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详细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8-12 13:11:04

《羚羊木雕》详细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讨论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

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⑴教师讲解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A.对课文熟练B.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C.处理好语气、音调的轻重强弱

⑵学生自己试着自读有关的对话,琢磨技巧的处理。

⑶四人分角色朗读第9段至末尾,一人大石,一人连贯,二人小石。

其他学生听读,准备评价

⑷抽查几个学生评价,教师小结,教师范读片段,再抽学生朗读对话的片段。

三、课堂讨论

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如果父母市正确的,子女应如何对待?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在子女又该如何对待?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如何处理的?

(如有争论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倾向,点拨关键处。

1.文章开头就写妈妈突然问我,我感到“突然”可见的惊吓,可见妈妈的惊慌,气氛一下子就很紧张。

2.第一部分是妈妈爸爸同我先后对话的描写,这段描写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是同情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可见对女儿的宠爱。父母宠爱女儿,可是丝毫不尊重女儿所珍视的友情。我本来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以为既然是爸爸送给我的,自己当然可以作主。我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可见他是很重友情的。作者褒贬的思想是很明显的。

倾向表现的最明显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女儿说明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友谊,立逼女儿去要回来,预期的“坚定”,正是固执生硬的表现。另一处是爸爸的话:“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个话有点自相矛盾,实质上批评了“爸爸”的不是。

再从对话的神态、语气、心理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边,是突然问目光紧紧盯着十分严厉坚定的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孩子一边,是心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的说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低着头不敢看他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心里难过极了。可见父母为了木雕怎样伤害了孩子的心。

3.第二部分插叙我和万芳的真挚感情。在孩子的小天地里,彼此都是真诚无私的友爱。这一部分,又涉及两个孩子家长的情节,不要忽视。一处是,我0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坐在树底下偷偷的抹眼泪。为甚么呢?因为又心痛裤子,回家挨说。这就可见父母平日的为人了,只要损害了财务,也不管原因,对孩子就没有好态度,否则孩子怎么会怕呢?另一处写万芳妈妈,不但不夸奖万芳的仗义,反而让他对着墙站了一个小时。万芳也深知我的妈妈的脾气,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再站两个钟头。这些都是批评的笔触。

4.第三部分为什么写奶奶呢?

明确:奶奶直到我淌眼泪,才憋不住突然说:算了,这样多不好。奶奶很体贴孩子的感情。反衬之下,显得爸爸妈妈只知道东西名贵,却全然不顾孩子伤心,这样多不好。起初,奶奶定想说什么,可是,他没有说。奶奶是长辈,说话还有顾忌,因为他知道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可见,写奶奶也是为了批评爸爸妈妈的不是。)

5.读最后部分,要注意我被逼无赖的痛苦心情,作者把这种心情描写得很细腻,思想倾向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结尾,作者同情的写道:我呆呆的望着他,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就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当然主要是怪父母。

总结语:总起来说,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四、课堂拓展

问题:从课文看,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毕竟不对,这样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讨论讨论,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要从课文中找插叙户根据。

明确: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爸爸”送龄杨木雕给孩子的时候,应该介绍一点有关这件工艺品的知识,让孩子知道他的珍贵,注意保管。小朋友之间送东西,要征求大人的意见。如果想课文写的那样,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处理的方式也大可以婉转一些,要注意保护小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父母可以向万芳的妈妈暗示一下,万法方妈妈也不是占小便宜的人,不会同意自己孩子收受这么珍贵的东西的,重要得倒是叫

万芳妈妈不要责备孩子。

拓展阅读

1、植树的牧人优质

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引领学生通过牧人的言行,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分析牧人创造奇迹的原因,是课堂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画出描写牧人言行的语句,用具体内容来说明牧人靠的是什么创造逆天奇迹的。

在圈点勾画中,在默读思考中,在交流碰撞中,学生对这位牧人的人认识也慢慢清晰起来。茫茫荒漠中,牧人踽踽独行,手拿铁棍,戳一个坑、放上橡子、盖上泥土的动作定格在脑海;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地,他说“不知道”,毫不在意的回答萦绕在耳畔;凄风苦雨中,十万棵橡子只有两万颗发芽,剩下的一万颗橡子艰难成活的画面突现在眼前……在师生对话、交流中,一位坚持不懈、慷慨无私、认真仔、心无旁骛的牧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慢慢清晰起来。

为了避免贴标签似的架空分析,我时时提醒学生注意紧扣文本,为人物的品质呈现提供依据,同时指导学生在朗读、品析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如将“三年来,……剩下的一万棵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这个句子重点分析、品读,特别是指导学生重读其中的数量词,牧人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形象便植根于学生的脑海。

2、植树的牧人优质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对于小说的主旨,应倡导学生多元化的解读。如何设计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点燃学生探究主旨的火花,时时困扰着我。苦苦思索后,我决定从探究牧人的幸福入手,先后抛出两个问题:“牧人种树之初幸福吗?”“牧人在种树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了吗?”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追寻牧人最初种树的目的。对于种树过程中牧人的幸福体验,学生兴趣浓厚,畅所欲言,有的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盖上泥土。”读出“思念是一种幸福”;有的从“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体会到“心无旁骛地做事也是一种幸福”;有的从“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领悟到“满足也是一种幸福”;有的从“牧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体会到“身体健康也是幸福”。这正是课堂上呈现的百花齐放、不曾预约的精彩。

但是,本节课仍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学生课堂读书、圈点勾画的时间偏少,对文本缺少更致深入的挖掘和思考;讨论时间偏少,流于形式,未真正落到实处;师的课堂评价语不够丰富等。

今后我将在语文园地中不懈追求,不懈探索,力争打造兴味盎然的语文课堂。

3、炭之舞大班艺术

时间长度:约30分钟左右(视情况取舍)。

活动环境:较大空间的室内,若天气晴朗也可在室外开展。

活动准备:

1.按幼儿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全开画板,以美纹胶粘纸沿四周粘贴全开素描纸。

2.烧烤用炭若干,但最好是自己用松烧制的炭(某些地区叫麸炭),其质软易画,手感较舒适。

3.动感遒劲的音乐。

灵感来源:我自己作画时喜欢带着耳机听音乐,常常嫌笔太小,不能挥洒激情,后来自制了许多画笔,倒是顺手很多。

育可行性分析:

音乐的流动性特点可以迅速地将所传达的情绪直指人的心灵。4个月~6个月大的婴儿就甚至已有乐感,触觉是幼儿探索世界的一种主要方式,视觉在婴儿身上是最不成熟的'感觉,但4岁~6岁阶段其能力也已发育得像成人一样了。本活动以简单的材料为活动中心,辐射刺激三种感觉的发育发展。以大画面为载体,随着幼儿全身运动的欢腾,在传达生命的节奏、快慢、动静、温柔与豪放、放任与克制的同时,又传达出生命的各种表情和形态,还帮助幼儿建立了对材料美学的感性认识。相信此活动的开展,定能有效激励幼儿,对未知世界作进一步地大胆探索与表达。

活动过程:

1.组织学:提出一个没有具体答的问题:画画应该怎样画呢?(有的孩子会说“要睁开眼睛画”。)

2.介绍炭及其使用方法。

3.分发材料,活动开始。

4.活动转折。一边帮孩子们清洁,一边排列画板(展示)。

5.欣赏、交流、反思:鼓励幼儿说出彼此对活动的感受。

6.师总结:画画没有固定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7.结束活动,各班带回。

温馨提示:

由于某些幼儿的触觉发展相对迟缓,他们会以嘴唇、舌头贴附在炭表面上来感受新颖事物,有的甚至还会将炭放入口中啃咬。所以成人在组织活动时,需要留心观察是否存在类似现象。为了避免幼儿将炭误吞入腹中,一个相对*的方法是尽量选取大于口腔直径的炭来分发给幼儿。

点击查看更多《羚羊木雕》详细教案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2143.html

热门阅读

  1. 有一种爱它比黄连还苦情感美文
  2. 2015年中考满分作文范文:风雨800字作文
  3. 献给母亲八十大寿的贺词
  4. 幼儿园开展世界清洁地球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范文
  5. 结婚典礼上女方亲友团代表发言稿1000字
  6. 《北京天安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模板
  7. 《梦李白二首》全诗翻译及赏析
  8. 金色的草地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9. 圣诞节的祝福语英文版
  10.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数学教案
  11. 贪财的猴子睡前故事
  12. 重阳节关于菊花的比喻句子
  13. 论高校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有效性论文
  14. 外企英文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15. 关于梅花的诗句及意思
  16.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的工作总结范文
  17. 人烦人最烦人的情感美文
  18. 我终于学会骑自行车作文
  19. 201世界气象日祝福语:关注气象送关爱
  20. 上司的春节祝福短信
  21. 2016年世界人口日祝福语大全
  22. 梁秋实散文《女人》
  23. 圣诞节qq祝福语
  24. 隐含夸自己帅搞笑句子
  25. 八一建军节祝福语有哪些
  26. 雪之物语的诗歌
  27. 阳光唯美的句子
  28. 描写山水风光的经典古诗词
  29. 暑假的社会实践报告
  30. 五保的解释及造句
  31. 预防溺水手抄报资料介绍
  32. 实习报告要怎么写才好
  33. 长征故事:谢振华将军讲述长征爬雪山的故事
  34.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
  35.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36. 祖国黑人谈河流教案
  37. 体操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论文
  38. 201年除夕祝贺短信
  39. 一只杯子装沧海的美文
  40. 毛毛虫的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2:31:19
本页面最近被 860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台湾,TA在页面停留了 12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