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小红旗》教学反思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6 12:07:24

《我要小红旗》教学反思范文

二年级的孩子,还是挺在乎老师奖励的小星星。

今天上课伊始,我跟孩子们说:“这节课进行小组评比,在课堂上发言、提问都可以为本组加红旗,得红旗最多的组,可以在书上加星。”话还没说完,孩子们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用行动告诉我——我们准备好了!呵呵,这招有用!我窃喜。

“谁来把这段读给大家听?”每次在课上,我问完这句话,总是一两个同学举手,可今天不同了,人人抢着读,还有人评价,要知道,评价也是可以得红旗的。到了全班齐读的时间了。以前总是有人偷懒不读,这次我说:“小组之间要比姿势、比声音。”为了得红旗,这帮孩子个个端着书、大声地读。那声音,真动听!我狂喜。

“哎呀!”原来是一个同学忍不住讲话了,我在黑板上把他组里的一面红旗扣去了,全组的人都在叹息。看来他们还挺有集体荣誉感的……

就这样,这节课,我上得格外轻松,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效果出乎意料。

看来,激励比批评收到的效果更好!下次继续努力!

拓展阅读

1、二年级语《传统佳节》原案及

1、认识和书写本课求认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3、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形式,增强生的民族自豪感。

习生字、积累语言。

师:生字卡片,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字或音像资料。

生:了解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庆祝方式,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诗

1~2课时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目

1、多媒体播放春节晚会节目片断。(没有这个条件的可展示一些图片)问:你们知道这是在庆祝什么节吗?春节还有哪些庆祝方式?

2、像这种重大的农历传统节日还有许多,你们知道它们分别在哪一天,人们又是用什么方式来庆祝的吗?习了今天这一课“传统佳节”你就会明白。(板书课题目,齐读课题目。)

二、初读课,自主识字

1、指导预习,出示预习求。

(1)自读课,勾出生字,想办法认识。

(2)中有哪些节日?在农历哪一天?是怎样庆祝的?

2、自主识字。

(1)生回忆过的识字方法。(加一加……顺口溜……)

(2)组合作认读生字。

(3)师用生字卡片抽查。

重点指导:平翘舌音、前后鼻韵,上声去声的区分和“墓”的读音。

(4)让生选择生字,练习口头组词、造句。

3、再读课,理解内容。

(1)你读懂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2)同们很会读书。你们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提出来们一起讨论。

(3)师梳理问题,组织生讨论。引领生理解中重点词的意并练习积累,完成课后第二题。

4、品读课,读出感情。

5、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采用多种方式促读:自读、合作读、选择读、引读、赛读、默读等,使生在复朗读中熟读成诵。

三、赏读内化,拓展延伸

1、师展示各种资料,生整体回顾之后赏读课

2、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请结合你们的所得,大家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1)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传说。(如“年的传说”、“粽子的来历”等。)

(2)各种与佳节有关的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等。)

3、课外作业:以“传统佳节”为题每组合办一张报。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组巩固。

(1)互查字音。

(2)交流自己最拿手的识记方法。

2、集体巩固。

齐读、抽查。

3、指导写字。

(1)组交流。

生观察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放位置。

生找出其特殊笔画。

生交流其结构特点。(如左窄右宽等。)

(2)师指导。

生所得;指导书写“登”;在对比中指导书写“初”和“祥”,完成课后第三题。

4、生描书空,展示交流。

2、《分子、原子》

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生提出:保持物质化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性质的最粒子,那原子呢?”这时,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带到课堂去帮助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比较,还给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仍赞同以前的旧材(三年制初中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变化中的最粒子。

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就问:“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认为,在初中化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的。

3、有关山谷中的谜底

《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以前曾经上过研课,对于这样一个本,的重点放在了后的第2题上。这样一个问题很有值得探究的意。因为生们成了习的主体,他们会联系课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举一三”地掌握本蕴涵的的价值。

的导入并不想玩什么噱头,指导生写“谜”和“迷”这两个字,区别它们的不同意,提醒生不写错了。课分节并不多,第三自然段写两个旅行者揭开山谷之谜,写得比较具体,让多名生读一读,把一些长句子读通顺。然后扣住题目,师生一起来概括课内容,这个任务比较简单,引导他们列出三个部分的标题来:山谷之谜——揭开谜底——得到启示。这时,说,们写章其实与过程是过来的,应该是先列提纲,再组织词句,形成整篇章。在研修过程中,虽然是刚刚开始,但是在感受以前一些习以为常的行为之中都是含有“价值”的。

最近喜欢在和生初读课之后,来个稍深入地了解课内容的环节。个人设定为“过渡环节”。这节课的过渡环节是让生找出山谷之谜和谜底,比较简单。

最有价值的是习本的写法。生把《山谷中的谜底》与《最大的麦穗》两篇课进行对比。在的引导之下,生们发现了《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的写法主有三:一是前后照应——谜面和谜底;二是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三是以物喻理,画龙点睛。对比着前后两生们心中对章的写法应该有了较深的印象。

不是说语就是抓最核心的价值吗?的观点有二:一是单刀直入地习课中重的写作方法,让生有明确的认识;二是抓住价值点,不失时机地引导生进行说和写的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地实施本的价值。

4、落难的王子

《落难的王子》是一则寓言,它通过一个原来怕承担责任的王子,经历一场厄运后变得勇敢了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它故事性比较强,情节又简单,生自己通过阅读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这堂课的设想是通过本课的习培养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就是说让生懂得应该如何对待苦难是这堂课的重点。

新课标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方式进行习,倡导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为了在课堂上充分体现这种模式,设计了“情境表演——整体感知——疑难探究——深层探究——课外延伸”这些环节,以便生在课堂上以各种方式充分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的习,在实践中会表达真情实感。

生是语习的主人,语习应该激发生的习兴趣。正所谓兴趣是生最好的老师,是生产生习动力,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为了给生创设良好的自主习的情境,就设计了让生表演课本剧的方式,用形象的肢体语言来再现章的主内容。采取这种方式,一是,寓言本身故事性强,情节简单,适合生表演;二是,让生在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进行分工的互助性习;三是,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加深对课的理解,有利于正确的理解寓意;四是,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生的习兴趣;五是,培养生的表演能力,激发生的表演欲望。在课前布置女同完成这个环节,同们就在科代表的主持之下,精心策划,分工合作,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她们采取哑剧的形式,还准备了道具,表演很成功,赢得了同们热烈的掌声。作为初一的生这是很难得的,而且生很有兴趣上台表演。从课堂上其他同应来看,生都比较喜欢这种形式。因此师生就在一种轻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了课堂习。

因为这则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寓意不难理解,在“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两个题目,训练生用简单语言概括故事的内容,培养生从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并能分析提炼出寓意。抓住了“凡是”这个关键词语让生认识到遇到厄运具有普遍的意义,因此对自己遭遇苦难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切不可怀侥幸心理,认为苦难只会落在别人头上。这个环节进行得很顺利。

长期以来生所习惯的习过程是由材、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功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师按设定的模式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习当然还需的,因为老师始终是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需加以改变的。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在课堂上积极倡导新型的习方式,就是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习之外,会探究性习。

在“疑难探究”这个环节,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请同们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这则寓言,也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从当中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的疑难,那么以组为单位,同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提问,寻求同的帮助来解决问题,看能不能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如果实在是解决不了的,那么们来堂上共同交流,共同解决”——让生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勇于发现问题,再以四人组为单位,以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为了创造轻松的气氛,在这个环节特别配制了音乐,既可以调节气氛又可以控制活动的时间。维很活跃,提出了比较好的问题。一些问题同可以自行解决,有些问题做了相应的点拨。例如:有一个同提出“的耳边响起了叹息声”,“”叹息什么?这个同未能搞清楚“叹息”的对象。问题一提出,很多同就举起手来抢着回答这个问题。关于“叹息”复出现了三次,而且出自不同的人,意义也不同,这正是章构奇妙之处。于是抓住这个契机启发生,让生体会章构的特点。

生讨论得最热烈的应是“深层探究”这一环节,设计了开放性的讨论题:《落难的王子》的寓意,如果概括为“只有遭受厄运才能坚强起来”,你有没有不同意见?同们畅所欲言,争先恐后的举手来发表意见,活动面比较广,个别生还提出了很精辟的见解。

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有的跟已有的答案是一致的,也有的是不一致的。面对这种情况,生通过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对于那道题生就有两种答案,鼓励他们说出与别人或老师不同的想法,让他们展开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生明白了如何对待困难。

为了拓宽生的视野,拓宽习空间,增加生语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校、家庭和社会等育资源,通过搜集处理信息加深理解和体验,设计“课外延伸”这个环节,让生在课前收集自己喜欢的人生寓言(周国平或其他人的),在课堂上以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谈一谈喜欢的原因或从中得到的领悟。通过这个环节让生谈感悟和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想启迪。为了强化这点,生在课下将喜欢的原因或从中得到的领悟写在作业本上,以便加强写的训练。

最后还准备了一些有关的名言警句供同们阅读,生有意识的收集名言警句作为语言积累。

由此,在本节课的中,感受最深的是在变换新的习方式的同时,的设计路也变得十分开阔,而且内容也会有梯度,而不是在一个平面上滑行。

就整个过程的安排而言,尽管觉得安排较合理,每个环节衔接得较紧凑,生的活动较积极主动,维活跃,讨论较热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式,也能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习方式,欠缺的是若能让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一点的时间读一读课就好了,还有课外延伸的设计,也因时间不够没有充分展开,实在有些遗憾。

点击查看更多《我要小红旗》教学反思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9138.html

热门阅读

  1. 大学生支教心得体会
  2. 伤感失恋的句子
  3. 胶靴的造句
  4. 人人都在高估自己美文
  5. 浅谈项目手册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6. 七夕的诗句精选
  7. 减肥励志语录
  8. 关于描写秋天的诗歌
  9. 爱我浮山比赛演讲稿范文
  10.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祝福说说
  11. 知识产权转让承诺书
  12. 《郑和下西洋》读后感范文
  13. 生活和上班感悟的句子
  14.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内容
  15. 鸟的天堂优美散文
  16. 201年除夕贺岁祝福语
  17. 圣诞节祝福语18条
  18. 我的国庆节350字作文
  19. 谁给我慈悲的温暖诗歌欣赏
  20. 三个经典哲理故事
  21. 《弟子规》中的小故事
  22. 在班主任节上的发言稿
  23. 简论例教学在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24. 爱牙护牙简单手抄报内容
  25. 我有个绿色的梦国庆节作文
  26. 励志正能量语录句子
  27. 爱我请别走诗歌
  28. 让我们的心靠得更近的实践活动总结
  29. 哄老婆开心的句子集锦
  30. 微商晚安语录
  31. 溪郭一小孝行童系列活动之手抄报评比活动方案
  32. 医院护士自荐信范文
  33. 送老人的重阳节祝福语汇总
  34. 工作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35. 《春园即事》王维阅读答案及赏析
  36. 2019新年祝福语短信
  37. 学生会办公室新学期工作计划
  38. 神笔马良教学反思范文
  39. 我是小小设计师三年级作文
  40. 小学语文课文《品质》优秀教案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4:16:06
本页面最近被 795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澳门,TA在页面停留了 8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