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同学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
1、谈话:北京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2、导入课题
同学们,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园林,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
圆明园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史150多年,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板书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步感悟损失“不可估量”
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么说——引读(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不可估量” 并板书
3、连续出现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
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
三、走进圆明园,感受价值的“不可估量”
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①理解“举世闻名”。那个字表示“全”?
教师引导:
全世界都知道谁?
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
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也知道,它就是------圆明园!
②圆明园为什么举世闻名?练习说话:
因为 ,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
3、了解独特布局
圆明园有多大?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
理解“众星拱月”
这奇特的布局,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呀!
4、再现宏伟建筑
①、园内有什么样的景观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个别读第三自然段。
②、这么多的景点,文中是用那个词将它们连起来的?教师引读。
③、孩子们,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让我们一起走到圆明园去漫步吧! (课件欣赏圆明园宏伟建筑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④、创设情境想像说话: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在哪儿漫步?
拓展阅读
1、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学生读后感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本文是小编精心编辑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学生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你!
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里又惋惜又气愤。
我惋惜的是圆明园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3天的烧毁中化成了一片灰烬。我气愤的是清,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毁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还是那样的软弱,根本不为中国人争一口气。那时的中国好似一根软弱无力的小草,任侵略者踩踏。侵略者真是太可恶了!竟然把圆明园的所有历史文物洗劫一空,让圆明园这个曾经创建多年的建筑物毁于一旦,读后感《小学生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如果圆明园没有被毁灭,那么它会像长城那样,被人们视为中国瑰宝之一。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落后就要*,这是我从这篇课文中受到的启发。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使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
圆明园在没有被英法联军烧毁以前,曾是那么辉煌灿烂: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圆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瑶台、武陵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犹如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景色,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可以说,她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我国建筑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中还珍藏着无数的无价之宝,更有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藏的历史文物、金银珍宝、宋元陶瓷、历史书画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
然而,这美好的一切为什么会不复存在呢?又是谁下此毒手呢?这场浩劫正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所描述和抨击的一样:有一天,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他们见物就抢,每个强盗都把口袋装得满满的,更可恶的是将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打得粉碎……英法联军把圆明园洗劫一空之后,为了销脏灭迹,掩盖罪行,竟下令火烧她,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从此变成了废墟……
读完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在沉默。这是一种被刺痛后的沉默,内心像在被火燃烧。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耻辱!这样的耻辱在旧中国又何止这一次呢?为什么堂堂的中华民族会有这么屈辱的一天呢?是闭关锁国,是*黑暗,是**……我们应该牢牢记住这一历史,我们应该更加发愤图强,再21世纪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崛起而好好读书!
2、第一课时《圆明园的毁灭》优秀教学设计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感受文章的表达特点。
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2、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一、构建话题,激*感。
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课件1)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3、人们梦中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2)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圆明园的哪些内容,简单概括.。
2、交流反馈: 课件(3)
(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课件3)
举世闻名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宏伟建筑
玲珑剔透 蓬莱瑶台 山村乡野 诗情画意
武陵春色 亭台楼阁 风景名胜 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天南海北 艺术瑰宝 奇珍异宝
损失 销毁 灰烬 侵略 不可估量
(2)学生交流读后所了解的内容,随机板书
昔日的辉煌 无情的毁灭
三.细读课文2——4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1过渡: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圆明园的辉煌,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课件4: 昔日的辉煌
学生交流后板书:
布局(精妙) 建筑(宏伟) 文物(珍贵)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A精妙的布局:
学习第二自然段:课件5 (指名读)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指什么?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课件6 举世闻名变红)
(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驰名中外 享誉世界中外闻名 名扬中外…… )
(2)在这段文字中,还有哪里写出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课件7:众星拱月变红)
(课件8众星拱月示意图)(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
同学们,这样的布局带给你怎样的感受?(惊叹 匠心独运 震撼 自豪……)
同学们,圆明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历经清朝5代皇帝的精心修建,总面积达到5200多亩,在当时可称得上是世界皇家园林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请你带着自豪与敬佩再读这一段吧
(课件9 第二自然段)齐读 补充板书:(精妙的)建筑
B宏伟的建筑
学习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1)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件出示10: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介绍了几种建筑景观?
解释“买卖街”:没有真正的买卖街,而是命人装扮,供皇帝体验的生活的一处建筑景观。
同学们,在写这些景观时,用上了一个特别的句式? 生答(排比句)
课件11:有……也有……有……也有…… (变红)写出了圆明园景观的(应有尽有 风格迥异 美轮美奂…… )
如果让你也用上这样的句式来写圆明园中的建筑景观,你写得完吗?(不能) 男女生配合读 男生:1、3种 女生2、4种
课件12:写话:来到圆明园,我仿佛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展现当年的辉煌?
课件出示13:“园中有许多景物……西洋景观。”
课件出示14 理解:仿造名胜 根据诗情画意 民族建筑 西洋景观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去昔日的圆明园中浏览一番。 课件15——24
(3)当我们走进这样别具风格、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名读这一句,相机鼓励有个性地读。(小组读、齐读)
(4)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交流课前收集)
教师拓展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几处:课件26播放 教师讲解
(5)课件27 引导学生配乐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
C珍贵文物:
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课件28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课件29(理解:上自……下至……)
(2)想一想,从先秦到清代,经历了多少年?这期间有多少青铜礼器?有多少名人字画?有多少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课件30:所以,它又是当时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读
(3)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
课件31:(出示图片、文字):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4)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
课件32——39 欣赏图片欣赏(珍贵文物)
课件39: 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再读
五. 设置悬念
引导:同学们,圆明园昔日如此辉煌,令世人惊叹,雨果又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如同月宫似的仙境,是一个令人震惊无可比拟的杰作。”然而,这一奇迹在1860年化为了灰烬,它的毁灭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损失呢?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昔日的辉煌 → 无情的毁灭
精妙的布局 众星拱月
宏伟的建筑 有……也有……有……也有……
珍贵的文物 上自……下至
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圆形》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绪的支配。无意记忆占优势,常常在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游戏、操作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形式,如果单纯让幼儿认识圆形,幼儿会感到很枯燥,兴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会不好。因此,在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见的圆形物品与特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和想象能力。
活动目标:
1、能在认知、操作和游戏活动中掌握圆形的特征。
2、能在周围环境中寻找圆形的物体,感知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布置一些圆形的物品。
2、圆形纸一张,圆形物品若干(如镜子、瓶盖、铃鼓、盘子)。
3、幻灯片,箱子,箱子里有各种不同的圆形物品,操作纸若干、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圆形物品。
师:(用神秘的口气加眼神)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师敲击小鼓。
师:快看看,真的是小鼓。知悉观察,小鼓长什么样子?
师:来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师:请小朋友沿着小鼓的表面和边缘触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圆圆的,幼:边缘是光滑的,幼:没有棱角……(幼儿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像小鼓这样圆圆的滑滑的,没有棱角的就是圆形。
(引出圆形这一话题。)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提问:它像什么?
幼:它像盘子,幼:它像太阳,幼:它像……师:说一说,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鼓励幼儿说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见到的圆形物品)
二、让我们一起在活动室中寻找,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幼儿在室中寻找。)
三、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观察幻灯片上的圆形实物,感知圆形的特征。
五、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1、出示贴着几何图形的黑板,仔细看一看,哪些图形是圆形?挑选出来,让它们站成一排。
2、幼儿动手挑选。
六、实践操作,添画。
1、小朋友你知道圆形能做成什么吗?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看看。
一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大太阳,两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小鸡,三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好吃的糖葫芦,四个圆形变变变变出可爱的毛毛虫。
2、为幼儿准备一些画有圆形的纸,启发孩子在圆形上面添加几笔后变成另一个图案(如太阳,苹果),鼓励他画的越多越好。
3、观看幻灯片中的圆形变成的图形,激发幼儿的想象。
七、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的家中一定有很多圆形的东西,回到家仔细去寻找。然后再用圆形去变个魔术好吗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