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100万该过什么样的人生散文
最近很安静,没有写文章,主要是忙着去拜访了一位业务伙伴,也是私交不错的一个人,顺便游了一番周庄,在梦里水乡放空一下自己。
这次去周庄,又见到了老张,一个小工厂的小老板,粗短身材,嘴角时刻叼着一根香烟,脸上始终挂着生意人的笑容。听说我们要过去,激动地恨不能长途**来接我们,听我们很诚恳地说不需要,才很诚恳地作罢。
老张是周庄人,马上奔五了,经营着一个小厂子,十来号人手,承接各类包装生意,一年到头忙得四脚朝天。到底是苏沪一带的人,脑袋精明,善于经营,一起吃过这顿饭,我才知道,他个人轻轻松松年入百万。彻底刷新了我对他的认知,不,是**。
一般概念中,对年入百万的人群应该是有人设的,从个人形象到生活品味,都散发着高端商务人士的气息,如果不,座驾起码也得80+吧,再不济,也得是个自由人士吧,财务都自由了,人身自由总得有吧。
老张的现状,扎扎实实地回答了这些疑问,同时也丢给我更多的疑问。
坊间关于年入百万人群的假想,在老张面前一一崩塌消解。你说这个人群品味高雅吧,他一年到头穿的戴的却都是比农贸市场档次高一级的货色,座驾呢,开了不下10年的大众宝来,还是依旧开着,好歹换辆奥迪开呀,他偏不。
上面这些,还不算什么大问题,周润发这些大腕儿也这么简朴,可以理解。可是,照他的身份和收入,财务自由的目标早早就实现了,却始终缺少人身自由——这真要命!
创业,所追求者,无非自我价值、财务自由等方面,不然呢?
可是,从老张身上,我既看不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也没感到他对财务的过分饥渴,十几年来,忙得团团转是常态,大小事务,事必躬亲,他也乐得如此,否则,不习惯。
他说,他就是个俗人,小老百姓,做生意之前在乡下种田,一茬一茬地伺候庄稼,偶尔打零工。现在,工厂经营上了轨道,赚了点小钱,但心态并没多少变化,仍然起早贪黑,忙得连轴转,也没觉得什么,更没觉得,年入百万应该是什么状态,没想过这些问题。
我们很羡慕他,但还是告诉他,他太老土了,人生一世,活成他这样,质量有点对不住自己。
他丝毫不以为意,还告诉我们他哥们老吴的活法。老吴是他发小,也经营一家小厂,效益不如他,但人活得通透,自在。每年老吴都会跟自发的驴友团出游,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山水,好些时候都是风餐露宿(自带帐篷),只为看到更大的世界。出游期间,工厂委托给亲信打理,他就甩手不闻不问,这么多年,业务倒也稳定。
酒过三巡,我们开始给老张提建议,让他向老吴学习,好歹是个有资本自在的主儿呀!浪费光阴,罪莫大焉。
他丝毫不为所动,他说他不羡慕老吴的活法,他也不觉得他没有自由,他反倒喜欢自己的状态,他说他的确俗事缠身,没有什么人身自由,不过,他拥有内心自由,不需要到外面的世界寻找什么,体验什么。他很知足,还说李嘉诚也是他这个状态,甚至比他更甚。
不知是酒的缘故,还是为老张口才折服,我们开始慢慢地敬佩他——他简直是个哲学家,一个十足的斯多葛主义者。
在周庄与老张的一席谈话,破了我的好多执念,或者说缪念。其实,生活的自由和幸福,与职业和收入的确有一定的关系,但远没大到我们想象的程度。斯多葛学派认为,情感源于主观判断。过于关注外物,反而容易为外物所役,即便自由和幸福已在身边,却还固执地认为,是外在条件不足导致了自己没有自由和幸福。
这个时代,浮华太多,浮躁太盛,一不小心便容易迷失自我,很多白领们、金领们、CEO们,其实反倒不如泥腿子出身的老张,把人生和世事看得通透。
拓展阅读
1、小学生暑假怎么过作文1600字小学四年级作文
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在此,老师就往年孩子和家长在暑假怎么过存在的一些误区作了分析,并针对今年暑假怎么过提出了建议。
●误区一:暑假就是给孩子玩的 建议孩子每天学习不少于两小时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辛苦了一个学期,趁暑假应该好好放松一下,多玩两天无所谓,开学前把心收回来就行。而且有的家长本身工作较忙,没时间管孩子,干脆对他们放任自流,只要不闯祸就行。家长这样的观念容易让孩子误以为暑假可肆无忌惮地玩乐。如一些孩子就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或以电视为伴,导致暑假作业不写等。
暑假是该放松,但要张弛有度。所以,家长最好和孩子约定每天玩和学习的时间,建议孩子每天学习的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起码保证暑假作业能在开学前按时完成。如果孩子愿意把暑假作业提前一段时间做完,剩余假期可适时减少为每天学习一个小时,学习内容也可丰富点,比如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推荐读物:《小狼与大狼》、《上下五千年》、《全国小学生情感日记大赛集》等)、预习下学期的功课、隔一天写一篇日记等。孩子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的时间要控制在两个小时左右为宜(每隔半小时要做一次眼*操),提醒家长可给电脑装一些限时器之类的小软件,以限制孩子玩电脑的时间。此外,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孩子保持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可稍晚起晚睡一个小时。
●误区二:只重计划制订,忽略实施过程 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
每到暑假,一些家长常见的做法是让孩子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做暑假作业,几点到几点看电视等,孩子自己签字保证。虽然计划制订得很详细,但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很少监督孩子的计划完成得怎么样;有的家长则只是每天口头问问孩子作业完成没有,没有实质性的检查。由于孩子的自制力较差,缺乏家长的监督,很容易只顾着玩,对学习计划执行不到位。
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订计划,制订时可参考孩子班主任的意见,并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制订后家长签字,孩子签字,再交由孩子的班主任签字,提升这份计划的权威性。计划实施期间,家长要做好监督,每天或隔两天检查一次孩子是否完成计划,如果提前完成,可适当给予口头或物质奖励;如果没完成,当天即监督孩子补上,不要养成“拖”的习惯;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还可和孩子的班主任约定家访,如每隔三周一次,让班主任和孩子交流计划完成情况。当然,计划实施也不要太“死”,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误区三:孩子待在家里最安全 建议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
暑假里,大多数家长需要上班,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独自出去玩,可能出现安全问题或跟一些社会青年学坏,索性将孩子关在家里。孰不知,小学生在学校里热闹惯了,突然一个人被关在家里,没有父母陪伴,也没有伙伴一起玩,日常活动只有看书学习、看电视、玩电脑等寥寥几项,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孤独、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对心理健康不利。
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诸如志愿者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如为社区做环保小宣传员、看望孤残儿童等。家长可让孩子参加与自己工作相联系的实践活动,比如家里开饭馆的,不妨让孩子洗洗碗、端端盘子;如果家里摆地摊的,不妨让孩子去吆喝两句。家长也可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生活,比如和农村孩子对换家庭,或陪孩子去乡下的亲戚朋友家转转,或陪孩子做一次长途旅行等。
另外,家长要尽量做到每天和孩子谈一次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让他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误区四:兴趣班报得越多越好 建议报兴趣班要讲究适度原则
部分家长把暑假当做是孩子补习功课的好机会,也不管孩子同意与否,一下就给孩子报了几个文化课方面的兴趣班。而一些家长可能出于攀比的心理,看见身边的家长报了那么多兴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也跟风报了很多兴趣班。导致孩子一个暑假都在学习,比平时上课还累。
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意愿报兴趣班,不要一味包办,否则孩子不愿意学,学习效果也不好。报兴趣班内容方面,可报一门孩子平时较为薄弱的文化课,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自己也愿意多学点知识,可多报几门,其余的还是以孩子感兴趣的休闲运动方面的内容为主,比如舞蹈、游泳等。上兴趣班的时间以一期(20天左右)为准,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度会降低。
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时,要注意观察孩子学习的环境是否有空调或电扇等设备,周边环境是否容易发生危险情况,出入兴趣班的道路是否安全,班级人数是否过多(一般控制在15人左右),也可从往年上过该兴趣班的家长那里了解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否亲切,教学是否有效果等。
此外,针对处于小学升初中的孩子,要想提前适应初中生活,最好侧重报一些指导初中生活、讲授初中课外书籍的兴趣班,少报提前教授初中文化课的兴趣班,以免到初中时重复学习。孩子想了解初中的课程,可将初中的课本借来,翻一遍,不求全看懂,有个大概印象即可,还可向家里上初中的亲戚朋友了解注意事项。
2、初一年级作文 青年人该拥有什么——一场主题辩论会实录
辩论者:过去、现在和未来
主持者:时间
时间首先发言,明确了本场辩论会的主题、规则等,并宣布辩论开始。
过去(抢先发言):什么时候都得讲个先来后到,我是过去,我在先,当然应该是我先说了。我认为青年人拥有过去!谁不知,人们把青春年华总是当作美好的回忆,有多少人将我留在他们心底,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当作心灵的慰藉;就算在有些人的心里,过去是个不堪回首的经历,但正是过去的痛苦,才显出现在和未来的甜蜜……
未来(打断了过去的谈话):不对不对,我未来才是青年人需要拥有的。***所讲的:“你们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就是说青年人要拥有未来。如果没有我的存在,哪有青年人明天的美好。君不见,青年人因我而年轻,因我而充满自信、充满对生活的渴望,因我而不断走向成功!总之,青年人应该拥有美好的未来!
现在(实实在在地说):我不否认青年人拥有过去,拥有未来,但没有我真实的现在,他们何以拥有过去和未来。过去,已成过眼云烟,不可重现;未来,还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缥缈虚幻;而只有我,才是实实在在的拥有。君不见,多少人因不珍惜我的存在,以至失足,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又有多少人因珍惜我的存在,成就伟业!这么说来,我才是青年人把握人生的关键,拥有了我现在,就等于赢得了整个世界!
时间(总结般地说):其实你们三位所讲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是你们的团结协作、相互演变构成了一个人的一生,请你们摒弃前嫌,共同为青年人辉煌的一生而不懈努力!若一定要问青年人拥有什么最佳,我的回答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看,你们三位一个都不能少。那就请你们快快抓住现在的拥有,充实青年人也充实自己宝贵的一生!
辩论会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3、我向往什么一样的人生作文600字700字
飞流瀑布,尽展豪放洒脱;涓涓细流,尽显含蓄内敛;桃花流水,尽现无私奉献。我向往,这水一样的人生。
飞流直下三千尺
近了,近了,耳边隆隆的雷声震聋发聩,只当是百里外天公浇地,我安坐在车上,父亲道:“瀑布就快到了!”语毕,我惊异于这所谓雷声竟是水声,打开窗户张望着。终于,如天悬白练般的瀑布出现,我跳下车,快步上前,只见湍急流水自绝顶一跃而下,跳珠溅玉,如天降神力,使得平日里柔和的水一下子铺展开来,向下奔去,其声若天雷滚滚,更似千百辆战车轧过,多么壮阔呀!我呆立原地,这般的豪放与热烈,让我忆起昔日青莲居士之颖脱不羁。人生洒脱至此,夫复何求?
泉眼无声惜细流
故乡在三峡,钟灵毓秀,天下独绝。小时常在老屋后山游玩,山上有清泉一眼,自石缝间涌出,静默无声。年龄稍长,暂离故乡,赴城里求学。因个性张扬,屡屡受挫。恰逢再回故乡,遂重返后山放意任情。只见那一眼清泉,仍汩汩流淌。或钻石觅缝,或跨岩破土。涓涓细流,竟能无处不达,长久不涸。始悟得细水方能长流,含蓄方能成就,忆起摩诘之宁静旷迹,人生内敛至此,夫复何求?
桃花流水鳜鱼肥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长江浩浩荡荡,阔然东驰,滋养了一方土地一方人。老屋前便有长江支流奔驰而过,夹岸青山相对而出,因而水势稍和,更显母亲河之绵绵情思。两岸各有人家,于河边浣衣取水,于河中捕渔垂钓。乡人皆爱此河,故为此段取名为“乐天溪”。取感念天恩,乐得此水之意。见此水,忆起千年前苏子之为人造福,人生奉献至此,夫复何求!
水之洒脱热烈,水之内敛含蓄,水之无私奉献,皆令我心向往之,意欲学之。
愿我历遍千山,归来仍是似水少年。
4、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作文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科学家研究认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发挥人的超常水平,使人进取,催人奋进。远离消极的的人吧!否则,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梦想,使你渐渐颓废,变得平庸。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有时他们一个甜美的笑容,一句温馨的问候,就能使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光彩照人。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古有“孟母三迁”,足以说明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落 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原本你很优秀,由于周围那些消极的人影响了你,使你缺乏向上的压力,丧失前进的动力而变得俗不可耐,如此平庸。不是有这样的观念吗?大多数人带着未演奏的乐曲走进了坟墓。
如果你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你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为伍;如果你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你的价值越高,对你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你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你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就得优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你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你就会成为优秀者。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一样充满热情。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借人之智,成就自己,此乃成功之道。
和不一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爱情、婚姻如此,家庭、事业也如此。
5、论述社会现象的作文:年轻人吃什么
我观察身边这个小哥有一会儿了。
逛超市的年轻人很少,我自然很容易注意到他。他穿着一件灰色Polo衫,卡其色裤子,一双阿迪达斯经典的“绿尾”,我猜他是一个今天调休的程序员,毕竟深圳程序员比清洁工还多。超市冷柜里本就没多少选择,这一格只有用黑胡椒酱腌好的鸡扒和牛扒,他挑了足足十分钟,仍然没决定。看着他手托下巴,眉头紧锁,可能选择吃什么真的比写程序要难。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开始发愁每天吃什么。上班时问的最多的问题不是关于工作,而是”中午吃啥?”“晚上吃啥?”和“周末去吃啥?”。
读书时可从来没担心过吃的问题。放学回家做完作业饭菜就自动上桌了,一般日子就几样家常小炒,青菜,辣椒炒肉,偶尔有红烧鱼。这使我产生了一种幻觉—做饭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自己操练起来才发现,买菜,备菜到下锅上桌,根本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不由得佩服起操持厨房的妈妈和外婆来。四年前只身一人来到深圳工作,屋子里都是同辈的室友,每餐都得自行觅食,饭点才是最想念家人的时候。
长辈们的年代,下厨是日课。一是因为下馆子花费甚笃,二是因为时间充裕。如今,餐馆外卖多如牛毛,价格持续走低,年轻人自己的时间却越来越稀少了,大部分朋友不得已地将自己的口舌肠胃交给外卖和餐馆,这几乎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前年去新加坡休假顺带看看高中老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加坡多如牛毛的食肆。甚至有些停车楼的一部分都被改成了餐馆。而与之相对的是,有些公寓里连厨房都没有配置。
越来越长的工作时间和要求越来越深度的社会协作迫使我们让渡一部分自然人的权利。这样,消防员不至在救火时想着今晚的肉上哪儿买;写字楼里一分钟几个亿上下的VC们在做决策时也不用担心牛扒红酒没着落;建筑师在搬砖时也不用担心菜市场七八点就歇业,而我晚上十点才下班。
我们发展出高度文明的社会,难道不是为了追求幸福吗?吊诡的是,我们却把最基本的“吃”降格为了“果腹”。
文明行将于此,物质极为丰富的今天,我们的选择真的变多了吗?超市里看似琳琅满目,实则超市不会提供买家稀少的货品,而同一种大众商品却有好几家公司竞争。比如酸奶,往往占了整个冷柜,包装五花八门,可都是酸奶。外卖APP换了一拨又一拨,十家商户里,往往六家是川湘菜带饭套餐,一家沙县小吃,一家黄焖鸡,一家粉面粥铺,还剩一家沙拉。
我们对于食物的视野毫无疑问地,被这些商家圈定了。外卖浓重的调味包装着不新鲜的食材,让人忘了鸡鸭鱼肉本来是什么味道;美食节目包装吃的趣味,让人以“精致”“新潮”“原始”等等和味道无关的形容词评判食物。
一切都让你觉得,每天“吃好”是件奢侈的事,要么花钱点品质更好的外卖去更好的餐厅,要么浪费宝贵的时间自己下厨。朋友圈里晒下厨照就不难理解了,宣示着“我的空闲时间奢侈到可以花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为自己做饭,尽管吃完只要二十分钟”。拥有一个视野开阔,俯瞰CBD的开放厨房简直是每个年轻人心底隐秘的小小梦想。
“吃好”真的奢侈么?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路上捎带手就把菜给买了。
我为什么可以去逛超市给自己买菜?因为我一年前辞了职,成了一名自由设计师。经济压力固然陡增,可我能支配的时间从聊胜于无的下班后变成了二十四小时。
罗素认为精神疲劳是最恶劣的情况之一,它仿佛是人和世界之间的一层帷幕,削弱甚至切断人与周遭世界的联系,使一个人不再关心饮食和阳光,只为某一些问题殚精竭虑。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海子诗里幸福的人,“关心粮食和蔬菜”。
于是我斩了半只鸭,拣了几块子姜。夏天到了,子姜焖鸭,吃着正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