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活动感想的优秀作文
“地球一小时”活动始于2007年3月31日,澳大利亚悉尼熄灯一小时。当晚,大约有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熄灯一小时,成功减少了10.2%的用电量。悉尼*和居民用行动向全世界发出强烈声明,我们可以减少使用可造成地球暖化的煤燃电力!仅仅一年以后,2008年3月29日,“地球一小时”已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超过35个国家多达5000万人参与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时”来到中国,让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加入到这一小时中,进一步在缓和气候变化问题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经有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74座城市承诺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共同为地球的作出贡献。
记得3月29日的当天晚上我正在一所大学的校园中散步,忽然,身边学生宿舍的灯光纷纷的熄灭了,我猛然想起今晚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看着身边一个个黑暗的建筑,心慢慢的被感动所浸没,黑暗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两年前,我曾参与了单位ISO14000的环保认证工程,之间曾多次聆听了一些老师的讲课,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小小的“节能降耗”竟然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学生们随手丢弃用过的笔芯,吃剩下的饭菜,生活中使用过的废水,使用过废弃的电池,生产设备正常规范的使用,工业制造中工业废水的排放,工业生产中烟尘的排放等等。。。。。。这些如果能够实现规范的标准化管理,那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中国的经济将提高一个新水平。日常生活中,节俭是一种品质,需要始终坚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品德高尚的表现。我们的先辈也曾告诫:治国之道,节用为先,灭国之祸,起于奢侈。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节俭,让生活舒适而不奢华,浪费不能提高你的身价,只能贬低了自己的身份,节俭是生活中的美德。
干旱、洪水、雪灾……已成了2009全球气候的代名词。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正在频频发生,这不能不让我们陷入对环境问题的深思。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环境恶化,我们能做点什么?一小时等于60分钟,等于3600秒。一小时黑暗,你会怎么样?一小时黑暗,地球怎么样?也许一小时黑暗,可以明亮启发我们的内心。也许,短短的一小时并不能带来什么,但是却给我们启发。一小时,展示公众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
在这短短的一小时,我们家也在黑暗中度过了,可是是怎样度过的呢?我来告诉告诉大家吧!
我们前半个小时,都在运动,先每人跳了600个绳,我累得呼呼喘气,甚至连站都站不起来了,爸爸还让我跳,我死活不肯跳。后来,我们又做了20个仰卧起坐,10个俯卧撑,我都快累*,简直是要死要活。但是,累中还带着很多快乐。因为,不光我累,大家都很累,可还是有时还会笑。
后半个小时非常轻松,和妈妈一起做了许多小游戏,我虽然有时输,但是有时也会赢,我非常的高兴!因为我从来没这么快乐过,我的心情十分好!
诚然,这一小时里节省的电力之于日常的消耗,只是微乎其微的极小一部分。但是"环保"这个关系地球生物生存环境的大事,正是由无数个有益于环境改善的小事而构成。全球环保理念的推广与普及,靠的就是小小的环保意识在每个人心中萌生。我爱我生存的这个星球,所以,我支持"环保"!我爱我生存的这个星球,所以,我加入"地球一小时"!记住,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8点半至9点半,请你轻触开关,熄灭灯光,关闭你可以关闭的电器。如这样,你很荣幸地和地球另外10亿人同步做了同一件事--"地球一小时"。
收获:参与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过后的你会觉得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环保"这个关系地球生物生存环境的大事,正是由无数个有益于环境改善的小事而构成的,所以,我们应该要从小事做起。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这次我也将灯熄掉了1小时,活动结束后我感受颇多。
我想如果人人熄灯一小时,那世界上能省多少电呀!现在因大量使用电,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所以我们每天多去省一些电,那全球变暖就不会成为现实。
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去倡导绿色的节能减排,为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美丽的家园去行动吧!
拓展阅读
1、记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作文优秀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心情都非常兴奋,因为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组织我们四、五年级去劳动实践基地学习两天。
第一天,给我们上课的梁老师跟我们讲解如何做印章和印章的特点。老师还告诉我们做印章必须要会写反字,因为把反字一印就变正字了。印章的其中一面叫做“镜像”镜像是左右相反,上下不变的。印章还分为阴刻、阳刻、阴阳刻。老师讲得很仔细,同学们也听得很认真,生怕没听见或漏听了一个字。第一天的课很快结束了,老师说第二天我们就可以雕刻印章。
第二天,是雕刻印章的时候了,同学们都很期待。上课了,老师叫我们拿出准备好的复印纸、砂纸,透明纸这几样物品。接着老师每人发一个印胚。刚开始时我觉得雕刻应该不是很难的事。可是,在我磨印胚时,我磨到手都酸了才磨完。终于到了雕刻这个环节了,我等着组长发雕刻刀等到心都急了,我真的恨不得自己马上变出一把雕刻刀来大显身手了。开始刻了,刻着刻着我就觉得有点难了,我小心翼翼,慢慢刻,但意外总会发生的。我刻时差点刻错了,刻阳刻时,又刻得像洞穴一样深了。但我也只得继续刻,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我还是成功的刻出了一个“懦”字还是古文。我拿去给老师看,老师还表扬我刻得不错,我的心像喝了蜜一样甜。
光阴似箭,两天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全部人拿着自己心爱的作品,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2、记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作文优秀
12月7日和8日是一个令我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那两天是四年级去劳动基地学习的日子。
来到基地的第一天,基地老师走进教室,对我们笑眯眯地说:“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雕刻一个印章。”我们一听开心得一跳三尺高。首先老师介绍了什么是印章,在刻印章之前要写一个反字出来。还给我们介绍了阴刻红底白字,阳刻白底红字,阴阳刻是一半刻阴一半刻阳刻。老师又详细地教我们雕刻印章的步骤。老师讲得是那么详细,同学们听得是那么认真。
第二天,我们要亲自雕刻印章了。第一步是在砂纸上打磨印胚。第二步是在这个印胚上写上一个既简单又有难度的文字。第三步是最重要的一步:雕刻,一开始我觉得非常简单,但是后来,我却发现没有这么简单,这个叫印胚的东西可不是豆腐,还挺硬的,不用力是刻不出来。有的同学刻着刻着又去请教老师,有的同学去请教同学……我也请教了老师并掌握了一些妙计。我刻得有模有样的,刻得也比开始的认真多了。一会儿竖着刻,一会儿横着刻。工具刀仿佛被我变得活蹦乱跳,不一会儿,一个完美的印章在我手中诞生了,看着我刻好的印章,我的心好像喝了蜂蜜一样甜。
两天的时间过得太快了,劳动基地的学习生活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在这两天里我不但学到了如何雕刻一个印章,而且还懂得了做事遇到困难千万不要放弃,要把它克服才会取得胜利。
3、记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作文优秀
四月一、二日这两天,学校组织三、四年级同学去劳技中心学习技能。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早上在老师带领下上了大客车。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一眨眼,目的地到了。张老师把我们带到金工室,金工室里有铁片、锯子、锉刀等。老师把重点讲了一遍,教我们如何做铁鱼。我小心紧张地开始做了起来,锯了又锯,锉了又锉,手都疼了,终于做好了一条托着美丽尾巴,睁着大眼睛的铁鱼。我很满意。下午我们去了烹饪室,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饺子,大家先把手洗干净,然后男生拿面团,女生拿两根杆面杖。”我赶紧来到水池洗干净了手,拿了杆面杖。接着老师让我们把面团弄成两半,两人一组,一人一半,再让我们把面团分成六等份,每份像一个桂圆大小,最后再杆面。我按老师的话把面杆成厚薄均匀、大小相近的皮子。开始包饺子了,男生拿板,女生拿馅,包了形状各异的饺子。有“船形饺”、“土字饺”等。老师最后让我们把自己包的饺子煮熟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吃了来,吃着自己包的饺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第二天,我学会了组装电脑主机,认识了电脑的四个组成部分,接触了网卡、显卡、声卡、内存等。下午我们学了木工,虽然我很害怕,但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大胆地锯了,最后做好七巧板,并且拼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形状。对各种几何形有了新的认识。
这两天,我学了以前没学过的本领,掌握了新的技能。劳技课真得收获很大,我很开心,懂得了付出劳动,才有收获的道理。
4、记一次劳动实践活动作文优秀
劳动最光荣,现在当今社会上正在传递的`一种正能量其实就是劳动的一种,劳动最光荣,劳动是最阳光的。
多少人能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那么多的有意义的事情,多少人会用自己的劳动换来他人的方便,多少人会用自己的劳动带给老人们一种温馨,带给老人们一种温暖。
劳动最光荣源自于劳动的一种能量,劳动最光荣源自于一种带给人的温暖和帮助。现在电视上有好多广告,讲述的是一个复原老兵,复原之后没有回家,而是在当地找了工作。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着老人,给老人干家务,给老人们做饭,洗衣服。这是什么这是劳动,这是一种阳光的劳动,劳动出的是一种正能量,劳动处的是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梦。其实也真是这样的,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梦就这样的在抒发在老人的心中。抒发在这个社会上,带给人一种最大的影响,带给人一种最大的正能量的一种展示,在生活中有着这样的许多的人,用的是自己的劳动,用的是自己的付出,带给人一种最大的影响。给人的生活和工作,衣食住行都带来了更多的影响和学习,甚至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劳动给予人这样的帮助,是多么无私的,是多么光荣的,生活中的这些人应该给予更多的表扬,应该让这样的光荣继续传承。
劳动最光荣源于劳动的一种无私,源于劳动的一种正能量,劳动最光荣,劳动影响着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社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6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