,香气逼人。看春晚时,左手一把炸馓子、右手一把炒米,可以吃通宵不停嘴。
不知觉间,我眼镜上已是雾蒙蒙一片,我连忙用手挡住年糕的热气,擦干净眼镜。而那舌尖上的年味,那过年的回忆,却永远无法拭去。
年味在大街小巷散逸,沁入我的血液,正不自觉地在胸膛里快乐地跳动。——题记
年味,一个惬心的字眼。年味是什么呢?我细细地去品味着,感受她那浓厚的乡间气息。年味是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万象更新的景象;年味是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热闹非凡的气氛;年味是范成大的“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其乐融融的气息……也许,这就叫年味吧!
在年的开端,人人都会为这喜庆的佳节书写下一个校标题,给自己生命的崭新日子一份心灵的承诺。一家人都团聚在家中,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大家边品尝着旧年里靠自己的双手取得的果实,边辞旧迎新。大人们总是有讲不完的话茬,小孩们总有吃不完的美味。而我也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多么希望用自己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一颗诚恳的心去发现年味儿,感受年味儿!
走在熙熙攘攘的五马街,望着络绎不绝的人,我略有所思。走进一家别具特色的饺子馆,店内座无虚席。一股股浓厚的饺子香味扑面而来,孤身坐在空余的一桌。不一会儿,热情的店员端上一盘热腾腾的饺子,旁边有些醋、香油等美味的佐料。店员还精心介绍道“饺子象征着团聚合欢,也有‘招财进宝’的含义……”,隔桌的吃客也津津有味地品味着,似乎饺子里包含着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期盼。老老少少脸上笑意盎然,无忧无虑地感受着年味。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们还向我问了声“新年好”,那种友好的感觉让人感到如此的温馨,真可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呀!但心中又有些无法讲述的悲伤和苍凉在心中回荡着,情不自禁地想起刚刚瘫倒在路边的乞丐,没有人来关心他,只有成群的苍蝇陪伴着他。新年之际人人都是合家团圆,而他只能把此当作一种“奢侈的欲望”,并不是因为他心中年味越来越淡,他心里是非常想过年但找不着年味儿。因此,我觉得春节渐渐质变为一种具有内涵文化,但应让每个人都能得到享受,这样年的意蕴和风味才会遍布于社会!若这也是一种年味,那么它只让我感到丝毫的落寞与凄凉。
走出饺子馆,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的热闹店面。挂着喜庆的红灯笼,贴着洋气的年画海报,给温州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一些店面已经开始紧张不絮地打扫,到处洋溢着欢喜的气氛。一些人也在*新的衣裳,热情井喷。古语说的好:人靠衣装马靠鞍。人人都想让自己看上去更精神、生机。这样的话,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已买好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让我们告别过去,面向未来,感受年味儿!那饭桌上浓浓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吗?
拓展阅读
1、六年级优秀作文
快乐,是洁白纯净的白云;歌声,是可爱欢飞的小鸟,而童年,就是快乐,歌声的天空。童年像雨后的彩虹一般,缤纷绚丽,曾经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就像一颗颗明亮的小星星在童年的天空中闪烁。偶尔自己或别人提起来就引来一阵欢笑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去邙山玩,那时的我才4岁多,也是个不懂事的年龄。一听到要出去玩,高兴地要发疯似得。我记得最有趣的是在河边时,傻乎乎的我还不知道什么叫美,什么叫丑,对着妈妈的镜头做了个撅嘴的动作,妈妈也把这搞笑的一面给记录下来。现在再去翻照片只觉得那时的我真的很有趣:梳着两个小辫子,胖乎乎的小脸,再加上那可爱的撅嘴表情,真的不曾发觉,那个可爱的小女孩是年幼的我。这也是童年我走过的痕迹,再次回首,让我发现那么多精彩的瞬间,难忘的回忆。
而9岁时老爸带我去王屋山时也留下了关于“坚持”的记忆:我在爬山时,体力不足,一直想放弃,但是,爸爸在一旁鼓励我要坚持,坚持一下就到了,我也在心里暗中为自己加油,心情烦躁时,我就冲着一旁秀丽的风景大喊一声“啊!”,群山立刻荡漾着回音,我的心情也就随着美丽的风景变好,不时也能听见山顶的钟声,看着离山顶越来越近时,我的心更加激动了,虽然还有几百级台阶,但我也觉得轻松了不少。终于到山顶了,我被山上秀美的风景给迷住了,飘渺的云雾好像近在眼前,伸手就能摸到,太阳照耀着翠绿的群山,显得万物都更加生机勃勃。这真是应了那句话“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我和爸爸在山顶照完相,就沿着另一条山路下山了。九岁的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坚持的难能可贵,也让我更加珍惜童年的快乐。
虽然我已经12岁了,童年的记忆也不是那么完整,只剩下那些零零散散的碎片,但正是这些闪闪发光的记忆,让我能更加勇敢面对未来的每一天!
2、六年级优秀作文
春天来了,同时春雨也在春天的风的护送下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春雨落在了屋顶上,滴答、滴答的响声好象奏着优美的歌曲。春雨落在水塘里,泛起了一圈圈的波纹,溅起了一朵朵水花,又似水花姑娘在水面上轻盈地舞蹈着……
春雨来到了公园,公园里一片清新,杨柳长出了翠绿色的小芽,在微风中摇摆着它那苗条的身材。枝条下还挂着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摇摇欲坠,杨柳在春雨的滋润下长得更茁壮了。
春雨在春天的风的护送下来到了田野。地里的泥土变得又松又软,踩上去好象踩在毛毯。麦苗青青的,在春雨的洗涤下显得格外妩媚动人。站在田野边,满眼翠绿欲滴,仿佛还能看见麦苗努力钻出地面的样子。它们是多么的生机勃勃啊!农民伯伯脸上也展开了笑容。春雨落在小溪里,溪里的小鱼儿快活地蹦着,游着,嬉戏着。春雨过后,天空上飘着片片洁白的云,似碧海上的白帆。地上一片生机,青色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它们一朵比一朵美丽,仿佛在开一场比美赛呢!眼前的小鸟啾啾地叫着,活泼可爱的春燕停在电线上,远远望去像是五线谱上的一个个音符。机灵的小麻雀唧唧地叫着,在黛蓝色的天空中掠过,仿佛在向人们报喜:“春姐姐来了,她带着春雨,带着阳光,带着绿色来到了。”它们给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我该不是走进了传说中的伊甸园吧?
春雨落在哪里,哪里便一片生机。大地上一片黛绿,青的草,绿的叶,凑成了一首正待演奏的春天赞歌。春雨滋润着大地,养育着万物,它是那么的平凡,但它对大自然和人类的贡献却是无法估量的。
春雨,我爱你,同时我也赞美你!
3、贴对联新年作文优秀
我还记得除夕的前一天,我和爷爷在我们家门口换对联。爷爷说,每年春节的时候,家家都会把对联摘下来,然后换上一副新对联。有句话叫“千户日”,老是以新换旧。这是事实。
这是我爷爷第一次带我在我们家门口贴对联。我和爷爷准备了浆糊和刷子,来到我们家门口。爷爷先挪到一个高凳子上,然后一脚踩在凳子上,再慢慢爬上去。这时候爷爷让我先把手里的对联递给他,然后让我用一些浆糊刷刷,递给他。于是爷爷先在门口涂了点浆糊,然后慢慢贴对联。
爷爷贴对联的整个过程没有超过十五分钟,真的很神奇。然后爷爷爬到另一边,用同样的方法把对联贴在另一边。同样,爷爷贴对联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迅速,所以我爷爷真的很神奇。明年一定要跟着爷爷在我们家门口贴对联。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0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