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诗句和名言

发布时间: 2025-07-30 09:52:52

月亮的诗句和名言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下文是有关写月亮的诗句与一些名言,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旅宿》【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故人寄茶》【唐】曹邺

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

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沉霞脚碎,香泛乳花轻。

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余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14、《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5、《霜月》【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6、《漫兴》一首【唐】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17《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8、《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9、《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20、《江楼有感》【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21、《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2、《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拓展阅读

1、关于描写精选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3、挟飞仙以遨游,抱明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4、边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5、松排山面千重翠,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

6、去疏帘才数尺,乌鹊惊飞,一片伤心白。——宋琬《蝶恋花·旅怀人》

7、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8、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

9、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轮。——张若虚《春江花夜》

10、雨过华生,冷彻鸳鸯浦。——柳永《甘草子·秋暮》

11、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前赤壁赋》

12、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13、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眉弯。——冯延巳《清平乐·雨晴烟晚》

14、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悬。——李贺《南园十三首》

15、水国蒹葭夜有霜,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6、镜水夜来秋,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

17、深林人不知,明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8、缺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9、晓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20、可怜今夜,不肯下西厢。——王庭筠《绝·竹影瘦》

21、行宫见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22、玉人垂钓理纤钩。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23、明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归广化寺》

24、李白如今已仙去,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歌》

25、半床落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曹雪芹《残菊》

26、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27、上窗风动竹,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8、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9、山高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30、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31、山寺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32、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33、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色寒。——王昌龄《出塞二首》

34、晚云都变露,新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

35、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斜人静。——司马光《西江·宝髻松松挽就》

36、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7、拜华星之坠几,约明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38、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夜》

40、怜夜冷孀娥,相伴孤照。——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41、晨兴理荒秽,带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2、中秋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中秋

43、深秋寒夜银河静,明深院中庭。——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44、渌水净素明白鹭飞。——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45、桂花浮玉,正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

46、风吹古木晴天雨,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47、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2、关于描写精选

1、手携稚子夜归院,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2、唯愿当歌对酒时,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儿弯弯照九州》

4、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如钩。——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人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明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夜行黄沙道中》

8、淮南皓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9、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李白《把酒问·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半天凉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下吹笛》

11、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到胡天。——皇甫冉《春思》

12、晓坠,宿云微,无语枕频欹。——李煜《喜迁莺·晓坠》

13、云散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二十日夜渡海》

14、独出前门望野田,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5、青冥浩荡不见底,日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16、萤飞秋窗满,度霜闺迟。——李白《塞下曲六首》

17、斜照帘帷,忆君梦稀。——毛熙震《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

18、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向谁明。——李白《鹦鹉洲》

19、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20、寒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21、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照窗纱。——夏《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22、青女素娥俱耐冷,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

2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李白《玉阶怨》

24、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5、那堪更被明,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26、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行》

27、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两回圆。——岑参《碛中作》

28、大漠沙如雪,燕山似钩。——李贺《马二十三首·其五》

29、山光忽西落,池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暗尘随马去,明逐人来。——苏味道《正十五夜》

31、无情明,有情归梦,同到幽闺。——刘基《眼儿媚·秋思》

3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3、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4、携盘独出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35、酒贱常愁客少,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世事一场大梦》

36、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7、更深黄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长孙秘监七夕》

38、正见空江明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39、日光寒兮草短,色苦兮霜白。——李华《吊古战场文》

40、烟笼寒水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1、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4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43、天上若无修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

4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中秋

4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46、庭户无人秋明,夜霜欲落气先清。——张耒《夜坐·庭户无人秋明》

47、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团。——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48、明,明,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49、落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3、关于明船的合集

1、峨嵋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

2、一弹流水一弹,半入江风半入云。

3、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吐蛾眉。——王维

4、湖光秋两相,潭面无风境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5、更深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夜》

6、清风明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梁章钜

7、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光寒。——李商隐

8、明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

9、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10、初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缪氏子《赋新

11、凉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12、明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13、明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14、露从今夜白,是故乡明。——杜甫《夜忆舍弟》

15、松风吹解带,山照弹琴。——王维

16、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17、长安一片,万户捣衣声。——《子夜吴歌(三)秋歌》

1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19、举杯邀明,对影成三人。——李白

20、满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十五夜

21、尘中见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十五夜桃源玩

22、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3、鸟宿池边树,僧推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4、广泽生明,苍山夹乱流。——马戴

25、醉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

26、当时明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27、海上生明,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怀远》

28、星临万户动,傍九霄多。——杜甫

29、长安一片,万户捣衣声。——李白

30、今夜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

31、辽海吞边,长城锁乱山。——萧

32、深林人不知,明来相照。——王维

3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共潮生。——张若虚

34、更深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35、明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36、新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37、大漠沙如雪,燕山似钩。——李贺《马

3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李白

39、举杯邀明,对影成三人。——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下独酌》

40、吹灯窗更明,照一天雪。——袁枚《十二十五日》

41、好山好水看不够,马蹄催趁明归。——岳飞《池州翠微亭》

42、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色寒。——李白《军行》

43、晨兴理荒秽,带荷锄归。——陶渊明

44、可怜九初三夜,露似珍珠似弓。——白居易

45、露从今夜白,是故乡明。——杜甫

4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李白

47、大漠沙如雪,燕山似钩。——李贺()

48、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李白

49、深林人不知,明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0、青女素娥俱耐冷,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

51、会挽雕弓如满,西北望射天狼。——苏轼

52、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53、洞庭秋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54、梅花雪,梨花,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

55、晨兴理荒秽,带荷锄归。——陶潜《归田园居》

5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

57、江畔何人初见?江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58、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59、无独上西楼,如钩。——李煜

60、片云天共远,永夜同孤。——杜甫

61、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62、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63、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

64、可怜九初三夜,露似珍珠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65、共看明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66、我寄愁心与明,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国学经典古精选110背起来不吃亏写作文很管用!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经·小雅·采薇) 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经·小雅·车辖)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经·小雅·鹤鸣) 4.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经·大雅·抑)

5.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6. 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8. 无欲速,不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9.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10.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

仁) 11.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

问) 12. 13.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

而) 14. 15. 16. 17.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

而)

1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论语·颜渊)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而有信。(论语·学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8. 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2

4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4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

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42. 43. 44.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

自强也。 (礼记·学记) 45. 4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

记·礼运) 47. 48. 49. 50. 51.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

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52. 53. 54.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

惠王下)

3

56.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

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5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

之。(孟子·公孙丑下) 58. 59. 60. 61. 6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桃李不,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

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63. 64. 65. 66. 67.

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曹植·七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后出师表)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诸葛·诫子

书) 68. 69. 70. 71. 7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诫子书)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刘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西晋·陈寿·三国志)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

龙) 73.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晏子辞千

4

金) 74. 75. 76. 77.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

为人性僻耽佳,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

聊短述) 78. 7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唐·韩愈·进学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唐·韩

愈·马说) 80. 81.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刘禹锡·陋室

铭) 82. 83. 84. 85. 86. 87. 88.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合为事而作。 (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颜真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唐·李商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

枝。(唐·佚·金缕衣) 89. 90. 9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 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5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

玉案)

10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宋真宗《励学篇》) 10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刘基·卖柑者

10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10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清·杨继盛)

10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105.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10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107.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 (清·赵翼·论) 108.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09.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110.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6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

玉案)

100.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宋真宗《励学篇》) 10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明·刘基·卖柑者

10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10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清·杨继盛)

10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105.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106.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107.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 (清·赵翼·论) 108.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09.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110.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6

5、关于探索汇聚80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中的,顶峰上的顶峰”(《宫体的自赎》)的《春江花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夜”的题面。人对光的观察极其精微: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江何年初照人?”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年年只相似”的明得以共存。这是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年年如此。一轮孤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篇遂生波澜,将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有恨,流水无情,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总写在春江花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但“枫”“浦”在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承“何处”,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人不直说思妇的悲泪,而是用“”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篇把“”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色,可是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迷惘。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写游子,人用落花、流水、残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憧憬。江潭落,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摇情满江树”,这结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光之情,游子之情,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紧扣春、江、花、、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为主体。“”是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人的脉搏,在全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情随着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夜清幽的意境美。

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人灌注在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共三十六,四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级(尤、灰)──洪级(文、麻)──细微级(遇)。全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夜》这一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点击查看更多月亮的诗句和名言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5638.html

热门阅读

  1. 集团公司年度优秀员工代表发言稿
  2. 2016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3. 《小英雄雨来》教学案例反思
  4. 学校后勤总务处岗位竞职的演讲稿
  5. 关于股份分红协议书
  6. 2015年立夏诗词
  7. 三字经的经典故事
  8. 祖国爱国的诗句有哪些
  9. 有关元宵节的古诗大全
  10. 搞笑恋爱说说心情短语
  11. 减灾防灾活动总结
  12. 励志故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13. 201鸡年春节年会对公司的祝福语
  14. 散文集有一种情感憾动着岁月
  15. 个人与公司委托书范本
  16. 关于清明节诗歌
  17. 201年企业管理论文3000字
  18. 李白古诗全集
  19. 有关新年祝福语诗句
  20. 挑战者的得分日记范文
  21. 国庆节演讲稿精选:祝福祖国
  22. 《习作2》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23. 一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24.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误区与对策》的读后感
  25. 《挖荠菜》课堂的教案设计模板
  26. 三八妇女节检测中心优秀员工演讲稿
  27. 幼儿园大班教学总结的参考范本
  28. 关于梅花诗句大全
  29. 201年消费者权益日祝福语大全
  30. 描写江南的春天的诗词
  31. 健身经典语录
  32. 开展维护核心、听从指挥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33. 王维《宿郑州》全诗及赏析
  34. 201小学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
  35. 心灵的碰撞美文摘抄
  36. 《送二兄入蜀》卢照邻唐诗赏析及作者简介
  37. 精选贾谊经典名言
  3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词阅读理解及答案
  39. 圣诞节快乐的说说
  40. 赞美祖国的现代诗歌有哪些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6:41:19
本页面最近被 36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山东,TA在页面停留了 8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