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划龙舟的作文
激烈的龙舟赛【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龙舟赛。我高兴极了!;;;午饭过后,来到河两岸,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人多得数不清,像银河上的无数的小星星。场上,人人都穿了自己喜欢的衣服,有红色的衣裳、黄配蓝的短裙、金黄色的连衣裙……还有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黑发的、白发的……
当天,太阳热烘烘的。河两岸的人群个个都满头大汗,脸上露出焦急的神态,好像在等待参赛人员的来临。突然,只见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顿时,人们立刻欢呼起来,像一只只活跃的小鸟。有的喊:“罗格队加油!”有的喊:“龙津队加油!”喊声惊天动地。过了一会儿,主持人惊讶的叫了一声,人群都不约而同地看着远处,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从不远处隐隐约约看见一只只小艇陆续地划来,参赛员可真多啊!有年轻的、有年老的、有光头……他们拼命地划着,你追我赶,毫不相让。那神情,好像在决斗。生怕别人快自己一步,会追过自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一转眼已经到了后半段了。忽然,5号小艇翻船了,艇员一个接一个掉进河里,都不知所措地抱着船艇。后面的小艇都陆续地追过了。顿时,人群的欢叫声消失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不知是谁叫了一声:“不要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加油!”这时,人群的欢呼声又热闹起来。艇员终于鼓起了勇气,努力地向上爬,敏捷地坐在船艇上,又进行了他们的“战斗”。
电线上的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为艇员打气;草坪上的一棵棵柳树挥动着,好像在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招手。一场激烈的龙舟赛结束了。第一名是龙津队。这场龙舟赛给了我一个启发:人生的路途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断前进,我们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要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观龙舟比赛【2】
暑假的一天中午,天气非常闷热,没有一点风儿。我和妈妈一起去仙湖看龙舟比赛。那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决赛将要开始了,七艘龙船整齐地排在起点上。
不一会,三、四、五号龙船脱颖而出,抛离其它选手。突然,三号选手坐姿变了,一只脚脆着,另一只脚蹲着,身体稍向外,齐心合力地划水,顿时龙船像箭一样冲出,摇摇领先。五号的选手不甘落后,加快速度用力划水,追上了三号……岸上不时传来观众的喝彩声和加油声。
经过你追人赶的比赛,九江队荣获第一名,西樵队取得了第二名,大沥队获得第三名。
这场比赛真精彩,使人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端午节习俗之赛龙舟【3】
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拓展阅读
1、描写长城景色的作文
悠悠岁月,构筑长城的秦始皇早已作古,但巍巍长城却跨越历史的长河,一直气魄雄伟的盘旋在中华大地上。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一万三千多里,世界上能与这相媲美的工程只有荷兰的围海大堤。
长城不仅气魄雄伟,而且高大坚固,它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平整、宽阔,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垛子,垛子上方有方形的了望口与射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看到这宏伟的建筑,大家可不要忘了,它建于两千多年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那一块块几千斤重的石头靠的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肩膀,直是一步一步滴血啊!
无数的民工用血汗、生命筑成了这巍巍的长城。传说孟姜女的丈夫就累死在这长城上,听到消息的孟姜女立刻来到长城上,一声声凄凉的呼唤与痛哭曾哭倒过这坚固的长城。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它与金字塔一样是建筑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2、描写长城景色的作文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时代之星特色教育学校组织的北京夏令营活动。那时候,我激动得睡不着觉,时刻盼望着出发的那一天赶快到来!
我们坐了几天的火车,终于到了北京,住在了蟹岛,我们的旅行就开始了。我们游览了北京的很多名胜古迹,有水立方、天安门、军事博物馆、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馆等等。让我记忆最深的是爬长城。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要超过“不到长城非好汉”石碑,爬到最顶端!
大家开始爬了,有的向前冲去,有的有说有笑的走上去,还有的跟着父母奋勇向前。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向上爬。
我也不甘示弱,我向前跑去,真希望快点到达我的目标呀!我跑着跑着,感觉到脚非常痛,差点摔了下去,但是我看到许多同学已经爬到第二个烽火台了,我不泄气,心想:别人能完成,我为什么就不能呢?于是,我扶着栏杆,向前走去,不知不觉中,我也到了第三个烽火台,往下一看,哇!仙境,仙境呀!青山绵绵,视野开阔,顿时心旷神怡。长城好似一条银色的蛟龙,曲折蜿蜒,在一座座青山上盘旋,这象征着中国这一条龙,即将腾飞,它将轰动整个世界!许多外国人也来这里游玩,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时,我想:我已经达到了目标,为什么不多爬一个烽火台呢?人就是要勇于超越呀!于是我继续爬,可算爬到第四个烽火台,这时看到的是更加壮观的风景,一览众山小、高瞻远瞩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还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前合影留念。这时,我自豪的想,现在我也是一条好汉了哦!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坚持,终于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的含义。我明白了:要想看到更好的风景,就得努力往高处爬,就要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
3、描写长城景色的作文
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眼前出现一枚纪念币。那是今天我和爸爸登长城时买的。想着想着,看着看着……我似乎又来到今天登长城的情景。
走在长城的路段,我站在长城的烽火台上眺望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巨龙”的时候,真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比智慧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看,这长城屹立在群山之中,气势磅礴。在这样雄伟的景色当中,引来不少来自各家各地的国际友人。眺望着着令人心情变得沸腾得名胜地方——长城。真是让人……而这,让我不禁起了“不登长城非好汉”的念头。而且,这念头来得特别得强烈!我开始跨起了步子,但是没有多久就累了,双脚都像灌了铅似的。我停了下来,心想:“嘿,不走了,走那么长的路,我才不走呢。”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正看一位大概才有七八岁的女孩,在她爸爸的陪同下,跨那样高的梯子。梯子比她的膝盖还要高,她每走一步身子就用力地向前倾一下,看她汗流浃背的样子,我的心酸溜溜的。突然,她冲着我微笑,她的微笑告诉我她在享受着艰难背后的幸福。“大姐姐,努力登上这长城吧,我也能,你怎么不能呢?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姐姐,继续上去吧。”小妹妹说。不知在什么时候,我的面前出现了两个淑芳,一个是说,不要去了,累*。
而另一个却说,淑芳上去吧,你看小妹妹也上去了,你也能。而且这里是中华人民“一手一脚”的建设出来的,这是民族的骄傲,也是你的骄傲。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站在旁边的爸爸对我说:“淑芳,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句刚强有力的话使我解开了这个难分难解的决定。我挺起身子,深呼吸了一口气。就凭着这个毅力,我慢慢地登上了长城的顶峰。我眺望下处,北京的一切近尽眼底,真是美丽。我陶醉在这美丽当中……
最后,我在一个小排挡里买了这个纪念币,我会好好地保管它,因为它能代表我在长城的一片片美好回忆!我相信,这段回忆会激励我在学习上更努力,生活得更有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7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