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章传道喜雨》全诗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
(去岁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极可畏。
)农夫拱手但垂泣,人力区区固难御。
扑缘发尾困牛马,啖啮衣服穿房户。
坐观不救亦何心,秉畀炎火传自古。
荷锄散掘谁敢后,得米济饥还小补。
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驾雷公诃电母。
应怜郡守老且愚,欲把疮痍手摩抚。
山中归时风色变。
中路已觉商羊舞。
夜窗****闹松竹,朝畦泫泫流膏乳。
従来蝗旱必相资,此事吾闻老农语。
庶将积润扫遗孽,收拾丰岁还明主。
县前已窖八千斛,(今春及今,得蝗子八千余斛。
)率以一升完一亩。
更看蚕妇过初眠,(蚕一眠,则蝗不复生矣。
)未用贺客来旁午。
先生笔力吾所畏,蹙踏鲍谢跨徐庚。
偶然谈笑得佳篇,便恐流传成乐府。
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盛德九州普。
中和乐职几时作,试向诸生选何武。
拓展阅读
1、关于谷雨的古诗词大全2022 关于谷雨的诗句诗词经典大全
1、6.《木兰花慢》
2、4.《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3、吾侪饱饭幸无事,日繙芸简寻遗芳。
4、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
5、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
6、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
7、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
8、【唐】曹邺
9、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10、7.《七言诗》
11、平畴翠浪麦秋近,老农之意方扬扬。
12、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13、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14、石渚收机巧,烟蓑建事功。
15、【唐】孟浩然
16、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17、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18、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
19、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20、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21、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22、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23、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
24、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
25、越禽牢闭口,吾道寄天公。
26、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
27、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28、3.《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29、8.《芍药》
30、【元】王恽
31、壶中春色自不老,小白浅红蒙短墙。
32、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33、【宋】朱槔
34、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35、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
36、闲中更觉春昼长,酒酣耳热如清狂。
37、【唐】王炎
38、5.《老圃堂》
39、【清】郑板桥
40、【唐】王贞白
41、花气浓于百和香,郊行缓臂聊翱翔。
42、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
43、【宋】林和靖
44、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
45、2.《谷雨后一日子大再有诗次其韵》
46、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47、自怜藿食徒过计,袖手看人能蹶张。
48、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
49、农事蛙声里,归程草色中。
50、旅人游汲汲,春气又融融。
51、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
2、一枝花·咏喜雨古诗赏析张养浩的诗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
祈下些值金值玉雨①,
数年空盼望,
一旦遂沾濡②,
唤省焦枯,
喜万象春如故,
恨流民尚在途④,
留不住都弃业抛家,
当不的也离乡背土⑤。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⑥,
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
我也不枉了受天禄⑦。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⑧,
只落得雪满*⑨。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
赤子从今罢叹吁⑩。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⑩,
便下当街上似五湖,
都渰了九衢⑿,
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⒀。
注释
①祈雨:古代人们祈求天神或龙王降雨的迷信仪式。值玉值金:形容雨水的珍贵。
②沾濡(zhan ru),浸润,浸湿。
③省:通“醒”。焦枯:指被干旱焦枯的庄稼。
④恨流民尚在途:指雨后旱象初解,但灾民还在外乡流浪逃荒,作者心中引为憾事。
⑤当不的:挡不住。
⑥翻腾:这里是变成的意思。菽(shu)粟:豆类和谷类。
⑦天禄:朝廷给的俸禄(薪水)。
⑧没是处: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⑨雪满*:愁白了头发。
⑩赤子:指平民百姓。罢叹叶:再不必为久旰不雨叹息了。
⑾霖霪(yin):长时间的透雨。
⑿渰(yan):同“淹”。九衢:街道。
⒀犹自:依然。
译文
为国为民,我鞠躬尽瘁、沥血呕心,
求来了这一场雨,宝贵得如玉如金。
老百姓空盼了好几年,
今天终于把大地滋润。
干枯的庄稼绿色新。
春天回来了,使万物欣欣,令我高兴;
逃荒的百姓,仍颠沛流离,使我遗恨。
老百姓呆不住了便抛家别业,
灾民们受不了时才离乡背井。
我恨不得
把遍地野草都变成茂密的庄稼,
让河底沙石都化做澄*金珠。
直到家家户户都生活得富足,
我也算没有糟踏国家的俸禄。
眼睁睁看着天灾成害无所助,
让我只急得白发长满了*。
多谢老天爷的扶持帮助,
老百姓从此没有哀叹处。
但愿这大雨一连三天不停住,
哪怕下得街道成了五大湖、
大水淹没了所有大路,
也还洗不尽老百姓这几年受过的苦!
作者官居高位时直言敢谏、与时不合,便中流涌退、回家隐居。朝廷几次征召,他都不出来。但为了关中百姓大旱之苦,他却高龄出仕。他把自己的钱拿出来救济灾民,夜晚向天祈祷,白天出外赈灾,整日辛劳,有时因念百姓疾苦而痛哭不已,四个月后便病倒去世了。关中一带百姓哀痛如失父母。作者因此受到人民的景仰和赞扬,被历史公认为好官。
好官为百姓而死,坏官把百姓整死。因此中国人有赞扬好官的传统。但好官确实太少了,而且越来越少。
人民永远记得为他们而死的好官,但也不会忘记整死无辜百姓的坏官,因为他们还要亲手把其中最坏的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去。
套曲 〔一枝花〕《咏喜雨》,是他在陕西救灾时所作,比较真 实地反映了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生活。在元代散曲中这些作品是难能可贵的。
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表现其对农业生产和百姓的关心。感情深挚,语言朴实无华。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的运用,为作品增色不少,艺术效果尤为显著。
3、诗经载驰全文翻译及解释
许穆夫人是卫宣公之女,出嫁许穆公。眼见卫国覆亡,痛心疾首,前去吊唁,并力图用行动来拯救卫国。此举遭到许国君臣的阻挠,许穆夫人在忧愤之际写下了这首。
诗中道出一个问题:在国难当头之际,是坐以论道,前怕狼后怕虎,还是义无反顾,起来用行动来拯救。一介柔弱女子和一群五尺男子的言行心态,已在诗中作了披露。
危难之际总得有人挺胸而出,左思右想,瞻前顾后,总不如行动有力、有效。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姿态,一篇宣言。荆柯刺秦,抵得上千千万万在背后讥讽咒骂暴君秦始皇的人。刺秦虽然未遂,但行动本身就为荆柯留下了一座纪念碑。
不敢行动的人可以找出一千条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而所有理由大概出不了“我”的圈子,不外乎怕自己的坛坛罐罐*烂了,怕自己的锅碗瓢盆功名利禄受到损害。敢于行动的一个前提就是要跳出“我”的圈子,要“忘我”、“无我”,然后才能无畏地行动。行动的代价不过就是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以至于身家性命而已。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二十年后便又是一条好汉。
人说,自私是人的本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人自己又是什么? 我们来到世上、离开世上,不都是赤条条的么?身外之物有什么不可舍去的呢?人固然要为自己,为自己吃饱穿暖居安,也为自己维护脸面和尊严。如果让锅碗瓢盆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束缚住了手脚,变成了它们的奴隶,自我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
敢于行动,既可以用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也可以用来维护某种道义;在维护道义的同时,也就证明了自我存在的价值。在人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之中,行动是最高的命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