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论文
花腰傣是生活在云南红河流域元江、新平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傣族支系,因女子服饰上缠绕着数条华丽的花腰彩带而得名,其人口约12万余人。花腰傣民族有着种类繁多和千姿百态的传统体育文化,并始终不渝地从不同形式满足着民族人民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不断显示其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功能,已经成为本民族及周边民族人们社会生活中休闲娱乐、健身強体、交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美丽新村建设和特色村寨建设的背景下,把花腰傣传统体育作为一种菹含丰富内涵和多元功能的文化特质行为来分析,探索其在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对促进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弘扬与发展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从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形式看,其具有以下的社会文化价值。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是花腰傣社会的一个缩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与族群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例如,猫猫舞、大鼓舞、芦笙舞、跳南嘎、丢包等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及群体性特征,是显示体力和智力的一项文化活动,对区域社会影响较为深远,群众基础较好。随着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结构中最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古老、独特的民族民间文艺形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随着民族村寨社会变迁而不断调整着自己的角色,以适应现代社会形态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势,迎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挖掘与整理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一步丰富、巩固社会文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多样化的需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协调与共生。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求人们直接参与活动的方式,例如,猫猫舞、打陀螺、跳南嘎、丢包、爬竿等项目都有广泛的民俗性和显著的健身价值。这些活动往往将体育、舞蹈、艺术等融为一体,运动中的参与者往往是在音乐伴奏或者节拍下进行蹦跑、跳跃、旋转、翻腾等动作,并以合适的速度、力量、幅度以及富有韵律的各种身体姿态来实现体育文化的协调性及观赏价值。不难看出,运动中需要人们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即参与者的体力和体内运动能量物质必须经过消耗—恢复—超量恢复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另外,项目的能够兼顾到人体的头、颈、肩、腰、胸、腿、髋等部位,要求上下肢灵活配合、合理调节呼吸,对人的身体锻炼呈现出全面性和综合性的特征。由此看来,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强身健体价值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促进人的体能发展和体质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3 休闲娱乐价值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为表演性质的项目,均体现出较强的休闲娱乐特征,而且随着村寨社会生活的演变,其原有的*祭祀、狩猎等原始功能已在逐渐退化,反而是休闲与娱乐的功能日趋突出。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种类丰富、项目众多以及形式活泼多样,符合人们好奇、参与的社会特点。出于对族人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项目大多以休闲健身、自娱自乐、消遣、游戏等活动方式而呈现出来,体现了花腰傣民族人民生活、情感和价值取向,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并在活动中享受着体育的欢娱。如猫猫舞、大鼓舞、打陀螺、秋千、芦笙舞、跳南嘎、丢包等。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体现出自娱、娱人以及娱神的特征,民族特色鲜明,艺术性*力很强,往往在民族庆典、欢庆节日中集中展现,人们也由此在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中获得身心的休闲、锻炼,并且得到快乐。可见,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往往在民族节庆或者在族群聚会时得到充分展现,并且正释放出旺盛的生命力,参与者可尽情地载歌载舞,达到自娱和娱人的目的,满足了心理上的各种欲望。我们甚至可以理解为,花腰傣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正是其休闲、娱乐和健身性特征得到日益凸显,或者逐渐强化。
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是其民族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其最早是族人以人体活动(游艺、竞技、舞蹈等)的方式教育传授下一代人生产与生活技能的内容和主要手段。因为,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能使人获得一种内心的自由、灵感以及美的体验,从而达到身体、心理、精神的均衡发展。另外,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大多为群体性项目,例如跳南嘎、猫猫舞、傣拳等,需要相互协助、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加上体育文化本身就存在的娱乐性、欣赏性等特点,让参与者在活动中既获得欢乐,又得到尊重、赏识。所以,通过体育项目的独特性、趣味性、配合性、联系性和榜样性来影响、教育人们的思想,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自身发展的信心及目标意识,逐渐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生存社交能力、诚实勇敢等综合素质,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
当我们走进花腰傣民族村寨时,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村民聚在村中的槟榔树下、大榕树下、小河边等一起唱歌跳舞,其中就有跳南嘎、猫猫舞、大鼓舞、丢包等传统体育项目。当然,这样的情景在花腰傣民族节庆或村中婚嫁、新房落成等活动中更为显著,这已经成为人们交往交际、联络感情的主要场所及手段。例如每年一度的花腰傣蒙面情歌节,人们穿着花腰傣服饰,这时的男子抬着大鼓、猫猫(也叫老虎头)等表演器械,边走边敲鼓边跳猫猫舞;女子即精心打扮一翻,挑着从自家采摘下来的水果(杨桃、青枣、木瓜、菠萝、芒果、甘蔗、香蕉等),在充满民族风情特色的音乐下按村列队进场,入场处两侧站着长长的迎宾队伍以迎接各村的表演队员及群众。这时的芒果树林下到处是欢笑声和唱歌声,主舞台上正进行着各村挑选出来的歌舞表演,而在舞台的侧前方即设有花腰傣民族猫猫舞、武术项目的表演专用场,先是各村分别表演(猫猫舞、武术融合),然后是所有村寨的猫猫舞队同时争相献艺,精彩独特的表演受到场边观众的阵阵掌声。又如村中的秋千场地,总能聚集大批村民到场玩耍及观看,秋千忽高忽低、时快时慢,场面往往惊险激烈、动人心魄,谁在秋千上动作越惊险,越能获得更多的掌声,村寨秋千场往往成为人们热闹的中心。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为人们创设了一种和谐相处的情境,为人们的交流交往提供了机会及平台,消除了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障碍,使人与人之问的感情得到发展,从而实现了人们间社会交往交际的目的。
作为花腰傣民族世代相传、喜闻乐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有着较高的欣赏价值。首先是表演者在活动时往往穿着花腰傣原生态服饰,特别是女子服饰更显华美艳丽、古朴典雅、雍容华贵,还有她们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等饰物,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次是大部分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披上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征,使得动作更富有激情夸张、激越奔放、张驰相间、刚柔并用等特征,这些均尽显健、力、美和巧,加上鲜明的表演节奏,默契的配合,使人们赏心悦目,也有些活动出现紧张、激烈、惊险、拼搏的场面,给参与者及观众产生一种精神亢奋及并美的享受,激励和*着人们;再次是体育道具的制造,如猫猫舞是用木材扎成虎头以及扎变西龙、變西罕的头(魔鬼),还需有长刀、大刀、叉杆、棍棒等器械。又如作为花腰傣青年男女寻找伴侣和爱情独特方式的丢彩包项目,活动中的彩包是由花腰傣姑娘自行制作,她们会在彩包上绣出傣族喜闻乐见的花卉、鸟兽、山水和几何图案等,看到它都会有一种美的享受。所以说,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综上所述,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具有多元价值的社会文化现象。随着民族村寨社会变迁以及社会文化多样化需求,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价值、社会地位将得到不断提升。由此,进一步分析、探索花腰傣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及价值,挖掘、整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传统体育项目,对其进行梳理、分析,探究其文化内涵和外在形态,让外界较为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其文化的社会价值及内涵,对建设生态和谐社会,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花腰傣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高鹏春,杨文杰.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7):42-43.
[2]朱奇志.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3):34-37.
[3]马利亚.社会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与文化选择[J].体育与科学,2012(2):80-83.
[4]胡小明.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多元价值[J].体育学刊,2007(8):5-9.
[5]于文谦,张廷晓.我国非奥运项目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实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6):9-12.
[6]芦平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资源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01-104.
拓展阅读
1、2023年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各位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念起这首古诗,就会想起过春节时的欢快情景。可春节并不是每天有的,所以我只能每天翻着日历,不停地盼啊盼啊……最终,我希望已久的春节终于降临了,固然,每到这一天,大家都会各自忙自己的事,预备吃的、用的、穿的、放鞭炮、穿红外套……我们家也不例外。晚饭过后,我硬拉着爸爸带我到广场上去放烟花,爸爸经不起我的软磨硬泡,只好同意了。
来到广场,那里一片人山人海、喧闹非凡,有的做嬉戏,有的漫步,有的唱歌跳舞……你瞧那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先拿出烟花往地上一放,点上火,然后快速跑开,随着烟花“嘭”的升天声,她脸上露出了会心的一笑。放烟花的时间最终到了。“嘭嘭嘭”,很多烟花都升天了,抬头仰视,你看,那烟花多美呀,像一位位婀娜多姿的仙女在翩翩起舞,像一只只蝴蝶在展翅飞行,又似乎很多开放的花朵在与星星谈天……真是无比生动!
看着那一张张笑脸,我也忍不住跃跃欲试,随后,我也拿出烟花,点了火,烟花间续升天,我快乐得拍着手跳了起来。朵朵“鲜花”把深蓝的'夜空装扮得绚丽多彩,好像比那春天还要布满生气、布满欢乐,仿佛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
我们的中华民族是宏大的国家,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尤其是那些富有中国文化历史的传统节日,真是让很多外国人赞不绝口,我真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傲慢、骄傲!
2、2023年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近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传承价值观和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过程。通过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我深切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同时也收获了很多启发和体会。
首先,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的是尊重。尊重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的道德规范。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中的尊重之道,我意识到只有尊重他人、尊重历史、尊重自然,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展示古人在生活中对待他人的态度,给予了我深刻的触动,让我懂得了要尊重每一个人,无论他们的地位、背景和能力如何。这种尊重不仅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还能让我学会市场价值,学会从他人身上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进取。
其次,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的是平衡。平衡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只有在追求平衡的道路上,我们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幸福和内心的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给予了我学会处理生活中矛盾和困难的智慧,并教会我如何保持心态的平衡和情绪的平稳。这种平衡让我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因一时的失败或困境沮丧,而是坚持相信自己,努力追求成功。
再次,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的是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上通过传统文化的故事和方言,让我树立起尊师重教的态度,并且明白相互之间要和谐相处、互帮互助。和谐是社会和家庭的基石,也是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够相互包容、相互理解,从而实现自己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
最后,传统文化教育强调的是感恩。感恩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我深刻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并且明白只有对他人和社会心存感恩之心,我们才能够积极向上、心存善良。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时常回忆起古人的经历和智慧,深感自己应该心存感恩,对自己得到的一切心怀感激,并且主动回馈社会。感恩使我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让我学会更加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总之,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我得到了理念的启迪和智慧的滋养。尊重、平衡、和谐和感恩是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观,也是我从中得到的宝贵财富。对我而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一种对人生的启迪。因此,我将一直努力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让传统文化继续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
3、2023年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扎实推进“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继承传统,倡导文明风尚,根据晋教明电〔20xx〕101号文件精神,我园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活动,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利用清明节前的星期一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大力宣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利用班队会时间,号召队员搜集了大量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和**知识,让队员们更加了解清明节的意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祭扫活动的深刻意义;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走访、慰问身边的老**、老*员、老**,听他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各中队组织队员诵读了**爱国诗篇。队员们在诵读活动中情绪高昂,他们被**英雄的伟大事迹鼓舞激励。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少先队员继承优良传统,做创新创优的新时代少先队员,树立从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高尚理想。
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寄托哀思,少先队还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了“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活动中,校大队委通过“红领巾广播台”向全校师生发出了开展网上祭奠活动的倡议,号召师生以班级为单位,积极参与中国文明网开设的网上缅怀纪念活动,为先烈献花、留言,寄托自己的哀思。各班级配合本次活动,每天在晨会时间由队员代表在班上讲一个英雄小故事,向大家介绍先烈的英雄事迹。正确引导少先队员继承先烈遗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励志报效祖国。
4月1日下午,在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组织下,学校三至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代表手捧自制的白花,怀着对*无限崇敬的心情来到陆荫祥*墓,开展以“接过先辈的旗帜”为主题的清明扫墓活动。
为贯彻落实如皋市文明办《关于“加强馆校衔接,共建第二课堂”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3月22日-24日,港城实验学校组织四—九年级2019多名师生来到李昌钰刑侦纪念馆、李渔纪念馆和丝毯艺术博物馆,开展了“馆校衔接”校外教育实践活动。
此次“馆校衔接”活动的顺利开展,使同学们由衷感受到家乡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爱我家乡,学习科技,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同学们誓将发扬“腾江越海,登高致远”的新时期如皋精神,为建设美好的未来发奋学习。
总之,通过本次教育活动,全体师生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今后我园将继续对小朋友进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4、2023年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其次是传统的歌舞。凤阳花鼓,云南花灯,东北秧歌等早已被人们认为是俗不可耐,在公园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时,还有许多的年轻人加以嘲讽,而西方传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却被年轻人大加追捧,成为他们的心头大爱。而在一些摇滚,rap等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的同时,中国的一些民间音乐以及国粹京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抛弃了传统歌舞,转而奔向了流行音乐与舞蹈的怀抱。
不仅如此,曾经在民间大放异彩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传统的绘画书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遗弃。这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不禁令人堪忧。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而我们却不加以挽救,而还是为了各种外来的文化,节日,兴奋不已。在我看来,在这样下去,不用多久,传统文化就会完全消失,不复存在。
为了不使我们中国人遗憾,后悔,我们每个人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努力使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光彩,恢复生机与活力,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5、2023年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
。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是关系国家治乱兴衰的根本。我国历朝历代都重视选人用人,在执政队伍建设方面留下了很多丰富的著述、深刻的思想和宝贵的经验。
中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非常注重借鉴古代选人用人管人智慧。尤其是*的*以来,以****的**充分汲取古代用人智慧,从“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到“育材造士,为国之本”,再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无一不体现**卓越的*智慧和宏阔的战略格局。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稳定任务,站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更要“知古鉴今,以史资政”,以胸怀全局的高远站位、放眼时代的战略眼光、引领未来的前瞻思维,系统谋划、深度思考、扎实推进,不断健全完善年轻**“选育管用”链条,为**队伍建设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以“伯乐识马”的慧眼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各级*组织和领导**要着眼长远发展和现实需要,炼就伯乐的慧眼,源源不断发现优秀年轻**。拓宽选拔视野,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充分发挥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行业的**“蓄水池”功能,既不求全责备,也不降格以求,将口碑好、实绩突出、考评优秀的**挑选出来。精准识别**,建立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的知事识人体系,通过专题调研、年度考核、谈话了解等方式,深入了解履职表现、优势特长和短板不足,透彻分析综合素质、品行操守和发展潜力。保持动态更新,对有培养潜力和发展前途的年轻**,重点关注、重点培养;把存在问题、相形见绌的调整出去,及时补充新的人选,确保年轻**队伍源源不断、量足质优、良性循环。
以“定庵怜梅”的理念育**。龚自珍,号定庵,所著《病梅馆记》批判了养梅者以错误的审美标准植梅、养梅、曲梅的行为。年轻**处于“拔尖孕穗、打底塑形”的关键时期,在年轻**培养上必须吸取“病梅”教训,突破人为干扰,创造优良环境,科学培育、精心管理、“吸能养笋”,为其节节壮、步步高打好基础。要突出一个“早”字,坚持早发现、早培养,超前谋划、提早部署,科学制定年轻**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年轻**培养的“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精心呵护、大胆培育,让他们在组织的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要坚持一个“准”字,年轻**个性特点、专业经历、优势特长各有不同,不能以同一种“模板”、同一个标准培养,要遵循年轻**成长规律,因才施教、顺势而为、耐心教育,帮助年轻**健康成长。要抓住一个“实”字,突出*性教育和理论学习,引导年轻**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强化实践历练,对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要敢于给他们压重担、交任务,敢于拿出最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在吃劲担沉的大事中成长历练,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大显身手。
以“管仲赏罚”的思维管**。管仲在齐国为相时,以“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的理念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这是最早将“宽严相济”用于治国理政的典型。“宽严相济”是我们*管**的鲜明主张,要辩证把握“严管”与“厚爱”的关系。在方向原则上严管,加强*纪法规和警示教育,引导年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永葆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细枝末节上做实,针对年轻**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勤于修枝剪叶、咬耳扯袖,绝不能放任自流,以免“小管涌”变成“大塌方”;对于热衷搭天线、跑关系,搞自我设计、走捷径的,提早警示、及时疏堵,教育引导他们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在关心关爱上用心,及时了解掌握年轻**所思所想所盼,关注他们的家庭生活,帮助答疑解惑、缓解压力,合理调适心理预期,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促进年轻**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
以“田忌赛马”的智慧用**。孙膑突破思维定式,调整资源布局,协助田忌赢得赛马比赛,这是盘活资源的成功范例。“举一反三”使用年轻**,既要盘活现有**资源,更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各级*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智慧,以科学的方法用好优秀年轻**。敢于打破常规,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等思想顾虑,打破隐性台阶、跳出“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大胆使用,让年轻**冒头露尖、脱颖而出。用足用好政策,深入研究**工作政策,在有限的编制和职数限额内,充分运用推荐提拔、职务职级并行等政策,给年轻**成长找出新路径、蹚出新路子。公平公正用人,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生命线。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公道对待**、公平评价**、公正使用**,做到人岗相适、人事相宜;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撑腰鼓劲,树立“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着力打造一支富有激情、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年轻**队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