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阅读答案及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17 09:59:33

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阅读答案及赏析

《满江红·暮雨初收》是《宋词三百首》中的一首词作,作者是柳永。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暮雨初收,长川②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③?平生况有云泉约④。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⑤。

〔注〕

①词人中进士后,被授予睦州团练推官,此词为赴任途中所作。②长川,即下片词中的桐江。③成底事:一事无成。④云泉约:指退隐山水之间的约定。⑤仲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有《从军行》五首。《乐府解题》曰:“《从军行》皆军旅苦辛之辞。”

1.这首词的上片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分)

答案:(5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特色。(2分)词人先写了一系列的静景:傍晚雨停,桐江波静,夜幕来临,舟船帆落;蓼草疏淡如烟,芦苇萧索。然后写了动景:江上渔船飞快的行进,闪烁着灯火回归村落,做到了动静结合。(2分)“飞短艇”,“载”“归村落”,这些动景更加衬托出环境的静寂。(1分)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上下片加以分析。(6分)

答案:(6分)表达了词人厌倦仕途,渴望归隐之情。(2分)上片通过写雨后秋夜的疏淡、萧索之景烘托作者凄凉的心情;渔人急于归家,反衬出作者漂泊的孤独和凄苦,表达出作者渴望结束漂泊,怀乡思归的心情。(2分)下片写桐江雾浓波染,两岸峰峦如削,这样的自然美景和“区区成底事”的宦途形成了强烈地对比,继而借王粲的诗,表达出自己对游宦生活的厌倦和向往自然的归隐心理。(2分)

《满江红·暮雨初收》由柳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这首词是作者赴任浙江桐庐团练推官时所作。“暮雨”三句写雨后天暗,船泊江边。“临岛屿”三句为所见所感,萧索凄清。接着写渔人归家的急切与喜悦之情,以“伤漂泊”结束上阕。下阕写桐江一带的奇山异水,引发词人倦于游宦的心绪及渴望归隐的愿望。

这首词中,柳永首创《满江红》调名,此调全用仄韵,宜抒悲壮情怀。柳永这首词写的就是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悲愤之情。

“暮雨初收”几句写的是,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雨一歇,夜幕就已降临,船泊江边,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长川”即桐江,今浙江中部,是钱塘江自建德县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这几句写傍晚泊船情景,以静态描写为主。

至“几许渔人飞短艇”始,词境由静态变为动态,写的是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夜空里,映照江水中,黑暗中向前飞行。“几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尽载灯火”四字,点出渔舟夜归之神。这里的动,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只有静寂黑暗中,飞动的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飞”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外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这样很自然地过渡到“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的家庭生活的欢乐,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整个上片分为两段,前半段写景,后半段抒情,情景之间融合无隙,境界浑然。

过片几句,句短调促,对仗工整,语意连贯,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写的是词人一早醒来,见船沿桐江再向前行,美丽景色使忧愁一扫而光:桐江上空,腾起一阵广漠浓密的晨雾,江中碧波似染,岸边峰峦如削;船过严子陵滩,只见白鹭船尾飞翔,鱼虾船旁跳跃。“鹭飞鱼跃”,亦写江*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游宦”二句,情绪一抑,兴起哀叹。“区区”有跋涉辛苦之义:“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望归隐的感叹作结。“归去来”之“来”是语助词,加强感叹的语气,无义。

“从军乐”,即指王粲《从军行》一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的心情。柳永一生,*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景况极为凄凉。这“归去来”的悲叹声中,实饱含着无限辛酸。整个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中之所见并抒发由此而生的感慨。

这首词抑扬有致的节奏中表现出激越的情绪,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绪,再从忆舟行写到日后的打算,情景兼融,脉络清晰多变,感情愈演愈烈,读来倍觉委婉曲折、荡气迴肠。可见柳永不愧是一位书写羁旅行役之苦的词中高手。

拓展阅读

1、夜行吴兆骞 吴兆骞《念奴娇·家信至有感》

牧羝沙碛。待风鬟,唤作工行。不是垂虹亭②子上,休盼绿杨烟缕。白苇烧残,黄榆吹落,也算相思树。空题裂帛,迢迢南北无路。

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梦里偏叨絮。儿女心肠英雄泪,抵死③偏萦离绪。锦字闺中,琼枝④海上,辛苦随穷戍。柴车冰雪,七香金犊⑤何处?

【注】①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南吴(今属苏)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旋以科场蜚语舞弊,受到牵连,遣戍宁古塔(今黑龙宁安县)二十三年。

②垂虹亭,吴名胜。

③抵死,终究,总是。

④琼枝,即玉树、琼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人物。

⑤七香金犊,用多种香料涂饰过的,让金黄色的小牛驾着走的车。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4分)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1分)。上片以塞北的荒凉与南的繁华对比,以突出谪戍生活的艰苦。下片以梦境的温存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以抒发其两地相思的深厚感情。(3分)(也可以“虚实结合”)

(2)古人说“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儿女情”与“英雄气”似乎是对立的。这首词中作者却说“儿女心肠英雄泪”,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4分)

:这里的“心肠”和“泪”,不是分属于“儿女”与“英雄”的,而是合指词人自己。(1分)儿女离别之情,英雄失意之泪,一直在困扰着作者,折磨着作者。(3分)

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吴松陵镇人。吴兆骞9岁作《胆赋》,10岁写《京都赋》,少年时即声震文坛。清南士大夫各自结社,慎交社、同声社较为著名,吴兆骞曾主盟慎交社,与诸名贤角逐艺苑。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人,南闱科场发,被诬卷入其中。翌年,兆骞赴京接受检查和复试。在复试中,他负气交白卷,被革除举人名。顺治皇帝亲自定,兆骞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一并流放宁古塔(今黑龙省宁安县)。

吴兆骞在宁古塔期间,开馆授徒,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并创造了100篇边塞诗、抗俄爱国诗以宁古塔名胜古迹为题材的作品咏叹诗。

根据这首词的内容可以看出,他正处于流放期间。“羝”即公羊,这里,我们会想到“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的苏武,这里两个人虽然牧羊的起因不同,但这里用“牧羝沙碛”四个字不仅交待了自己的流放生活,而且里面有一种也以苏武自比,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他的耿介的性格。在水边的沙地牧羊,“风鬟”是以“鬟”喻云,本词借本句乌云低垂,天阴欲的情形。这里既是自然景色的真实再现也是作者情感的折射。

垂虹亭,位于吴利往桥上。利往桥,又名长桥,因上建有垂虹亭,所以又名垂虹桥,是松之上一座著名的桥梁,始建于宋代。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地处松南运河的交汇点,濒临太湖,是宋代文人南来北往水路交通的必经之所,加之其宏丽的构造,所以一直吸引着诗人词客登临觞咏。仅宋词里涉此处的多达50多首。作者回想起以前在南的春天,莺歌燕舞,杨堆烟,是何等的迷人和令人神往,但现在却身陷宁古塔,天寒地冻,辛苦难挨。

白色的芦苇经野火延烧,已经眼的乌黑秃残;青绿的榆钱已经发黄凋落。无奈只能借眼前这些残缺、落寞的景色寄托自己对亲人的相思。“裂帛”指帛书题字,“空题”形象地表达了词人的遗憾。由于远离家乡,路途遥远,山水阻隔,音信不通,自己即使写出千言万语也难以让家里的亲人得知,此中伤感,更深一层。

词的上片用传神的词语描绘了北疆边塞的苦寒与自己失落、寂寞、思乡的苦闷心情,景色的渲染,意象的对比,使词人的谪戍之情跃然纸上。

下片紧接着上片的苦寒与寂寞写起,“消受水驿山程,灯昏被冷”,“消受”即忍受,“水驿山程”犹言地处偏远,山路曲折,“灯昏被冷”指天气寒冷,灯光幽暗。现实的寂寞、艰辛促使词人到梦中去追寻人生的美好,聊以自为。儿女相思之苦,英雄失意之泪,千转百结,时时刻刻折磨着作者脆弱的心灵。

美好的事物现在离自己是那样的遥远,宝马香车的快意生活更是难以期,美好的梦境,残酷的现实,两相对照,越发激发了词人的伤感之情。

本词主要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艰苦的现在与美好的过去相对比,美好的梦境与残酷的现实对比,使词人的感情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片以塞北的荒凉与南的繁华对比,以突出谪戍生活的艰苦。下片以梦境的温存与现实的残酷对比,以抒发其两地相思的深厚感情。(也可以“虚实结合”)

这里的“心肠”和“泪”,不是分属于“儿女”与“英雄”的,而是合指词人自己。儿女离别之情,英雄失意之泪,一直在困扰着作者,折磨着作者。

2、关于议论文训练题

在这个信息天飞的年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渐渐发生了变化,从古代的托人传信到飞鸽传书,从现代的邮寄到网络交通……手机,成了这个年代必不可缺的一个东西。

在校园里,有手机的同学免不得要多对其他同学炫耀,而其他的同学见了自然要眼,便回家哭着闹着要父母给自己也买一部手机。于是,手机便成了校园里的一种潮流。

那么,家长给孩子买手机到底是好是坏呢?

这个问题,好,也不好

有人说,对孩子一点好处也没有。有人又说,对孩子的好处大于坏处。

手机不好在哪里呢?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大部分的青少年都会玩网络游戏,类似英雄联盟、王者荣耀、阴阳师的游戏软件层出不穷。给孩子买手机,不是直接增加了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了吗?若是自制力低,成天沉迷于游戏,那么再好的学生也会变成一个不思进取、虚度光阴的人。

其次,就是早恋问题。大多数人的手机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社交软件。通过这些社交软件,同学们可以和其他同学聊聊天,有时聊得久了,就会产生一种好感或依赖感,也就促进了早恋。在青少年时期,这个问题说不严重,也严重,说严重呢,又不严重。

那手机除了坏的地方还有有利的吗?

当然有,比如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题目,怎么都不会,就这样不理它也不是办法。于是,手机就派上了用场,随便百度一下,就有了,还附带各种解题过程以思路。

再比如上课听老师讲的懵懵懂懂,还没有理解清楚。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手机看看网上的老师的教学视频,一遍看不懂,还可以看第二遍。这个作用可就大了,毕竟一节课听不懂,后面的课程学起来必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手机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听听英语听力、刷刷题目、看看家作什么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所以,在我看来,手机是利大于弊的。如果家长实在不放心孩子,也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个监控软件,实时监控孩子的手机,或者可以直接*学习手机,倒也省心省力。

至于家长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这个问题,自然是因人而异的。若是孩子本身就不乐于学习,整天玩这玩那,就不必买了;而若是孩子真心想要努力学习,那么买一台手机也无妨。

3、关于议论文训练题

都说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电脑手机的普,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手机也不例外。

先来说说它的好处。对于热爱旅游的人,出门在外,它可以当导航,只要你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帮你找到。对于宅男宅女一族,它可以让你足不出户就可知遍天下事,吃遍天下美食。对于喜欢购物却又懒得上街的人来说,它可以让你在最短时间内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可以玩游戏来放松,减轻疲劳……这样来看,手机可谓是人见人爱。

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人,过着一种“手机人生”。早上登录微博,写下一天的计划;上午浏览网页,了解最近国内外发生了什么大事;下午打打游戏,看看电子书或电视剧;晚上吃饭,拍照上传;睡前聊会qq微信,最后发条动态,对世界说声晚安……就这样,一天就过去了。单看浏览记录,这一天过得真是忙碌又充实。可从现实来看,什么真正有意义的事都没做。

一整天都离不开手机,对我们的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睡觉时,很多人把手机放枕边,手机的辐射会对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机能性障碍,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和脱发等*,有的人面部还会有刺激感。很多人经常熄灯后玩手机,手机的强光,会使黄斑部病变,轻者眼睛干涩,重者失明。其次,现在很多人得了“手机依赖症”,这会严重耽误学习或工作。再次,现在学生们都有手机,档次各不相同,这极容易造成心里不平衡,引起攀比之风,给父母造成经济负担。最后,手机是贵重物品,这不仅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偷窃的机会,还有可能引发一些盗窃件的发生。

不仅仅如此,手机还造成我们对于眼前人身边事的漠不关心。例如在聚会时,每个人都忙着刷手机,拍照发朋友圈发空间,从图片来看这是个热闹又温馨的场面,可现实却是鸦雀无声,冷情至极。再比如说经常在手机上社交会使自己丧失现实社交能力,在网上聊得很嗨,可是一到现实中社交的时候却表达不出来。

手机的利弊主要决定于自身是否懂得怎样合理有效地去使用,若仅仅是当做一种工具,它的作用就数不胜数;但若一天到晚“机不离手”,那就是弊大于利了。

点击查看更多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55640.html

热门阅读

  1. 2018最新函授班级鉴定范文
  2. 西施的故事
  3. 感觉真好作文1500字
  4. 学雷锋树新风征文
  5. 关于描写腊八节的古诗句
  6. 在行风评议大会上发言稿
  7. 欢度春节作文3000字
  8. 蔬菜订购合同的格式
  9. 抒情散文《生命的淡然》
  10. 努力到感动自己去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散文
  11. 事业祝福句子精选
  12. 《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范文
  13. 一个让我一下子记住的陌生人的散文
  14. 自我工作评价怎么写
  15. 描写愚人节的糗事初二作文600字
  16. 短爱情童话故事
  17. 201毕业生招聘会心得
  18. 元旦节搞笑小品剧本
  19. 元旦话剧剧本精选《小朋友大人物》
  20. 暖心动人情人节的祝福语
  21. 形容春天夜色的古诗
  22. 我们是一家人毕业晚会策划书范文
  23. 单位副科级竞争上岗的演讲稿范文
  24. 雨天的杂文随笔
  25. 初一考场作文:阳光灿烂的日子
  26. 2016年企业新春祝福语
  27. 祝福考试顺利的短句
  28. 习作《神奇的盒子》说课稿范文
  29. 欢度国庆作文400字
  30. 克伦湖仙女的礼物的童话故事
  31. 有关思乡的诗词大全
  32. 比较富有哲理的诗句
  33. 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
  34. 打电话教学反思范文
  35. 元旦见闻作文3000
  36. 小学六年级艺术第三单元《钟鼓齐鸣》教案
  37. 羊年元宵节祝福语
  38. 有关思乡的诗词
  39. 201年立夏短信祝福语
  40. 睡前故事《美丽的盲姑娘》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1:31:15
本页面最近被 51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18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