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 蝶恋花

发布时间: 2025-08-23 11:32:36

王国维 蝶恋花

【原文】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①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②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③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④

【注释】

①“满地”三句:满地凝结着寒霜,浓得像覆上一层白雪。人们立在西风中话别,瘦马也向着残月不断悲鸣。霜华:此指严霜。因其每呈结晶状,故云。张祜《旅次上饶溪》诗:“秋竹静霜华。”“人语”二句,所写情境屡见于古人诗词中。此等语似佳而实非佳,盖以有模拟之迹故也。

②“一曲”二句:送别时,《阳关》一曲犹未奏完,离人就已出发了。咿轧的车声仿佛应和着歌声,在痛苦地呜咽。阳关:指《阳关三叠》曲。为古代送别的曲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谱入乐府,即以诗中“渭城”或“阳关”名曲。次句好。“渐共”一词尤佳,写出渐行渐远的情景。

③“换尽”三句:天涯芳草青青的颜色已换作枯黄,可是,陌头上深深的车辙依旧是我来时的模样。三句为前人未道之语。静安于是年春跟随罗振玉入京,数月后即奔丧回里。来去匆匆,情事已更,故深感人生之无常。

④“自是”二句:这虚浮无定的人生,还有什么可说呢?在人间最令伤心的事莫过于离别了。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老庄学说认为人生世事虚幻无定,故云。耽:耽于。“耽离别”,谓沉溺于离愁之中而不能自拔。离别,在本词中有生离死别之意。

赏析:

重读王国维词,他好像特别喜欢用《蝶恋花》这个词牌。

“阅尽天涯离别苦,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花底相看无一语,绿窗春与天俱暮。 欲把相思灯下诉,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这首词可以分两种读法。一种是直白地读:一个女子等着一个男子,等得望穿秋水,等得朝思暮想,终于有一日聚首了,他已不是他,她也不是她。另一种是幽深地读:逝者如斯夫,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瞪大眼睛仔细一看,花已不是花,草已不是草,残红遍地,枯粳满目,这世界连底色都变得彻彻底底。所以这词不宜多读,否则的话,就好像中了七星海棠之毒,无药可解。

“金鞭珠弹嬉春日,门户初相识。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静安先生的词,这*是最有情趣的一首了。记得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觉得特别亲切。静安先生评词,注重“境界”,他最喜欢的冯延巳的作品,不能说一定比后主的高妙,但要论境界,确实比后主的更经得起掂量。后主往往直抒胸臆,你一读就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家国之愁,或者悔意,或者追忆。所以后主的好是明白的好,是明白到瞬间将你袭倒的好。冯延巳则恰相反。他的词句美,是美在意蕴和回味,是千曲百折之后呕出来的心血,是对天地时空超现实的参悟。所以王国维喜欢冯延巳,喜欢得自己的词句也染上了他的色彩。譬如那首我很喜欢的“昨夜梦中多少恨”,笼上了梦境的外衣,现实人世都成了幻境。再如上面那首“最是人间留不住”,凡上升到人间的高度,这词句的分量就格外沉甸甸了。回到主题,这一首《蝶恋花》却是一目了然,你想多些联想都是胶柱鼓瑟。也许那个女孩子是静安先生的初恋,也许他们是青梅竹马,也许这是他多少年后回忆的一个剪影,她就以这样两个动作成了他心中永远定格的美丽。她原先是大方乃至带点泼辣的,不但不羞涩,反故意让风吹散了自己的长发,从那丝缕的缝隙中露出凝脂的脸庞,就是这样的一抹风情,让词人多少年后仍仿佛能闻到那风中飘来的幽香。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忧愁起来,也许是“夜闻家中论,不得侬与汝”,也许是父母无意中提到了另一个人的名字,她又瞥见了他,却不敢再放肆地看他,哪怕花前月下原本是情意绵绵的角落,她也只能被心中堆积的一汪愁绪牵引得低了头伤了神兴许还落了泪。从此以后,也许他再没见过她,那面容渐渐地模糊,又时不时地清晰如初,过了多少年,他为她填下这阕词,哪怕再无相见之日,哪怕这一世情缘注定了只有那么短,毕竟,它曾经来过,在生命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 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

这首词直到现在我也没把它完全读懂,但是这一点也无妨我对它的喜爱,对它的一见钟情。那句“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我总觉得看到一个女人顾影自怜的样子。深宫失宠的女子很多,君王的心远了,总是自己色不如人,或故不如新,反正是自贬身价、情不愿心却甘了。这个女子却没有,她还是坚信自己的珍贵,积毁能销骨,何况我这弱质柔条?这简直是还能明白无误地确认对方的情意,才能如此不卑不亢地引动对方的怜惜。以至于“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这一句,读着也不是决绝地割断,只是欲擒故纵。她的姿态放得那么高,哪怕你不在,我也可以这样拿自己当回事。哪怕你不来,我也可以这样定心稳意地过我一个人的生活。我真是喜欢这背后的女子,不是一味地可怜顺从,也不是一厢情愿的死缠烂打,她那么楚楚可怜,却又那么义正词严,谁又能无视这样的尊贵和动人呢?

【王国维其他诗选】

八声甘州

【原文】

直青山、缺处倚东南,万堞浸明湖。①看片帆指处,参差宫阙,风展旌。②向晚橹声渐数,萧瑟杂菰蒲。③一骑严城去,灯火千衢。④不道繁华如许,又万家爆竹,隔院笙竽。⑤叹沉沉人海,不与慰羁孤。⑥剩终朝、襟裾相对,纵委佗、人已厌狂疏。⑦呼灯且觅朱家去,痛饮屠苏。⑧

【注释】

①“直青”二句:连绵不断的青山展向东南,在这儿出现了开阔的平野。春城万堞的影子,正倒浸在明丽的湖中。万堞:指城墙。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中有射孔,以伺非常。

②“看片”三句:看那片帆一叶驶向的地方,正见参差的宫阙,春风吹展着旌旗。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之貌。宫阙:泛指楼阁。旌(jīnɡ):旌旗。为旗的一种,上画鸟隼,进兵时所用。

③“向晚”二句:黄昏已近,归船的橹声渐密,夹杂着菰蒲丛中萧瑟的风声。数(shuò):频数,繁密。菰蒲:两种水生植物。菰:即茭白。蒲:蒲草。

④“一骑”二句:我骑着马儿进入城中,正是千百条大街上灯火通明时候。一骑(jì):一人一马的合称。严城:古时入夜后关闭城门,故称。李商隐《赠妓》诗:“严城清夜断经过。”

⑤“不道”三句:想不到这里如此繁华。又听到万家燃放爆竹,隔院传来了悠扬的笙竽之声。笙芋:两种簧管乐器。“隔院”、“万家”,以别人的欢乐反衬自己的愁苦。

⑥“叹沉”二句:可叹的是,在这广大的人群中,没有一个人能解慰我客中的愁绪。人海:比喻人群,社会。两句意与黄景仁《都门秋思》诗“侧身人海叹栖迟”相近。“羁孤”,谓羁旅中的孤独。

⑦“剩终”二句:只剩孤独一身,终日形影相吊。即使是勉强去应付世务,别人也会讨厌自己的疏狂的。襟裾相对:对着自己的衣衫。委佗(wēi yī):同“委蛇”。虚与委蛇。谓对世人随便应付。《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与委蛇。”《成玄英疏》:“委蛇,随顺之貌也。至人应物虚己,忘怀随顺。”

⑧“呼灯”二句:姑且叫人打上灯笼,去找那市中的豪士,一起痛饮新春的屠苏美酒。朱家:秦汉之际鲁人。好结交豪士,以任侠知名。见《史记·游侠列传》。这里以指侠士。屠苏: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末二语于豪宕中寓愤激,实有“举世无知己”之意。

拓展阅读

1、古诗翻译及赏析

·懒莺慵春过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懒莺慵春过半。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犹有东风管。

【前言】

此人苏轼的一首词。为常见的一个词牌名,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注释】

①慵:懒。

②残红:指凋残的,落

③幕:这里指窗帷。

④鬓鬅:蓬松,指头发松散的样子。

⑤黛: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时女子用来画眉。

⑥愁媒:引起悉愁情的媒介。这里指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

⑦消遣:消解,排遣。

⑧系绊:这里是“系”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寄托、有着落”。

⑨杨:指柳絮,是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⑩管:照管。

春光已消逝大半,蝴懒得飞舞,黄莺也有此倦怠,风卷落,残红满院。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懒意慵,神倦魂销。

暮春景致处处皆能生愁懒于梳妆打扮,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也不如吗。

这首词以种种柔美的意象,塑造出一个多愁善感的伤春少女形象;以春意阑珊的景象,烘托出少女伤春的复杂心绪。

上片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春光已消逝大半,蝴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卷落,残红满院。面对这“风雨送春归”、“无计留春住”的情景,心事重重的少女,不免触目伤情,倍添寂寥之感。自然,、莺本来不见得慵懒,但从这位少女的眼光看来,不免有些无精打采了。发端写景,下了“懒”、“慵”、“狂”、“残”等字,就使周围景物蒙上了主人公的感情色彩,隐约地透露了主人公的心境。以下写人:红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线渐暗,帘幕低垂。此情此景,分明使人感到主人公情懒意慵,神倦魂销。无一语言及伤春,而伤春意绪却宛然在目。

下片由写少女的外在形象,过渡到写内心世界,点出伤春的底蕴。首句以形写神,写因伤春而懒于梳洗。以下承上刻画愁思之重。“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是说触处皆能生愁,无人可为排解。“总”字统括一切,一切景物都成为愁的触媒,而又无人可以倾诉,则心绪之烦乱,襟怀之孤寂,可以想见。到此已把愁情推向**。煞拍宕开,谓此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尚有东风来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也不如吗!杨,在中身价不高,且随风飘荡,有似薄命红颜,一无依托。这里即景取喻,自比杨,悲凉之情以旷语出之,愈觉凄恻动人。

词的结尾耐人寻味。它创造出新意境,写出了少女的消极伤感与天真大胆交织的矛盾心理,显得不同凡响,别具一格。

2、春涨一篙添水面翻译赏析范文

·春涨一篙添水面》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前言】

·春涨一篙添水面》是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江湖期间所作,这首词充分的描写了苏州附近的田园风光,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注释】

①画舫:彩船。

②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

③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

④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

⑤看看:转眼之间,即将之意。

⑥江:水乡。

⑦寒:指水冷。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这是一首田园词,描绘出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自始至终有流露出乡村景色人情淳朴、宁静、合皆,读了令人心醉。

词的上片向读者讲述了一幅早春水乡的五彩画面。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一篙”,是指水的深度,“池涨一篙深。”“添水面”,有两重意思,一是水面上涨二是水满后面积也大了。“鹅儿”,小鹅,黄中透绿,与嫩草色相似。“绿”,就是“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样的色调。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那嫩嫩、和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

“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横塘”,在苏州西南,是个大塘。江南水乡河渠纵横,湾道也多。作者乘彩船往横塘方向游去,河道曲折多湾画舫缓慢行进。看着前方的塔近了,其实还远。这就象俗语所说“望山走倒马”,那水面上的小鹅,其实,作者并不急于到塔边,所以对远近并不在意,此时更使他欣悦的倒是一路好景致。便很令人疼爱留连。这两句写船行,也带出了沿途风光,更带出了自己盎然兴趣。全词欢快气氛也由此而兴。

词的下片写到农事,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此写,既与上片紧密相联,又避免了重复。

“江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江”,水乡。“寒”指水冷。旱地早已种植或翻耕了,水田要晚些,江南农谚曰:“清明浸种(稻种),谷雨下秧。”所以“耕遍”正是时候。着一“才”字,这不紧不慢的节奏见出农事的轻松,农作的井然有序。“村北村南”耕过的水田,一片连着一片,真是“村南村北皆春水”、“绿遍山原白满川”,一派水乡风光现于读者面前,虽然农事紧张或更可说繁重,但农民们各得其乐,一切进行得有条不紊。

“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秀麦”,出穗扬的麦子。“面”当为炒面,将已熟未割的麦穗摘取下来,揉下麦粒炒干研碎,取以尝新,现代农村仍有此俗。这两句是写高地上景象,虽然水稻刚刚下种,但漫冈遍野的麦子拔穗了,蚕眠,桑叶也便宜了,农桑丰收在望。所以下面写道:“看看尝面收新茧”。“看看”,即将之意,透着津津乐道、喜迎丰收的神情。下片写田园,写农事,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认同感、满足感。

本词是一首田园词,体现了田地间春意盎然的一幕,笔调清新愉悦,将景物与农事描写得自然连贯,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长期向往之情,是一篇很有特色的词作。

3、《·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阅读答案及赏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可以是闺怨,也可以有所寄寓,自圆其说即可。

2、过片三句婉曲幽深,耐人寻味,请作简要分析。

三月暮点明季节,风雨点明气候,黄昏点明时刻,三层渲染,流露出无法挽留春天的感伤。

3、清人毛先舒评曰:泪眼问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试作简要分析这两句话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层次。

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而有泪。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儿,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或者说已幻化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着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儿在一旁缄默,无言以对。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自然生成,逐次展开,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下列与本诗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开。

c.杨华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别样红。

本词颇有意境,请从深、堆二字中任选一字进行赏析。【由 www. 编辑】

泪眼问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包含多层意蕴,说说有哪几层意蕴?

4、李清照 李清照的基本概述

【**--诗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今山东济南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建炎三年(1129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卒于建康。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派人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

之后,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者,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后李清照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3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点击查看更多王国维 蝶恋花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8153.html

热门阅读

  1.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
  2. 201元旦爆笑话剧剧本
  3. 青岛版数学《采访果蔬会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4. 异想天开 童话故事
  5. 古代寓言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6.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范文
  7. 关于失败的句子
  8. 妇女节宣传标语
  9. 春节给朋友发的祝福短信精选
  10. 难忘的除夕作文范文
  11. 201参加网络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12. 关于春节习俗为话题的写事作文
  13. 施工企业劳务合同模板
  14. 明经堂散文
  15. 2018年企业春节祝福语大全
  16. 鲍照诗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的论文
  17. 小学语文《七色光》教学设计范文
  18. 那一边优秀作文1200字
  19. 送给朋友的感恩节祝福语分享
  20. 2016年世界难民日公益祝福语短信精选
  21. 席慕容诗歌精选四则
  22. 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优秀范文
  23. 民工工资保证金承诺书范文
  24. 爱因斯坦传记读后感
  25. 用你的大气面对小人美文摘抄
  26. 最新猴年开门红口号大全
  27. 图书漂流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28. 用积极的心态去创造成功演讲稿
  29. 感恩的诗歌朗诵简短
  30. 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31. 水池承包施工合同模板
  32. 2015年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
  33. 最新夏天周末祝福短信汇编
  34. 豪夫童话故事与王尔德童话故事
  35. 五一劳动节的温馨祝福语
  36. 描写桂花的诗句、古诗
  37. 《我的五样》读后感
  38.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400字
  39.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读后感
  40. 描写花的唯美散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1:56:12
本页面最近被 78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黑龙江,TA在页面停留了 11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