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5:38

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字词解释:

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作品翻译: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诗中对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生于1019年八月二十五日(9月30日),死于1083年四月十一日(4月30日)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

拓展阅读

1、《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空气凉爽,仿佛已经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注释

暝(míng):日落,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孙实亦自指。反映出无可无不可的襟怀

这首为山水名篇,于情画意之中寄托着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经赞叹两位贤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说:”宁息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洒脱,毫不着力。像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人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的厌恶。这两句写的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意。

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表现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2、山水的句汇编

1、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2、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3、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佚名《伯牙绝弦》

6、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7、千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9、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10、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1、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3、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4、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荷》

15、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7、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8、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9、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22、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2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4、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2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6、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中庸《征人怨/征怨》

27、山重水复疑无路,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2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30、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1、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32、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33、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4、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5、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37、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沈周《题画》

38、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39、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欧阳修《画眉鸟》

4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4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42、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43、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4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5、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寇准《华山》

46、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赵孟頫《岳鄂王墓》

4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

48、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49、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晃进士之东吴》

50、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辛弃疾《菩萨蛮金陵心亭为叶丞相赋》

51、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怀迹五首其三》

52、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54、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宗元《江雪》

56、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57、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杜甫《柏行》

5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

5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60、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61、杨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62、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

6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6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65、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6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陈寿《隆中对》

67、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68、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69、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70、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心亭》

7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72、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佚名《涉江采芙蓉》

7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4、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75、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76、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77、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78、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79、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来。——杜甫《客至》

80、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81、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82、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8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84、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3、西掖早秋直夜书意 自此后中书舍人时作白居易的

凉风起禁掖,新月生宫沼。

夜半秋暗来,万年枝袅袅。

炎凉递时节,钟鼓交昏晓。

遇圣惜年衰,报恩愁力小。

素餐无补益,朱绶虚缠绕。

冠盖栖野云,稻粱养山鸟。

量力私自省,所得已非少。

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

若无知足心,贪求何日了?

五品不为贱,五十不为夭。?若无知足心 贪求何日了?

①西掖:指中书省。因在大明宫宣政殿西侧,称西省、西掖。原作于唐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白居易五十岁时,担任中书舍人。这几句是说,人要有知足之心,才会摆脱烦恼——*做到五品官,不为下贱。人活到五十而死,不为夭折。若没有知足之心,那必将是贪得无厌,永无止息。当时朝中有牛李*争日趋尖锐,白居易的许多朋友卷入两方,互相倾轧,连他最好的朋友元稹,急于进取,不择手段,勾结宦官,排挤有功于朝廷的宰相裴度,引起他的不满。白居易处此境地,左右为难,十分伤心,上书穆宗,穆宗又不采纳他的意见。于是心灰意冷,深刻认识到*的黑暗,发出“宦途气味已谙尽”的感叹。这几句就反映了这种情绪,感到无所作为,退而求其次,以知足保和之心,慰自己心烦意乱之情。后句亦隐含着对当时贪得无厌者的讽谕。言简意深,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佳句》[url=http://tshjj.yeah.net/]http://tshjj.yeah.net/[/url]

4、李白《行路难·其一》全文、原文、翻译及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行路难》原为乐府旧题,辞不存。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全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这首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创作背景」

《行路难》其一作于公元744年(天宝三载)李白离开长安时,当时作者第一次入长安求官,但是一无所获。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出仕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被皇帝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詹锳《李白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选集》以为“作年莫考”。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人,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 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 克)。李白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李白父亲为李客,夫人为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李白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 ,喜交友。公元762年,李白逝世于安徽省当涂县,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现有存世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5、纪关陇郑刚中的

十载三光分,号令南北阻。

四达礼义乡,限碍成蛮楚。

帝王岂无真,社稷固有主。

欃枪不待射,避路过河浒。

职方阅舆图,十已归四五。

穷民病巨疮,延颈待摩拊。

子翼上所亲,暂辍自应许。

诏书下云天。所至若甘雨。

车前拜且迎,稽首立如堵。

无家不壶浆,有市皆肴脯。

叶底窥乌鹊,墙头出儿女。

其中老人者,横涕目相语。

脱命向鬼手,魂魄挂纲罟。

岂料须臾身,复此见官府。

愿上万万年,左右常伊吕。

护持三纲全,保我在田亩。

予前拜老人,愧谢难缕缕。

涂炭置赤子,不痛非父母。

如问尝胆心,念念惟率士。

惊风吹昏沙,北望后汝。

成功当问天,字养艰用武。

今兹结新欢,不试师一旅。

开笼出飞鸟,汝亦良得所。

予独顾秦关,异世目可睹。

郊原掌心平,犹是周膴膴。

岗峦抱河洛,四面踞龙虎。

惟时盖世英,制驭立区宇。

不应移造化,私用贮狐鼠。

见还虽必然,永保更精处。

销兵闻造兵,欲取必知与。

吏良民自安,德盛岂招侮。

道义尊本朝,好约信强虏。

整顿天地是,事事绵就祖。

吾民百忧足。可使再辛苦。

冠巾作人家,耕锄饱禾黍。

会须太清尘,一扫净千

兹行岂不勤,道里以万数。

见公自清凉。萧然失袢暑。

日随下幕吏,一马行似舞。

月明见旌旗,梦寐闻箫鼓。

枣火饼肥炊,浆酸粟饶煮。

偏览江山胜,肠腹浩撑拄。

不见少增重,政自太无补。

点击查看更多曾巩咏柳古诗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0144.html

热门阅读

  1. 带不走的妈妈的感人故事
  2. 参加教育考察心得体会
  3. 生日的祝福语
  4. 针对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5. 清明随笔作文
  6. 有关春天雨的诗句 古诗
  7. 松鼠小弟取糖果的睡前故事
  8. 客户公司乔迁花篮贺词
  9. 《风筝》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10. 睡前故事《机灵的小白兔》
  11. 蓝色妖姬诗歌欣赏
  12. 李白《望庐山瀑布》审美赏析
  13. 做家教的心得体会
  14. 故宫博物院导游词范文示例
  15. 优美文段摘抄400字
  16.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设计
  17. 《和时间赛跑》教案设计范文
  18. 下雨天早安说说
  19. 勇敢的辣椒的生活随笔
  20.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改写
  21. 2015年四强专题二教育心得体会
  22. 他们的故事作文3000字
  23. 婚庆公司的宣口号
  24. 《轮椅上的霍金》说课稿范文
  25. 田径运动会的演讲稿范文
  26. 历史传记初中读后感
  27. 卡耐基《永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1450字
  28. 《识字3公园》教学设计范文
  29. 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阅读答案及赏析
  30. 2015学习去极端化心得体会
  31. 我骄傲我是一名记者征文
  32. 5以内的加减教案范文
  33. 房屋的租赁合同范本
  34. 李白将进酒创作背景
  35. 忘不了杂文随笔
  36. 初中爱国的古诗大全
  37. 三年级感恩主题家长会发言稿推荐
  38. 猫鼠之间纪实故事
  39. 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心得体会
  40. 牌王西洛的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2:38:46
本页面最近被 312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新疆,TA在页面停留了 66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