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霍金》说课稿范文
说教材:
《轮椅上的霍金》是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第9课,课文通过描写身患绝症的霍金不向命运低头,不断求索,在科学领域获得巨大成功的事迹,赞颂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展示了一位非凡的科学家形象。启迪学生要向霍金学习,在困难、挫折面前不屈服,不低头,敢于向命运挑战。
课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展示了霍金的魅力。一是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完全瘫痪,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甚至失去了说话的功能后,仍顽强地活下来。并且不断求索,获得巨大成功。其二是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霍金面对女记者的提问:“……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了太多了吗?”霍金的回答振颤人心,霍金对现状没有任何抱怨,他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他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说教法: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文后练习2中的词语造句。
3、 理解句子“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的含义。
4、 通过阅读,能领悟霍金的人格魅力。学习霍金不向命运屈服,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重点、难点:
1、 理解重点句,体会霍金身上的非凡魅力所在。
2、 能结合主人公与自己,将霍金的魅力学为己用,用名人的精神激励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不断求索。
教学过程:
一、 展示人物形象,揭题。
请同学们先跟老师来认识两个人。
(出示):他撰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人称“宇宙之王”。
齐读该句。通过这句话,请你说说这个他是个怎样的人。
师:读了这句话,同学们都说这是一位伟大的、了不起的、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出示2):他在轮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演讲和答问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实现。
齐读句子。议一议,你读懂了哪些信息,这个他又给你初步留下什么影响呢?
师:这是一个失去了行动和语言能力,令人同情的人。伟大的科学家是令人钦佩的,这位严重残疾者是令人同情的。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两个他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轮椅上的霍金。(板书课题)
齐读第一、第二自然段,对人物有整体认识。
二、 初读课文。
1、同学们一定对这样一个人物充满了好奇,读了第一二两个自然段后,你最想了解关于霍金的哪些问题?(生自由回答,教师简单整理)
2、好,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边读边找一找刚才问题的答案。
3、检查预习情况,请同学自由挑选最想读的或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边读边正音。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读这几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理解词语“非凡”)
默读课文,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霍金是一个“非凡”的科学家。
(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要求在书上做记号,写批注)。
交流。A首先,你能找到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向我们概括了霍金的“非凡”之处吗?
出示:第6自然段 “ 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感动了大众。”
读该句,析句。
B 第六自然段高度概括了“非凡”之处,那么,课文还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我们对霍金的了解更加深刻。师生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交流读后体会,理解“完全瘫痪”“长期禁锢”,两个“彻底”,两个“必须”,了解作者对霍金的身体状况描写得这样翔实,是为了突出霍金克服巨大困难所付出的艰辛,更深刻地体会他的勇敢顽强。
(2)第四自然段
出示句子:虽然,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得很远,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计算着。
齐读。
再出示文中原句:“………………”进行比较。理解文中用排比句的好处。知道原句写得很具体,对霍金的思维和成就有具体的认识。知道霍金在瘫痪,不能言语的情况下积极广泛的思维,获得巨大成就,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3)第五、六、七自然段
霍金成功了,但他并没有沉醉于鲜花和掌声,他宁愿一个人静静地思考宇宙的命运。
默读5、6、7自然段,找到体现魅力的地方。师生交流,通过“通常”“一定”“每天”等词句,体会霍金踏实的科学作风。
(4)9——12自然段
世人是如何看待霍金的呢?出示第9自然段,请学生读。找到反映女记者态度的两个词语:“深深景仰”,“不无悲悯”。体会女记者话的意思。女记者认为霍金失去了什么?
当女记者提了这个问题后,为什么报告厅内鸦雀无声,一片静默呢?
霍金是如何反映的。读“一段文字:…………”你如何来理解霍金回答的这一段话。学生交流。
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了霍金这位非凡的科学家身上的人格魅力,我们被他那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所深深折服。学到这里,我们再看题目,你能体会作者为什么要以“轮椅上的霍金”为题吗?(生自由回答)
三、 拓展延伸,总结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身残志坚的伟大科学家霍金,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感动着每一位同学。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霍金一样的人,也许他们赫赫有名,也许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命运的不屈服,他们勇于面对自己身体的残疾,但他们的精神灵魂没有残缺,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你还知道哪些人也是这样的吗?
(可以说,张海迪,桑兰,或者身边的普通残疾人)
让我们从这些人身上汲取他们那种勇敢顽强的精神,我相信,学习、生活上的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
作业:1、抄写霍金的一段话: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2、了解身边像霍金这样的人物,搜集具体事迹。
板书设计:
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非凡的科学家
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
拓展阅读
1、《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范文
【**--教案】
一、 说教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以“勿忘国耻”为主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A类: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结合课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B类: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C类:
2、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
3、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预习作业
1、能正确读写会认会写的生字,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
2、搜集、整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四、说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能够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美与丑,爱与恨并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已普遍增强,他们对课文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他们能逐渐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通过阅读与讨论,对课文的感受与理解形成大体共识。充分自主的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六、说教学方法
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以读促讲,激*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过读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设计引读、个人读、对比读、自读、分角色、默读等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
七、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教材的特点,我引导学生运用“读、悟、思、议、学习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观察法”、“感情朗读法”,体会中心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质疑能力。
八、说教学过程:
本课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只有学生充分的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才会对它产生爱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爱,才能对侵略者贪婪、野蛮的罪恶行经产生更深刻的仇恨,才能与作者心灵相通,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所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是本节课的关键。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5个板块。
1. 第一板块:名言引题,激趣导入(A1、A2、 5分钟)
出示法国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说的一句话:“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通过预习课文,我相信学生对课文内容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课文的理解还比较肤浅,如果这时直接进入对课文的教学,往往学生不能很好的融入对课文的学习中,因此在导入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一同走进这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还是很有必要的。 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也检查了学生的预习作业(搜集、整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第二板块: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B1 B2 、20分钟)
在“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环节中,总体上是分两部分进行的。
1.让学生细读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过读、悟课文语句,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激发他们对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部分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抓住“圆明园中有什么?没有了什么?”这一矛盾的变化,让学生细读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激发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在这部分中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第三板块、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C1 C2 12分钟)
抓住课文结尾情感表达的空白点——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此时,学生不得不接受这个惨痛的历史事实,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读,说,写,此时我安排自由创作空间,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让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
第四板块:总结全文,提升情感。(B2 、2分钟)
这一节课的总结,我主要抓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点来总结。我是这样设计的:这把火,烧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但是烧不毁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烧不毁炎黄子孙的刻骨仇恨,更烧不毁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这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会油然而生。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拓展延伸(B2、1分钟)
我本着作业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知识面的观点,因此我布置这样一道作业题“有人建议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并说出原因。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
七、 说板书:
板书设计反映了圆明园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板书简洁,让人一目了然。
原来 抢掠焚烧 毁灭
……有……也有…… ……没有了……也没有了……
……还有…… ……还没有了……
……不仅有……还有…… 不仅没有了……还没有了……
上自……下至…… 上自……下至……都没有了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读轮椅上的霍金有感500字读后感
他,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左低右高,嘴巴歪成S型,只要略带微笑,马上就会现出“龇牙咧嘴”的样子,这位有着非凡生活经历的“巨人”便是科学巨匠史蒂芬·霍金。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轮椅上的霍金》,讲述了霍金的坎坷经历,让我的心灵为之震颤。
霍金在21岁时因患上卢咖雷氏症,导致肌肉萎缩,他的命运从此在轮椅上续写。但他会就此放弃吗?霍金选择了正视命运,挑战命运。他如啃食的蚕虫,不屈不挠地进行着科学研究,并勇敢顽强地与病魔抗争。通过不懈地努力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这些成功要经历多少次失败,多少次振作,多少次钻研啊!
要说霍金的魅力,首先,就是他身残志坚的人格品质。我们还记得他的那句名言:“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虽然命运给了他沉痛地打击,但他却不悲观消沉,继续着他的科学研究。而想想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总是为了一点点小小的失败、挫折就垂头丧气。而今读霍金,我们应学习他的勇敢、顽强、坚毅。
其次,霍金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在我的心中如向日葵般绽放。人们惋惜,霍金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不能拥抱自己的孩子,不能走遍世界各地,他不能做常人所做的一切的一切。但他告诉我们的是: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这种罕见的乐观是多么的令人敬佩啊!
霍金,这位轮椅上的巨人,奏响了一曲顽强的生命之歌!
3、轮椅上的霍金读后感500字读后感
“活着就有希望。”
是啊,只要还活着就会有希望。而《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真挚地讲述了霍金的顽强以及他生活的希望。
这篇文章讲述了霍金21岁时因患卢伽雷氏症而被永远禁锢在轮椅上。曾被诊断只能活两年的他竟然顽强的活了40年,并用那不屈不挠的意志力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就。如:发现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不仅如此,他还是积极乐观的。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他成为了科学巨人。
望着书中霍金的插图,那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他的顽强不屈,佩他的天才思维,更爱他积极乐观的精神!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比起身患重病的他,我们又有何理由说自己累、言自己忙、诉自己苦呢?
和这个不屈不挠的科学巨匠比起来,我们是多么渺小!霍金不能走路、不能说话、不能活动,而我们都能!霍金失去了言语能力,失去了书写能力,更失去了常人拥有的快乐,而我们都拥有!他让我明白了要珍惜当下,要知足常乐,要好好珍视你所拥有的东西,说不定哪一天这些都会离你而去!
再看看轮椅上的霍金,我心潮澎湃。他是我们的领航员,是一个成功者,他用独具一格的魅力鞭策着人们的灵魂。
我们要学习霍金顽强不屈的精神:遇到困难,挫折不要一蹶不振,要勇于面对;遇到坎坷,险阻不要怨天尤人,要努力坚持。
一定要记住:活着就有希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