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优美散文
近一段时间,先生一旦聊及其妹,必定会咬牙切齿地说。反正我只欠父母的,其他的谁也不欠。我心里哀哀地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极?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当然,我指的是小姑子。回想当初她是如何为了一已私利而联络起父母及众亲戚,在我们饥寒交迫中再火上浇油,以至于我们度过了漫漫十年不堪回首的年月,而先生也是受其害至深,才会如此愤恨的。只是想不到“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她竟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境地,真是自做孽不可活,反倒要我这个惹她厌的外人来极力撮合,可切因着她的原故,先生连带着对他人也防备起来,仅余下父母,成了心里沉重的负担。想至此,一种悲凉漫溢周身。
家姐在得知*开始全面实施放宽计划生育,支持群众生二胎时,却始终坚持只生一胎,拒绝再次生育。她觉得,人活着在这世上又不是单单为了繁衍下一代,可不结婚又会受到旁人的猜疑,结了婚不生小孩别人又会说三道四,像目前这样,不生二胎还得多方解释,一个字——累。说到这里,我很同意她的见解。唉,人就是这么“八婆”,至少我们这儿的人就是这么“八婆”,但接下来的说法却让我大脑一时短路,连接不上其它神经血管。她说。把孩子生下来,又没经过他(她)同意,要是将来遭受不幸或者生活艰辛的话,我们做父母的罪不是很大!既然不能给孩子一个保障,那还不如不要生,免得今后被孩子埋怨。
接连几日,我吃不饱睡不香。心想。我身边这两个至亲的人该不会是脑子都出问题了吧?满满的担犹与复杂的思路堵*我的思维。
八月份,县里组织一次《道德讲堂》活动,因为自觉得是个没多大道德心的人,便非常主动地报了名前往学习。次日一到课堂里,也不知从哪里一下子便飘出了悦耳的音乐声来。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来滋养/感恩每一支花朵/它带给我芬芳/感恩每一朵白云/纺织我的梦想/感恩每一束阳光/托起我的希望/感恩亲爱的父母/给予了我生命/感恩敬爱的老师/教会了我成长/感恩帮助过我的人/使我感受善良/感恩伤害我的人/让我学会坚强/感恩哪/感恩……我的耳朵经过歌声的清洗传达进大脑里的每一根神经,嘴巴在大脑神经的指挥下尾随而唱,眼睛又在嘴巴的引诱下开始朦上一层云雾,刹时间,歌声婉如滚滚而至的洪水,一下子将堵塞思维多日的污泥冲刷得干干净净。
明白了,我终是想明白了。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因为我们是凡人。所以爱,需要见证。生命由爱开出花朵,接受着阳光雨露及周围一切的滋养。我们不欠父母什么,因为我们无从选择来去,而我们的未来需要靠我们自己用双手及智慧去打拼;父母不欠我们什么,因为他们从一开始便选择了无条件地爱我们,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在这个凶险的世界里安然成长。
说到底,这个世界上谁也不曾欠谁什么,可是,又因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才会有现在的自己,因而我们需要长存一颗感恩的心,让其汇集成清澈的泉水,淌进世界的每一处,而这股泉眼便是父母,假如我们连生命的开初都不懂得感恩,那么,这股泉水要么干枯,要么定是充斥着异样的味道。
由父母出发,感恩世间所有的一切或好或坏;或人或事或物。不知你是否赞同。我在心里默默地总结着。该如何与先生和家姐详述自己的想法呢?想着想着,《感恩的心》便又脱口而出。感恩每一滴水珠/它把我来滋养/感恩每一支花朵/它带给我芬芳……
拓展阅读
1、优秀感恩教育心得精选范文
在你伤心难过的时候,你该感恩的,是那让你感到安慰的港湾;在你劳累的时候,你该感恩的,是那让你依靠的肩膀,在你快乐的时候,你该感恩的,是全心全意满足你的父母。今天,我们观看了《彭成感恩教育》,我心中的感触很深……
彭成讲述了很多他亲身的经历,他说自己小时候认为父母不理解他,别人家的孩子被关爱着,而他只能*,他曾经想过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看到这里,我便流下了眼泪,我觉得自己和他极其相识,我也曾经觉得爸爸妈妈根本不了解我的心情,我生活在这儿不幸福。
他说的许多故事中,有一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的爸爸为了让家里四口人吃得饱一点,冒险去生产队偷大麦,由于心里慌,口袋里的麦子一直漏到家门口,结果被生产队的队长发现。他的爸爸*得遍体鳞伤后没回家,而是带着重伤去外地打工。
看着看着,我放声大哭起来,是呀,父母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如果不是“家庭”二字压在他们肩上,他们完全可以不用去工作、上班,甚至不会去“偷”……父母为了我们付出了多少?而我们又理解多少?作为儿女,生活在父母为我们创建的美好家庭中,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我们“感恩”了吗?我们给过父母一句问候了吗?想想今天的美好生活,我感到无比的内疚……
还有一个小女孩,她得爸爸在她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是她妈妈把她拉扯大的,家里的日子非常清贫,妈妈为了能让她读书,每天起早贪黑的干活。有一天,她回到家,发现妈妈不在家,她就自己做饭,可是过了很久,妈妈还是没回来,她就去问隔壁大娘,大娘说她妈妈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往县城的方向去了,她心中总有种不祥的预感尽管天上下着大雨,但为了找妈妈,她飞快地向县城的方向跑去。就在她快到县城的的时候,发现她的妈妈躺在路边,一只手握着她平日最爱吃的年糕,另一只手中紧紧拽着一张纸,那张纸已经被雨水淋湿了。她用了很大力气才把妈妈的手瓣开,呈现在她眼前的是妈妈的单子……为此我泣不成声,我为失去母亲的那个女孩哭,更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哭。
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妈妈为了自己孩子的未来而不求回报,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怎不令人感动呢?
不是只有长大工作挣钱了才能孝敬父母,其实父母很容易满足,只要我们平时听话一些,多为父母想想,他们就会很开心。我们要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世界,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的一切!
2、优秀感恩教育心得精选范文
星期六早上,作为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我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收看了于丹导师关于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专题讲座。经过谛听大师的足音,让我们感受到了智者的心灵,也让为人父母的我们更加明白: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塑造孩子成熟的人格却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座中,于丹导师首先讲了如何培养孝心,并举了感动中国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这个事例,让我们明白尽孝道是孩子人生中不可推卸的一种职责;紧之后,于丹导师又用一个“仁”字诠释了如何为人处世,让我们懂得孩子的成长除了学业,更需要阅历和人格;最终,她寄语孩子们要象干茶叶一样,寻找自我的方式升华自我,成全社会,创造未来。
观看完讲座,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何进行孩子的人格教育,大师以她独特的思维,在不到一个小时的讲课里,为我们娓娓道来,并一语中的。想到我们的孩子龚蒋昊,我们觉得很惭愧。孩子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用一种传统的方式教育他。
在我们的思维里,孩子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我们能够代劳。于是,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一头扎在书本里,由于我们的忽视,他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孝道,他也不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更缺乏与小朋友们充分沟通和交流的本事。这种过于简单的培养方式只会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越来越偏离轨道,不能到达于丹教师所要求的学业与人格共成长。
今日的孩子是明天的期望。人格教育从孩子开始,是父母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要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行,在于丹导师的箴箴良言下,以创新的行动来塑造孩子成熟完美的人格。具体来说,我们第一要做榜样给孩子看,以对父母长辈孝敬尊重来让孩子耳濡目染,明白“百悌孝为先”是一种职责。第二要在辅导孩子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自立、自信、自强的本事和感恩的意识,让孩子在知识不断增长的同时,抵抗挫折的本事得到加强。第三要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善于协调、融入群体,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优秀感恩教育心得精选范文
那天听于丹的讲座,偶尔想起这样一件事。大概是在四五岁的时候,此刻想起来,大家在一齐的时候,姥爷就经常悄悄跟我说,你看,那里有这么多人,孔子说过一句话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么些人里头,肯定有能当你老师的'人,你去看看,你觉得他们谁对人个性有礼貌,谁个性博学,谁做事个性麻利,你去看看谁能当你的老师小孩子嘛,我就这样跑来跑去看,有的时候看到有些行为是好的,也有的时候看到的是不好的,就会跑回来问姥爷,说你看,有一个叔叔肯定不是老师吧。然后姥爷就会告诉我说,这也是老师啊,因为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你看到比你好的人,你要跟他一样好,这是老师;但是见到不好的人,你要反省自己,你会不会跟他一样不好,所以这也是一种老师。
说到儒与道,中国哲学这两大源头,在我最初接触的时候,是处于一种孩提的蒙昧状态,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意识要去读,要去记忆。所以《论语》对我来讲是笃定的、真实的、亲切的、温暖的。
读经典很有意思,开始会觉得简单,但读来读去,便应了郑板桥的那句话:“画到生时是熟时。”感悟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地从内心敬仰圣贤。因为他们不用华彩的词语,来让大众觉得必须要去膜拜,必须要去远离。他们不因自己的伟大而让万众折报,觉得不可企及。他们以自己的一种朴素的人格,让大众觉得,这些朴素的真理恒久不变。
道在人心,道不远人,你总归是能凭着生命成长去接近的。《论语》里提到“仁”的地方总共109处,这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仁”,老师的回答就是两个字:爱人。真正的仁爱之心无非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之后被孟子推演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孔子说的,他一生的理想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便是孔子的温暖世道了。
其实只要做到五个方面,那么这种仁爱就基本完成了:恭则不侮,生命有尊严;宽则得众,受众人爱戴;信则人任焉,走得更长久;敏则有功,打碎的罐子变宝贝;惠则足以使人,调动他人用心性。
我们以下代人的眼光来看“恭”和“宽”是教我们怎样样做人的,“信”和“敏”是教我们怎样样做事的,“惠”是教我们怎样*的,做人做事*这就是我们现代人一生基本上要做的资料,所以中国儒家的仁爱思想,我想他跟我们这天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理想都会相关,他让我们有具体的做事的方法,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主角。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7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