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7-23 17:35:38

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赏析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诗,全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前句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 “飞”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 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太阳照射香炉峰升起淡淡的紫烟,

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悬挂在山的前面。

飞速流淌的瀑布足足有三千尺,

令人怀疑那是银行倾落于九天。

2、阳光照在香炉峰上,腾起一片紫色的雾烟,远远望去迷人的瀑布就像挂在前面的壁川。这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奇妙景观啊,恍惚之中疑惑它是银河来自于九重之天。

[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 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 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 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 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 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 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 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 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 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 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 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 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 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拓展阅读

1、《赠汪伦》全诗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钦慕,希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呢?

后来,汪伦得到了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那时,所有知道的人,都知道他有两大爱好:喝酒和游历,只要有好酒,有美景,就会闻风而来。于是汪伦便写了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

汪伦留住了好几天,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在这里,每天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与高朋胜友高谈阔论,一天数宴,常相聚会,往往欢娱达旦。这正是喜欢的生活。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他曾写过《过汪氏别业二首》,在诗中把他汪伦作为窦子明、浮丘公一样的*来加以赞

要走的那天,汪伦送给名马八匹、绸缎十捆,派仆人给他送到船上。在家中设宴送别之后,登上了停在桃花潭上的小船,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比喻奇妙,并且由于受纯朴民风的影响,的这首诗非常质朴平实,更显得情真意切。《赠汪伦》这首诗,使普通村民汪伦的名字流传后世,桃花潭也因此成为游览的胜地。为了纪念,村民们在潭的东南岸建起“踏歌岸阁”,至今还吸引着众多游人。

2、《题西林壁》优秀

此诗描写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所见。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中”,是即景说理,谈游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之中,视野为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 不仅仅是游历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 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 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 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 琢 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 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 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 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 唐 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3、《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及鉴

【注释】

1) 朗月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六五收录此题,列于《杂曲歌辞》。

2) 呼作:称为。玉盘:玉做的盘子。

3) 疑:怀疑。瑶台:传说中*居住的地方。《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天子觞西*于瑶池之上。西*为天子谣曰:‘云在天,陵自出。道里悠远,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为“玄都阿母”。

4)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又名纤阿。

5) 何:一作“作”。团团:圆圆的样子。一作“团圆”。

6) “兔”二句: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无实意。与谁:一作“谁与”。

7) 蟾蜍:俗称癞蛤蟆。《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此诗中蟾蜍似另有所指。圆影:指月亮。

8) 大明:指月亮。

9) 羿(yì):后羿,中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10) 天人:天上人间。

11)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沦惑:沉沦迷惑。

12)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为决绝之辞。

13) 凄怆:伤心之意。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

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

传说月中有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

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

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

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

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

4、锦瑟优秀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注释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帝。……其相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一名玉,在县东二十八里。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0154.html

热门阅读

  1. 幼儿故事《蚂蚁与大象》
  2. 我爱春晚作文范文
  3. 只有爱自己才值得被爱诗歌
  4. 为了地球的美好明天演讲稿
  5. 狐假虎威说课稿范文
  6. 全民国防宣传教育周的活动总结
  7. 叹为观止的成语解释及造句
  8. 如何写竞选主持人发言稿范文
  9. 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10. 2016元宵节卡片祝福语
  11. 《背影》教案综合资料
  12.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名句
  13. 201清明节放假祝福语精选
  14. 湘教版《树根》优秀教学设计
  15. 儿童故事《小贝壳找妈妈》
  16. 表达相思与明月的诗句
  17. 2015年强基层学习心得体会
  18. 爱我中华主题的高中生演讲稿
  19. 关于《明天不封阳台》的教学设计范文
  20. 《席慕容诗集》青春的爱读后感
  21. 姐姐真了不起500字作文
  22. 2015年元旦短信祝贺词
  23. 中秋节的深情祝福语
  24. 励志唯美英文句子
  25. 2018新的一年唯美祝福语
  26. 关于以我们的节日—春节为话题的写事作文
  27. 高人一等的造句
  28.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900字
  29. 感恩母亲节的诗歌
  30. 借雨抒情的诗词
  31. 科学复习轻松应考期末考试前演讲稿
  32. 对心爱的人说的句子
  33. 关于母爱的作文:感恩母爱
  34. 小学一年级竞选班长发言稿参考
  35. 经典公司开业庆典贺词祝福语
  36. 2015新年贺词祝词大全
  37. 励志名言名句大全
  38. 小学作文 我的理想
  39. 国庆节诗歌朗诵
  40. 我的暑假我做主暑假计划安排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4:54:37
本页面最近被 52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陕西,TA在页面停留了 69 分钟。
← 返回首页