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沁园春·情若连环》
《沁园春·情若连环》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早年时期作品。描绘了女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道出相恋双方的共同心病。为词人真切体验之作。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婉转言情却不单调乏味。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须知道,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作品赏析:
这首词婉转言情,以铺叙手法写相思。这是苏东坡学柳永作词的一个明征,当为作者早期作品。
“情若连环,恨如流水”,起调是一组并列对句,以连环、流水为比,说此“情”、此“恨”不断无休。
接着以一组扇面对句,说相思的具体情状。依律,这组扇面对句,当以一领格字提起,此处连用两个“也”字,用以铺排叙说 ,一曰瘦 ,有如宛约一般,腰围减损,再曰鬓发斑白,有如潘岳一般,因见二毛而发愁。“总是 ”二句,却以散句入词,接下句,均为直说,点明上文所说“瘦”与“愁”的原因,是“好事教人不自由 ”。“好事”,当指男女间欢会等情事。因为时时刻刻惦记着这许多情事,无法自主,所以才有这无穷无尽的“情”与“恨”。最后,词进一步点明,主人公所“追想”的“ 好事 ”就是“前欢”与“后会 ”,前欢已是杳无踪迹,不可追寻,而后会又遥遥无期,难以预卜。“杳杳”、“悠悠”,与“连环”、“流水”相呼应,将所谓“情”与“恨”更加具体化。上片说的全是主人公一方面的相思情况。
下片变换了角度与方位,既写主人公一方,又写对方,并将双方合在一起写 。“凝眸。悔上层楼。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是过片。一方面承接上片所说相思情景,谓怕上层楼,即害怕追想往事,惹起“旧愁”;一方面启下,转说当前的相思情景,新愁与旧愁交织在一起 。词作说当前的相思情景,先说主人公一方,说主人公如何写情书,写好情书如何密封,封好以后如何秘密投寄 。“写遍 ”、“字了”,谓其如何倾诉衷情,将天下所有用来诉说“相思”的字眼都用光了。
“重重 ”,谓其密封程度,“密”,既有秘密之意,又表明数量之多,一封接一封,相距甚密。同时,词作说相思,还兼顾对方,料想对方接到情书,当如何时时开看 ,“一看一回和泪收”。“料”字明谓假设。主人公从自身的相思,设想对方的相思,写了对方的相思,反过来,更加增添了自身的相思。“这般病染,两处心头”说,这种相思要不得,两处挂心,将更加难以开解 ,道出了双方的共同心病。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已尽而味有余。
这首词善铺叙,常常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陈之后,突然**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错落多致之意韵,婉转传情。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拓展阅读
1、《沁园春 梦孚若·宋·刘克庄》原文与赏析
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这首词题作“梦孚若”。孚若,姓方名信孺。刘、方二人同乡,友情至笃。刘克庄在《挽方孚若寺丞》诗中写道:“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世无人。”可见二人鱼水相得。孚若生前力主抗金,但却未得到重用。词作就是通过对孚若的思念和推崇,抒发了作者自己抗金报国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上阕从虚处着笔,写的是梦境。开头一语设问,点明老友梦中相逢,联袂游览名胜。宝钗楼,铜雀台,一在陕西,一在河南,都属已经沦陷的中原地区,却梦想在那里相逢,意在表明收复中原乃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于是他们请厨师摆上东海的鲸鱼宴席,开怀畅饮;骑上西域产的骏马,尽情游乐。“唤厨人”四句写得生动、豪迈,显示了作者心情的兴奋和激动。“天下英雄”三句,借《三国志·先主传》曹操对刘备所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的话,以英雄自比并比孚若,表示了二人戮力同心,匡扶社稷的豪情壮志。末三句写得最为神奇,梦想他们招来天下奇才勇士,调动千军万马,踏遍燕赵中原,追杀敌人,保卫国土。刘克庄在《梦孚若》诗中也曾写道:“寤寐中原独着鞭,往来绝域几餐毡。”诗句词句表达的都是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和赤诚的爱国热情,读来令人感到豪情贯日,气吞山河!
下阕由虚到实,由梦境到梦觉,重在通过对现实的议论,表现作者对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过片两句,承上启下。“饮酣”句承上,写作者壮怀未泯,好梦难醒,虽鼓声震天而不惊;“谁信”句启下,“晨鸡”暗用祖逖北伐中夜闻鸡起舞事,以祖逖自比,亦见报国雄心。但梦醒后面对的现实毕竟和梦境相去太远,现实情况依然是朝廷*,国土沦丧,壮志难酬,这不能不使作者产生无限的感慨和愤懑。这种感慨和愤懑全在下边的抒情和议论中表现出来。“叹年光”四句,抒发作者无路请缨、坐失报国良机的忧愤,和岳飞《满江红》中“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所表现的是同样的悲壮感情。“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不是庆幸,而是愤激,人老了,即令报国机会来了,也等于没来! “使李将军”三句,引用典故,抒发生不逢时的感慨。《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文帝对李广说:“惜乎;子不遇时!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作者在这里稍加点改,以文入词,颇有天然去雕饰之妙。以上七句,议论成份极重,但并无枯涩之弊,而是十分熨贴自然。以文为词,多用议论是刘克庄的特点,他把这一特点运用到词的创作上,有得也有失。但在这里却运用得自然、生动,为这首词增添了光彩。结尾三句,直叙作者梦醒后激愤地披衣而起的举动,使诗人忧国伤时、慷慨生哀的形象鲜明地站在读者面前。这和梦境中以英雄自许、沙场征战的形象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对比中,使人更具体地感到作者虽然怀才不遇,但却执着地忧国爱国。这个形象化的结尾,深沉隽永,耐人寻味,有很强的艺术*力。
2、汪莘《沁园春》翻译 原文 思想感情 赏析 评点
宋词鉴赏·《沁园春(忆黄山)》
忆黄山①
三十六峰②,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③,仙家芝草④,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⑤白昼,海涌潮头。
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⑥月夜,遥闻凤管⑦;翠微⑧霜晓,仰盼龙楼⑨。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如此,问源头白鹿,水畔青牛。
【注释】
①黄山:中国名山之一。本名黟山,因传说为黄帝栖真飞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黄山。
②三十六峰:非实指。黄山有天都、莲花等三十六大峰,玉屏、始信等三十二小峰。
③洞里桃花:相传黄山炼丹峰的炼丹洞里,有二桃,毛白异色,为仙家之物。
④仙家芝草:则指服之可以成仙的灵芝草。
⑤龙潭:即白龙潭,在桃花溪上游、白云溪白龙桥下。
⑥天都:天都峰。
⑦遥闻凤管:此由望仙峰传说推想而来。相传黄帝、浮丘从黄山望仙峰飞升时,彩云中遥闻有弦歌之声,黄帝在仙乐接引下驾云而去,遂有望仙峰之称,而峰下之溪则名为弦歌溪。
⑧翠微:为黄山三十六大峰之一。
⑨龙楼:是由大气折射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空中幻影,俗称之为蜃楼。
嘉定元年(1208)自序:余于词喜三人,盖至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然流于言外,天然绝作,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渊明。
王弈清《历代词话》引孙山甫:汪莘词似坡公嘉定中求直言,汪莘三上书,不报,为杨慈湖、朱晦庵、真西山所叹服。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其柳塘长短句似坡公,不受音律束缚。
3、青春校园短爱情故事
我很喜欢那个姑娘,因为她有一双我至今为止见过的最美的手。衬着亮色的绿茶包装,那手显得葱莹玉白。
那一刻,我知道我喜欢上她了。
我初来新学校报到时,看到那手,我喜欢将这归结于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我高兴啊,跟嗑了药似的,这一嗑就是三年。在定数的指引下,我和姑娘的事儿成了一半:就是我始终如一地喜欢姑娘,姑娘从来不知道有我。
我自娱自乐,从晨晖踩到夕阳。时值毕业季,许是想着大学了,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再瞧上一眼。所以少男少女们的告白满天飞,毕业礼物你传我啊我传他。
在这玫瑰色的大背景下,我攒了三年的勇气突然找到了回家的路。我想送姑娘点什么,只是很单纯地想送而已。
也许是想等老得再也走不动路时,不会觉得遗憾吧。晚风拂过,我可以抖着蒲扇,对孙儿说,那夕阳,是你爷爷我曾逝去的青春。
嗯……貌似想多了。
我回过神,又仔细地瞧着街上形形色色的店铺,布偶店?会不会太老套,算了。文具店?会不会太幼稚,都要大学了呀。
我一路走着,天哪,这都第几家了,奶茶店、玩具店、动漫手办店、衣服店……终于,又再次走完了一条街。
我有点泄气,但一想到姑娘那葱白莹玉的手,似乎又浑身充满干劲。
“您好,请问需要什么?”我回过神,发现不知不觉中已进入一家店铺。我环顾四周,瞧着一条条精致的手链,似乎……还不错!
“没事,我自己瞧瞧。”“好,如果有需要,可以喊我。”店员好脾气地笑笑,许是因为这店只有女孩子才会光顾的缘故。我弯下腰,凑近,仔仔细细地瞧着。
忽地,我眼睛一亮,伸出了手,但却碰到了另一双手。我愣了下。
对方是个女孩,短发。
“不好意思,你也要?”女孩笑笑。
“嗯……”我瞧出了女孩的心思。但我觉得这条复古风的手链真的是很衬我喜欢的姑娘。
“如果可以的话能让给我吗?这手链只有一条了,我上次来就很喜欢了。”女孩很是诚恳。
外面天快暗得差不多了,最后我拿着包装好的手链,在店员谴责的目光下走出小店。
我很抱歉,但欢喜更多。这一欢喜便又是两个星期。送姑娘礼物这任务也是最终成功了一半:我买了礼物,有了对象,但不敢送。
七月流火,真的是毕业了。但我在学校找来找去,姑娘却找不到了。到最后,学校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只留下我站在校门口,手里拿着装手链的袋子。
忽然,我又一眼看到了那天在店里跟我争手链的那个女孩。
我看看手链,看看她。
“是你——”我走过去,将礼物强行塞到那个女孩手中,“那天不好意思,我,总之,算了,给你吧。”
夕阳懒懒地打在这熟了的小镇,我攥着那女孩执意塞过的钱,很是郁闷。
途经一小店,鬼使神差地多买了瓶不怎么喜欢的绿茶,背着黄昏,沮丧地回家,我想一个人静静。
我自娱自乐着,抬头,不自觉地停下脚步。
那个手莹玉葱白的姑娘,她在等车。
我飞快地小跑几步,将绿茶塞到等车的姑娘手中。
七月流火,熟悉的小镇,衬着亮色的绿茶包装,那手显得莹玉葱白。嗯,果然还是这样的好。
“你好,叶伊伊。”在姑娘愣愣的对视下,我飞快地跑了,“毕业快乐!”
晚风中,我飞快地跑着,背着黄昏,我就说嘛,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别了,我很喜欢的姑娘……
4、青春校园短爱情故事
很久以后,当听到顾林成在楼下唱那首《窗外》时,何落突然地就哭了,当然不是为了被她拒绝的众多男生之一顾林成,不过为了这首歌,更清楚些,是为了跟这首歌有关联的人,孙子南。
他们之间的故事,似乎从来就没没开始过,可却令何落煎熬了20xx年。
孙子南,是何落初中时代的同学,也是同桌,气质独特,品学兼优的何落是众多男生的心仪者,可天性腼腆的何落,和男生几乎是不交谈的,包括孙子南,尽管他们是同桌关系。
二人同样跻身于前三甲,平常似乎除了讨论题目,很少再说话,直到寒冬到来,何落的手如往冬一样,开始皲裂,某天早上,当何落坐到位子上时,看见桌上放了一杯热水,感到很诧异,而此时,孙子南报以微笑的冲何落点点头,何落回笑以示感激,小心地将杯子握在手里。
就这样,孙子南为何落打了一个冬天的开水,不知名的情愫已在何落心里滋长,不是因为是多容易感动的人,而是从小家庭破裂从来没有享受过的温暖,不过固执如何落,她一定不是会早恋的人。
一年的同学关系很快结束,很快他们不在一个班,很快不在一个学校,四年后,高二,何落以为彼此不会再有任何交集了,直到有一天,她意外地收到一封孙子南的来信,是一封独特的情书,厚厚的信封,太多的内容,他说,他恋她四年。
何落悄然落泪,然后写了一封回信,不过就是婉拒的意思,何落多希望自己不要这样说,多想告诉他自己也喜欢了他四年,可她没办法,她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成为她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她承受着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施加给她的压力。
一段时间后,孙子南只回了七个字:有空听听《窗外》吧。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我将要去远方寻找未来
假如我有一天荣归故里
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再见了心爱的梦中女孩
对着你的影子说声珍重
假如我永远不再回来
就让月亮守在你窗外
何落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六年后,当她拒绝顾林成之后,他会唱出这首歌,其实,何落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到现在除了孙子南,还是不能接受任何人,也许是那个能在寒冬坚持每天为她打一杯开水的人始终没有出现。
更令何落没想到的是在听完顾林成唱过这首歌的第二天,她又收到了孙子南的信,不过,这次打开信封,不再是情书,而是喜帖,耀眼的红刹那间刺痛了双眸。
婚礼那天,何落偷偷地躲在角落里,看到孙子南和他美丽的新娘,何落笑了,她祝福他们。
假如有一天我荣归故里,再到你窗外诉说情怀。
如今,孙子南荣归故里,只是再也不会到何落的窗外诉说情怀。
窗外依旧窗内变。
窗外歌声依旧人已去。
爱情若被束缚,世人的旅程即刻中止。爱情若葬入坟墓,旅人就是倒在坟上的墓碑。就像船的特点是被驾驭着航行,爱情不允许被幽禁,只允许被推向前。爱情纽带的力量,足以粉碎一切羁绊。
清明节,一对夫妻给自已的父母烧纸,大包小包弄了好几包,有元宝,有金币,还有美钞。大包小包的纸钱朝父母的坟前一放,就用火柴点,可是就是点不着,后又用打火机点,也没点着,没办法用别人的打火机点才点着。
5、刘过《沁园春·美人足》原文与历代鉴赏评论
洛浦凌波,为谁微步,轻尘暗生。记踏花芳径,乱红不损,步苔幽砌,嫩绿无痕。衬玉罗悭,销金样窄,载不起、盈盈一段春。嬉游倦,笑教人款捻,微褪些跟。有时自度歌声。悄不觉、微尖点拍频。忆金莲移换,文鸳得侣,绣茵催衮,舞凤轻分。懊恨深遮,牵情半露,出没风前烟缕裙。知何似,似一钩新月,浅碧笼云。
张炎《词源》卷下:刘改之《沁园春·美人指甲》云(略)。又咏小脚云(略)二词,亦自工丽。
卓人月《古今词统》卷十五:言其轻则持不住,言其盈则“载不起”,轻、盈原非两种。鸳凤常读,而“得人品”、“轻分”四个甚异。
江顺诒《词学集成》卷六:词之用事亦最难,要体认着题,融化不涩,用事不为事所使。至于咏物尤难,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须收纵严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局。如……刘改之《沁园春》美人指甲、脚等曲。
江顺诒《词学集成》续编卷四:自刘改之以《沁园春》咏指甲、咏美人足后,词家刻画闺秀,辄从其体。
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二:咏物词虽不作可也,别有寄托如东坡之咏雁,独写哀怨如白石之咏蟋蟀,斯最善矣。至如史邦卿之咏燕,刘龙洲之咏指、足,纵工摹绘,已落言诠。今日则虽欲为刘、史奴隶,恐二公亦不屑也。
刘熙载《艺概·词概》:刘改之《沁园春》咏美人指甲、美人足二阙,以亵体为世所共讥,然病在标者,犹易治也。
张德瀛《词徵》卷二:衮与滚同,其声溜而下,……刘改之词“绣茵催衮”。
同书卷三又曰:跟,释名,足后曰跟。 《广韵》,䪗履跟后帖也。刘改之《沁园春》词“微褪些跟”。
陈廷焯《词则·闲情集》卷二:《沁园春》二阕,去古已远,丽而淫矣,然风流顽艳如揽嫱施之祛,亦不能尽弃也。此调自刘龙洲作俑,后来瞿宗吉、马浩澜辈,愈得愈多,愈趋愈下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刘改之咏美人指甲、美人足《沁园春》二篇,玉田《词源》录附姜、史咏物之后。谓两词亦工丽,但不可与前作同日语。余谓宋人咏物佳篇极多,何必录此两词,有污大雅。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6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