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颜色词的差异教学设计
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变迁,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心理因素、*制度、自然条件、*因素各方面的不同,颜色词所表达的信息,意义也不同,这正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此我们要通过对中西方白,黑,红颜色词差异的阐述,从而对词义民族性有个深刻了解。
二、 教学重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生活的世界五彩缤纷,多姿多彩。我们学了很多的有关颜色的单词。大家能说出来吗?
2、小组讨论自己所了解白,黑,红颜色词在中国文化的含义。
1)白、黑:在中国文化中,白色和黑色都是一个不好的词,都象征不祥。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在传统戏剧里,"白脸" 象征着奸诈和背叛,舞台上的曹操就是一个大白脸。 "白"和"黑"在当代*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落后、顽固的意思。如:"白区 "、"白匪"、"白军"、"白据点"、"白专道路"、"白色恐怖"、"白色**"……
2) 红:在中国人眼里的红色,它源于太阳。古时的人们由于科技、生产工具的落后,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所以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它象征着吉祥、喜庆。红色同时又象征**、进步和成功,如*最初的**叫 “红色**”,最早的武装叫“红军”。红色还代表一种精神,如在传统京剧里,关羽的一张大红脸就是他耿直、忠义的性格; "红烛"象征教师的一种奉献精神。
3、大家想知道白,黑,红颜色词在西方文化中的含义吗?自读课文找出。
4、提问检查,教师补充讲解。
作业
分别用英语和汉语写出五个能体现中西方颜色词差异的词语。
词汇的民族性是非常广的,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有着很大的差异。从根本上讲,主要是两个是由于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和审美情趣的不同所致的。因此,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要适当了解不同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历史地理背景,以求更好的掌握。
拓展阅读
1、《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
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 点: 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三、合作学习
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吗?
12001×1999 2998×1002
导入新课: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1x-1 2m+2m-2
32x+12x-1 4x+5yx-5y
结论: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即:a+ba-b=a2-b2
四、精讲精练
13x+23x-2 2b+2a2a-b 3-x+2y-x-2y
例2:计算:
1102×98 2y+2y-2-y-1y+5
随堂练习
1a+b-b+a 2-a-ba-b 33a+2b3a-2b
4a5-b2a5+b2 5a+2b+2ca+2b-2c 6a-ba+ba2+b2
五、小结:a+ba-b=a2-b2
2、《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 点: 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 点: 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a+b)(a-b)=a2-b2 (1)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
a2-b2=(a+b)(a-b) (2)
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如x2-16
=(x)2-42
=(x+4)(x-4)。
9 m 2-4n2
=(3 m )2-(2n)2
=(3 m +2n)(3 m -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 (2)9a2- 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 (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 x3-4x 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3、《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
进一步使学生理解掌握平方差公式,并通过小结使学生理解公式数学表达式与文字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
公式的应用及推广。
一、复习提问
1、(1)用较简单的代数式表示下图纸片的面积。
(2)沿直线裁一刀,将不规则的右图重新拼接成一个矩形,并用代数式表示出你新拼图形的面积。
讲评要点:
沿hd、gd裁开均可,但一定要让学生在裁开之前知道
hd=bc=gd=fe=a-b,
这样裁开后才能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希望推出公式:
a2-b2=(a+b)(a-b)
2、(1)叙述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及文字表达式;
(2)试比较公式的两种表达式在应用上的差异。
说明:平方差公式的数学表达式在使用上有三个优点:
(1)公式具体,易于理解;
(2)公式的特征也表现得突出,易于初学的人“套用”;
(3)形式简洁。但数学表达式中的a与b有概括性及抽象性,这样也就造成对具体问题存在一个判定a、b的问题,否则容易对公式产生各种主观上的误解。
依照公式的文字表达式可写出下面两个正确的式子:
经对比,可以让人们体会到公式的文字表达式抽象、准确、概括。因而也就“欠”明确(如结果不知是谁与谁的平方差)。故在使用平方差公式时,要全面理解公式的实质,灵活运用公式的两种表达式,比如用文字公式判断一个题目能否使用平方差公式,用数学公式确定公式中的a与b,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计算即准确又灵活。
3、判断正误:
(1)(4x+3b)(4x-3b)=4x2-3b2;(×)(2)(4x+3b)(4x-3b)=16x2-9;(×)
(3)(4x+3b)(4x-3b)=4x2+9b2;(×)(4)(4x+3b)(4x-3b)=4x2-9b2;(×)
4、《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优秀
(1)(1)(-x-y)(-x+y)(2)(ab+8)(ab-8)(3)(m+n)(m-n)+3n2
三、合作交流
如图,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
(1)请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小颖将阴影部分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你能表示出它的面积吗?aab
(3)比较(1)(2)的。结果,你能验证平方差公式吗?
四、巩固练习
(1)(a+2)(a-2)(2)(3a+2b)(3a-2b)
(3)(-x+1)(-x-1)(4)(-4k+3)(-4k-3)
(1)803×797(2)398×402
A.只能是数B.只能是单项式C.只能是多项式D.以上都可以
4.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a+b)(b+a)B.(-a+b)(a-b)
C.(a+b)(b-a)D.(a2-b)(b2+a)
5.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①(3a+4)(3a-4)=9a2-4;②(2a2-b)(2a2+b)=4a2-b2;
③(3-x)(x+3)=x2-9;④(-x+y)(x+y)=-(x-y)(x+y)=-x2-y2.
A.1个B.2个C.3个D.4个[来源:中。考。资。源。网]
6.若x2-y2=30,且x-y=-5,则x+y的值是()
A.5B.6C.-6D.-5
7.(-2x+y)(-2x-y)=______.
8.(-3x2+2y2)(______)=9x4-4y4.
9.(a+b-1)(a-b+1)=(_____)2-(_____)2.
10.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5,边长之差为2,那么用较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差是_____.
五、学习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3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