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郁闷的百姓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3:36

有关郁闷的百姓故事

今天有一个同事的小孩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自然值得庆贺一番,于是把我们大家都请去喝酒,酒席摆了好几十桌,有小孩父亲的朋友同事,有小孩母亲的朋友同事,还有小孩自己的同学朋友,酒席上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我和老于坐在同一张酒桌上,邻桌是一群女人,刚刚受到上访牵连下台的头儿小傅也在其中,老于对小傅说:“头儿,你们那一桌都是女人不抽烟,把烟给我吧?”

小傅犹豫了一下,拿起十几元一包黄鹤楼扔了过来,把那一包价值二十多元的黄鹤楼塞进坐在她身边另一个年龄偏大女人兜里,大概那个年龄偏大的女人的丈夫抽烟。小傅这一个小小的举动立刻就让老于感到郁闷了,老于跟小傅那可不是一般的关系,说起来老于一大把年纪,自从小傅当上头儿以后,他整天就跟在这个女人**后面,像一条哈巴狗一样跑前跑后,摇尾乞怜,大家都觉得挺奇怪,一个老头儿跟在年轻女人后面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只要是当头儿就有一股淫威,有一次开全体职工大会,内容是*学习,无非是某个重要人物的讲话,我这人烟瘾大,当然也有可能对于所谓重要人物的讲话不太以为然的潜意识在里面,于是无所顾忌信步走出会议室点上一支烟,慢悠悠地抽着,老于也跟在我**股后面溜出了会议室,我顺手给他一支烟,他刚点着火。头儿小傅就走到他的面前,厉声而又威严地说:“老于,*学习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随便跑出来抽烟?把烟掐灭了进去学习!”

老于看看我,大约心想,他先出来抽烟,而且我的烟也是他给的为什么不批评他呢?想归想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好乖乖地掐灭了烟走进会议室去了。

虽然小傅批评老于的时候很严肃,但是对老于还是很好的。有一次,我和老于一起骑自行车遛弯,一不留神竟然到了中午,老于对我说:“老哥,我们中午随便找一个地方喝一杯酒吧?”

我说:“你总是变着法子让我请你喝酒,今天饿着肚子回家吃去吧!”

老于说:“你今天不请我喝酒,我让头儿请我们喝酒这总该行了吧?”

我说:“看你有没有这个面子了,上次我们加班到了吃饭的时候,头儿板着个脸说:‘大家回家吃饭吧,吃完了快一点来继续加班。’今天什么公事都没有,头儿能答应吗?”

老于拿出手机来拨通了头儿电话说:“头儿,我在外面办公事,赶不上吃饭的点了,我在餐馆随便吃一点吧?”然后关了手机对我说:“老哥,妥了,公款吃喝吧!”

那个时候,小傅当着头儿,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明知老于糊弄她,也对老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她已经不需要用人了,自然对老于也就不放在眼里了,其实就我个人的想法老于根本就不必郁闷,你跟当官的打交道通常都是人一走茶就凉。

就在老于还处在郁闷之中的时候,敬酒开始了,先是那个考上大学的孩子过来敬酒,接着孩子的父母也过来敬酒,这些敬酒不过是走一个过场,怎么说中华民族也是礼仪之邦,一些传统的礼节总是少不了的。

虽然经过两轮敬酒老于仍然没有从郁闷的状况中走出来,就在这时候提拔小傅的老领导老杨过来敬酒,说起来,老杨跟老于那可是老感情了,当初,老于调戏马处长的小姨子受到了行政记过处分,别的单位都不要他,老杨点名要他,老杨属于善于用人的那种类型领导,凡是别人不要的他要过来,这个人必然死心塌地为他卖命。曾经有一个姓苟职工跟大家关系不融洽,大家都不喜欢这个人,老杨偏偏重用他,最后小苟真的成了老杨的一条狗,让他咬谁他绝不含糊。老杨把老于要过来以后还时常跟他称兄道弟,偶尔还请老于洗洗脚,老于于是成了老杨最贴心的跟班,谁要是说老杨一句坏话,老于敢跟这个人拼命,后来老杨退休了,老于时常怀念老杨。

老杨端着酒杯走过来环顾一桌人,有几个曾经是他在职时的麻友,先敬几个麻友的酒,然后才对我说:“哥们,敬你一杯酒!”我自己对自己有一个评价——鹅卵石掉在粪坑里,又臭又硬。我说:“老杨,你怎么说也是领导,敬酒不敢当,一起喝一个吧!”

老于以为轮到自己了,谁知老杨说:“老于,你这个逼东西,我就不跟敬酒了。”说完扬长而去,老于更加郁闷了。

以我个人的看法,做人还是应该有一点个性或者叫骨气,见到哪个当官的都是一副奴才相,当官的一旦不与你相处了,你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他会很瞧不起你的。

拓展阅读

1、洗碗的作文洗碗的励志

一位趣又智慧的朋友,与他聊完天,挥手道别之后,常常会一种充实又富足的感觉。最近与他闲聊时,他突然问我:“你知道怎么洗碗吗?”

我愣了一下,诧异着这么简单的,还需讨论吗?

可是,看着他一脸严肃的表情,我知道这不是开玩笑,心里仍然觉得好笑:“不就是冲水、用洗洁精洗净、再冲水、沥干这些程序吗!”

“是这些程序。”他说,“没错,但重点在哪里?”

“重点在哪里?”我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想了一下说:“我真不知道呢!”

他似乎看出了我的认真与困惑,竟笑了起来。他说,他要告诉我一个秘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重要

那是在他八岁那一年,他清楚地记得在放学后,父亲慎重地搬了一张小小的板凳,放在厨房洗碗槽的旁边,指着板凳说:“站上去。”

看着父亲杯盘碗筷分类清洗着,当洗到碗、盘的底部时,父亲突然停顿了下来,意味深长地说:“这些盘底、碗托,都是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甚至也是手触摸不到的地方,可是却是最重要的地方,就像我们做人一样。”

我当时懵懂的心灵里,不觉得洗碗与做人什么系,只记得父亲这些奇怪的话。

三十年过去了,我也了三十年洗碗的经验了,那张小小的板凳早已毁坏了,可是父亲的话却是愈来愈明白了。

洗碗,除了盘面碗面要光洁明亮外,盘底与碗托这些不为人易见的地方更要洁净,就像我们每天沐浴清洗我们的身体,只是清洁了我们的盘面碗面一样,而我们心灵与大脑就如碗托与盘底的地方,虽然别人看不到,更需要我们仔细地清洁保持光亮。可惜的是我们往往只注意了外表,却疏忽了内里。

“父亲已经忘了说过这些话了。”朋友些伤感地说。

此时,我竟发现他的脸上道光,他说:“没系,我还记得。我已教我的孩子如何学习洗碗了。”

2、成语的

春秋的时候,齐国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蔬菜而已。

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

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

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呢!

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这件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三个安全的洞藏身!」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做相国。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都已经挖好了,从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了!」后来,人们就用“高枕无忧”来形容做任何情准备周全,感觉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

为了效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发展,我园尝试着成语教学,引导幼儿巧学成语。在成语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并且具代表性的成语,让幼儿在学习成语过程中,既感受到成语的乐趣,又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

3、成语的

从前,齐国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系的。」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大王子诸当上了国王,诸每天吃喝玩乐不做,鲍叔牙预感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就带着小王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则带着小王子纠逃到鲁国。

不久之后,大王子诸被人杀死,齐国真的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小白,让纠能顺利当上国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时候,把箭射偏了,小白没死,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纠还早回到齐国,小白就当上了齐国的国王。小白当上国王以后,决定封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却对小白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宰相才对呀!」小白一听:「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请他来当宰相!」鲍叔牙却说:「这不能怪他,他是为了帮他的主人纠才这么做的呀!」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4、于残疾人的励志哪些

郑龙华,男,1959年5月生于浙江省临安市。幼年失去双手,1981年开始自学摄影,他先后在国内外举办过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并多次在各种影赛中获奖。郑龙华于2006年5月20日在家乡浙江省临安市启动“生命之光”——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100位残疾人精英的摄影活动。经两年多的时间,他先后独自走遍全国100多个县及港、澳、台地区,行程达6。3719万公里,采访了各行业100位残疾人精英,拍摄图片4。5万余幅,整理文字素材52万字,撰写采访手记19。86万字。2007年5月,郑龙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

由他拍摄的100位成功残疾人士的照片《一位无手摄影家对话中国位残疾人成功人士》,展示了没健全的手或脚、甚至身体不能直立的残障人士的成功

49岁的郑龙华说:“我选择展示他们阳光的一面,而不去注他们肢体的残缺。尽管拍摄残缺更视觉冲击力,但我希望这些作品能带给人们希望和鼓舞。”为了这组照片,他花了近3年时间。

他用镜头记录了一个个成功的残障人士:虽失去右手但创立了“谭木匠”木梳传奇的谭传华、虽由于幼时疾病腿部行动不便但创立“江民软件”的反*软件专家王江民、虽由于先天佝偻身高不足1米却坐着轮椅宣传环保的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店子村袁建明……郑龙华要展示残疾人的“健全”生活。“我希望这些作品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大家照到自己:这些伤残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做都能成功,每个人都更应该用心做。”

如郑龙华所努力的,照片鼓励了很多参观者。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8岁的葛斌用手语说:“来看展览之前,我感觉非常迷茫。但看到这些照片,我很感动。我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拼搏努力。”他指着一个肢残运动员的照片说,“我能够感受到她很努力!”

北京第四聋人学校19岁的刘建超用手语说:“我来自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那里很多人和我们一样,不幸成为残疾人,他们更需要用这些来进行励志教育,勇敢地面对生活。”

从1岁落入火炕失去双手后,郑龙华对于生活的磨砺便不再陌生。他用双腕夹笔写字、两次考上大学却被拒收、找工作碰壁……困顿中,同学寄给他台旧相机,22岁的他开始用双腕操作这台“精密仪器”,走街串巷为村民拍照,两年后在上海第一次获奖。

“摄影让我第一次了自信。以前我很内向、封闭自己,因为我清楚自己跟别人不一样。”……、郑龙华说,“当别的摄影师,拍拍我的肩膀说,‘老郑,拍的不错啊’,我才觉得我和他们一样,在艺术上也能创造出好作品。”

残疾人的生活体验与他人不同,郑龙华觉得最大的不同是“困难多于顺利,每做一件都要付出很多”,“残疾人最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他看来,对残疾人最致命的打击是“失去信心”。

郑龙华曾在浙江省临安市残联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更熟悉残疾人的感受:“残疾人比较敏感,时,你的一个眼神、一个不屑的动作,在常人看来没什么,但对于残疾人可能就不一样,他们可能会多想。这也可以理解。”

在他看来,社会对残疾人的保障近年来提高得很快,包括教育就业等,但“仍滞后于社会发展”。此次残奥会对志愿者培训中一条原则广为传播:帮助残疾人时,要先征得对方的允许。“他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比如残疾人时更需要自食其力地工作,而不是等救助。”

杨佩,女,汉族,1990年生,肢体残疾,陕西省平利县人。9岁时遭高压电击,虽然失去双臂,但始终乐观向上,不向命运屈服。如今小杨佩跟随母亲远赴北京打工,心中一直个愿望,待了一笔钱后,要继续学习深造,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她特别喜爱唱歌、跳舞,希望将来能拥一个自己的残疾人艺术团。

家住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的杨佩,身上很多不安分因子。村里的变压器放在村*,孩子们来来往往总喜欢拉着高压线线杆的斜拉线玩,9岁那年,一天吃过午饭上学去的她走到变压器前时,习惯地用手拉了拉斜拉线,但她没想到这次斜拉线已经松开并碰上了高压线。

命运在一瞬间改变了她的生活轨迹。截肢对于还没开启自己绚丽人生的她来说,意味着学业的废弃和生活的无着。

从那以后,家里更困难了,父母只好另作安排:父亲带着弟弟留在家里,而母亲带着她选择了外出打工挣钱。没了手,连自己的生活都很难自理,更不用说打工赚钱了。小杨佩自己慢慢练以脚代手,练就了一双灵活的双脚。但现实又实在是太残酷,没一家单位肯接纳无手的杨佩,无奈之下,她选择了乞讨的生活。

杨佩很清楚残疾人要自立,必须先要自强、自信。自强就得自己的一技之长,如果没专长,就不能找到工作,即使了工作,迟早也会被淘汰。她想根据自身的条件,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然后努力学习、钻研,使自己在社会上所作为。她现在的乞讨是在聚资,她的梦想是攒够了钱,去完成自己的学业,使自己文化知识,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她最喜欢做的是跳舞,她的梦想是做一个艺术家,一个无臂的舞蹈家。

杨佩从未失去对生活的梦想并坚信能从逆境中熬过来。她是平凡的,平凡得就如路边的一棵小草,默默无闻;她又是不凡的,能够在逆境中追求精神上的升华,哪怕乞讨,也是为了飞翔

黄宇,男,汉族,1967年生,肢体残疾,中*员,上海市徐汇区人,现上海“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经理,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他先天性成骨不全,导致下肢严重残疾,没进过一天校门,参加远程大学教育,取得了英语自考多项单科结业证书。1991年创办“小雨亭”刻字社,从100元的启动资金滚动发展,现已成为年营业额60余万元的中型服务企业;解决了15名残疾人和下岗工人就业,曾被评为上海市肢残人强明星和自强模范。

在繁华的大上海长乐路,一家刻字工艺品商社名叫小雨亭。创办这家小雨亭的主人叫黄宇,先天性成骨不全,连打喷嚏或在床上翻身都可能骨折,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他的生命就像玻璃一样脆弱,成了“玻璃娃娃”。黄宇十三四岁时,30多年来他至少骨折过40多次,导致全身畸形,其痛苦令人难以忍受!

黄宇母亲是着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梦云,六十年代曾在《智取威虎山》中扮演李勇奇母亲。儿子将永远是个残疾人,她内心的酸痛只自己体味。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带着小宇跑遍了北京、上海所的大小医院,但专家都说目前还没治愈的希望。由于肌肉萎缩,也无法整形,儿子两条腿和肢体的其他部分渐渐地都弯曲变形了。残疾已经是不可改变的实,小宇不能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非常痛苦,但他也认识到痛苦伤心不能解决问题,只坦然地去面对残疾,勇敢地去抗争,生活才能美好。

知识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宇开始要学一门技术以谋生,终于在一家刻图章的小店当起了学徒。虽然工资只36元钱,却拥了第一份工作,日复一日他风雨无阻地上班,因为这是他融入社会自食其力的开始。一干就是5年,功夫不负心人,黄宇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他的创业奠定了基础。他说:“机会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任何摆在你面前的机会都不要错过。”1991年,他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得到父母和朋友的支持,创办了“小雨亭”刻字工艺品商社。开业至今,经过17年的发展,现在拥两家门市部、一间工作室,面积加起来也200多平方米,拥固定资产30余万元,一年的营额将近70万,公司共12名员工,一半是残疾人。对于这点,黄宇他自己的想法:“生意场上各种各样的企业家很多,如果单单跟别人比每月能赚多少钱,我远远比不过别人,但是能够帮助身边的残疾朋友,真正做一件对社会益的,对我这样的残疾人来说,比赚钱着更大的意义。”黄宇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先后担任上海市肢残人协会副**、市残联青年委员会主任,2002年被评为上海市自强模范,2003年被评为徐汇“十佳青年”。2004年春,黄宇与一位温柔贤惠、楚楚可人的上海市坐式排球运动员共结连理,迎来了美好的生活。

李智华,女,汉族,1984年生,肢体残疾,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人,西安欧亚学院艺术设计系本科在读。一场大火失去了双臂,她没上过高中,通过顽强学习,考上了大专又专升本,现备考2008年书法系的硕士研究生。2005年4月初,国家教育部、中国残联、团*、全国妇联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身残志坚的李智华学习。

1984年2月14日,李智华出生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伊和背乡赵家堡村的一户农家。爸爸是一个老实憨厚的农民,患精神病的妈妈硬是由人按着才生下了她,她还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1984年5月23日,父亲李国林外出寻找疯癫的妻子,出生没几个月的李智华一觉醒来将煤油灯碰倒,瞬间炕席、被子相继燃烧起来……无情的大火改变了她的一生。经过抢救,李智华保住了生命,却永远失去了双手。

家庭贫寒的李智华,又偏偏失去了双手。对于她个人而言,是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与命运抗争,她选择了后者,她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奋斗做到和常人一样。哥哥姐姐上学去,李智华总是悄悄地跟在后面,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让她感到一切是那么新奇。她渐渐地学会了用脚趾夹着铅笔写字,刚开始时铅笔头怎么也夹不紧,她就用绳子把铅笔和脚趾捆在一起,绳子松了,就使劲勒。为了能写好一个简单的“0”,她竟整整练了1天,脚被磨得又红又肿。内蒙古的冬天特别冷,由于不能穿袜子,智华的双脚长满了冻疮,但她却从不哼一声。1990年9月,赵家堡村小学开始招收一年级新生,李智华却因为残疾进不了教室,她便拿几块砖头垫在脚下,悄悄地站在窗外听课;没课本,她牢牢记住黑板上的每一个字。一次老师提了一个问题,班里的孩子们没一个能回答上来,这时,却从窗外传来李智华清脆而准确的回答声。在老师的帮助下,李智华终于走进了课堂。

点击查看更多有关郁闷的百姓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5087.html

热门阅读

  1. 小学写事作文:不一样的除夕之夜
  2. 婚礼司仪主持策划范文
  3. 班主任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4.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班务总结
  5. 严格的解释及造句
  6. 关于祖国的诗歌
  7. 范仲淹的诗词
  8. 《开学第一课》优秀观后感350字
  9. 祝福爱情长久句子
  10. 关于体育的幼儿教案
  11. 关于奋斗的励志语录
  12. 2016讲奉献有作为心得体会
  13. 春学期智慧老师演讲稿范文
  14. 有关祝福语的排比句
  15. 五个寓言成语故事
  16. 综治工作心得体会
  17. 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18. 小学六年级读书活动计划
  19. 2016年两优一先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20. 初中5劳动节作文
  21. 父母的爱作文汇总
  22. 月亮的诗句和名言
  23. 我安全我幸福安全演讲稿
  24. 做个寡言但心有一片海的人经典句子
  25. 搞笑哲理故事
  26. 形容桂花开放的句子
  27. 妇女节的特殊礼物六年级作文
  28. 小学幼儿园安全接送协议书
  29. 表达思乡情怀诗句
  30. 与思乡有关的诗句
  31. 王维古诗《鸟鸣涧》译文、赏析
  32.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诗歌
  33. 201教师精准扶贫心得体会
  34. 我的爸爸是王高二童话故事
  35. 2016年冬至吃饺子祝福语大全
  36. 2016年平安夜圣诞节祝福语群发短信
  37. 防止地震的演讲稿
  38. 上学期地理老师的教学计划
  39. 盼春节作文500字
  40. 编玩具童话故事作文400字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8 21:20:55
本页面最近被 26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天津,TA在页面停留了 11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