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唐宋诗词

发布时间: 2025-08-16 12:28:17

永远的唐宋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永远的唐宋诗词,欢迎查看!

1.《行香子·草际鸣蛩》

年代: 宋 作者: 李清照

草际鸣蛩,

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

关锁千重。

纵浮槎来,

浮槎去,

不相逢。

星桥鹊驾,

经年才见,

想离情、别恨难穷。

牵牛织女,

莫是离中。

甚霎儿晴,

醍儿雨,

醍儿风。

2.《春晚山行》

年代: 唐 作者: 殷遥

寂历青山晚,山行趣不稀。

野花成子落,江燕引雏飞。

暗草薰苔径,晴杨扫石矶。

俗人犹语此,余亦转忘归。

3.《挽辞》

年代: 唐 作者: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4.《六年秋重题白莲》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5.《登岳阳楼》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6.《奉和元相公家园即事寄王相公》

年代: 唐 作者: 韩翃

共列中台贵,能齐物外心。

回车青阁晚,解带碧茸深。

寒水分畦入,晴花度竹寻。

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7.《菩萨蛮·铜簧韵脆锵寒竹》

年代: 宋 作者: 李煜

铜簧韵脆锵寒竹,

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

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

未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

魂迷春梦中。

8.《秋日过僧惟则故院》

年代: 唐 作者: 秦系

衰草经行处,微灯旧道场。

门人失谭柄,野鸟上禅床。

科斗书空古,栴檀钵自香。

今朝数行泪,却洒约公房。

9.《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隆基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逾稽岭,天台接海滨。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

10.《树中草》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拓展阅读

1、经典三百首 三百首·晏几道《蝶恋花》赏析

【**--情书】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注释】:

起首三句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是说梦游江南,梦中始终找不到离别的“心上人”。“行尽”二字,状梦境倏忽和求索之苦;求索之苦又反映思念之深,出于梦中的潜意识活动,深更可知 。“烟水路”三字写出江南景物特征,使梦境显得优美。上下句“江南”叠用,加深感情力量。接着两句:“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这两句写得最精采 ,它表示梦中找不到“ 心上人”的“消魂 ”情绪无处可说 ,已经够难受;醒来寻思,加倍“惆怅 ”,更觉得这“消魂”的误人。“消魂”二字,也是前后重叠 ;但在重叠中又用反跌机势 ,递进一层,比“江南”一的重叠,更为曲折,自然也就倍增绵邈 。这种以反跌为递进的句法,中也不多见。

之上片,写梦中无法寻觅到离人。下片转写寄信事。起三句:“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说的是写了信要寄无从寄出,寄了也得不到回音。相思之情,真到了无可弥补、无可表达的地步了 ,那只好借音乐来排遣。结尾两句:“欲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用的乐器是秦筝。古筝弦、柱十三,每根弦有柱支撑 ,“柱”左右移动以调节音高,弦急则高,弦缓则低。他借低音缓弦抒发伤别的情怀,移遍筝柱不免是“断肠”之声。

以“缓弦”、“移柱”来表达其“幽怀难写 ”,可见以行动写心理,自有其妙处。冯煦《六十一家选·例言》称小晏亦是“古之伤心人”,所以写出来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这首就有这种淡而有味,浅而有致的独特风格。

2、达到了顶峰为什么之后越来越没落?

该提问有两处错误,指正之后再进行分析:

第一处错误达到了极为辉煌的程度,但并不是没有朝代与二者比肩歌从流派、作者、风格、形式、数量等等方面考量,都是一次兴盛,所以成为了这一文体的标签;而也是这一文体兴盛的时代,它没有沿着的老路,而是走了一种对内心的理性探索,形成了独有的体系。

最直接的观感就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是对庐山的描写,有一种发扬的气势,而却是对哲理的思索。

然而,这一文体,元、明都不甚出彩,但到了清朝却又一次兴盛起来,在之后,形成了独特的清体系。不论是对理性的思考还是对气度的描摹,甚至还有对社会弊病的揭露与影射,并不会比逊色。

第二处错误乃小道,不成熟,与清是交相辉映的自始至终都没有摆脱掉“游戏文体”的标签,地位不能和相提并论,其戏谑程度就是清朝严苛的文字狱都会不把它作为证据。

代小其实只是这一文体的开端,从白居易、张志和等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并不成熟。至于传说中的《忆秦娥》等质量较高的作,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出在李白之手。

代是发展的一大节点,出现了苏辛这种独特的路,是唯一一个能把抬到和一样地位的康庄大路,但可惜并没有继承下去,的转变也就最终没有完成。而朝的覆灭,更是令这一文体还没有成熟就被摧残了。

其实是这一文体最终成熟的时期。也有很多著名的作家和流派,如陈维崧以横绝著称的阳羡派、张惠言以兴寄为旨归的常州派,还有以纳兰*的京兆人群体、朱彝尊开创的浙西派等等,其质量不比逊色。

分析为什么会有之后没落的错觉?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是由于元朝建立之初,取消科举制度。

这导致了以文章谋生的读书人没有了生活的来源和未来的出路,转而去大量创作剧本等通俗作品,卖给勾栏瓦肆获得微薄的报酬。所以促进了元朝散曲和杂剧的兴盛。

文人少了,其质量自然就比不*境好的。明朝要么流行淫哇的调子,要么就是呆滞的复古,佳作也极少。

到了清朝,文化环境与底蕴都有了积累和改善,国家升平,自然就兴盛起来了。

第二个是由于其他文体的出现,分去了的风头。

认为之后的没落,其实多是近代人这么认为的,其思想也多受王国维“一代又一代之文学”的影响。其实小说、剧本等作品在当时并不是很受重视,甚至被正统文人瞧不起。

但是近代来看,小说、戏剧地位的提高,让人们对古代这两种文体也产生了极大兴趣,就分走了本来应该属于的关注,自然就会觉得这两种文体没落了,其实是一种假象而已。

总之,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文学自然也是向前发展,同一种社会形态,后一个时代的作品不会比前一个时代逊色很多,往往是走出了另一种道路。

后之所以没落了,跟社会原因及其多元文化发展有关,元时杂曲杂剧繁荣,是因为元时汉人是劣等人,社会民族矛盾突出,不足表达胸臆,而在基础上兴起的元曲杂剧,更通俗口语化,便于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成了汉人反抗元统治的武器了。

明朝为什么成为大部头章回小说的黄金期,这要归功于明成宗朱棣起用文豪解缙编了《乐大典》,全面整理了古籍,激起了文人们创作历史故事的兴趣,小说占了封面。

清朝虽做了大量古籍工作,但文字狱森严,所以其前期都是官方动作,乾隆文字狱稍敛,于是有了《红楼梦》和奇峰突出的画坛扬卅八怪,和谴责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聊斋志异》等志怪(实是谴责)小说和红楼梦续作,也万花纷争。

各朝代因社会状态不同,文化发展各有特色,创作也源源不断,只是元以后不是主流文化了。

3、精选隽美丽的大全

雨霖铃 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舟催发。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 捷

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定风波 苏 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歌头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临江仙 晏几道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昼,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再别康桥》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蝶恋花柳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见与不见》 《错误》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沙扬娜拉》

徐志摩

——致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4、小学作文

刹那间,从山中传来悠扬笛声,隐隐约约地,像一首优美的篇从山中飘忽而至,飘向世界,飘向太空,飘向你我的心中——那是

我赞美大自然,我感叹众山名流。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央央大国,众然拥有许多文豪墨客赞颂题的名山大川。所以那些赞颂自然景色的文豪们都是怀着激动,感动地心情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一首又一首的歌——是心中吟诵的

我赞叹山,我赞美水。山的伟岸,山的正直,山的层层绿意无时无刻不吸引着我,放眼望去,一座座大山像是被绿色渲染,绿得深沉。山中的丛丛绿树直指苍穹,伸展的枝臂有长有短,粗细不等,错综复杂,让人不得不眼花瞭乱。

在青翠掩映下,你难以发现山中小花的身姿,此时此刻的它们正以最美的姿态吐露着芬芳,使整座大山散发飘香。让人内心激动不已。

座座大山参差不齐,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又宛如一层层细浪在海追逐,雀跃不已。

山的顶端高耸云端,在云气的飘动下,山的肌肤若隐若现,让人浮想连翩。有股弹拔云间的冲动,以求更清晰更愉悦的欣赏。

湖泊的溪流是这样的澄碧清澈。鱼儿成群结伴无所事事的漫游着,摇摆着躯体,骨碌着眼睛,似赞叹罢。

水的平面像镜子般透亮,把蓝天白云映射得如引清晰,不知情的人们还以为自身遨游在数万里的碧波蓝天中呢!

鱼儿仿佛安上的翅膀飞向纤纤白云中游玩,转悠,欣喜若狂。此时,在凌空飘舞的落叶轻点水面,使其波纹横生。鱼儿云儿仿佛在舞,如痴好醉的。

刹那间,从山中传来悠扬笛声,隐隐约约地,像一首优美的篇从山中飘忽而至,飘向世界,飘向太空,飘向你我的心中——那是

点击查看更多永远的唐宋诗词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5144.html

热门阅读

  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范文
  2. 国防青春无悔演讲稿
  3. 幼儿园第二学期年度园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4. 201年4复活节微博祝福语
  5. 格林童话《穷人和富人》
  6. 幼儿园大班安全工作计划
  7. 橘子采摘活动策划方案书范文
  8. 安徒生童话故事第:雪人The Snow Man
  9. 带不走的妈妈的感人故事
  10. 参加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11. 生日的祝福语
  12. 针对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13. 清明随笔作文
  14. 有关春天雨的诗句 古诗
  15. 客户公司乔迁花篮贺词
  16. 《风筝》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17. 睡前故事《机灵的小白兔》
  18. 蓝色妖姬诗歌欣赏
  19. 李白《望庐山瀑布》审美赏析
  20. 做家教的心得体会
  21.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示例
  22. 优美文段摘抄400字
  23.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设计
  24. 《和时间赛跑》教案设计范文
  25. 下雨天早安说说
  26. 勇敢的辣椒的生活随笔
  27. 2015年四强专题二教育心得体会
  28. 他们的故事作文3000字
  29. 婚庆公司的宣口号
  30. 《轮椅上的霍金》说课稿范文
  31. 田径运动会的演讲稿范文
  32. 历史传记初中读后感
  33. 卡耐基《永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450字
  34. 《识字3公园》教学设计范文
  35. 我骄傲我是一名记者征文
  36. 5以内的加减教案范文
  37. 房屋的租赁合同范本
  38. 李白将进酒创作背景
  39. 忘不了杂文随笔
  40. 初中爱国的古诗大全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