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成公智琼》
魏晋时期,有一个官府里的小职员,名字叫弦超,字义起,在一天晚上独宿,梦见有个神女来侍从他。神女自称是天上的玉女,东郡人,姓成公,字智琼,早年失去父母。*因为她孤苦无依而哀怜她,令她下界嫁人。弦超做这个梦的时候,精神爽快,感觉灵悟,觉得神女的姿容不是平常人所能有的那么美,醒来的时候他就怀着敬意想念她。一连三四个晚上都是如此。
有一天,成公智琼真的驾着上有帷盖、四周有帷幕的车子,来到了弦超的家里。她的随从有八个婢女。这些婢女都穿着罗绮制作的衣服,容颜姿色象飞仙的样子。她说自己有七十岁了,可是姿态容貌看起来就像十五六岁。车上有盛放酒壶的盒子,洁白琉璃,有各种吃的喝的等奇异食品,还有餐具和美酒。
来到以后,她就与弦超共饮共食。她对弦超说:“我是天上的玉女,被遣下嫁,所以来依从您。原因是前世时感运相通,应该做夫妇。我对您虽然不能有益,也不会造成损害。但却能使您经常能够驾轻车、乘肥马,经常可以得到远方的风味和奇异的食品,丝绸锦缎可以充足使用而不缺乏。然而我是神人,不能给您生孩子,也没有妒忌的性情,不妨害您的婚姻之事。”
于是,他们结为夫妇。成公智琼赠给弦超一首诗:“飘遥浮勃蓬,敖曹云石滋。芝荚不须润,至德与时期,*岂虚降?应运来相之。纳我荣五族,逆我致祸灾。”意思是说:“我们俩就像是漂泊无依的浮萍,有缘相聚,就应该珍惜。等到功德圆满,神灵自会降临。按照我的意愿,家族就会兴旺发达。忤逆我的意志,人生就会厄运连连。”这是那首诗的大意。成公智琼又著阐发《易经》的书七卷,从其文意来看,既有义理,又可以*吉凶,如同杨雄的《太玄经》和薛氏的《中经》。弦超对它的意旨都能通晓,可以运用它进行*。
经过七八年,弦超的父亲给弦超娶妻之后,他和成公智琼以及自己的老婆分日而宴乐,分夕而共寝。逢双的日子,他和成公智琼在一起,而逢单的日子,他就和自己的老婆在一起。倒也平安无事,琴瑟和谐,其乐融融。成公智琼夜间来早晨去,迅捷如飞,只有弦超能看见她,别人都看不见她。每当弦超要远行时,成公智琼就已经把车马行装安排得整整齐齐等在门前,走百里路不超过两个时辰,走千里路不超过半天,简直是风驰电掣,如踏飞轮。
弦超后来做济北王的门下小吏。那个时候,文钦作乱,魏明帝东征,诸王被迁移到邺官,各王官的属吏也随着监国的王爷西迁。邺下狭窄,四个吏员同居一间屋子。弦超独卧时,成公智琼照常能够往来,同室的人都怀疑弦超不正常。咸公智琼只能把自己的身形隐匿起来,但是不能把声音也藏起来。而且成公智琼芳香的气味,弥满屋室,终于被同室相伴的吏员所怀疑。后来弦超曾经被派到京师去,他空手进入集市,成公智琼给他五匣弱红颜料、五块做褥子的麻布,而且彩色光泽,都不是邺城集市所有的。同房吏盘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弦超性格疏朗,不善言辞,就详详细细地向他们全盘托出了自己和成公智琼相识、相恋的故事。
同室小吏把这些情况向监国王爷报告了,监国向他讯问了事情的底细和原委,也知道天下有这种神异的事情,又恐怕得罪成公智琼,因此就没有责怪弦超。后来,弦超晚上回来,成公智琼自己请求离去,她说:“我是*,虽然与您结交,不愿让别人知道。而您的性格粗疏而不细,我今天的底细已经暴露无遗了,不能再与您通情接触了。多年交往,结下情谊,恩义不轻,一旦分别,哪能不悲伤遗憾?但情势如此,不得不这样啊。以后没了我的关照问候,你好自为之吧!我们各自努力吧!”说完,成公智琼唤侍御的侍女摆下酒席,又打开柳条箱子,拿出织成的裙衫和两条裤子留给弦超。又赠诗一首,握着弦超的手臂告辞,眼泪流淌下来,然后表情严肃地登上车,像飞逝的流水一般离去了。弦超多少天来忧伤感念,几乎到了萎靡不振的地步。
成公智琼离开后的第五年,弦超奉郡里的派遣到洛阳去出差,走到济北鱼山下,在小路上向西走,远远地望见曲洛道旁有一辆马车,有一个女子在里面恬静地坐着。弦超隐隐约约地感觉似曾相识,待到走进一看,果其不然,真的是成公智琼,他于是就掀起帷布相见,两个人悲喜交加,报头痛哭一场,互相倾诉了相思之苦,又是一番感慨唏嘘。停止住了悲伤,成公智琼让他上车拉住绳索,来驾御马车。他们同车到洛阳,又重修旧好,到太康年间还在。但是并不天天往来,只是分别在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和每月初一、十五见面。成公智琮每次到来,往往过一夜才回去。
晋代的当朝大臣、文学家张华还为成公智琼写了《神女赋》,其序文说:“世上谈论*的人很多,然而没有人验证它,如弦超之妻成公智琼的从天而降,就是近于事实而有验证的例子”。
甘露年间,河济一带往来京城的人都传说这件事,听到的人常常认为成公智琼是鬼魅魍魉一类的妖孽鬼怪。关于此事,谈论的人滔滔不绝,不同的人说的却都一样。还有人认为流俗小人好传虚浮伪诈之事,径直说此事是街谈巷议,不足为奇,是讹传的谣言,未及考核。等到后来张华遇见济北的刘长史,他这个人是个明察有信之士,他亲自见过弦超,听弦超亲口说过,读过成公智琼的文章,见过成公智琼赠送的那些衣服,自然不是弦超这种平凡低下、才疏学浅的人所能编造的。可见,这件事情是真实的了。
张华又推究查问左右知道这件事的人,他们说当神女成公智琼来的时候,全都闻到了薰香的气味,听到了言语之声,这就明显地证明不是弦超因为无聊而造成的臆想了。又有人说曾经看见到弦超体魄很强壮,在雨中径直跋涉大河大泽而身体上面不沾河水,就更加觉得奇怪。鬼魅接近人,无不使人身体赢弱生病受损而消瘦。如今弦超平安无恙,而与神人饮宴同寝相处,纵情恣欲,的的确确让人感到很奇怪了!
拓展阅读
1、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400字
想必人人都读过一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等,至今依然在民间口头流传着,妇孺皆知。神话是人类社会幼年时期的产物,是原始社会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社会和自然现象的美妙解释和奇特想象。
远古时代,人们了解的科学知识很少,有许多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如为什么有花开花落?为什么月会有阴晴圆缺?为什么日月星辰都往西落?谁为什么江河湖海都向东流?于是,古代人民把自然力神话、人格化、在幻想中不自觉地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许多神的故事。中国神话大多数以开天辟地,为民造福、除暴良安、追求光明等为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气概和坚韧的精神。这些故事代表了古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理解,充满了浪漫色彩,是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都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貌。
原始人和现代人,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效果各异,可是他们所力图克服的身心诸层面的障碍都是近似的:渴望更健康长寿;渴望改造自然和控制环境;渴望把握自己的命运……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带有永恒的性质,因为人类至今也没有找到一个完满的答案。这就意味着,神话对人的灵魂提出的这些尖锐、深刻的挑战,还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说往古的神话与现实的生活息息相通。
阅读神话,不仅可以了解过去,亦可鉴察当下,甚至可以沟通未来。我喜欢这本充满神奇绚烂的书!
2、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大全
【#能力训练# 导语】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是分享的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大全。**参考!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认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很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故事出自《庄子·秋水》。
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2.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
马首是瞻
战国时,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诸侯国攻伐秦国,指挥联军的是晋国的大将荀偃。
苟偃原以为十二国联军攻秦。秦军一定会惊慌失措。不料景公已经得知联军心不齐,士气不振,所以毫不胆怯,并不想求和。苟偃没有办法,只得准备打仗,他向全军将领发布命令说:“明天早晨。鸡一叫就开始驾马套车出发。各军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炉灶。作战的时候,全军将土都要看我的马头来定行动的方向。我奔向那里,大家就跟着奔向那里。”
想不到苟偃的下军将领认为,苟偃这佯指令,大专横了,反感他说:“晋国从未下过这样的命令,为什么要听他的?好,他马头向西,我偏要向东。”
将领的副手说:“他是我们的头,我听他的。”于是也率领自己的队伍朝东而去:这样一来,全军顿时混乱起来。
苟偃失去了下军,仰天叹道:“既然下的命令不能执行,就不会有取胜的希望,一交战肯定让秦军得到好处。”他只好下令将全军撤回去。3.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
半途而废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贤慧女子。
有一天,乐羊子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心里很高兴。
回到家里,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妻子,并把金子拿给妻子看。他的妻子看了看金子,又看看乐羊子,然后温和地对他说:“我从前听人说‘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洁的人不食嗟来之食’。路上捡来的金子,怎么可以拿回家来呢?”
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很受感动,就把那块金子又扔回到原来的那个地方。
第二年,乐羊子离开家人到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拜师求学以增强谋生的本领。
有一天,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织布,乐羊子突然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很惊讶地间:“你的学业这么快就完成了?”
乐羊子呐呐地说:“学业还没有完成,可是我在外画,天天想念你,所以回来看看。”
他的妻子听了以后,转身拿起织机上的一把剪刀,哼哼几下把织布机上已经织好了的布剪成了两段,乐羊子忙上前阻挡,他的妻子就对他说:“这织布机上的布,是一丝丝地累积起尺、成丈、成匹,是长期辛劳的结果,现在我把它剪断了,就等于前功尽弃,白白浪费了时间。你读书求学,不是也和我纺线织布一个道理吗?”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所感动,于是又立刻离开了家,继续拜师求学。
几年后,乐羊子终于完成学业,然后寸返回家乡看望妻子。他的妻子高兴地站在门口迎接满载而归的丈夫。
半途而废: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4.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
分道扬镳
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元齐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被封为河间公。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元志。元志精明能干,很有文才,被任命为洛阳令。
有一年,北魏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将都城由山西平城迁到河南洛阳。按照当时的*礼节,官职低的元志应该给官职高的李彪让路,但元志生性倔强,不肯避让。他们两人争执不下,只好一起前往皇宫去请孝文帝裁决。李彪说:“御史中尉是皇上的重臣,作*职比我低的洛阳令,元志不应该抢道。”元志说:“我是洛阳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凡是住在洛阳的人,不管是谁,统统编在我的户籍本中,御史中尉也在我的管理范围之内,我为什么要给李彪让路呢?”
孝文帝见自己手下的两个大臣发生争执,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便和稀泥说:“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道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意思是说,洛阳是我国的都城,你们双方各有职责,那么就把路分开作为两部分,你们各自驱车在一边走。从今以后,谁也不要抢占谁的道路。
元志和李彪从皇宫出来以后,马上用标尺量路画线,每人各走半边,也就相安无事了。
后来,人们用“分道扬镳”作为成语,比喻志趣、目标各不相同,所以各走各的路,互相不干涉。镳,口;扬镳,举鞭驱马前进的意思。5.古代四个字成语故事
黔驴技穷
过去贵州(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多事的人运来了一头驴,运来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驴放到山脚下。
一只老虎看见了驴,以为这个躯体高大的家伙一定很厉害,就躲在树林里偷偷观察着,后来又悄悄走出来,小心翼翼地接近驴,不知道驴子的底细。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驴叫的声音很特别,很恐怖。大虎大吃一惊,远远躲开,以为驴要咬自己了,非常恐惧。然而,老虎反复观察以后,觉得驴并没有什么特殊本领,而且越来越熟悉驴的叫声了。
老虎开始走到驴的前后,转来转去,还不敢上去攻击驴。以后,老虎慢慢逼近驴,越来越放肆,或者碰它一下,或者靠它一下,不断冒犯它。驴非常恼怒,就用蹄子去踢老虎。
老虎心里盘算着:“你的本事也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老虎腾扑过去,大吼一声,咬断了驴的脖子,把驴给吃掉了。
这个故事说明,驴子看上去躯体高大,好像很厉害;声音洪亮,好像有本事。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驴子的本领不过如此。不值得畏惧。
3、中国古代神话读后感400字
《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是一本值得我们大家阅读的好书,里面写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那么现在我就要来写写我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想。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却牺牲了自己,留给后人一个如此美丽的世界,这精神很伟大。
精卫填海讲的是精卫是炎帝的女儿,精卫希望父亲能带她去太阳升起的地方看看,可炎帝没时间,精卫便自己去了。到了海上,突然狂风大作,精卫被淹没了,船也翻了。精卫死后变成了一只鸟,整天用石子填大海。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学习。
飞来峰的传说讲的是从前有一座会飞的山峰,不管飞到哪里,一定都会压毁许许多多农民的一栋栋农舍,而且还会伤害到很多很多无辜的群众。南宋的时候,在浙江灵隐寺里面住着一位道济和尚。他每天摇着一把破破烂烂的坏蒲扇子。这一天,道济掐指一算,飞来峰来了!然后他便想办法救走了居民,并镇住了飞来峰,很伟大。
中国文化真博大精深啊!
4、有关名人故事国旗下讲话
《名人传》,我读着他,他使我感受到语言中散发的魅力,情感里携带的阳光,是那么使人热血沸腾。我了解到贝多芬悲催的命运,他小小年纪就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人穷志不穷,考上了大学。在他拥有远大的抱负时,却因为听力障碍而痛苦不堪,但他却不放弃,正如他在笔记里写到:“勇敢不屈!尽管身体虚弱,但是我的天才将会得胜的!我已经二十五岁了,人必须在这一年显示出他的完整的人格。
然而,他也是爱国之人。他写出一系列战争乐曲,是他被视作“欧洲之荣光”。贝多芬生性傲岸而自由不羁,但在我眼中,他是一个有铮铮铁骨、不趋炎附势的真君子。他自卑他与别人的不同-耳聋,他害怕别人的嘲笑,正因如此,他还是在不停地创作乐曲,一生都在演绎着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不同于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是一个疯狂的人。他干上一天活,就得歇上四五天,但是他依然干活,他内心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他喜欢和头脑简单的人交朋友,他会去欣赏他们的乐趣,而自己也会得到快乐;面对权贵,他丝毫不去畏惧,甚至会违背权贵而受到伤害。
托尔斯泰,拥有冷峻的洞察力,对博爱的梦想以及人与人间的和平梦想。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父母双双离世,他曾出版《夫妻间的幸福》《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书。即使如此,这使我觉得他是没有主心骨的灵魂,永远摇摆不定,不往向前。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