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诗词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13 16:30:41

谷雨诗词赏析

谷雨,是一个气温回暖,万物成长的季节。关于谷雨的诗词,大家来欣赏一下!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陆希声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老圃堂(一作曹邺诗)

薛能

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宋 林和靖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天仙子

苏轼 宋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蝶恋花

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采茶歌》

清 乾隆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拓展阅读

1、古名句及有哪些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 的农村田园风光:绿色的树木在村 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斜斜地 伸展。“绿树村边合”,是近景;“青 山郭外斜”,是远景。由近渐远,景 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 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潜《饮酒》

】这两句妙在自己无 心见山.远山自入双目,心与物游, 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蒸腾的水汽把江南江 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波涛的声势 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这两句写 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 声势。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 句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 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 圆圆的落日.好~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境界的开 阔:“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 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把分割的画面 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6.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 二字炼得好。“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 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涛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8.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这是说大自然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

10.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幽”、“深”三字准确、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这两句不仅再现了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从中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两句至今还被人们广泛引用。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这两句描写出一种月下回归的美妙意境。为了不使豆田荒芜,人一大早就下地了.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种豆早出晚归是多么艰辛、多么苦累.然而人并不抱怨。

1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1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以丝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5.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白居易的五七言绝句,共七百六十五首,约占全部作的百分之二十七。本是其中早期的一篇佳作,反映了游子思家之情,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乡愁。其佳处,一是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二是构思精巧别致:首先,中无一“思”字,只平平叙来,却处处含着“思” 情;其次,写自己思家,却从对面着笔,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有异曲同工之妙。宋人范晞文在《对床夜语》里说:“白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有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有独到之处,不必抑此扬彼。

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有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可以感觉到那种情感。

3、

吴藕汀

浮云富贵客心寒,故里空怀紫牡丹。

毋须添国色,江南上巳杜鹃看。

左河水《

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牡丹图》

作者:唐寅

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作者:许浑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

山昏函,木落洞庭波。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

《老圃堂(一作薛能)》

作者:曹邺

邵平瓜地接吾庐,干时手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白牡丹》

作者:王贞白

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作者:周朴

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独惭出,未变暖天风。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作者:朱槔朝代:宋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明朝知,无策禁花风。

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后一日子大再有次其韵》

作者:王炎朝代:唐

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木兰花慢》

作者:王恽朝代:元体裁:

问东城春色,正,牡丹期。

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采茶歌》

作者:乾隆朝代:清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临明朝;前价贵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

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林和靖[宋]

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七言

作者:郑板桥朝代:清

不风不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一杯香茗坐其间。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孟浩然[唐]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晴。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沧浪醉后唱,因此寄同声。

《芍药》

王贞白[唐]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张又新[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老圃堂》

曹邺[唐]

邵平瓜地接吾庐,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题伍彬屋壁》

廖融[唐]

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晴。

《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李适[唐]

牧守寄所重,才贤生为时。宣风自淮甸,授钺膺藩维。

入觐展遐恋,临轩慰来思。忠诚在方寸,感激陈情

报国尔所向,恤人予是资。欢宴不尽怀,车马当还期。

将应候,行春犹未迟。勿以千里遥,而云无己知。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崔国辅[唐]

元巳秦中节,吾君灞上游。鸣銮通禁苑,别馆绕芳洲。

鹓鹭千官列,鱼龙百戏浮。桃花春欲尽,夜来收。

庆向尧樽祝,欢从楚棹讴。逸何足对,窅作掩东周。

《谢中上人寄茶》

齐己[唐]

春山前,并手摘芳烟。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齐己[唐]

枪旗冉冉绿丛园,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

高人梦惜藏岩里,白硾封题寄火前。应念苦吟耽睡起,不堪无过夕阳天。

《浣溪沙》

仇远[北宋]

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弄晴时。

射鸭矮阑苍藓滑,画眉小槛晚花迟。一年弹指又春归。

4、《子夜吴歌 秋歌》古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长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万户都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秋风吹不尽的是,思妇们对玉门关外的绵绵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扫平胡虑,夫君从此不再远征。

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的风韵。

笼统而言,人的手法是先景语后情语,而情景始终交融。长安一片月是写景,同时又是紧扣题面,写出了秋月扬明辉的季节特点。而见月怀人是古典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所以写月也有起兴的意义。此外,月明如昼,正好捣衣,而那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妇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这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一种难耐的'挑拨。一片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秋风,也是撩人愁绪的,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便是对思妇的第三重挑拨。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用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这里,秋月秋声与秋风织成浑成的境界,见境不见人,而人物却好像真的在,玉关情也很浓。此情之浓,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妇的心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后世的某些人偏爱含蓄,认为删去末二句作绝句更好,其实未必是这样。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种吞吞吐吐的用语。而从内容上看,末二句使歌思想内容大大深化,更具社会意义,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求能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手法如同电影,有画面,有画外音。月照长安万户、风送砧声、化入玉门关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十分有意味的境,这种犹如女声合唱的插曲决不多余,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画外也在画中,它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因此,这首从正面写到思情,而有不尽之情。

5、2023元宵节经典

1、《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着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7、《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8、《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9、《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0、《折桂令元宵》

(元)佚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元夕无月

作者:丘逢甲

朝代:先秦

元夕无月原文: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相关翻译

译文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

注释①元夕:农历正月十五之夜。②六鳌句:鳌同鼇,《列子·汤问》:“龙伯之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又《摭遗》:“李白自称海上钓鳌客,谒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为钩线?”后来家就常用钓鳌客来比喻豪迈有为的人。这里借指鳌山,是把灯彩迭成山的形状;仙是作者自比,因看鳌山灯彩联想到后句的神山沦没而伤心流泪。③神山:《史记·秦始皇纪》:“海中有三*: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这里指台湾岛。④五更:以前把一夜分成五更,一更大约两小时,此处指深夜。鲲洋:台湾南部有海口名七鲲身台湾岛,鲲洋,指台湾海峡。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__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点击查看更多谷雨诗词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3155.html

热门阅读

  1. 交友个性自我介绍
  2. 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的心得体会范文
  3. 安慰自己的短信语句
  4. 协议书和合同书有什么区别范文
  5. 好咖啡总是放在热杯子里美文
  6. 鲁迅散文的艺术特点
  7. 春节拜年祝福语的集锦
  8. 201激励自己的句子
  9. 优美句子9条
  10. 安全标准化安全的承诺书
  11. 小学五年级《黄河象》教学设计
  12. 小学春季开学典礼学校领导校长发言稿
  13. 关于《尘埃落定》的读后感500字
  14. 语文作文通用排比句
  15. 你为什么而工作读后感
  16. 短搞笑小故事
  17. 毕业留言唯美句子30字
  18. 描写母亲老去的句子
  19. 关于保研复试英文自我介绍
  20. 《防有鹊巢》原文及鉴赏
  21. 我家与环保日记
  22. 《永远的蝴蝶》信息化教学说课稿范文
  23. 给孩子的励志小故事
  24. 《满江红·万恨千愁》赏析
  25. 纯粹写春天的古诗
  26. 从《梦游天姥吟留别》看李白的构思与创新
  27. 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计划
  28. 关于养花的诗句
  29.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30. 表达人间真情的诗句
  31. 读人识人杂文随笔
  32. 国庆节之后的作文
  33. 名人读书故事
  34. 企业年会的祝贺词
  35.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总结范文
  36. 儿童睡前故事《小红帽》
  37. 我的课余生活日记
  38. 花开无声班主任随笔
  39. 最新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40. 常用版房屋租赁合同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12:08:27
本页面最近被 95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海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8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