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的城市诗歌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8:42

失忆的城市诗歌

推土机掀去陈旧的记忆

高楼挤满城市的天空

一只鸟失去了想象

都市被一次次复制千年古树

百年老巷模拟在磁盘里

城市中的鸟居住人的房子

品着鸟语名称的咖啡

进城的老人踌躇于门前

挖土机掘地三尺挖尽最后的记忆

碎裂的陶片锈蚀的青铜

没有鸟能诠释原委

城市被输入程序与解析密码

断电后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基因

属于哪一个序列

风收起翅膀隐匿在树叶

这棵千年老树那腐烂的树心

连着节节根瘤仍有那么多

蜂蝶蚊蝇蝼蚁

以副词和形容词的最高形式

日夜围绕着它旋转

老墙被强拆残留一隅废墟

两个孩子用沙泥捏出玩具与菩萨

在月光下紧紧挨着睡着了

身后的篱垣墙头挂着

一条苦心孤诣的丝瓜

城市的叹息穿过夜半低矮的蛙鸣

在长短的鼾声里如此分明

那浅浅的叹息成长为庄稼的拔节声

那些风啊在叶尖上守了一夜

却摘不到清晨里一颗完整的露珠

拓展阅读

1、分析顾的潜意识表现

在顾世界里,到处呈现着生命的纯真质朴,意象的清新美丽,灵性的剔透晶莹,对生命的礼赞与解读。

,充满纯净明丽的意象、轻快自然的节奏和浪漫童话的色彩,被称为“童话人”。在他的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到处呈现着生命的纯真质朴,意象的清新美丽,灵性的剔透晶莹,本文拟从家园、灵性、死亡三个方面解读顾的潜意识表现。

一、家园

我们阅读顾,可以看出“家”是他使用频率较多的词汇之一,在他的里不乏“小木板房”、“”“净土”“天国”这样的意象,表达着作者对“家园”的渴求。张捷鸿在《童话人:别无选择的定位》里谈到:“童年经验极大地影响了作家的创作,而作家的创作经历反过来也或多或少的修正和补充了作家的童话经验,很多作家的童年经验本身就带有文学创作痕迹,它既是作家解释创作动因的根据,也是作家对创作‘*’的验明正身。”[1]人对家的向往与渴求与其人生经历尤其是童年经历密不可分。在人十二岁时,顾的父亲顾工被下放,顾也随父亲去了一个叫火道村的村庄。1980年初他所在的单位解体,自此顾便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导致其杀妻后*。在作者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家”似乎总是摇摇晃晃、漂泊不定,因此对家的渴望便成为必然。于是,他以的语言不断地讲述绿色的故事,构建着与和现实对立的彼岸世界,并在那里恣意地自我放逐。人是坚守在自然童话里的孩子,拒斥世俗尘雾,超脱滚滚红尘。然而这样的“天国乐园”终究是梦幻的彼岸,现实世界的人唯有拿心灵去建造。但顾精心构筑的“乌托邦”,不过是其潜意识脱离现实的局限性追求,在沉重的现实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当其脆弱的灵魂无力承受时,便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了一切,包括他的王国和现实生活。

2、学生作文《六年时光》 王雨恒

回想小学这六年,

孩童时光常思念。

当初纯洁的笑脸,

曾经美好的画面。

今天我写一首

不像工整的唐

不像优美的宋词,

仅是简单的故事。

刚入学时很懵懂,

老师教学困难重。

也是年少多有梦,

盼出未来成龙凤。

学习任务最为重,

每日上课要用功。

一二年级学得浅,

生活总是在休闲,

时间默默过两年,

那些画面回眼前。

三年级时很好学,

学习目标也明确。

卷子做了一叠叠,

掌握方法更简洁,

奋发向上展学业。

时光继续过一年,

迎来春风又拂面,

仿佛梦想快实现,

原来数学换老师,

学习未知的知识,

老师夸我一次次,

信心归来做好事。

到了夏天要放假,

生活常将我惊吓,

假期作业不算多,

课外学习填生活。

处处都想找精彩,

寻找快乐上学来。

各科老师多更改,

我的生活又澎湃,

似乎一切都重来。

慢慢生活变平稳,

上学不再有何损,

回想曾经有些蠢,

如今做事一定准。

打破回到现在,

生活紧迫如比赛,

各种事情做得快,

尽力展现我风采。

六年一晃只剩半,

老师讲课不厌烦,

无论时间怎变迁,

您们永在心中转。

最后我来做总结,

人生就像一双鞋,

少时只想新款式,

长大会选码与尺,

我们现在努力着,

为了信仰与快乐,

为了朋友与承诺。

指导老师:张艳芳

*:

3、浅析顾的审美意象

,被称为“童话人”,在他用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中,总是有许多外表美丽、纯净,又充满灵性和蕴藉的审美意象。

一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给许许多多经历过文革伤痛的人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也让顾一下子站到了中国当代坛的中心。人凭借着他的聪慧,独到的心灵感悟,创作了许多让人感动、给人慰藉的,他的是一片“花与梦”的海洋,这其中有着许多独特的审美意象。

一、审美意象的选取视角

朦胧人舒婷曾为顾写了一首《童话人》:“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在顾营造的艺术世界里,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象。

曾深受法国的法布尔和丹麦的安徒生的影响,法布尔的《昆虫记》向童年的顾打开了活泼生动富有意的昆虫世界,以至于他时常如痴如醉地翻阅那本《昆虫记》,甚至将自己想象成一只小小的昆虫。

是一个唯美主义者,唯“灵”者,他认为要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就应该剔除所有外在物质的假相与诱惑,唯有至真才能达到至美,而美的极致就是“自然”,顾很欣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很崇尚“文章本天成,妙笔偶得之”,最好的应该是来自自然的,自然会赋予你灵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善于捕捉。他说“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这里的“神”应该是指“精神、灵性、纯粹、信仰”。精神与物质相对,当人逐渐剥离了物质性,脱离了物质而存在,就会变得如玻璃般剔透,成为没有杂质,不受污染的一种灵性,一种*的纯粹。

4、简论顾的情感特点

“童话人”顾语言自然天成,内容纯白如雪,情感动人心弦,仿佛芝麻开门的咒语,开启了一代人的灵魂之门。

,1956年9月出生于北京,十岁时“文化大**”爆发,他因此转学辍学,在围攻殴打的社会氛围中茫然措。1969年,全家被下放到山东省火道村,他每天拾柴放猪,享受雨滴空气,采集昆虫标本,从事创作。1974年返京,为了维持生计,他先后做过油漆工、搬运工、锯木工,见证了人生百态,积累了丰富阅历,激发了写作欲望。1977年起,他开始集中写作,逐渐成为享誉中外的朦胧人。1987年远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之后隐居该国激流岛,创造他梦想的人间天国。

五彩斑斓的昆虫世界、五味杂陈的童年记、辗转颠簸的生活体验、翻云覆雨的命运转折,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他的情感结构,提供着他创作的源头活水,使他的句呈现出简单任性、质朴真纯、浪漫灵动的独特风貌,带给人远离尘嚣的自然之趣和默默感动。

总结来说,顾[1]的情感特点大致如下:1.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2.对生活的敏感和感伤;3.对弱者的关注和怜惜;4.对生命的热爱和颂。

一、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

曾在《希望的小树》中写道,“童年的心,是一片净土,没有枯枝,没有落叶,没有垃圾。只要有一阵淡淡的春风吹过,就会有无数希望的种子睁开眼睛,张开绿色的小手…”[2]

他自幼喜欢昆虫,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草丛中观察它们的活动,熟悉它们的习性,收获许多不为人知的乐趣。“文化大**”爆发后,他依旧独自到烈日下、落叶中、寒风里走,寻找蚂蚱、蜣螂、蟋蟀,并把父亲那本《昆虫记》奉若至宝。

他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培养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生活和梦境似乎已浑然一体。“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星月的来由》)。这些句童趣盎然、惹人爱怜。

成年后,他仍然拥有一颗纯洁透明的童心,不满足科学世界的单一与死寂。例如“在白天 我变得很黑在黑夜我变得很白我想变成蓝色的 应该到哪里去呢?”(《变》),“和点心一样精美的小镇”《永别了,墓地》,“青青的野葡萄 淡*小月亮 妈妈发愁了 怎么做果酱 我说:别加糖 在早晨的篱笆上 有一枚甜甜的 红太阳”(《安慰》),“我们躲开它,一转身 就碰上了喝醉的太阳”(《我们喜欢葡萄》),“雾,缓缓化开像糯米纸一样”(《我相信声》)。这些句童心弥漫、令人惊叹。

对童年的陶醉和怀恋在他的创作中一以贯之,使他的既有生命盛开的喜悦,又有时光不再的无奈。

5、《九月九日山东兄弟》鉴赏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篇。这首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不同,这首抒情小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艺术力量。这种艺术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艺术概括。

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山东兄弟”。写这首时他大概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对当时热中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孑无亲。第一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分量下得很足。对亲人的思念,对自己孤孑处境的感受,都凝聚在这个“独”字里面。“异乡为异客”,不过说他乡作客,但两个“异”字所造成的艺术效果,却比一般地叙说他乡作客要强烈得多。在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的*时代,不同地域之间的风土、人情、语言、生活习惯差别很大,离开多年生活的故乡到异地去,会感到一切都陌生、不习惯,感到自己是漂浮在异地生活中的一叶浮萍。“异乡”、“异客”,正是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这种感受。作客他乡者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自然也是存在的,不过有时不一定是显露的,但一旦遇到某种触媒──最常见的是“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而不可抑止。这就是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且往往和对家乡风物的许多美好记联结在一起,所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十分自然的了。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但在王维之前,却没有任何人用这样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句成功地表现过。而一经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

点击查看更多失忆的城市诗歌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0580.html

热门阅读

  1. 关于时间的经典句子
  2. 从匾牌错别字说开去杂文随笔
  3. 大学毕业入职培训心得范文
  4. 关于《乡思》的全诗翻译赏析
  5. 《我为你骄傲》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范文
  6.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全词赏析
  7. 小学关于以春节为话题的记事作文800字
  8. 告别2015迎接2016的句子
  9. 格林童话:野兔和刺猬
  10. 平安夜暖心祝福短信
  11. 李白的将进酒诗意
  12. 201年除夕手机祝福语短信
  13. 狗年2018年新春对联
  14. 经典青年节诗歌朗诵
  15.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鹳鸟The Storks
  1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范文
  17. 天赐的符号卜心情随笔
  18. 感谢你的敌人美文摘抄
  19. 2016年猴年新春贺词大全
  20. 关于三年级随笔
  21. 老师的自荐书范文
  22. 201年恭喜结婚的祝福语
  2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班培训心得
  24. 关于大学生的暑期公司实践报告
  25. 《做个好玩的老师》读后感范文
  26. 201年给朋友的腊八节祝福语
  27. 教师新年祝福语
  28. 关于《小桥流水人家》教学设计范文
  29.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550字
  30. 关于冬天的词语和句子
  31. 地铁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32. 此生无憾爱情故事
  33. 寓言故事《乌龟学跳舞》
  34. 一支素笔将你写进我的诗
  35. 《玩出了名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36. 立足岗位做贡献铭记安全在心头安全演讲稿
  37. 大班上学期语言学习计划
  38. 顶岗实习工作的报告
  39. 李商隐《凉思》诗词鉴赏
  40. 技术创新工作计划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8 19:44:31
本页面最近被 16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贵州,TA在页面停留了 18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