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雨抒情的诗词
1.《醉归夜醒闻雨》
年代: 明 作者: 高启
觉来闻雨声,灯辉耿残夜。
窗间有危叶,暗助潇潇下。
不记醉归时,寝斋如客舍。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
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3.《次韵久雨》
年代: 宋 作者: 方岳
老我不解事,束书别溪堂。
宁知十日雨,换此两鬓霜。
苔滑螾争席,云蒸蜗篆梁。
移床夜避湿,仰见天隙光。
长安亦何好,肯堕声利场。
人情爱吾庐,对此良自伤。
蚤知一官误,悔不三迳藏。
沙觜竹万个,屋头木千寻。
晴当相与屐,雨亦可以觞。
4.《残春夜雨》
年代: 宋 作者: 宋庠
春色无情老,宵云有恨低。
轻寒借鸿驶,早暝入乌啼。
晦烛风生幔,漂花溜涨溪。
滴階兼被草,聊此況凄迷。
5.《初夏松隐看雨》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细细南薰气已深,午来庭户作烦襟。
雨云不向西山出,只在青天忽变阴。
6.《雨过偶书》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霈然甘泽洗尘寰,南亩东郊共慰颜。
地望岁功还物外,天将生意与人间。
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
谁似浮云知进退,才成霖雨便归山。
7.《泊石壁值雨》
年代: 宋 作者: 李洪
江头骤雨壮滩声,汹涌琮琤乱石鸣。
咫尺烟林展图画,三三村落隔阴晴。
方贪暍暑逡巡退,坐觉风霜指顾生。
试倚篷窗临石壁,哦诗心迹得双清。
8.《道中遇雨》
年代: 宋 作者: 曾几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穀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骤雨幡然下,风雷驾疾威。
乌妆巢穴堕,龙挟水云飞。
物象回生意,神功解旱围。
田间喜相语,点点胜珠玑。
10.《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拓展阅读
1、李商隐《夜雨寄北》抒情赠友离别诗赏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②。
何当共剪西窗烛③,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李商隐:见《宿骆氏亭怀崔雍崔衮》。
②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秋池:秋天的池塘。
③何当:哪一天。共剪西窗烛:在西窗下共剪烛芯。
【诗本事】
冯浩《玉生年谱》张《笺》均以为商隐曾于大中二年(848)有一次短期的巴蜀之游,其间作此诗寄给北地的妻子。
人为了生存或理想远别故土亲人走上宦游路途,就身不由己了。“君问归期未有期”就是这个意思,问者殷切,答者无奈,又恰逢巴山夜雨连绵,满耳风声雨声,秋池满涨欲溢。不知何时才是相聚之期?不知何时才能在西窗下守着同一盏灯烛,再回忆此时此刻的巴山夜雨。末句“却话巴山夜雨时”,好像说,现在我们心中必然都满是对彼此的思念,待到聚首之时,再好好倾诉吧。那时该多么幸福,有了这样的悬想,浸透相思之苦的今日就容易过的多了。
这首诗声情平静亲切,写景精到,第三句写相聚美丽如画,最好的是第四句由今日悬想他日再谈论今日,转折别有深致。真的到了“共剪西窗烛”的时候,令人想起泰戈尔一句诗:“你微笑,对我默默无言,可我觉得,为此情此景,我已经等待很长久了。”真挚的情意总是让人感动的。
【诗评选辑】
①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四:唐人绝句,有意相袭者,有句相袭者。……贾岛《渡桑乾》云:“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成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李商隐《夜雨寄人》云:“君问归期未有期……”此皆袭其句而意别者。若定优劣,品高下,则亦昭然矣。
②明·周珽、周敬《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卷五十八:引李梦阳曰:唐诗如贵介公子,风流娴雅,观此信然。
③明·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五:题曰“寄北”,必私昵之人。归未有期,则今宵之会,尚未可再卜也。
④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十:此寄闺中之诗。云间唐氏谓寄私昵之人,诗中有何私昵意耶?
⑤清·纪昀《玉谿生诗说》卷上:探过一步作结,不言当下云何而当下意境可想。作不尽语每不免有做作态。此诗含蓄不露,却只似一气说完,故为高唱。
⑥清·屈复《玉谿生诗意》:即景见情,清空微妙,玉谿集中第一流也。
⑦清·桂馥《札朴》卷六: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
2、红楼梦中的爱情诗句红楼梦的爱情句子 红楼梦的爱情诗词
1、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2、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3、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4、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5、寒塘渡鹤影, 冷月葬诗魂。
6、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7、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迳绝尘埃。
8、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为我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9、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10、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11、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12、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13、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14、若与多情小姐共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15、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16、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17、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18、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19、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20、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21、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22、莺愁蝶倦晚方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23、月窟*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3、诗词鉴赏:古诗词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套路速收!
Part.1 送别抒怀诗
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Part.2 羁旅思乡诗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 路口、长亭 驿站、渡口 码头等 杨柳、 酒等
Part.3 思妇闺情诗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Part.4 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1、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2、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或表达自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3、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4、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Part.5 怀古咏史诗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A.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
B.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c.感慨个人遭遇;D.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
【写作技巧】
写作技技法上:有借古讽今的,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
Part.6 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①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其妙]
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③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似)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Part.7 边塞征战诗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第二 、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苦)。
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c.长年征战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
D.对家人思念;e.对帝王黩武开边和对边将恃宠贪功的讽刺。
(3)常用手法 比喻、夸张、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4)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Part.8 人生感慨诗
古人写诗,常因事而起,触景生情,抒发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这些诗选作高考鉴赏材料的可能性不小,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
1、怀才不遇,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2、爱国情怀不得重用,如陆游《书愤》
3、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
5、告慰平生的喜悦,追求豁达人生境界:杜甫《春夜喜雨》
6、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伤春悲秋。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注意要点】
1、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
2、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
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
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Part.9 忧国忧民诗
1、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
2、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表达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陆游《示儿》
|编辑:东方朔的编贝齿
|标签:高考语文资讯 备战高考 诗词鉴赏 诗歌情感
仙女都在看
据说在看的各位都是仙女!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