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读学生工的管理问题及对策建议论文
摘要:学校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踏实工作,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鼓励学生谋求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操守教育,以保证半工半读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生产运作正常。
关键词:问题;对策;*扶持
一、“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工”给企业管理带来的问题
1.冲击原有的管理制度。我们调研发现,能批量接收“工”的企业,往往都是规范化管理的企业,他们都有一整套比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细则,在制度上对事不对人,是公平公正的,出现生产差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半工半读学生毕竟还是职高生,且多来自偏远山区,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要求他们不出差错很难,虽然适度地放宽管理尺度能体现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一面,但这必然增加企业的管理难度,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2.人员不稳定影响生产。半工半读的学生和家庭问题相对较多,学生及其家长的观念相对守旧,且有相当的学生自卑感较强,意志力较薄弱,在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工作,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半工半读学生在企业中受不了苦;也有部分学生对工作的预期过高,抗挫折能力不强,难以接受督导的批评指责,遇事容易选择逃避放弃,造成人员不稳定,影响整个企业的生产。
(二)学校安排“工”遇到的问题
1.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学校在找符合半工半读条件的企业时往往会遇到另一个困难,就是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谋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不可能主动、额外地接受半工半读的学生。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相关领导的思想观念,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承担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义务,国家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参与半工半读,其次是半工半读学生的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较高,国家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参与半工半读的积极性。
2.驻企管理学生困难。一是学生刚开始“工”的前期,企业一般只管用工,缺少系统的上岗前的操作规章培训,用人企业往往把学生当成正式员工看待与要求,缺乏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程序,让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二是在企业学生遇到问题时,在感情上是更依赖驻企教师的,但驻企教师的不足,难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引领,促进企业和教育同步发展
校企合作的过程如果有地方*的牵引与督促,效果将更快、更好,也更规范。
1.政策优先,扶持企业。当地*应该就眼大局,因为当地企业的良好发展,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再者,解决劳务问题也是头等大事。基于这两点,当地*可以制订相关的法规和优惠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和经济支持,对参与半工半读合作办学成绩卓著的企业予以表彰和奖励,以倡导扶助半工半读模式的顺利进展之风气。
2.科研领先,支持企业。*应重视半工半读合作企业的发展壮大,关注并支持企业高新产品的研发,积极为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条件,为参与半工半读的企业提供科研支持,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企业扶持,校企合作,培养社会适用人才
近几年,一些企业逐渐从“幕后”走向了“前台”,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承担培养社会技能人才的义务。
1.主动提供“工”的岗位。企业愿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作为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平台,在“工”期间,企业根据学生做工情况不定期举办一些企业岗位培训、技术培训和主题讲座,由企业技工传授操作技能,企业管理者传播职业理念,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让学生更进一步接受、感悟职业教育,实现工作岗位锻炼育人、企业文化熏陶育人,为其将来进入职场奠定基础。
2.企业主动获得话语权。企业在职业教育的主体框架内应获得充分的话语权,企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根据职业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实训实习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合作,协助学校确定人才规格以及就业方向,审定专业教学课程开设。企业还可派出技术骨干到学校参与教学计划及课程模块设计,甚至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学校应与企业沟通,促使合作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
(三)强化细节,突出学校自身的教育功能
学校应灵活处理“读”的形式,始终围绕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突出学校的教育功能。
1.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可采用“课堂+企业”的“企业课堂”形式,让学生在上岗实习中学习知识技能;也可采用“课堂+实训”的形式,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实训时强化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灵活分配,滚动推进。
2.加强岗前的教育培训。在学生将去企业“工”时,学校应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鼓励学生踏实工作,为企业创造最大效益,鼓励学生谋求创新,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操守教育,以保证半工半读顺利进行,保证企业生产运作正常。
参考文献:
[1]彭纯宪.中等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2).
拓展阅读
1、中学生诚信问题议论文优秀作文
记得,我曾在腾讯新闻上看到过一则消息,标题是《女大学生骑车刮花豪车,原地等候一小时,未赔偿反获奖励》。
这则新闻说的是一名女大学生骑车外出时,因忙于观察道路指示牌,不慎刮到一辆停放在停车泊位的豪车。对于刚刚来到这个陌生城市的她来说,完全可以选择悄悄地离开。但她没有这么做,却选择了在原地等候车主,而且一等就是一个小时。直到车主到来,准备发动汽车,准备将车开走,她才鼓起勇气走到男子跟前,把不小心刮到汽车的事告诉车主。车主得知她在大太阳底下等了一个多小时,就是为了给予自己赔偿,内心深深感动,当即表示不要她赔偿。
在听说自己不用赔偿时,女孩眼中泛泪,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举动,再次感动车主。于是车主走进学院讲述女孩的事迹,校方相当关注,为了表彰女孩的诚信,学校和车主均表示将分别对她进行表彰奖励。
看完这则新闻,我也被深深地感动。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做人首先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一个人如果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表里如一,待人真诚,说话办事讲信用,自然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不诚实,不守信用是对他人的愚弄和欺骗,既损害了他人,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
还记得《曾子杀猪》的故事吗?曾子的妻子被孩子纠缠得没有办法,只是随口一说,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结果,曾参真的把一头猪杀了。并且还认真地对妻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还小,不懂事,只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听从父母的教训。今天你说话不算数,骗了孩子,实质上就是在教孩于说假话。再说,母亲骗了孩子,孩子就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再对他进行教育,他就不会轻易相信了。这样做,对家庭教育是不利的。”
孔子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究诚信,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该传承和发扬这个美德,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祖国的每个角落!
2、中学生诚信问题议论文优秀作文
生活中,陌生的我们彼此刚开始相处时,都会给对方打一个见面分,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加减减,于是,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形同陌路,有些人把酒言欢,互诉相见恨晚之情。决定一个人分数的因素有很多,但自古万变不离其宗的乃是人性中最根本的——诚实守信。
可在这个科技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和学习压力,已经让太多人渐渐的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扪心自问,自己答应别人的每件事都实打实的做好了?自己没有随随便便的就许下然后转身就忘到脑后去了?自己在利益、权益面前能坚守那份纯真的诚信?
于是乎,渐渐的很多人在职场、学校、生活中开始迷惑,怎么我总是得不到提升?怎么同学总是对我不冷不热?怎么我的交际范围总是越来越小?或许你觉得自己对待每件事都很认真啊。可仔细回想一下,是这样的么?哦,对了,上次答应帮某某某买早饭的,那天赶*,忘了。上次答应帮某某某补习的,那天有事,忘了。就是在这不断的小事中,你的诚信也随之流失。
韩非子曾说:“小信诚则大信立。”,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或是“嗯,这人也就这样了”,想让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该体现出足够的尊重别人,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认真的对待许下的每一个,认真的遵守每一个约定,就算事情很小,却越容易让人对你产生好感。
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巨人集团的老板史玉柱说过:“一个人之所以懂得诚信的重要,恰恰是因为他曾经不知道诚信的重要。”创业初期他答应过员工的一些事,自己事先没有考虑清楚,事后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达不到要求,导致旗下精英悉数走人,公司遭此重创差点没缓过来,从那以后,史总开始意识到诚信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
如果你深刻的认识到了失去诚信给你生活带来的不便,你就应该能找到应对解决的方法,如果你仅仅觉得,诚信对我时有时无的,也没太大影响,那么,你就无法明白,诚信的重量。跌宕起伏
3、中学生诚信问题议论文优秀作文
昔闻过期疫苗害人众多,今又惊悉长生生物公然造假,视儿童生命为儿戏,不禁感叹:失去诚信,我辈将向何方?失去诚信,国家何以为国?
为商者,本凭诚信二字,如今安在哉?窃以为,为人处事,应以诚信为本。朱熹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斯言善哉!诚即天道,说真话,做实事,方为诚。程颐云:“以实之谓信。”何意?真实即信也。诚信者,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于心内,信于人外,内外兼备,为诚信;诚主道德,信主品行,德行皆善,为诚信。故曰:处事以诚信,九鼎何足为重?
忆春秋曾子舆,孔子之高徒也,其妻以杀猪慰其子,而后忘其事,曾子舆因其妻言,不怠其子,杀猪教子以诚信——诚信者当如曾子舆!复忆三国关云长,当年徐州兵败,困于土山,张辽以“三便”欲劝降之,云长从而附“三约”;曹操欲赂之,而云长拒绝山珍海味,无视美女伊人,秉烛独坐于门外,专心致志而读《春秋》,通宵达旦,毫无倦色。为何?忠于与皇兄之盟誓也——诚信者亦当如关云长!又忆西周周幽王,只求褒姒一笑,听谗言,烽火戏诸侯,冷众诸侯之心,后犬戎来犯,虽烽火求援,无诸侯相助,终毙命于犬戎,而弑其者其自身也,非犬戎也——为人者勿从周幽王之故事!
反观当下,如太史公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争名逐利,全然不复所谓“诚信”;假货层出不穷,使人买时疑,食时怕,用时恐,胆战心惊,如此下去,大同之社会何处可寻?而又谈何九鼎重?如此下去,人民之道德安在?华夏民族之骨气安在?国家之凝聚力安在?故媒体应不复旁观,以舆论为兵,战无信之奸商,斗不诚之小人;企业亦应建严制,讲道德,互为监督,公平竞争;为国者应善其法制,严其执法,以根治此症……以诚信立国,方可河清海晏。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其美貌,有健康以伴;失之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其才学,有机敏相跟,倘失以诚信,则万物皆化作镜中月,水中花,终如过眼云烟,徒以随风而散。
吾辈力虽微,每出一言,亦可同九鼎之重。惟愿诚信之风拂绿山河春色;惟愿诚信之风席卷世之滋诟;惟愿华夏中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