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 《望月有感》全文

发布时间: 2025-08-01 10:24:12

白居易的 《望月有感》全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标题注释

1.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2.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3.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幼文,贞元十四、五年间任饶州浮梁(今江西)主簿。

4.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5.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6符离:在今安徽省宿州市。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7.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注释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6, 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7.千里雁:指离群之雁,孤独的雁。

8.九秋蓬:秋天蓬草脱离本根随风飞转,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

9.九秋:秋天。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和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漂泊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约作于公元799年(唐德宗贞元十五年)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省宿州市),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公元799年(贞元十五年)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于“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

此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他想: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拓展阅读

1、关描写我渴得到快乐作

每个人都的东西,我渴的是快乐。我很快乐,因为,放了寒假,整整一天都各异看电视,对我来说可是美梦成真。但是整天只我一个人闷在家里,无聊透顶,整天除了看电视就只看电视了。我渴的快乐是多一个人来陪我玩,都一个人和我解闷。

每天早上,到阳台上去,我看到了美丽的花。中间一课桔树,旁边红色、黄色的菊花衬托着,许多细长的花瓣,组成一朵美丽的菊花,看上去五彩缤纷。还长寿花,长寿花的颜色是一种很炫的粉色,这种颜色漂亮极了,叶子是深绿色的,配上这种粉色,似乎更漂亮了!刚开花时,所的花都一起露出点点红,就像漫天繁星。我喜欢长寿花,因为它绚丽多彩。

竹呢!竹的叶子可脆弱了,我觉得,点像松树叶。它的茎细细的。每次看到竹,就想到大诗人、化人。

放眼去,透过密密的铁丝网。看到不远处的山,山上长着茂密的青草,还山上的树。还湛蓝的天空,清晨,雾还没弥漫开来,就像给天空蒙上了一层柔柔的轻纱。清晨,天空是万里无云的。

好了,欣赏完美景,然后,回到家里,只能坐下来看电视。我突然觉得铁丝网像一个镀金笼子,想把我困在里面,我怎么也逃不出去。而我的面前,只一台电视机。我渴我的朋友能来找我玩,多一份快乐。

2、的风流轶事

【**--诗歌】

总是悲天悯人,一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样子,还写下了《上阳宫》《琵琶行》同情女子的诗,谁晓得走出了诗歌,他也不过是无行人。你可以去泡妞,也可以让我们背你的《卖炭翁》,但你不能让我们一边背着你的《卖炭翁》一边目送你泡妞吧?

樊素和小蛮都是的家伎。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她们俩出名,皆因曾经写过著名的“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其实,当时任刑部侍郎,官正四品,按规定只能蓄女乐三人,但他的家伎除了樊素、小蛮和春草以外,专管吹拉弹唱的家伎就上百人,还写了一首诗说,“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列位看官,这些都是他的人啊。家伎可真够忙的,既要充当侍妾,要充当歌女舞女,又要充当丫环,而且事关社交。她们的数量、质量、伎艺往往还是主人的地位尊严、经济实力、人品高雅的一种体现。忍不住四处炫耀他的美女们。

更讨人嫌的是,的《追欢偶作》中写道:“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我家里养的家伎,每过三年多,我就嫌她们老了丑了,又换一批年轻的进来,经常换新鲜货色,十年间换了三次了。公然以此自炫。这时的已是风烛残年,而樊素小蛮,不过十八九,年方潋滟。再看看这位头翁干的好事:他的好友张愔的妾关盼盼原是徐州官妓,张愔病逝,关盼盼矢志守节,十年不下燕子楼,然指手画脚,认为她何不索性以死殉夫。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

难不成也想让家伎为自己殉葬不成?

袁枚本是清朝的第一情趣中人(这么说,李渔不知会不会跟我拼命,不过李渔蓄养的家伎要忙着巡回演出赚钱的,没那工夫),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吃喝玩乐天下第一。呶,就是说“花生米和豆腐干一块咀嚼能吃出火腿味道”的那位妙人。和袁枚比起来,保罗·福塞尔的《格调》算老几。袁枚老夸自己的4位侍妾如何地如花似玉,客人不免充满期待;结果一见面,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她们都痴肥矮钝,平庸至极。看来,人口中的美女,听听就好,不必当真。

樊素、小蛮永远活在诗中,这样就好。即使不快乐,比起她的姐妹们,起码还留下一段曼妙的身影,一段绮想。

3、读《世界动物百科书》700字初中初一作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前苏联学家高尔基的名言。这句话我不仅认同,而且十分欣赏。我一直在不停地读书,书籍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

我看过许多本书,《安妮日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友》,《世界动物百科书》等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世界动物百科书》这本书。

《世界动物百科书》顾名思义讲的就是关于动物。这是一本以科学为主题的书,里面记载了天上飞的动物,水里游的动物,地上爬的动物。这本书让我知道许多动物名字的由来。如脑珊瑚,因为它呈圆形体表面深深地凹槽,看上去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所以他的名字叫脑珊瑚。它还告诉我动物的生活哪些习性,它们爱吃什么,长什么样,主要分布在哪里等等。读完这本书以后,我都快成“小百科”了,因为不管爸爸妈妈怎么问,我都答得上来。

《世界动物百科书》是真实的,它并不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也不是一集精彩绝伦的漫画,它是由地球上所动物结合起来的一本“百科技术书”了这些百科书人类就可以知道地球上未知生物的信息,甚至可以知道几万年前或者更早的恐龙。这本书里面的知识是我们小学生远远到达不到的“顶峰”,只每天积累的书上的知识,日积累,水滴石穿,终一天我们会掌握所的知识。

是啊,大千世界无奇不许多动物是我们未知的,是我们要靠书本来了解的,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观察,多发现,多留心。

我喜欢读书,在书中交到许许多多的好朋友,他们或勇敢,或智慧,或坚强,或善良。。。。。。。。他们教会了我许多道理,告诉我如何挑战困难,如何化解矛盾和误会,如何去与他人好相处。。。。。。所以我希同学们能爱上书和书交朋友。多读书,读好书,成为精神世界丰富的人,情世界细腻的人,成为爱心。上进心。责任心的人。

一本好书,犹如一个益友,位名人曾经说过:“喜欢读书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4、思乡的古诗

《邯郸冬至夜思家》

年代: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作品赏析:

古诗第一句叙客中度节,已植“思家”之根。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意思。如今在邯郸的客店里碰上这个佳节,将怎样过法呢?第二句,就写他在客店里过节。“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灯前”二字,既烘染环境,又点出“夜”,托出“影”。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情。只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其孤寂之,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这首诗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自己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自己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大约同样还没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吧!“说”了些什么呢?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每一个享过天伦之乐的人,过类似经历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想得很多。

宋人范希在《对床夜语》里说:“乐天‘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语颇直,不如王建‘家中见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曲折之意。”这议论并不确切。二者各独到之处,正不必抑此扬彼。此诗的佳处,正在于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情真挚动人。

《庾楼晓

年代:唐

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

竹雾晓笼衔岭,苹风暖送过江春。

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尘。

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乡人。

作品赏析:

在古代诗歌中很一部分是登高远之作,要么站在楼上,要么站在山上。或是因为站在高处,凭栏临风,衣襟摆动,发际飘摇,眼目所到之处,皆是宽阔宏大视野,此情此景此境最容激发人的豪情气概。这豪情气概充塞胸间,若不抒发出来,定觉难受。会做诗的便将之化成诗句,会唱歌便将之化作歌声,既不会做诗也不会唱歌的,也定要对着远处哦哦啊啊吼叫几声,才觉痛快。

站在庾楼之上,策动他内心的不是汹涌的豪情,而是悠远的乡情。

这首诗首二句写明了时间、地点和景色,定下了诗的意境。

这首诗三四句继续写景,苹风就是单纯的指风,古人认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所以称风为苹风。其中后一句写得很妙,指明了季节是初春,那边的苹风一吹,便将温暖的春天送到江这边来了。

想是庾楼坐落在一座城市边(可能是江城,未作考证),从这里大概可以看到城景貌,包括平常上班的衙门。前一句再一次揭明了季节为冬末春初,城市阴处的雪还未化尽;后一句亦再一次揭示时间是清晨,人们一天的工作还未开始,衙门口大鼓前还没尘土飞起说明没人在那儿活动。

末二句是点睛之笔,前面写景、写景,到结束了来这么一句叹,戛然而止,却意蕴悠远。这乡人中,何尝不是其中一个。

点击查看更多白居易的 《望月有感》全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6650.html

热门阅读

  1. 送老生晚会策划书范文
  2. 聘演检察员的竞演讲稿
  3. 王维《终南别业》的诗歌及鉴赏
  4. 高大上中秋节客户祝福语
  5. 优秀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精选
  6. 又优美又有哲理的句子
  7. 我有一个梦想励志美文
  8. 感恩的心优美散文
  9. 2016学习五德五爱心得体会
  10. 智斗灰太狼的故事
  11. 鲁迅经典名句
  12. 技术服务合同范本正式版
  13. 小学后勤的工作总结
  14. 春节快乐一句话祝福语大全
  15. 谷雨诗词赏析
  16. 建设三好银行征文3000字
  17. 经典大学生诗歌朗诵词
  18. 机械顶岗实习周记优秀范文
  19. 卓越的造句
  20. 元旦贺词祝福语2016
  21. 寓言故事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22. 2018经典周末祝福短信
  23. 我们的春节手抄报内容
  24.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案
  25. 国庆节的祝福短信20条
  26. 有爱就有一切优秀演讲稿
  27. 《黄继光》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8.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850字
  29. 儿童生活的古诗
  30. 梁实秋散文《书房》
  31. 意境悠远的诗句
  32. 2016年经典的父亲节祝福语
  33. 建筑工程木工合同模板
  34. 有关开学典礼发言稿范文
  35. 关于春节的一首古诗
  36. 工厂电厂锅炉实践心得感言
  37. 有关郁闷的百姓故事
  38. 寒假临时工实习的报告范文
  39. 深情表白句子有哪些
  40. 咕咚来了童话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11:23:58
本页面最近被 84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西,TA在页面停留了 8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