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鉴赏谈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作为盛唐诗歌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诗不仅在当时,更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王维替中国诗歌定下了地道的诗歌传统,其山水诗的寂静空灵精神,也深入民族骨髓,内华为中国美学稳定的艺术趣味和心理结构。
一、了解文学创作背景
中国素来讲求知人论世,运用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总结为两点:知人,即我们要知道作者的个人经历,个人素养,以便将作品与作者更好的结合;论世,即我们要了解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生活对其创作的影响。
自身原因:将诗歌与绘画、音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其本身就对诗歌、绘画并对音乐有很深造诣。诗人兼画家的身份,所以在诗歌创作中使用画家绘画技巧,使自己的诗歌创作风格在色彩上显示出独特性;王维的母亲崔氏,师从北宗神秀大弟子普寂禅师三十多年,受母亲影响,其兄弟、妻子皆信佛,王维则是一位前程的佛教徒,也以玄谈为乐,呈现出素雅幽淡的特征。
社会原因:盛唐盛世造就了王维,造就了“荣光外映而秀色内含”的王维体。盛唐是王维的时代,盛唐诗歌的主流趣味是以王维为领袖的都城诗的趣味。王维的一生,自其少年时代便声名卓著,而到花甲之年则更加为世人所重,长安地域的贵族文化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期半归半隐,作品也呈现出恬淡静远的特征,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处境密不可分。
王维在诗歌和文化艺术等多方面都具有很深的造诣,也被誉为盛唐时代“最具代表意义的人物”。王维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风貌,其精湛的文学笔调和艺术就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音乐美
王维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其对《九歌》进行了很好的继承。虽然他创作的**体只有9首,但有《鱼山神女祠歌》、《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等好诗。对“兮”字的继承,使得诗歌舒缓、悠长,具有音乐美。
大量使用叠字,增加语言的音乐性。王维的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叠字,约有60余首。王维从《诗经》、《古诗十九首》中吸收营养,运用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对叠字的运用能够如此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绘画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王维诗歌的一大赞誉,诗画的完美混融与其自身素质是分不开的。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所以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绘画原则全面而恰当地融入到诗歌创作中。王维诗歌中色彩词有25个,在诗歌创作中出现过335次。
王维的诗也善于运用各种线条进行山川景物,运用多变的曲线描绘复杂的物体,这是绘画的常识,王维灵活的运用到了诗里面。“雾中远树刀洲出,天际澄江巴字回”也是运用曲线来写景状物。
禅意
成长在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家庭中,禅宗思想潜移默化的对其产生影响,王维《请施庄为寺表》说:“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再加上盛唐寺院众多,佛教文化繁荣,使得其作品也有很多与禅有关的所在,尤其是后期对现实不满,决定隐遁后,禅意作品更多。隐居期间,他长持斋戒,**禅诵,过着居士的生活。正如《山中寄驻弟妹》一诗所说: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城郭遥相望,惟应见白云。
三、从一字、一词、一句中体味王维的诗歌艺术
“兮”字,叠词的使用,使得王维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音乐美,词秀而调雅。
色彩词在诗歌中起着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的作用,当与具体的物象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呈现出空间感和立体感。王维诗歌中使用的颜色词有25 个,分别出现在不同的诗歌中335 次,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对色彩的选择表现出集中性、以白青为主、素雅色调为主色调的特点较为明显。线条词,用长短、曲直、粗细等勾勒物体的轮廓;利用空间词对描写的画面进行构图。《送邢桂州》中,“月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积雨辋川庄作》中用色彩、光线的强烈对比准确地表现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
四、王维诗歌中的山意象、水意象、禅意象
王维诗作中的山水意象禅意悠远、恬淡、宁静,但并不枯燥、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王维的山水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常采用因物寄托的手法来表现某种时空条件下的主观感受,他还以耐人寻味的独特抒情方式,使作品的含意更委婉,诗情更醇厚。
王维诗歌中也存在大量水意象,因为王维向往幽静的生活,所以,他的诗歌作品也表现出淡泊纯净的境界。他将以动趁静、静中有动很好的结合起来。
王维的诗歌创作和他的佛教信仰密不可分,诗歌创作中常流露出一种禅趣。此外,也受时代的影响。不得不在对现实社会的屈从下寻求解脱而禅宗正是主张“静心”“觉悟”王维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幽怨、宁静的笔调。
五、赏析王维,对诗歌研究与创作的意义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之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文学也很好的体现了一代的社会风貌。文学创作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时代风貌,也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研究客体。
其作品将文学、绘画、禅意、音乐、世间百态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为后代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好的蓝本。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中重新认识自然、体验生命、回归本真,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拓展阅读
1、王维《送钱少府还蓝田》诗歌鉴赏
作者:唐·王维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①钱少府:即钱起。本诗当作于乾元二年或上元元年春维官给事中期间(参见陈铁民《王维年谱》)。
②平子赋:指东汉张衡(字平子)的《归田赋)。
③老莱衣:老莱子穿的五彩衣。相传春秋时楚国隐士老莱子,七十岁时还身穿五彩衣,模仿小儿的动作和哭声,以使父母欢心。后因以表示孝顺父母。孟浩然《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嘉庆:指祝寿。)
④山樱发:山上的樱桃开花。樱桃,落叶乔木,春季先叶开花,淡红色或白色;果实大者如丸,小者如珠巩,色红味甜,可食。
⑤寒食:寒食,即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做“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不少文人墨客都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文。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賦,目送老萊衣。
每候山櫻發,時同海燕歸。
今年寒食酒,應是返柴扉。
2、创造美小学作文
窗外天气很热,知了发出的声音令人烦躁,但是我还是歪着头,右手握着笔,左手托着脑袋,要在这张纸上画出未来的一切......
未来比现在还要美丽,还要先进。就从房子开始举例吧!你瞧,那里的一排排房子与我们现在的不同,有仙女房子、苹果房子、字母房子等等,最吸引人的那就是果树房子了。你看,它的“树杆”可粗啦!要几百个人才能抱住它,“树杆”的下面,就是大门,当你走进大门时,它会自动打开门,还会告诉我们准确位子呢!它“树枝”上的水果就是我们住的房间,住在那里,不但可以闻到花香,还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在这种环境生活的人,个个都是身强体壮、精力十足。
我们再来看看交通工具吧!古老的汽车已经过时了,新的交通工具又来了,比如:飞碟啊、机器人啊、光子飞行器啊等等,它们给我们人类添上了方便。这些交通工具不会发出噪音,就不会打扰正在睡觉的人们了......
我仍然是歪着头,右手握着笔,左手托着脑袋,然而我心里已明白未来的一切一切,这张白纸犹如是未来,而这支笔宛若是我们的理想,用这支笔在白纸上画啊画啊,这就是行动。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创造美好的未来!指导教师:高宇红
3、创造美小学作文
随着悠扬优美的音乐响起,一束灯光打在蔚蓝色的舞台上,映着一个白色的身影本台的舞者,她身穿一袭白纱,手掂一根洁白的羽毛,一副神圣的样子。
舞者轻盈地拿起一根棕枝,飘飘欲仙,似乎可以飘起来,她微笑着,把那根羽毛慢慢靠近棕枝,那微微颤抖着的羽毛,如一艘在暴风雨中颠簸着的小舟,随时都有毁灭的可能。她轻轻地把羽毛放在棕枝上。我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唯恐一不小心把羽毛吹落。那羽毛在棕枝上颤抖了一下,我的心也跟着颤抖了一下,差点掉下去。那棕枝如粘上了胶水,把羽毛牢牢地粘住。评委已是满脸的惊讶,嘴巴微张,充满了好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越来越深沉,那搭起的棕枝也越来越多,羽毛如乘上了直升飞机,一点点地升高,似乎只要轻轻一吹,就能使它摔下万丈深渊。我的心也随着这羽毛逐渐升高,都快蹦出嗓子眼了。这羽毛就如秋天树叶上的最后一片枯叶,至死也在和寒风作对。舞者脸上依旧波澜不惊,从容镇定,似乎这一切只是两个手指捏田螺轻而易举。她用脚轻轻勾起一根棕枝,脚背搭着这根棕枝,慢慢地升起来,并微微弯下身,再搭起这根枝干。棕枝搭起的骨架就像一个庞然大物的躯体。观众个个屏息凝神,不敢说一句话,唯恐影响到她。
当棕枝只剩一根时,她双手托起骨架旋转一圈,向观众展示她那骄人的作品。那洁白的羽毛依旧稳稳当当地坐在骨架前端,好像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似乎对舞者充满了信心。她轻轻旋转,整个人轻盈地跳起舞,似乎可以飞起来。这舞姿,立即使燥热的空气冷却了,使人烦燥的心安静了。观众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但她依旧心无旁鹜,脚上没有丝毫变化。就在这时,她把骨架慢慢往头上放,我心中一惊:不至于吧,要把这玩意顶起来?太疯狂了吧!然后,全场立即安静了,如有人投了一枚哑炮,似乎都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就连那经久不息的音乐也停止了。她用脚轻轻踩住最后一根棕枝,这棕枝慢慢地竖起来,她把那巨大的骨架架在那一棵细弱的棕枝上,竟然没有任何问题!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她也走近观众,会心地一笑,眼里闪烁着骄傲和自豪。
忽然,她收住微笑,走到那似乎早已被遗忘的羽毛下,注视着那洁白的小东西,她侧身、踮脚,试探性地碰了下羽毛,这小东西微微颤抖了一下,竟没掉下来,突然她把羽毛一拿,整个骨架轰然倒塌,顿时,我愣住了,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现场一片静然。不一会,这安静立即被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笑声响成一片,谁能相信一个瘦弱的女子能搭起这样一个壮观的骨架,谁又能相信撑起一个巨大骨架的竟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羽毛!
她,就是日本平衡大师志田美代子,她就是找准了棕枝中的平衡点,才能搭起如此壮观的骨架,在生活中不也是如此吗?只有找准了学习和玩耍的平衡点,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生活。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