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收、菜、谢、您、拨、哪、完”这八个生字及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理解“帮忙、常常、施肥、奇怪”这些字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画,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在学生生字词时培养自学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三)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应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热爱劳动。
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的能力。
启发式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
(二)难点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的含义。从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做法的不同初步懂得凭着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才能丰衣足食。
(三)解决方法
在课上学习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自学生字。
2、课上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第一课时,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纠正字音,学习理解前六段。
2、第二课时,理解七至九段的内容,分析生字,认清字形,处理课后习题。
(二)整体感知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童话故事,讲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籽,自己种菜,菜吃不完,还送给老山羊一担。
课文由4幅图和9段文字组成
1、第一幅图讲老山羊送给小白兔一车白菜,还把一包菜籽送给小白兔。(与2、3段内容对应)
2、第二幅图讲小白兔正在给白菜浇水。白菜长大了,小白兔很高兴。(与4、5段内容对应。)
3、第三幅图讲小灰兔枕着大白菜,什么也不干。(与6段相对应)
4、第四幅图,在老山羊家里小灰兔看到了小白兔挑一担菜给老山羊送来很奇怪,小白兔正在给他解释。(与后3段内容相对应,)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见这小兔吗?都见过什么颜色的?你们知道小兔爱吃什么吗(白菜)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22课《小白兔和小灰兔》,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
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予以评价。
4、教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 如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样子你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不懂的确良,大家也都提出来了,说明你们动脑筋思考了,下面我就带领大家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三)讲读一、二、三段
1、出示第一幅图
看看图上有些什么?(老山羊、小白兔、小灰兔,装满白菜的小车,老山羊手里还拿着一包菜籽。)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这幅图的意思的?(一、二、三段)读读这三段课文。
3、每一段讲了什么?(一段讲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去帮助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灰兔送它一车白菜,小灰兔收下了。三段讲小白兔不要老山羊送的一车白菜,而要一包菜籽。
(四)讲读四、五段
1、出示第二幅图
这幅图上画的是谁?它在干什么?
(小白兔,它要给白菜浇水,白菜已经长得很大了。)
2、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这幅图的意思的?
3、小白兔回家都做了些什么事?自由读4、5段。
(翻松土地,种上菜籽,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4、“常常”说明小白兔要了老山羊给的一车白菜怎么样了呢?
(五)讲读第六段。
1、出示第三幅图
认真观察小灰兔的动作、神态,用自己的话说说。
2、指名把书中的话读读。
(不干活,饿了就吃白菜。)
小结:从老山羊家回来,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作法和表现是不同的。这样做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下节课我们再接着研究。
(六)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6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图1、图2、图3。
(1)老山羊把白菜送给小白兔和小灰兔,他们收下了没有?
(2)他们回到家里,小白兔干些什么?小灰兔呢?
2、在( )填上适当的词。
(1)小白兔向老山羊要了一包( )( )。
(2)小灰兔向老山着陆要了一些( )( )。
(3)小白兔( )( )给白菜浇水,施肥,捉虫。
(4)小灰兔( )( )就吃老山羊送给他的白菜。
(二)讲解第4幅图。
1、这幅图谁看懂了?(说明图画上画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
2、书上怎么写的?过了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情?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
4、谁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小灰兔原来懂不懂这个道理?(不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小白兔送白菜给老山羊,它感到很奇怪。)
6、“奇怪”是什么意思?
总结全文:这个故事中,你认为老山羊喜欢小白兔,还是喜欢小灰兔?为什么?学习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收:左边的笔画是:竖提,竖。右边是反文。
2、菜: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是“P79”下边是“木”。
3、“挑”左右结构,右面笔顺是“P79”
4、哪:和“那”区分。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2、第3、第4题。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要菜籽 拿白菜
种 给……送来 又……去要
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成的菜。 资料提供者:main
拓展阅读
1、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优秀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比如能够自学生字,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借助课文批注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读课文过程中的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这些是我设计教学的起点。四年级下学期是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因此学生对个性化评价的需求更强烈,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时间过得飞快。
3、从作者的故事中受到启示,感受到时间的可贵,从小养成和时间赛跑,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爸爸的话,体会时间的宝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学会和时间赛跑的方法。
一、由积累导入,揭示课题。
1、谁能说出和时间有关的名人名言或者成语。(生说)
2、通过这些名人名言和成语,你知道了什么?(生说)
3、你有过和时间赛跑的经历吗?(生谈自己的经历)
4、模拟训练:和时间进行一次赛跑。
正常打开书翻到指定页码大约要5秒钟,现在看我们能不能破这个纪录。请大家把书翻到95页。翻到了就举手。(师看钟表说出最快者所费时间)
[点评:导入过程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马上和时间赛一赛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当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一读、想一想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
[点评:引导学生把自己最初的看法讲出来,有助于教师对后面教学的整体把握与调整。]
3、请大家再轻声地读一遍课文,用你们手中的笔,圈画出你不太理解的词语和你不明白的问题。同时可以写下你的想法。
[点评:这是又一次练读,同时让学生养成动笔记录读书过程中心中的所疑、所感。]
4、请带着自己的问题在小组中去交流、讨论。
[点评:在交流中学生可以解决在读课文时遇到的生字、生词等问题,还能交流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看法,养成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5、谁知道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点评:注意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概括,这是在进行一种语文概括能力的训练。]
三、品读课文,深层领悟。
1、在课文中找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部分仔细品读。
(1)学生轻声的读课文,画出自己的疑问。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和问题。
(3)说一说自己对所读内容的见解。(教师主要通过对阅读交流的内容的评价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
2、反复读一读爸爸的话,体会爸爸当时的心情。
[点评:通过对爸爸说的话反复读,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爸爸说这句话时的心情和目的,以读代讲,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全班交流。
预设一:当学生都能通过读课文理解爸爸的心情时,就可以引领学生把爸爸这种心情读出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其他同学评议。
预设二:当有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这一点时可以这样做:
(1)师:请大家到小组中交流一下自己对爸爸说的话的理解。
(2)师:请各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说出你们小组的理解。(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
(3)指名读出表达爸爸心情的句子。其他同学评价。
4、理解了爸爸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说。)
[点评:联系到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更进一步知道时间的宝贵,更加深了对作者当时心情的理解。]
5、让我们来仔细地读一读课文第6~8自然段,你能读出小作者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着急,悲伤。)
6、当你看到这些情景时你会说些什么呢?可以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与时间有关的名句或成语。(看到太阳一寸一寸地落下去,看见小鸟向自己的巢穴飞去时。)
[点评:这项活动能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从书中或其它地方引用一些词语句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学生积累珍惜时间的名句和成语有一定的帮助。]
7、当“我”看到时间过得飞快时,“我”是怎样做的?大家在书中找到这一段读一读。
8、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先学生间交流,再师生交流。)
9、默读第9~10自然段,了解从“和时间赛跑中”得出的道理。(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
四、拓展延伸,联系学生实际。
1、结合“笔下生花”让学生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和时间赛跑?
(1)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2)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在班上交流。
2、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和从同学的发言中受到的启发写下来,实在有困难的同学就借鉴其他同学的精彩发言来写。(此项活动可以延伸到课外完成,也是本节课的总结。)
本篇课文是作者以一个11岁少年的身份写出来的,故事中的人物很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所以我主要采用了“以读代讲,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并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课文。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是理解重点句子的关键,正确理解本文的重点句子又是理解本课内容的关键,所以我引导学生对“爸爸的话”和作者的亲身经历进行了仔细的品读,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轻声读,读出文中人物的心情等方法深刻地体验了作者当时的心情,通过读课文就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品读课文过程中,充分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学生自己在品读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在读的过程中又可以解决问题,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课改理念,真正的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效果较好。
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随时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养成了对文章进行批注的良好读书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堂上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议论,把课堂变成开放式的课堂,学生才可能在这样自由的空间中深刻领悟到课文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评:
1、本课教学设计将“读”作为主要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在读中发现了问题,在读中讨论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遵循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更多的拥有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权利和机会。
2、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并以阅读为情感体验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着学生从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感受又回到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体验,虽然学生的感受没有文中人物表现得那么强烈,但也可以看得出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时间的宝贵,感受到了时间过得飞快的可怕,反映了学生的真实情感。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合作意识,培养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求。
2、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带淡淡优伤痕迹的散文。
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因外祖母去世而忧伤不已,后来在爸爸的一席话的启示下,从太阳落山,鸟儿飞行中,“我”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从和时间的赛跑的经历中,“我”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时间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的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是学习本课的意义,是学习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导入新课(激趣导入)
师:我们刚刚学过《三味书屋》,课文介绍了伟大的无产阶级**家,文学家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和鲁迅先生当时的书桌上“早”字的来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关珍惜时间的课文。板书:3、和时间赛跑。
师:出示闹钟。请同学们静悄悄地听一听时间是如何从我们身边一秒秒地走过去的。(听20秒)
师:刚才大家听了20秒的时间,下面给大家20秒的时间写字,看一看大家能写多少个字。
生:写字。
师:下面老师来看一看大家都写了几个字。(对写得多的同学给予夸奖。)
师:现在我们知道20秒钟就能写出好几个字来。
师:定时,指名读课文,读完后,师:3分钟的时间我们这位同学就能读完这篇课文。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能做好些事情,下面请同学们以很快的速度默读一遍课文,然后自学生字词。10分钟后看谁能记住课文里的生字词。
师:10分钟到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大家的成绩。指名听写。此间简单讲解课文中的部分生词(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受益无穷)。
师:10分钟这位同学就能把课文读了一遍,并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记下来了。真了不起。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里的生字词,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到作者跟时间赛跑的自然段为止。读的时候因为这一部分讲作者的外祖母去世了,作者很悲伤,心里很难受,所以我们要读得伤感一些。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下面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得真不错,这一自然段讲外祖母去世后作者感到很难过,原因是外祖母生前最疼爱他。
师:指名读二、三、四自然段,接着讲解段意。二、三、四自然段讲爸爸看到“我”伤心、难过的样子后主动与“我”谈心、安慰“我”。
师:指名读五、六、七自然段。然后讲解:爸爸安慰“我”后,我对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真切感受。
师:总体来讲,开头到这里可以划分为一个部分,这个部分是作者跟时间赛跑之前发生的事,“外祖母的死,昨天落山的太阳,昨天飞过天空的小鸟”这些事物都已成为过去,这些事实说明:时间从我们身边悄然而去。这是作者和时间赛跑之前的总体感受。
第二课时
(一)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外祖母死后,作者感到十分哀痛,这期间他无所事事,对时间的流逝毫无感觉。成天沉浸在哀痛之中。心里难受极了,后来经过爸爸的安慰,作者感觉到时间的流逝,感觉到时间从他身边悄然而去,从而对时间的流逝有了真切的感受。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感受。作者后来才跟时间赛跑。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这部分讲“我”和时间赛跑。读的时候因为这部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有了真切的感受,打算信心十足地和时间赛跑,获得了成功,所以要读得欢快一些。
师:“我”和时间赛跑这部分里,“我”跟哪些事物进行了赛跑?
生:(和太阳赛跑,和西北风赛跑,一个假期的作业10天就做完了,读三年级却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
师:我跑赢时间后有什么感受?
生: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师:外祖母的死对作者来说原本是一种哀痛。使作者无心思做事。但通过爸爸的安慰,小作者自己的观察他感受到时间是多么残酷地从他身边悄然而去。于是作者化悲痛为力量,主动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不知有多少次跑赢了时间,获得了一次次的成功。一次次的喜悦。
师:请同学们读最后一个部分,这部分讲作者和时间赛跑后的总体感受。
师:“受益无穷”的意思是得到了很多好处。课文中讲作者因为积极主动地珍惜时间,而解决了许多生活中的烦恼。获得了成功。心里面感到很高兴。这是作者跟时间赛跑的总体感受。作者认为只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就可以解决许多事情。如果同学们珍惜时间,敢于跟时间赛跑,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所以我们要学习课文中的作者。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老师真心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跟时间赛跑。
(二)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和时间赛跑》这一课,课文先讲了作者小时候由于外祖母的死使他陷于极度的悲痛之中。而通过爸爸的安慰和作者自己的观察和联想。他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看着快要落山的太阳和空中飞过的小鸟,心中感到很着急。于是作者就跟时间赛跑。获得成功的喜悦。同学们也要象征作者那样,珍惜生活中的分分秒秒,时事事走在别人前头,勇敢去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做到这一点。
(三)布置课外作业:请大家以后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然后下节课在班上交流。
3、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1、知识与技能:
人人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展示收集、积累的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
能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质疑,在个性化的朗读及创编名言中展现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时间过去就不会回来,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
教具准备: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谁来说一说。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关于时间的课文《和时间赛跑》,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 同桌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指名读。
5、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 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 理解不懂的词语。
(1) 提出不懂的词。
(2) 指名理解不懂的词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 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④上网。
2. 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 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3. 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 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 认读要求写的13个字,并分别组词。
2、 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3、 写字练习。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请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请回忆一下,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爱我。我对外祖母又怎样呢?(很好)请同学们自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二)学习二——四自然段。
1、 老师引读课文二——四自然段。
2、 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从哪里知道的?
3、 你还有什么疑问?
4、 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五、六自然段。
1、 齐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2、 你想到了些什么?
3、 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 自读课文。
2、 “我”为什么“着急”“悲伤”,又为什么“高兴”“快乐”呢?
3、 齐读课文。
(五)学习第八、九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 齐读课文。
三、明白道理
1、 学习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 交流体会,谈感受。
1、 齐读格言。
2、 同桌互相交流看后的心得体会。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4、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化虚无的时间为形象的画面,在日出日落之间体会时光匆匆,从而让学生珍惜光阴。通过读悟品味,把惜时转化为实际行动。
体会“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的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板块一:引自身经历
1、播放《童年》,音乐声中师导入:老师很羡慕你们,羡慕你们还是小小童子,想玩就玩,时间似乎永远用不完。我以前也是这样想的,但是时间真的是永远用不完吗?老师跟大家一起学习台湾一位叫林清玄的散文作家写的一篇散文,学完后看你还是这样想的吗?
2、放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文中讲了主人公的什么经历和做法,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做法吗?
3、认读生字词。
板块二:品时间珍贵
1、如果把课文按“我”的心情分成两部分,你会怎么分?
2、学习1——7自然段。
(1)指名读。指导读出不尽的忧伤。
(2)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
如:爸爸说的谜是什么?我为什么感到可怕等等。
3、补充文章,于不同处见相同。
补充《匆匆》、《做时间的主人》、《留下思考的时间》。
4、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时光不等人的实例。
板块三:悟如何行动
1、学习第8自然段。体会这一段包含了怎样的感情?该怎么读?
2、作者和时间赛跑的结果是什么?(补充林清玄的成就)
3、学习第9、10自然段。请你摘录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如果你自己写,你会怎么写?
4、老师小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1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